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Mater》高效又穩定的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2020-12-21 孜然學術

本文詳細研究了甲脒碘化鉛(FAPbI3)基PeLEDs的降解過程,結合實驗和理論研究,進一步揭示了Cs+和Rb+離子摻雜的PeLEDs具有15.84%的外量子效率,是鹼-陽離子摻雜FAPbI3器件中最高的。更重要的是,PeLEDs顯示出顯著增強的操作穩定性,實現了3600分鐘的半衰期。

鈣鈦礦型發光二極體(PeLEDs)穩定性差是阻礙其商業化的關鍵問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表明,FAPbI3在運行過程中的降解與離子遷移有直接關係,在FAPbI3中加入Cs+和Rb+二元鹼離子可以抑制離子遷移,顯著提高PeLEDs的使用壽命。相關論文以題為「Stabilizing Perovsk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by Incorporation of Binary Alkali Cations」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907786

近年來,溶液法製備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引起了包括發光二極體在內的科學界的極大興趣。金屬滷化物鈣鈦礦除了具有低的製備成本和可調諧的發射波長外,由於其具有高的光致發光量子效率、窄的發射線寬(即高的色純度)和低的電子陷阱態密度,在實現高性能LED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在過去的5年裡,PeLEDs取得了重大突破,EQE從2014年的0.76%提高到了最近的21%以上,儘管電致發光(EL)效率得到了迅速發展,但由於器件穩定性差,PeLEDs的商業化仍然具有挑戰性,這主要是由於鈣鈦礦材料在空氣暴露或偏壓下的降解。如鈣鈦礦基光伏器件所示,在偏壓應力作用下,移動離子的遷移導致鈣鈦礦晶格的破壞和移動離子向相鄰層的滲透。在PeLEDs中,存在更高的電場,並可能加劇離子遷移問題。迄今為止,人們探索了使用鈍化劑來鈍化PeLEDs中的缺陷和阻止離子遷移,從而提高EL性能和操作穩定性。

在這項工作中,作者仔細研究了偏應力作用下FAPbI3基近紅外光譜的降解,並通過飛行時間二次離子質譜(TOF-SIMS)提供了滷化物離子遷移的直接證據。探索了在FAPbI3鈣鈦礦中加入鹼金屬離子進行成分調整的方法。在純FAPbI3鈣鈦礦中摻入Cs+和Rb+後,離子遷移受到了很大的抑制,PeLEDs的壽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結合實驗數據和DFT的計算,儘管Cs+和Rb+在提高PeLEDs的工作穩定性方面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Cs+和Rb+引起PeLEDs的增強的潛在機制是不同的。

結果表明,在鈣鈦礦薄膜中,Cs+離子貫穿整個體,而Rb+離子則自發地分布在薄膜的表面。通過進一步的化學鍵分析,Cs+和Rb+都增加了周圍I-陰離子的淨原子電荷,導致陽離子和無機骨架之間更強的庫侖相互作用,並可能增加I-空位的形成能。因此,Cs+和Rb+離子的存在分別有效地阻斷了離子在體和沿晶界的遷移途徑。結果,NIR-PeLEDs的EQE從純FAPbI3裝置的12.06%提高到Cs+–Rb+裝置的15.84%。顯著提高了器件的工作穩定性。

圖1。a)典型的FAPBI3基PeLEDs的電流密度和輻射率與驅動電壓的關係。插圖顯示了原理圖設備結構。b)FAPBI3基PeLEDs的EQE—電流密度曲線和ECE—電流密度曲線。c)等電流密度為100mA cm-2時,EQE和輻射衰減。插圖顯示了保持恆定電流密度的外加電場。d)用TOF-SIMS深度剖面法測定新鮮(左)和降解(右)FAPBI3基器件中離子種類的分布。

圖2。鈣鈦礦薄膜的表徵。a–c)a)FA、b)FACs、c)FARb和d)FACsRb薄膜的表面SEM圖像。SEM圖像的比例尺為1μm.e)XRD和f)時間分辨PL光譜。g)A位無機陽離子在複合膜中的垂直深度分布。

圖3。鈣鈦礦中Cs+和Rb+離子的位置及其對Cs+和Rb+離子周圍I-陰離子淨原子電荷的影響。a-c)最穩定的結構:a)純FA,b)FACs,和c)FARb鈣鈦礦。d)Cs+離子周圍12個最近鄰I-離子的淨原子電荷與純FA鈣鈦礦的淨原子電荷的比較。e)Rb+離子周圍8個最近鄰I-離子的淨原子電荷與純FA鈣鈦礦的比較。

圖4。PeLEDs的性能比較。a)基於FA、FACs、FARb和FACsRb鈣鈦礦的PeLEDs的EQE電流密度曲線和b)ECE電流密度曲線。c)基於FACsRb器件的電流密度和輻射率與驅動電壓和d)EQE最大統計分布。

圖5。操作穩定性試驗。a)在100mA cm2的恆定電流密度下記錄的基於FA、FACs、FARb和FACsRb的器件的EQEs。b、c)TOF-SIMS深度剖面法研究了新鮮(b)和降解(c)FACsRb基器件中成分的分布。

(文:愛新覺羅星)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鄭大Adv Mater:創紀錄!顯色指數超高的穩定白光LED
    編輯推薦:白光發光二極體(WLED)是有前途的下一代固態光源。然而,用於WLED生產的商業化途徑在顯色指數(CRI)不足,顏色不穩定性和摻入稀土元素方面受到挑戰。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雙組份策略,通過將兩種帶有寬帶發射材料與自陷激子(STE)組合在一起,以實現高CRI和穩定的WLED。
  • ...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華南理工大學葉軒立教授AM:梯度2D/3D鈣鈦礦異質結構助力高效穩定無甲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如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迅速增長,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在諸多鈣鈦礦體系中,混合陽離子(MA/FA/Cs)鈣鈦礦電池因其擁有較好的效率、穩定性和結晶形貌而受到廣泛研究。然而,當使用易揮發和不穩定的MA離子時,器件的熱穩定性會受到影響。無甲胺的碘化鉛甲脒(FAPbI3)的鈣鈦礦因其擁有合適的禁帶寬度,較寬的光譜響應和出色的熱穩定性,有望用於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然而,由於較大的FA離子半徑,室溫下傾向於形成不具有光學活性的δ-FAPbI3相。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純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
    有機發光二極體(簡稱OLED)以其鮮豔的色彩和可形成超薄甚至柔性器件的能力而聞名,它利用含碳分子將電轉化為光。與液晶技術採用液晶有選擇地阻擋覆蓋多個像素的濾光背光源的發射不同,OLED顯示屏的紅、綠、藍三個獨立的發光像素可以單獨開啟和關閉,從而產生更深的黑色並降低功耗。然而,藍色OLED在效率和穩定性方面一直存在瓶頸,需要在效率、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之間進行權衡。
  • 朱剛毅:懸空車輪形氮化鎵發光二極體
    GaN器件與矽基光電器件的集成技術造就了可控片上光源的未來,其發光二極體(LEDs)和雷射二極體(LDs)均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但是受矽基GaN異質外延生長過程中晶格失配等問題的影響,矽基GaN發光器件存在發光效率低、寄生電容大等問題,限制了高質量發光器件的研發和相關的光通信應用。減少器件的界面損耗,釋放異質外延造成的應力,提升器件發光效率,一直是發光二極體領域研究者們努力的方向。
  • 光敏二極體與發光二極體區別
    二極體種類有很多,按照所用的半導體材料,可分為鍺二極體(Ge管)和矽二極體(Si管)。根據其不同用途,可分為檢波二極體、整流二極體、穩壓二極體、開關二極體、隔離二極體、肖特基二極體、發光二極體、矽功率開關二極體、旋轉二極體等。按照管芯結構,又可分為點接觸型二極體、面接觸型二極體及平面型二極體。
  • 廈大《AFM》:首次提出一種高質量鈣鈦礦薄大規模製備的方法
    編輯推薦:本文介紹了利用冠醚與金屬離子的新型相互作用,在α相FACsPbI3的晶化過程中,利用冠醚與金屬離子的相互作用,實現了高質量鈣鈦礦薄膜的大規模製備。這種由冠醚輔助的簡易放大策略顯示出高效和高度穩定大面積PSC模塊應用的巨大前景。
  • 如何判斷發光二極體電流方向 淺談發光二極體工作電流
    如何判斷發光二極體電流方向 淺談發光二極體工作電流 工程師譚軍 發表於 2018-08-27 10:04:43 本文主要是關於發光二極體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發光二極體的電流方向及其工作原理進行了詳盡的闡述。
  • 上海科大寧志軍課題組開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丨Cell Press論文速遞
    研究亮點:1.利用離子交換方法在雜化鈣鈦礦晶粒表面製備了CsPbI3富集的的準無機納米核殼結構;2.準無機殼層異質結構能夠減少缺陷密度和抑制離子遷移;3.基於該異質結構的反式鈣鈦礦電池實現了20.7%的效率和1000h的連續工作壽命。
  • 浙江大學設計新型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去年10月,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發明藍光發光二極體的數位日裔科學家,「白熾燈點亮了20世紀,LED點亮了21世紀」,從頒獎詞看出,發光二極體即LED是公認的下一代顯示與照明技術的核心器件。科研人員解釋說,在半導體材料中,如果電子掉進空能級的空穴,就會發出光子,這被稱為「電子空穴複合」。然而,能複合的電子和空穴在物質中並不是常存在的,複合過程需要電激發或光激發。發光二極體就是電激發的發光器件。發光二極體通電時,電子和空穴在電場作用下發生遷移,它們在相遇時有可能發生複合,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 發光二極體的種類及型號?
    發光二極體的種類及型號?有朋友問,發光二極體的種類及型號有哪些?那麼,發光二極體的種類有哪些呢?
  • 單層發光層-白光LED
    Banner | 推廣‍作為照明和顯示領域的關鍵基礎元器件之一,白光電光源的開發進程決定了光電資訊時代的更新演進,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實現高效的白光發光二極體我們認為,單層發光層有望成為一種「化繁為簡」的方法,從發光原理到器件結構設計,簡化白光LED的技術製程,實現更高效發光,我們稱之為SEL-WLED(WLEDs based on a single emissive layer)。
  • 發光二極體正嚮導通電壓 淺析發光二極體電壓工作範圍及其原理
    > 本文主要是關於發光二極體的相關介紹,並著重對發光二極體的電壓進行了詳盡的闡述。而用途也由初時作為指示燈、顯示板等;隨著白光發光二極體的出現,近年續漸發展至被用作照明。 發光二極體正嚮導通電壓 不同顏色的發光二極體的正嚮導通電壓是不一樣的,紅和黃的是2v左右,藍、綠、白的是3v左右,具體的都有不同,廠家生產出來就不一樣,廠家有專門的設備分電壓。不過一般用的話可以按紅和黃的是2v,藍、綠、白的是3v算。
  • 電源小知識 發光二極體的種類有哪些?
    圖2 根據發光類型還可分為普通單色發光二極體、高亮度發光二極體、變色發光二極體、閃爍發光二極體、電壓控制型發光二極體、紅外發光二極體等。 普通單色發光二極體 普通單色發光二極體具有體積小、工作電壓低、工作電流小、發光均勻穩定、響應速度快、壽命長等優點,可用各種直流、交流、脈衝等電源驅動點亮。它屬於電流控制型半導體器件,使用時需串接合適的限流電阻。 普通單色發光二極體的發光顏色與發光的波長有關,而發光的波長又取決於製造發光二極體所用的半導體材料。
  • 手性鈣鈦礦納米晶中基於雙光子吸收的上轉換圓偏振發光
    研究者們報導了第一個基於雙光子吸收的上轉換圓偏振發光(TP-UCPL)的例子。選擇了具有高非線性光學係數和高發光量子產率的全無機膠體納米溴化銫鉛(CsPbBr3)作為TPA活性核心,手性α-辛胺被選為手性封端配體。該納米晶具有雙光子吸收截面(σ2,800 nm)達3.68×104GM,發光不對稱因子(glum)達7.0×10−3。
  • 發光二極體(led)參數特性及應用注意事項
    發光二極體(LED)的形成結構發光二極體是指當在其整流方向施加電壓(稱為順方向)時,有電流注入,電子與空穴複合,其一部分能量變換為光並發射的二極體。這種LED由半導體製成,屬於固體元件,工作狀態穩定、可靠性高,其連續通電時間(壽命)可達105h以上。
  • 林雪平大學《JPCL》:實現顏色穩定的藍色鈣鈦礦發光二極體!
    收錄於話題 #催化發光材料
  • 半導體發光二極體工作原理、特性及應用
    半導體發光器件包括半導體發光二極體(簡稱LED)、數碼管、符號管、米字管及點陣式顯示屏(簡稱矩陣管)等。事實上,數碼管、符號管、米字管及矩陣管中的每個發光單元都是一個發光二極體。超過此值,發光二極體可能被擊穿損壞。  (4)工作環境topm:發光二極體可正常工作的環境溫度範圍。低於或高於此溫度範圍,發光二極體將不能正常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2.電參數的意義  (1)光譜分布和峰值波長:某一個發光二極體所發之光並非單一波長,其波長大體按圖2所示。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此外,他們還設想了一種新的製造方法,由於石墨烯多功能的特性,這種方法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並可用於生產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
  • 秒懂二極體正負極知識,兩大方法辨識發光二極體正負極
    正確判斷二極體正負極,對實際項目存在一定意義。二極體正負極判斷具有多種方法,原因在於二極體的種類較多,導致各類型二極體正負極的判定皆有所區別。而本文將介紹兩種區分發光二極體正負極的方法,不妨一起來看看。
  • 創造兩項發光效率紀錄,浙大科學家有望改變OLED技術格局
    2019 年,他憑藉在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和鈣鈦礦材料發光二極體領域的突破性研究,入選當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全球「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如果換一個視角呢?放下這些履歷和標籤,你會設想,一個從小玩遊戲的男孩,也被種種物理現象吸引,探索 「未知」 與「好玩」事物的天性引領著他,一路到現在,成為一個科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