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頭像炸裂一樣疼
這是大機器的饋贈
不是鋼鐵的錯
是神經老了衰弱不堪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堅硬炫黑
有風鎬的銳角
石頭碰一碰就會流血
我在五千米深處打發中年
我把巖層一次次炸裂
藉此把一生重新組合
我微小的親人遠在商山腳下
他們有病身體落滿灰塵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們晚年的巷道就能延長多少
我身體裡有炸藥三噸
他們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
我巖石一樣炸裂一地
陳年喜,生於1970年,商洛市丹鳳縣人。常年在外打工,並寫詩多年,在《詩刊》《青海湖》《中國詩歌》《山東文學》《五臺山》等雜誌發表詩作若干,有數首作品入選全國性選集並獲獎。在當爆破工人時,寫下代表作《炸裂志》,受到廣泛關注。
我把羊群趕上岡坡,
陽光在麥苗上驅趕露珠。
我用不標準的口號,
教它們分辨雜草和莊稼。
像你在黑板上寫下的善良與醜陋。
從這一點上我們達成共識。
下雨了,你說玻璃是倒掛的溪流,
詩歌是玻璃本身。
你擦拭著玻璃上的塵埃,
而我正把羊群和夕陽趕下山坡。
2018.10.28
李松山,1980年生,河南舞鋼市李樓村人,自小患病致殘輟學,放羊為生。詩作發表在《星星》《江南詩》《詩刊》等,參加第36屆青春詩會,出版詩集《羊群放牧者》,並在中央宣傳部、農業農村部組織的2020「新時代鄉村閱讀季」中被評選為「鄉村閱讀榜樣」。
如果送貨地址是一座大橋的名字
如果大橋高架,橫亙於雲端
如果收件人就藏在雲中
那要穿過多少河流翻過多少群山
才能在天空把包裹籤收
尼珠河大橋就是唯一的妥投地
護橋工人通過網絡下單檢修工具
守護著世界上最高的橋梁
快遞小哥也常至此,在霧中
彼此露出略大於雲朵的笑容
還有的地址僅是帶有編號的高壓電塔
修電塔的人把快遞小哥的步伐
跑成亂碼:一個到了,一個又走了
直到燈光把城市照得通明,他倆的追逐
才在月亮的輝映下變成同一個黑點
他們不是騰雲駕霧的神仙
卻把橋梁、汽車和快件送上了天際
他們不具備逐電追風的超能力
卻在曠野中跑出麥子拔節的速度
他們是平凡的奮鬥者,不願意辜負
新時代給予自己的每一份信賴
王二冬,原名王冬,男,生於1990年10月,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系快遞行業從業者。作品散見於《詩刊》《草堂》《青年作家》《作品》《西部》等文學期刊,入選多種詩歌選本;曾獲第三屆中國紅高粱詩歌獎、第三十屆櫻花詩歌獎、(山東省)首屆青春文學獎等;參加「2013中國•星星大學生詩歌夏令營」。
趕時間的人
從空氣裡趕出風
從風裡趕出刀子
從骨頭裡趕出火
從火裡趕出水
趕時間的人沒有四季
只有一站和下一站
世界是一個地名
王莊村也是
每天我都能遇到
一個個飛奔的外賣員
用雙腳錘擊大地
在這個人間不斷地淬火
王計兵,筆名拾荒,江蘇邳州人,現居江蘇蘇州,生於1969年。1984年初中輟學,1992年前曾有部分小小說作品散見於《百花園》《新作家》《墾春泥》等文學期刊,此後輟筆,長期在外打工。2009年接觸網絡及網絡詩歌,開始重新創作。
我把孩子
送進了寄宿學校
久久徘徊在童話般的宿舍樓前
心中一千個不放心
一萬個戀戀不捨
孩子表面服從
心裡是他還不會表達的無奈
臨走前一次又一次擁抱
他站在床上兩隻手摟著我的脖子
說
我就是不知道在學校幹什麼
我眼淚差點掉下來
脫口說
孩子,記住
如果你想上廁所
就一定要去上廁所
侯馬,本名衡曉帆,著名詩人,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
「每個人都有可能是自己
一部曠世的作品。」
但他已兩鬢斑白。那些盆栽,已經水盡山窮
崖柏,還沒有裸露出淺灰色的枯骨
黑刺,還沒有造出體內的河
梅花,被扭曲,卻沒開出一朵人間之花
杜鵑,刺柏,羅漢松
山茶,火棘,冬青,金銀花……
它們,匍匐在花盆裡
像個時間縮小的侏儒,無力打開自由的生長
他老了。這是來自對生命的狂想
他想讓這些盆栽替他
活著
芒原,本名舒顯富,1981年生,雲南昭通人,現為昭陽公安分局基層民警。2014年參加第三屆《人民文學》 新浪潮詩會,2015年獲首屆中國公安詩歌新人獎, 2020年獲第18屆「華文青年詩人獎」。著有詩集《舒顯富詩選》,有詩合集《群峰之上是夏天》。
1
傳遞火焰的鳥兒落在黃昏
大地把自己的飛機收回,只剩下烏雲
衰老,沉重,詛咒著道路和鍾
一場傾盆大雨即將穿過古城的門
鳥兒死去,火焰把它的聲音煉成黃金
「人們啊,我已辜負了你們的青春
而一代一代的血中,誰辜負了我
使我落在這粗糙的城
大地將盡?」睡眠在持續
黑夜在挖掘死者的眼睛
2
一小片天空盤旋著進入早晨
從邊緣開始,機場走向大地的中心
推動著河流,血的遠徵
使開始和結束融為一體
天空和大地都在這個巨大的機場裡
八月,語言的搏鬥中
一架老式戰鬥機飛快地走去
像一尊舊神,沉浸於對往事的懺悔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損失
因為我包孕在人類之中。
所以絕對不必打:聽喪鐘為誰而鳴。」【1】
3
而我看見機場飛機越來越多
所有的城市成為同一座城市
但卻坐著各自的父親,母親和孩子
父母老去,孩子接過他們的青春
而把他們的身體送入候機室
經過儀器的盤問後走向飛機的
除了老人,就是即將老去的城市
機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4
一架飛機起飛,然後落下
「現在我離天空更遠了!」
飛機的恐懼劫持了飛機,
以及下一個世紀的安寧。這一刻
說謊的人回過頭來
看到鳥兒還在那句謊言中被誤解
多少人依舊在尋找:機場
這個詞,坐在我們的身上
以為蒼蠅可以變成大象【2】
以為最高的字就要來臨
烏雲服從了脆弱的心。「善良的人們啊
飛行只不過是從機場開始的一種疾病。」
那麼長的一隊人,為什麼沒有成為天使
沒有長大就墜落在最深的位置?
5
「從我,是進入悲慘之城的道路;
從我,是進入永恆的痛苦的道路;
從我,是走進永劫的人群的道路」【3】
機場的話,也就是唯一的話
此刻,一個人感嘆著
到處都是機場,湮沒了道路
所有的事物都在飛行
空難從天空到地底
摧毀著這個時代的嘴唇
永恆的被破碎的肉體覆蓋
天空被動作覆蓋,象我這樣一個人
住在機場旁邊
隨時都有被指控的危險
宇龍,本名楊垠祖,1965年12月生,祖籍湖北天門。2001年4月,由湖北借調到廣州軍區電視藝術中心參加創作。代表作有詩歌《機場》、詩劇《黑天鵝歌舞廳》等。2002年1月,詩人因保護朋友在廣州被歹徒毆打致死。2005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宇龍詩選》。
星光暗著,卻看得清
你閃亮的嘴唇和眼睛
你一手抱著膝蓋,一手
端著咖啡,等待水溫變涼
我倚靠著熟睡的石頭,聽著
不安的蟬鳴掠過你的脊背
就像看你在雨後潮溼的
窄巷裡艱難地倒車
也許揉皺的衣服應該再熨一下
也許應該再次撥動夏季的時針
咖啡杯裡蕩漾的圖案
是你我無法預設的結局
這世界已經壞得無以復加,我們
只是僥倖在這空隙短暫停留
此刻無須知曉生死
只有走廊裡的燈依然燦爛
王寅,1962生於上海,詩人、作家、記者。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做過教師、編輯、記者、電視編導,1983年開始發表作品,第三代詩人代表之一,海上詩派成員,詩作收入《後朦朧詩全集》(1994)。著有《王寅詩選》、《灰光燈》、《攝手記》等。現為《南方周末》記者。
在河邊抄寫河流在山中
抄寫山峰
在層雲深處抄寫輕
在露珠折射的光中抄寫陰影
雌蕊抄寫開放的指令
死者抄寫生前的
籍貫
每一種綠都在快雨中
抄寫雪崩的迴響——
欲望,請抄寫
我們租借的身體
如同救護車抄寫我們的履歷
在這窄窄的書房
漢語一遍一遍抄寫
當代生活
為了一點小小的饋贈
每當這時我就能看見你
口袋裡不多的喜悅
小心翼翼
校正我對「看見」的抄寫
徐蕭,本名徐美超,1987年生於遼寧開原,現居上海,澎湃新聞文化記者。曾獲首屆光華詩歌獎、第六屆未名詩歌獎、黑藍文學迷途詩歌獎、臺灣道南文學獎等獎項。出版有個人詩集《白雲工廠》《萬物法則》。
第一次和最後一次
人終究不盡完善
太多的機會都留在錯誤中
我們卻在幸福裡得到進步
說和做並非本質
喝酒的時候口含一顆櫻桃
我們可能錯讀一本書
認識一群內心脆弱的人物
為那些被粉碎的東西傷心和痛哭
這些也不是本質
最高最完美的是一些殘缺的部分
我們完善的兩次事件之間
這一切又僅僅是過程
你祈求和得到的
僅我腐朽的一面
就夠你享用一生
萬夏(1962年-),出生於四川,中國現代詩人。1984年與李亞偉等共創「莽漢主義」詩歌流派。九十年代初主編《20世紀詩歌編年史——後朦朧詩全集》,並在當年全國圖書節獲獎。1993年起開始進入文化產業,經營範圍涉及電腦製作、多媒體、廣告、圖書等眾多領域。現為北京紫圖圖書有限公司董事長。
坡上的馬
一匹馬,兩匹馬
三四五六七匹馬
一匹馬
網狀的馬
透明的馬
從一個空門
到另一個空門
草的皮
擦著腹部
坡上的馬
腹部光滑
坡上的馬
腰椎凹陷
藍天輕,慾念重
坡上的馬
眼裡開遍野花
馬鈴薯兄弟,本名於奎潮,1962年生於江蘇,先後在華東師範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學習或進修。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作。曾獲《飛天》「大學生詩苑」獎。現任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主編有《中國網絡詩典》、《現場——網絡上的中國先鋒詩歌》。
靳曉靜,生於北京,文學學士,哲學(宗教學)碩士。曾任《星星》詩刊副主編。1988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曾獲成都第二屆金芙蓉獎、《星星》詩刊1998年度跨世紀詩歌獎、第四屆四川文學獎、詩刊社和澳門基金會舉辦的全球華人詩歌大賽獎等。著有詩集《獻給我永生永世的情人》《我的時間簡史》《耶穌愛你》等,隨筆集《男人,愛人,情人》,評論集《一個編輯眼中的詩》有詩作入選上百種選本。現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海男,女,出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國當代著名作家,中國女性先鋒作家代表人之一。曾獲1996年劉麗安詩歌獎、中國新時期十大女詩人殊榮獎、2005年《詩歌報》年度詩人獎、2008年《詩歌月刊》實力派詩人獎、2009年第三屆中國女性文學獎、2014年第六屆魯迅文學獎(詩歌獎)等。海男的跨文本寫作有《男人傳》《女人傳》《身體傳》《愛情傳》等,長篇小說代表作有《花紋》《夜生活》《馬幫城》《私生活》等,散文集有《空中花園》《屏風中的聲音》《我的魔法之旅》《請男人乾杯》等,詩歌集有《唇色》《虛構的玫瑰》《是什麼在背後》《憂傷的黑麋鹿》等。現為雲南師範大學特聘教授。
冬夜,一群鯨魚襲入村莊
靜悄悄地佔有了陸地一半
像門前的山,勸也勸不走
怎麼辦?就是不願離開此地
黑暗,固執,不回答。乾脆去
對準它們的嘴巴的深洞吼
但聽到的多半是人自己的聲音
用燈照它們的眼睛:一個受禁固的海
用手試探它們的神秘重量
力量喪失,化為虛無,無邊無際
怎麼辦?就是不願離開一步
就是要來與我們一道生活
甚至不讓我們趕在早餐之前
替它們招來潮汐,就這樣
這些神一樣碩大的身軀
攔在我們跟前,拖延著時間
打開窗口,海就在幾米之外,
但從它們的眼睛看,它們並不歡迎,
它們製造了一次歷史性的自殺,
死了。死加上它們自己的重量
久久地壓迫大地的心臟
像門前的山,人們搬來了工具
放下梯子,發誓把它們的脂肪
加工成燈油,送給教堂
剩下的給家庭,然而像挖洞
從洞挖向洞,都朝著各自的方向
像挖土,但土會越挖越多,
如果碰到石頭,(那些令人爭議
的骨頭)就取出,砌到牆上,變得
不起眼,變成歷史,變成遺址――啊
四處,四處都散發著魚肉的腥味
和真理的薄荷味,哪怕在今天,
那些行動仍具有說服力
至少不像鯨魚,它們夜一般地突然降臨
可疑,而且令人沮喪
1992
呂德安(1960-)出生在福州馬尾,做過木工學徒和知青,後考入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校,開始寫詩。畢業後在一家書店當了十年美工,其間詩歌創作甚豐,且已蜚聲詩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移居紐約三年,以畫畫謀生。回國後在福州郊外一座山上築居,專事詩畫,過了一段陶淵明般的生活。之後再度遊居於福州和紐約,並在北京建立繪畫工作室。著有詩集《紙蛇》《南方以北》《頑石》及長詩《曼凱託》《適得其所》《兩塊顏色不同的泥土——呂德安詩選》《傍晚降雨》等。其早期作品深受民間藝術和民謠影響,關注語言和經驗之間的相互關係。
我正在遠離你,我們的樹蔭和正午,
我們深處的井水和水底榮耀的雲彩
都在暗示這點,暗示著,向彼此的命運
說再見。生活的傷疤和新肉,生活的
固有黑暗和隱藏,都像樹蔭下的胚芽
要露出破綻和告別。你的淚是止不了的
一如我的疼,一如鷹的俯視和飢餓。
你的呼喊我藏著,你的夢我正在敲碎。
前面是城市,交通,利刃和蒺藜;
我正在長出遠離你的形狀,我栽培的孤獨
我註定要失去它,一如我保護的空間
我把它摔破,一如這花瓶裂開。
黃燦然,著名詩人、翻譯家。1963年生於福建泉州,1978年移居香港,1988年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現為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曾任《紅土詩抄》主編、《聲音》詩刊主編和《傾向》雜誌詩歌編輯。譯有《時代的喧囂——曼德爾施塔姆散文選》《卡瓦菲斯詩集》《裡爾克詩選》《聶魯達詩選》等。
一個人老了,在目光和談吐之間,
在黃瓜和茶葉之間,
像煙上升,像水下降。黑暗迫近。
在黑暗之間,白了頭髮,脫了牙齒。
像舊時代的一段逸聞,
像戲曲中的一個配角。一個人老了。
秋天的大幕沉重的落下!?
露水是涼的。音樂一意孤行。
他看到落伍的大雁、熄滅的火、
庸才、靜止的機器、未完成的畫像,
當青年戀人們走遠,一個人老了,
飛鳥轉移了視線。
他有了足夠的經驗評判善惡,
但是機會在減少,像沙子
滑下寬大的指縫,而門在閉合。
一個青年活在他身體之中;
他說話是靈魂附體,
他抓住的行人是稻草。
有人造屋,有人繡花,有人下賭。
生命的大風吹出世界的精神,
唯有老年人能看出這其中的摧毀。
一個人老了,徘徊於
昔日的大街。偶爾停步,
便有落葉飄來,要將他遮蓋。
更多的聲音擠進耳朵,
像他整個身軀將擠進一隻小木盒;
那是一系列遊戲的結束:
藏起成功,藏起失敗。
在房梁上,在樹洞裡,他已藏好
張張紙條,寫滿愛情和痛苦。
要他收穫已不可能
要他脫身已不可能
一個人老了,重返童年時光
然後像動物一樣死亡。他的骨頭
已足夠堅硬,撐得起歷史
讓後人把不屬於他的箴言刻上。
1991年.4
西川,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家、翻譯家。198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英文系。美國艾奧瓦大學國際寫作項目榮普作家(2002)、紐約大學東亞系訪問教授(2007)、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寫作系奧賴恩訪問藝術家(2009)。曾任北京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教授、校圖書館館長,現為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出版有各類著作約三十部,曾獲魯迅文學獎(2001)、中國書業年度評選.年度作者獎(2018)、德國魏瑪全球論文競賽十佳(1999)、瑞典馬丁松玄蟬詩歌獎(2018)、日本東京詩歌獎(2018)等。其詩歌和隨筆被收入多種選本並被廣泛譯介,發表於近三十個國家的報刊雜誌。
雨中的男人,有一圈細密的茸毛,
他們行走時像褐色的樹,那麼稀疏。
整條街道像粗大的薩克斯管伸過。
有一道光線沿著起伏的屋頂鋪展,
雨絲落向孩子和狗。
樹葉和牆壁上的燈無聲地點燃。
我走進平原上的小鎮,
沿著樓梯,走上房屋,窗口放著一籃慄子。
我走到人的唇與薩克斯相觸的門。
朱朱,詩人、藝術策展人、藝術評論家。1969 年生於中國。曾獲安高(Anne Kao)詩歌獎,中國當代藝術獎評論獎(CCAA),胡適詩歌獎。著有詩集、散文集、藝術評論集多種,其中包括法文版詩集《青煙》,《灰色的狂歡節——2000 年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英文版詩集《野長城》。
你還想到哪些行業裡的詩人
留言告訴大家!
寫詩真好玩!樹才老師給孩子的詩歌課(贈書3本)
愛酒不愧天|第五屆詩酒文化大會 · 參賽作品選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