草書創作不能草草了事!淺談草書書法創作前的準備工作

2020-12-18 永書書法創作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應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對於書法創作,尤其是對於草書創作而言,完善的準備工作更應該得到每一位書家的重視。

本文所述的準備工作,不包含艱苦漫長的筆墨臨池過程,也不涉及「齋戒五日,沐浴焚香」、「喝上二斤老白乾」等等那些與書法無關的花把式,僅就個人創作草書中的實際應用與大家做一個交流。另外,我所提及的草書主要是說今草及狂草。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局部

1、調墨

之所以把調墨放在第一位,是因為墨色變幻是草書最直觀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在草書創作前把墨調到最滿意的狀態,幾乎就成功了一半了。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墨汁通常含有較濃的膠質,如果不加水寫草書,一般根本拉不開。加水的多少要依照打算使用的宣紙生熟程度、滲水性差異來決定,熟宣滲水性差,可加極少量水(比如5%至10%),甚至不加;生宣紙滲水較快,可多加水使用(比如20%以上)。另外宣紙材質不同和質量優劣也要考量,好的生宣紙其涸滲效果、墨韻效果也會比較好,加水比例也要適量掌握為宜,不能一概而論。

墨錠的研磨是個技術活兒

當然,如果有條件也可以使用墨錠,墨錠研墨後的書寫感覺及作品藝術效果總體上要好過墨汁,主要體現在墨色更鮮亮,墨色的層次感也更豐富,表現力更強。古人講究紅袖添香,素手研墨,那可不是讓女人瞎忙乎的。

2、選紙

通常來說,草書作品對章法的追求更甚於其他書體,講究虛實相生、錯綜變化以及氣韻貫通,而生宣紙獨特的洇墨快幹、層次分明、自動修復毛刺等等效果,能夠很好地滿足上述要求。我認為一張好的生宣紙應該滿足如下要求:

(1)書寫有「潤物細無聲」的感覺,你可以看得見宣紙吸收墨汁的過程無聲無息的在眼前發生,但基本筆畫只是略微擴散,並且擴散邊際齊整,巧奪天工。

(2)墨色變幻豐富,濃淡、乾濕、重疊,並且呈現出一定的立體感,妙趣橫生。

(3)作品完成後,宣紙基本沒有大的褶皺出現,基本保持平整。

鄭板橋草書條幅作品

3、背誦書寫內容。

我覺得草書創作必須把書寫內容爛熟於心,而且對書寫內容要有高度認同感。這方面我有深刻體會,我發現如果寫幾個字就去看一下內容,與憑藉記憶一口氣默寫下來完全是兩回事。所謂草書的氣勢也許就在於此,像羊拉屎一樣走走停停實在難以實現「匆匆不暇草書」的基本特點,速度起不來,我不覺得是真正的草書。(臨摹除外)

充分理解,高度認同,最好可以背誦

4、「排雷」

這裡所說的「排雷」是指從打算書寫的內容中看看有沒有不會寫的字、把握不大的字。這一點我估計人人都一樣,年歲大的人可能要好一點,畢竟我們這個時代已經不再使用繁體字,畢竟我們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幾乎不使用標準草書,因此很有必要逐字排查,確保書法創作的流暢性。另外根據作品內容需要及章法需要,某些字的常規草書寫法不適合臨場創作需要,那麼就需要提前做好替換準備,比如重疊字的處理、相似字的處理。

我舉一個實例,在書寫王維《少年行之二》時,裡面最後一句是「系馬高樓垂柳邊」,這個「系」字的繁體字有三個,擊,係,系,究竟使用哪一個,你看是不是要斟酌一番?我就寫錯過一回,後來被一位網友看出了問題。另外:「馬」字與「高」字恰好連在一起了,而這兩個字的草書寫法基本一致,區別不大,必須使用儘可能區別較大的寫法來替換,需要提前做好替換準備。

查閱資料,現學現賣也不是不可以

5、設計

雖說草書貴在率真,不宜矯揉造作,我也承認充滿設計痕跡的作品不是好作品,好比一個蹩腳的群眾演員,咋看咋覺得讓人出戲。但就創作而言,完全不做設計,提筆就寫,也勝算不大。

我所說的設計,包括大概估算需要寫多少行、每行多少字,可能出現的誤差在哪些地方彌補、以什麼形式彌補,書寫內容的重點詞句是哪些,要不要大片留白、要不要人為造險等等。起碼心中有一個作品雛形,對創作而言絕對不是壞事。

懷素經典草書《自敘帖》局部

6、試寫

賣油翁的那句名言「無他,唯手熟爾!」,說明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熟練程度問題。由於草書創作具有很大的偶發性、隨機性,因此,創作本來就很難一次成功,如果不熟練就更會一錯再錯,這不但會造成宣紙筆墨的浪費,更會嚴重影響創作者的創作情緒。怎麼辦呢?找一些廢舊用過的宣紙,在背面模擬創作,一遍又一遍,不要急也不要懶,多寫幾遍,狂放一點,張揚一點,手臂肌肉的記憶功能就開啟了,而且,在試寫的過程中,往往還會提前暴露出一些「排雷」也排不出的致命問題。

我比較愚鈍,我的體會是,試寫不少於五遍。

飲杯清茶,整理情緒,提筆潑墨

結語:

完成以上六步,您可以坐下來小憩一會兒,聽段音樂,喝一杯清茶,此刻已經胸有成竹,可以提筆創作了。當然還有準備些細小的工作,這裡就不一一細說了,比如團好印泥,擦乾淨印章字槽裡的灰塵等等。

「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飄風驟雨驚颯颯,落花飛雪何茫茫」,這是李白專門為了稱讚懷素草書而寫的詩句,希望李白說的也是您!

相關焦點

  • 徐利明:法度與情性之辯證——草書創作論
    法度與情性之辯證——草書創作論草書是書法五體中動態最為強烈、調控難度最大、最能體現書法藝術審美高度的書體。作草須識草字,用筆須知草法,而在創作中情感的介入更表現出高於他體的重要性。如何認識草書創作的法度、情性及兩者的關係,對草書創作的成敗具有重要意義。
  • 草書創作需要高超的技巧,更不能將隨意發揮當成超越技巧
    無意識是本能衝動,不能被感知時,僅是一種能量,沒有附著在有意識所理解和使用的語言上,就不是明確的高級情感,雖然可以支配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對書法創作影響很大,但與一定的時代文化背景下個人生活經驗積累分不開。無意識表現,如果追溯下去,會有深刻的、看不見的實踐和意識根源。
  • 草書的品格——董佩君書法追夢之旅
    自一九六四年入小學前,即受乃父習字啟蒙,近五十年來痴迷書法,沉潛墨池,從一筆一划練起,扎紮實實打基礎,不慕時尚,不追流行,汲傳統養分,聚藝術內力,而後融會貫通,獨出機抒。尤其信步於草書園地,其筆墨人生也為之豐富而灑脫。
  • 餘春法21幅上乘草書創作作品,行雲流水筆走龍蛇,學草書的好範本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書畫原創首發頭條,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
  • 于右任1944年出版的字帖,《標準草書》節選鑑賞,草書書法的精髓
    于右任 于右任的書法奧秘在於以意御筆,神遊太虛。用筆唯簡,筆隨意書。于右任的書法也貴在用線,用線十分有力,雄渾灑脫,開一代書風。從書法發展史來看就可以體會到于右任書法的美感了。明清以降,書法更講究文人的個人意趣,樸拙澀開始佔主流。但現在卻矯枉過正一條道走到黑,出現了為藝術而藝術的醜書,這就背離了書法的本質。他的字易識、易寫、準確、美麗,道盡書法真諦。可惜今人多不識大道至簡的道理,把一些畫蛇添足、不守規矩的怪書、醜書當成最高境界,可笑至極矣!
  • 創作耗時一天,她的2200字書法作品入國展,草書古樸稚拙
    在中國書協主辦的全國首屆」長江杯「書法作品展(國展單項展)上,湖北書法家高冬媛的草書作品入展。高冬媛的草書為章草,作品古樸率真,也很有形式感。她在創作手記中,從內容選擇,到書體、形式、章法的選擇,都仔細地表達出來。今刊發出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示。
  • 草書實用與審美的衝突——《非草書》與《草書勢》
    ……指爪摧折,見聴出血,猶不休綴」的狂怪學習草書的方式,最終非但不能把草書寫好,反而「如效顰者之增醜,學步者之失節也。」從趙壹對杜、崔、張子的態度和所反對的那些狂怪學草之人,可以看出趙壹對草書藝術更加深刻的把握。
  • 書法欣賞|河南省首屆草書作品展—參展作品選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弘揚書法藝術,展示當代河南書法的草書創作成果,培養和發現河南書法草書優秀人才,推動河南草書藝術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河南省書法家協會特舉辦本次河南省首屆草書作品展。鐵畫銀鉤書萬古,春秋雅事一毫藏。
  • 十數次在書法大展獲獎入展,他的草書很張揚
    湖北書家李由,在中國書協主辦的蘭亭獎、十屆國展、第三屆草書展中都獲過獎,而且還多次在各項大展中入展,可以稱得上很有創作實力的青年書家了。觀李由書法,便知其取法廣,甲骨金文,秦篆漢隸、簡牘帛書、碑版殘片、墨跡法帖、晉韻唐法、宋意元態、明姿清樸,目之所及,手之可得,皆悉用心摹之,反覆效之,取粗用精,由博返約。二是表現範域廣。李由書法,世知所見,草書居多,鮮見他體,李由喜作草以示人,世人以為,李由善草書而疏於他體。
  • 書法史上「第一神品」《草書千字文》,永遠禁止出國(境)展出
    《草書千字文》是他40歲而作,也是他書法最為爐火純青時候創作的。 此卷宋徽宗《草書千字文》為紙本,縱31.5釐米,橫1172釐米,為描金雲龍,長3丈,無一接縫,紙面雲龍紋生動規整,留有唐人遺韻。
  • 現代草書學習的必修字帖,筆法古樸格韻新穎,極具實用價值的書法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申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謝!草書出現在楷書之前。
  • 高級數學老師韓長智,8幅草書作品欣賞,網友:現代草書就該如此
    他的草書我第一次見到的時候,還以為是看錯了,這字竟然是出自一個業餘書法愛好者之手,讓我大跌眼鏡。他的字和書法協會的書法家相比,似乎更加的古樸、更有修為。在看到韓長智老師的字之後,我的腦子裡閃過的形容詞倒是不少;龍飛鳳舞、飄逸雋秀、靈動自然、俊郎順暢。美盡收眼底,墨永溢芳香。可能很多人會說,這樣的形容有些過譽,可是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雖說是一家之言,一個業餘的書法家的水平達到如此地步,確實難得。
  • 草書書法作品欣賞,中國古典詩詞賞析(五言古詩1)
    根據各位書友建議,我把自己創作的一些草書書法作品高清圖片,結合我對詩詞原作的理解、賞析,以合集專欄形式呈現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夠認可,並提出寶貴意見,更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對各位書法愛好者起到一點交流、幫助作用。
  • 推薦指數5顆星的草書字帖,行筆行雲流水,結體蒼勁瀟灑,好書法
    為廣大藝術愛好者搭建藝術交流平臺,我們將始終秉持創作優質書畫內容的宗旨砥礪前行。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敬請關注、點讚、收藏、分享、轉發。您的每一次參與都是我們創作優質內容的強大動力。聲明:本文由清雅閣原創發布,圖文版權歸清雅閣所有;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致 謝!
  • 王鐸草書研究第九期:用什麼詞來形容王鐸的書法比較合適?
    從古人一些對王鐸書法研究的理論中,已可看出他們對王鐸草書風格較為獨到的歸納,如:「王鐸書得執筆法,學米南宮,蒼老勁健,全以力勝。」「王覺斯鐸,魄力沉雄,邱壑峻偉,筆墨外別有一種英姿卓犖之概。」「又王覺斯飛騰跳擲其間,董實未勝之也。」
  • 草書特殊處理方法:宀頭無左畔——「安」字草書技法
    ——張懷瓘《書斷》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而有動於心,必於草書揮毫髮之。——韓愈《送高閒上人序》草書特殊處理方法:宀頭無左畔——「安」字草書技法【本文內容為田蘊章老師書法系列講座《每日一題每日一字》第039集「強調變化與安字」文字版之四。
  • 傅山《草書五律詩軸》筆勢迭宕雄奇,獨創「四寧四毋」書法理論
    傅山的草書整體豪放而又不失章法,非常值得我們書法愛好者臨摹和鑑賞。他的代表作主要有:《草書立軸》、《草書孟浩然詩》、《右軍大醉詩軸》、《草書五律詩軸》等等,今天小編主要介紹傅山先生著名的《草書五律詩軸》的經典創作。
  • 沈鵬先生博學多才,他以書法見長,草書筆墨雄渾蒼勁
    在中國現代書壇中,沈鵬先生可稱為一代書法大家,他的書法極富有特色和個性,其草書雄渾蒼勁,自然舒展,他的書法作品墨趣橫生、氣韻生動、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個性特色,受到書法愛好者的厚愛。他一生酷愛書法藝術,在書法創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創作書法作品15000件以上,其中為圖書報刊、展覽題專題賀以及題寫匾額1000件以上。為人民大會堂、中南海、亞運會五洲大酒店等重要場所書寫巨幅。其書法作品遍及亞、歐、美各大洲,刻於名勝古蹟者有杭州、蘇州、鎮江、上海、南京、濟南、鄭州、海南、北京等地。
  • 宋徽宗草書,筆走龍蛇、一瀉千裡,何人能及?
    宋徽宗趙佶草書《千字文》 在宋朝書法史上有著著名的「宋四家」,他們是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四個人代表了北宋書法的最高水平,到了南宋時期
  • 王羲之草書《千字文》,古今對譯,高清珍藏版
    王羲之書法功底造詣之高,泱泱中華,浩浩歷史,難有出其右者,他的書法博採眾長,綜合諸多字體於一身他兼善隸、草、楷、行各體,在原有的漢魏書風上更上一層樓,自成一體,開創新河!他的書法風格筆勢委婉含蓄,平和自然,遒美健秀。後人稱頌其字「飄若遊雲,矯若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