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設計新型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2022-01-31 CIOE中國光博會

去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發明藍光發光二極體的數位日裔科學家,「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LED點亮了21世紀」,從頒獎詞看出,發光二極體即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與照明技術的核心器件。幾十天後,一篇來自中國科學家的論文在《自然》上發表,報導了在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

我國科學家設計出新型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在浙江大學課題組的這項研究中,科學家們設計出一種新型高性能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並將使用亮度條件下的壽命推進到10萬小時的實用水平,這意味著這種新型器件有望成為下一代顯示和照明技術的有力競爭者。

「我們已經看到了第一個帶有顛覆性意義的量子點應用,也就是性能優異的『量子點LED』。」研究團隊負責人、浙江大學高新材料化學中心教授彭笑剛說。

量子點能大大提高二極體的發光性能

「發光材料對人類的重要性,決定了量子點會成為明星材料。」彭笑剛認為。

光是能量的一種形式,當物質中的電子從一個高能級躍遷到一個相對較低的空能級,能量就會被釋放——如果這份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現出來,就會看到這個物質在發光。

科研人員解釋說,在半導體材料中,如果電子掉進空能級的空穴,就會發出光子,這被稱為「電子空穴複合」。然而,能複合的電子和空穴在物質中並不是常存在的,複合過程需要電激發或光激發。發光二極體就是電激發的發光器件。

發光二極體通電時,電子和空穴在電場作用下發生遷移,它們在相遇時有可能發生複合,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它們要有緣邂逅,發生相互作用形成「電子—空穴對」,最終才能在適合條件下複合,發出幸福的象徵——光子。

為了保證一個較高的複合效率,科研人員常會提供一個複合介質,也就是「發光材料」。在這類材料裡安排電子和空穴「相親」,成功機率會大大提高。學名叫「可溶的無機半導體納米晶」,簡稱為溶液納米晶的量子點,正是非常優異的發光介質,只要電子和空穴一對一的進入到量子點,就會複合發光,發光量子效率可以高達100%。

彭笑剛課題組正是合成了一種適合於LED的量子點發光材料,然後與浙江大學金一政課題組合作做成了新型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同時精巧地設計了結構,讓電子減緩「步伐」,空穴則加快腳步,促成電子與空穴的有效相會,大大提升了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的高效率發光性能和穩定性。

這也恰恰解決了彭笑剛所認為的兩個關鍵問題——要讓量子點發光二極體達到現實應用水平,一是怎樣量身定製適用於LED的量子點材料;二是怎樣設計其結構,以達到最大的電光轉換效率。

至關重要的量子點,究竟是一種什麼材料呢?

不同尺寸的量子點,能表現不同的顏色

「量子點是一種納米尺寸的半導體晶體,它的三維尺寸都在100納米以下。把它們放入溶液,從此人類有了一類全新的材料,它們具有晶體和溶液的雙重性質。從化學角度講,甚至是一類全新的分子;從材料的前途看,它代表著很多新的可能性。」彭笑剛說。

量子點的大小,大概是一根頭髮絲直徑的十萬分之一,人眼已經無法看到。正是在納米尺度,量子點表現出了量子效應——當這些半導體晶體做到小到納米尺度,不同的尺寸就可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即使是尺寸相差幾個或十幾個原子。而通過調整量子點的尺寸,就能得到所需顏色的光。比如硒化鎘這種半導體納米晶,在2納米時發出的是藍色光,到8納米的尺寸時發出的就是紅色光,中間的尺寸呈現綠色黃色橙色等。

「使用不同尺寸的量子點,我們將會看到不同的顏色,而且色彩非常鮮豔。」參與課題合作的杭州納晶科技公司的趙飛博士說,量子點的名字,也正是來源於半導體納米晶的量子尺寸效應。

長期以來,量子點的合成依賴於一些特別活潑的、毒性特別高的物質,見到空氣就會爆炸,必須保存在冰箱裡。彭笑剛在國外時較早的貢獻在於,找到了一種「綠色」有機溶劑路線,只要有一個普通的化學合成實驗室就可以做量子點的簡便合成。之後,又進一步系統探索了量子點生長機理,使得相對高質量的量子點的範圍逐步擴大到多種類半導體。很快,這條「綠色」路線在全世界推廣。

「最後找到的方法,就是通過理解晶體生長的特殊機制,用常見的化學品取代昂貴的不穩定原料。科學就是這麼回事,沒找到之前一頭霧水,找到之後覺得挺簡單。」彭笑剛說。

有望在照明與顯示產業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納晶科技公司,幾支試管和幾個或大或小的塑料瓶中,分別裝有綠、黃、紅各色液體,這就是量子點溶液。把一桶2000毫升的溶液提純後,晶體大概只有手指頭那麼點。「但裡面『有』1萬臺電視機。」趙飛說,這些量子點,可以用來製造1萬臺使用量子點的新型彩電。

從量子點電視機播放的演示畫面來看,同樣是藍色或紅色,可以分辨出很多不同的鮮豔程度。同樣是紅色唇膏,畫面上卻能夠呈現和分辨出不同色差的100支唇膏。

彭笑剛介紹說,量子點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在生物醫療領域,能用量子點把細胞的骨架完全顯示出來。可以很容易地利用量子點的不同顏色來同時檢測多種病菌或者農藥殘留。而且,因為量子點吸收能力非常強,能夠極大提高靈敏度。照明也是一個很大的產業,使用量子點的發光二極體,更加接近於自然光,並且發熱大大減少。

科學家認為,量子點可能帶來重大變化的產業,首先是顯示。目前的第一代量子點顯示產品是基於光激發發光,納晶科技公司和美國的兩家公司都已經進入商業化階段。這種新型的背光源,讓顯示顏色的純度很高、色飽和高。而量子點發光二極體則會把量子點顯示帶入第二代。目前,浙江大學與納晶科技公司在第二代量子點顯示技術上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一系列的實驗結果驗證了量子點發光二極體的實用性。這進而預示著,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有望在照明與顯示兩個產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彭笑剛說,顯示和照明都需要白光或者紅綠藍三色光,研究團隊接下來將在保持低成本的溶液製備工藝的前提下,開發出各色發光波長的高效QLED,讓電子和空穴複合產生的光子為千家萬戶照明。

相關焦點

  • 俄發現量子點發光強度倍增方法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俄羅斯國立核研究大學的科學家們在國際科學團隊的支持下發現了使量子點的發光強度倍增的方法。研究人員認為,該發現將大大提高將量子點用於顯示器及光學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吸引力。這一發現近日發表在《物理化學快報》上。
  • 朱剛毅:懸空車輪形氮化鎵發光二極體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編者按近日,南京郵電大學的朱剛毅副教授在《發光學報》發表了題為"Floating enhanced GaN Micro Wheel LEDs for 3dB communication"的論文。
  • 發光二極體正嚮導通電壓 淺析發光二極體電壓工作範圍及其原理
    > 本文主要是關於發光二極體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發光二極體的電壓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能量勢壘由發光顏色決定,因此電壓降也取決於發光顏色。由於生產過程的差異,使得每一個LED的波長不盡相同,所以也造成了電壓降上的差異。最高波長的偏差帶通常為±10u/o。 在設計LED驅動電路時,最常見的錯誤是基於LED正嚮導通壓降典型值k。yp進行設計。這種設計思路把多個LED串、並聯了起來,並認為各LED串的總正嚮導通壓降是相同的,流經各串的電流也是相等的。
  • 光敏二極體與發光二極體區別
    二極體種類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導體材料,可分為鍺二極體(Ge管)和矽二極體(Si管)。根據其不同用途,可分為檢波二極體、整流二極體、穩壓二極體、開關二極體、隔離二極體、肖特基二極體、發光二極體、矽功率開關二極體、旋轉二極體等。按照管芯結構,又可分為點接觸型二極體、面接觸型二極體及平面型二極體。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2020-12-14 1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純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
    有機發光二極體(簡稱OLED)以其鮮豔的色彩和可形成超薄甚至柔性器件的能力而聞名,它利用含碳分子將電轉化為光。與液晶技術採用液晶有選擇地阻擋覆蓋多個像素的濾光背光源的發射不同,OLED顯示屏的紅、綠、藍三個獨立的發光像素可以單獨開啟和關閉,從而產生更深的黑色並降低功耗。然而,藍色OLED在效率和穩定性方面一直存在瓶頸,需要在效率、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之間進行權衡。
  • 如何判斷發光二極體電流方向 淺談發光二極體工作電流
    如何判斷發光二極體電流方向 淺談發光二極體工作電流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27 10:04:43 本文主要是關於發光二極體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發光二極體的電流方向及其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白皮書 | 量子點材料的研究現狀及在光致發光和電致發光領域的應用
    量子點的光致發光應用 隨著合成方法、結構設計的不斷優化和量子點性能的逐漸提高,光致發光量子點器件的研究和商業化嘗試也在不斷進行 [47-50]。光致發光的兩個應用主要是利用量子點的可見光全光譜覆蓋的高顯色指數的照明應用和利用窄發射帶寬的顯示器背光源的應用。
  • 發光二極體的種類及型號?
    發光二極體的種類及型號?有朋友問,發光二極體的種類及型號有哪些?那麼,發光二極體的種類有哪些呢?
  • 創造兩項發光效率紀錄,浙大科學家有望改變OLED技術格局
    狄大衛目前是浙江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他也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工程學博士、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物理學博士。2019 年,他憑藉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和鈣鈦礦材料發光二極體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入選當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 《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本文詳細研究了甲脒碘化鉛(FAPbI3)基PeLEDs的降解過程,結合實驗和理論研究,進一步揭示了Cs+和Rb+離子摻雜的PeLEDs具有15.84%的外量子效率,是鹼-陽離子摻雜FAPbI3器件中最高的。
  • 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有望促進腦科學研究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迄今最輕薄有機發光二極體面世 有望促進數字顯示器和腦科學研究來源:科技日報劉霞科技日報北京12月8日電這種新型有機發光二極體(LED)有望對未來手機和平板電腦的設計產生重大影響,讓這些設備的顯示器可摺疊起來,同時也有望促進腦科學的發展。在該研究中,聖安德魯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學院的科學家利用有機電致發光分子、金屬氧化物和具有生物兼容性的聚合物保護層,製造出了這種像日常保鮮膜一樣纖薄而柔韌的有機LED。
  • 中國光學十大進展|超快相機、回音壁聚光、新型光晶片等入選
    為此,該團隊設計了一種新型結構,給晶片上的光子增加「車道」而又互不幹擾,能像集成電路一樣大規模布線。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禽流感、伊波拉、天花等在內的疾病都是由僅數十至幾百納米大小的病毒導致的。浙江大學劉旭教授和匡翠方教授課題組開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時空超分辨光學顯微鏡(應用研究類成果),可對活細胞表面結構進行快速、長時程、多色和三維超分辨成像研究,為微管、內質網、線粒體和細胞膜等亞細胞組織的生物動力學分析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工具。由於缺乏有效的藍光發射材料,高性能藍光雷射的研究一直面臨挑戰。
  • 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研究取得進展
    超高速真隨機數發生器簡化設計方案(上)與後處理方法(下)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郭弘教授課題組與物理學院張建瑋副教授課題組開展合作,在用光學隨機源設計研製量子真隨機數發生器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雷射物理快報》(Laser Physics Letters)上,論文題目為《基於超亮發光二極體實現速率1.6 Tbit/s 的真隨機數發生器》(Yu Liu, Mingyi Zhu, Bin Luo, Jianwei Zhang, Hong Guo.
  • 光致發光材料–黃維院士、Chihaya Adachi、楊朝龍,潘梅課題組成果...
    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課題組證明了長久以來被忽略的氫鍵在影響鈍化效果中起著關鍵作用。其通過削弱鈍化功能部分和鈣鈦礦中有機陽離子之間的氫鍵,顯著增強了與缺陷位點的相互作用,並最大程度地減少了非輻射重組損失。因此製備出具有21.6%的超高外部量子效率的近紅外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 電源小知識 發光二極體的種類有哪些?
    因此與LED有關的設計就開始流行起來。在本文中,小編將為大家介紹關於發光二極體的種類,並對這些種類進行較為詳細的介紹。 發光二極體根據裝配方式分為貼片和插件兩種。 貼片發光二極體正負極標誌如圖1: 圖1 插件發光二極體正負極標誌如圖2:
  •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
    半導體發光器件包括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簡稱LED)、數碼管、符號管、米字管及點陣式顯示屏(簡稱矩陣管)等。事實上,數碼管、符號管、米字管及矩陣管中的每個發光單元都是一個發光二極體。  根據發光二極體出光處摻或不摻散射劑、有色還是無色,上述各種顏色的發光二極體還可分成有色透明、無色透明、有色散射和無色散射四種類型。散射型發光二極體和達於做指示燈用。  2. 按發光管出光面特徵分  按發光管出光面特徵分圓燈、方燈、矩形、面發光管、側向管、表面安裝用微型管等。
  • 51單片機入門之一:點亮一個發光二極體
    1、發光二極體發光原理髮光二極體簡稱LED,採用砷化鎵、鎵鋁砷、和磷化鎵等材料製成,其內部結構為一個PN結,具有單向導電性。發光二極體按封裝(這裡可以暫理解為外形)可分為直插式和貼片式的兩種,按發光顏色可分為紅色、藍色、綠色等,如圖1所,上面為帖片發光二極體,下邊為直插式的發光二極體。
  • 吉林大學《JPCL》:簡單方法!製備高性能全葉片塗層量子點LED
    葉片塗層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製備兼容性強等優點,是製備全溶液處理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s)的一種潛在方法。然而,由於薄膜均勻性的問題,用葉片塗布法製備均勻發射的高性能QLEDs仍是一個挑戰。 吉林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通過溶劑工程報告了一個高效的全葉片塗層法製備QL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