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21日 15:21 來源:山西日報
參與互動(
)
將中學化學知識濃縮在化學撲克牌內,通過遊戲,靈活掌握,變排斥為喜歡,在遊戲中「玩化學」,在打牌中「學化學」,在快樂中「悟化學」
5月12日18時,山西省實驗中學下課鈴已經響過,高三教室裡,同學們沒有著急離開,卻三三兩兩玩起了撲克牌,你一張我一張出得很歡快,不時還傳來「殺得片甲不留,我贏了」的歡呼聲。
中學生在課堂上玩撲克牌?其實,他們是在用撲克牌複習化學知識,這是該校高三學生伍玥和她的弟弟伍洋發明的一款名為「化學殺」的遊戲。這款紙牌遊戲在剛剛落幕的本年度山西省青少年創新大賽上拿到高中組創意大獎,目前,已有遊戲開發公司決定買下版權,著手市場開發,小小撲克牌讓姐弟倆名利雙收。
伍玥向記者介紹,化學殺紙牌遊戲裡設定6種牌:身份牌、物質牌、基本牌、儀器牌、特殊牌和質量牌。身份牌包含族長、勇士、入侵者、潛伏者,玩遊戲時至少有四個角色,族長只能有一個,其他角色可以多個。玩牌前,先將身份牌、代表酸鹼鹽和儀器的基本牌和儀器牌、代表選手化學角色的物質牌、代表體力的質量牌各放一堆。每人抽一張身份牌,族長亮明身份,其餘三個角色只有自己知道,然後摸三張帶有物質牌,比如氧氣、二氧化碳,選一張心儀的,其餘放回去,接著每人摸四張牌,開局。
遊戲通過各方持有的化學物質進行化學反應來佔據上風。牌面上的酸鹼鹽、催化劑各有絕活,遇到酸可以攻擊、鹼來抵消別人的攻擊補充自身體力,催化劑遇上酸鹼鹽增加攻擊威力。遇上指令牌,必須執行各種指令,比如進行分解反應、合成反應。整個遊戲裡,玩家通過化學規律判斷單質、氧化物、酸、鹼、鹽之間的反應,多樣的玩法和靈活的規則確保族長和勇士把入侵者和潛伏者消滅為贏。
發明這款遊戲的初衷,是弟弟在初中階段迷戀遊戲,沒讓媽媽少操心,能不能幫弟弟既能遊戲又學習呢?伍玥決定從自己擅長的化學科入手。「把中學化學知識全部濃縮在化學撲克牌內,通過遊戲,靈活掌握,變排斥為喜歡,在遊戲中『玩化學』,在打牌中『學化學』,在快樂中『悟化學』。」伍玥說明自己的設計初衷。
「吃透課本、常複習、多記憶是化學科常規學習方法。在這種枯燥的純記憶式的傳統學習中,我們常在元素符號記憶、方程式書寫、化學實驗等方面存在學習難題。」伍玥告訴記者,熟練掌握化學物質及其相互之間的反應,用遊戲代替記憶法,應該會起到不錯效果。「我覺得把不同領域結合起來是件很酷的事情,我就知道玩與學習可以相互結合。」她說。
去年暑假,伍玥搬出中學各年級化學課本,埋頭整理各種化學知識,搞得廢寢忘食,弟弟見狀也來幫忙,姐弟倆分工合作,梳理出各類化學物質特性,完善遊戲的玩法,忙得不亦樂乎。無形中,整套化學知識深深烙印進腦海。假期結束後,化學反應也在弟弟身上起到作用。激發出的學習熱情得到了回報,遊戲玩得少,掌握了學習方法,學習成績突飛猛進,學渣成了學霸。
邊玩邊學的學習方法幫助身邊不少同學輕鬆學化學。4月初,伍玥已接到美國寄來的大學錄取通知書,今年秋天,她將在加州大學學習遊戲開發專業,繼續她的人生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