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彼得周流四方的時候, 也到了居住呂大的聖徒那裡;
33 遇見一個人, 名叫以尼雅, 得了癱瘓, 在褥子上躺臥八年。
34 彼得對他說:「以尼雅, 耶穌基督醫好你了, 起來! 收拾你的褥子。」他就立刻起來了。
35 凡住呂大和沙侖的人都看見了他, 就歸服主。
36 在約帕有一個女徒, 名叫大比大, 翻希臘話就是多加; 她廣行善事, 多施賙濟。
37 當時, 她患病而死, 有人把她洗了, 停在樓上。
38 呂大原與約帕相近; 門徒聽見彼得在那裡, 就打發兩個人去見他, 央求他說:「快到我們那裡去,不要耽延。」
39 彼得就起身和他們同去; 到了, 便有人領他上樓。眾寡婦都站在彼得旁邊哭, 拿多加與她們同在時所做的裡衣外衣給他看。
40 彼得叫她們都出去, 就跪下禱告, 轉身對著死人說:「大比大, 起來! 」她就睜開眼睛, 見了彼得, 便坐起來。
41 彼得伸手扶她起來, 叫眾聖徒和寡婦進去, 把多加活活地交給他們。
42 這事傳遍了約帕, 就有許多人信了主。
43 此後, 彼得在約帕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住了多日。
福音TV編輯排版|轉載請註明完整出處
轉載時禁止添加原創
不得添加讚賞
鑰節:【徒9:35】凡住呂大和沙侖的人都看見了他, 就歸服主。 【徒9:42】這事傳遍了約帕, 就有許多人信了主。
路加於第九章記完掃羅歸主事件,就返回彼得在呂大和約帕,醫好兩個人的事跡。呂大和約帕都是靠近沿岸的城市,呂大位於耶路撒冷西北,是到約帕必經的城市,離耶城約有二十五哩,約帕是現今的海法,位於呂大西北十至十一哩,是最接近耶城的沿岸城市。這兩個城市是猶太人聚居之地,靠近該撒利亞。腓利被提離開太監後,走遍各城,直到該撒利亞(參八40)。
九32~十二24記載的事跡是關乎彼得在耶城以外的事奉。路加為什麼忽然將焦點放在彼得於該撒利亞附近的工作呢?這與第十章記載福音臨到該撒利亞的百夫長哥利流有密切的關係。彼得的使命是向猶太人傳福音,正如掃羅在加拉太書指出「(主)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參加二7b)彼得在靠近該撒利亞的這兩個城市裡行的神跡,預備了讀者的心,接受彼得向外邦官長傳福音的異象。路加特意在兩個神跡發生後,提到彼得住在那裡,為所見的異象鋪路。「此後,彼得在約帕一個硝皮匠西門的家裡住了多日。」(43節)
彼得是延續耶穌基督的工作,也與舊約的先知一脈相承。彼得醫好以尼雅(九33~35)及使多加復甦(九36~42)均與耶穌醫好癱瘓的病人(路五18~26)及使睚魯的女兒復甦(路八40~56)相似。這裡刻意用「復甦或甦醒」(resuscitation)來代替「復活」(resurrection),因復甦後最終仍要面對死亡,而復活是永遠活著。再者,彼得使多加復甦的神跡也與先知以利亞和以利沙救活孩童的神跡有雷同之處(參王上十七17~24;王下四32~37)。彼得不單延續耶穌的事奉,他的事奉更超越耶路撒冷及聖殿之內,達至沿岸一帶及其他的地方。
有了上列背景,現在就讓我們看這兩個神跡的特點:
第一,路加記載不少卑微的人物,更故意將一男一女的事跡配對放在一起,如拿因城寡婦的兒子(路七11~16)及睚魯的女兒(路八49~56)的事跡。照樣,以尼亞與多加也像許多「小」人物一樣,角色微小,也蒙神的眷顧。
第二,彼得只是借著耶穌的能力來施行神跡,真正醫治以尼雅及使多加復甦的是主自己。因此,彼得對以尼雅說:「耶穌基督醫好你了」(34a),並在叫多加起來前,自己先「跪下禱告」(40a)。
第三,耶穌因著這兩個神跡得著更多的榮耀,而眾人也得到福音的好處。
兩個神跡的結果是:「凡住呂大和沙侖的人都看見了他,就歸服主。(35節)及這事傳遍了約帕,就有許多人信了主(42節)」。
思想:
使徒行傳裡記載一些只出現一次的人物,如今天所讀到的以尼雅和多加。他們都同蒙神的眷顧,得著醫治,神透過他們的事跡,使多人得福。角色卑微的人物都蒙恩惠,亦可成為別人的祝福。你願意讓神使用你的生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