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8日
作者:陳韋安
各位小朋友,如果你在【兒童Sunday School】,一時沒有留心上課,老師突然向你抽問,我告訴你,你回答「耶穌」,在 95.5% 情況下都不會有錯的。耶穌平靜風和浪,耶穌趕鬼入豬群,耶穌叫死人復活,耶穌釘十字架,耶穌是神的兒子,耶穌耶穌耶穌耶穌耶穌耶穌耶穌... 總之,任何美好的、正面的、應該的,「耶穌」都是標準答案。
「耶穌,很屈機。」(意思請看上圖)教會一位年青人有次這樣對我說。雖然,他的頭gel到好行(髮型誇張),但我知道,他是認真的。
「不是,耶穌無屈機。」這是這篇文章的主旨。
1517宗教改教以後,馬丁路德宣告一個非常突破的神學觀點:simul iustus et peccator。這句話,改變了我們基督徒的自我認知——我們基督徒,同時是義人,同時是罪人。我們是義人,因為在基督裡,我們被稱為義;我們是罪人,因為我們不到死的那天都不能脫離犯罪的厄運。因此,宗教改教以後,經過一百多年的復興,基督教會又回到從前的靈性低落。之後敬虔主義、復興運動的出現,就不說了。
「我們不是靠行為,無論我們怎樣努力,我們也只是個罪人。」正是我們的認信。這認信,成為了許多基督徒 hea (「漫無目的地消耗時間」)的動力。「我靈命唔好」、「我做唔到」、「我好唔掂」。耶穌沒有犯罪,我卻是罪人,屈機的。因此,跟隨耶穌,彷佛只是一個每天喊著、卻遙不可及的理想。彷佛,我們對耶穌的敬拜越深,就越深化自己的軟弱,然後我們把一切 hea 的罪疚投射在耶穌基督的敬拜上。舒服哂。
情況其實不是如此,也不應該如此。
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完全的人。「咁咪屈機囉。」(這樣不就屈機囉)可能你會這樣想。請你聽我講。曾經拜訪過基督一性論的埃及普特教會(他們的會址在上環,他們很歡迎你們來拜訪),對基督一性論的他們來說,基督耶穌是真正屈機的。耶穌基督是神性與人性的完全結合,是超然的,高於你和我,是分明屈你機的。
我們也認信耶穌基督的超然,但是,這種超然,與他們的超然不同。迦西頓信經這樣認信耶穌基督的人性:「(基督耶穌)與我們本體相同,只是沒有犯罪。」耶穌基督的本體與人一樣,只是沒有犯罪。因此,犯罪/不犯罪,成了耶穌與我們的差別。問題是,耶穌怎樣沒有犯罪呢?有兩種可能的解釋:
1. 耶穌對犯罪是免疫的。就像天生不懂得犯罪的機器人一般。
2. 耶穌與我們一樣,一生面臨各樣試探,只是沒有犯過罪(de facto)。就像日本遊戲節目《一級奸爸爹》(譁...),金屬電棒幾經辛苦無誤地通過所有難關。
哪個才是正解呢?當然是後者。耶穌沒有屈機。他不是對罪免疫了,而是幾經艱辛,透過禱告,透過順服,透過忍耐,流著淚與汗的走過人生的甜酸苦辣。耶穌的神跡,不是招招積積(有點囂張)的法術,而是在無能的懇求中禱告上帝的大能(約11:41、路9:16、可9:25)。
「白飯魚」白鞋
總的來說,耶穌跟你一樣,都是穿著「白飯魚」跑步,一同開著 AE86 下山。巴特在《教會教義學》(Kirchliche Dogmatik) 第四卷的「復和論」中,巴特故意顛覆一般神人二性的看法:
耶穌基督是完全的神,不是出於祂的全能,而是出於祂是卑微的奴僕(KD IV/1 §59)
耶穌基督是完全的人,不是出於他的軟弱,而是出於他是榮耀的君王(KD IV/2 §64)
在這個「順服的神子」與「榮耀的人子」的交織中,耶穌基督作為是完全的人,讓我們同樣得以可能。
我們是可以的。我們做得到。我們能夠。這樣,才是我們跟隨基督的意義。
記得昔日一首唱到「歪哂音」的《主能夠》(He’s Able):「主能夠,主能夠,我知祂能夠,我知救主能帶領我經過一切。」這裡,「主能夠」不是一個空洞的讚嘆,不是遙不可及的觀望,而是一個我們能夠跟隨的承諾——因為祂能夠,所以,我們也能夠。「主耶穌帶領我們經過一切」,不只是主經過的一切,更是你經過的一切,是你用腿一步一步跟隨祂腳蹤行走過的一切。
路德所說的 simul iustus et peccator 指向的,是福音的盼望,不是罪的宿命。因為,在宿命般的不可能之中,我們在主裡仍然是可能的。
主能夠,因此,在主裡,你也能夠。(羅7:25)
(歡迎轉載)
OKOK…. 你可能會問:「在主裡,是能夠的。但是,我的問題就是"不在主裡",怎麼辦呢?」下回待續。
【粉紅色的靈修系列一】 我近排靈命唔好
【粉紅色的靈修系列二】再思靈修的意義
神學思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就像粉紅色的秋天一樣。粉紅色總是帶著微笑,秋天總是清新又愉快,神學大概就是這樣的一回事。讓我們帶著三文治、水壼、手巾仔,一起來個秋季旅行,在上帝的恩典下愉快地反省我們的信仰語言。
作者專頁:神學是粉紅色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