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冬遷徙竟迷路 白鶴吉吉一家到訪鎮江

2021-01-09 荔枝網新聞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瀕危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最近,就有一家三隻白鶴在越冬遷徙途中迷路,首次來到了江蘇鎮江,被當地鳥類保護志願者用鏡頭捕捉下來。1月7日,記者跟隨志願者們踏入了白鶴棲息的鎮江長江焦北灘,一探究竟。

  白鶴在焦北灣(刁敏龍攝)

  在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記者跟隨快艇,在鎮江豚類保護區焦北灘行進,一片水波蕩漾,白鷺、野鴨等鳥兒在蘆葦蕩中遊弋覓食,不時還能看到成群的野生鳥類起飛。這裡,是豚類和鳥類的家園。船長說,近兩年巡航的時候,江面上的鳥比前幾年多得多,成群結隊的,特別是以前沒看過的鳥,越來越多了。

  群飛的鸕鷀(姚其淮攝)

  最近,鎮江鳥類保護志願者姚其淮接到了來自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專家周海翔的一個求助信息,稱自己曾經救助過並安裝了跟蹤器的白鶴吉吉,在飛往鄱陽湖過冬的途中,突然偏離了遷徙軌道,來到了鎮江,情況未知。

  白鶴吉吉(周海翔攝)

  吉吉的飛行軌跡

  接到信息後,鳥類保護志願者們立刻行動起來。結合專家給出的坐標,並使用觀鳥鏡等專業設備,志願者們發現了白鶴吉吉一家的身影。

  

  通過觀鳥鏡觀察到的吉吉一家(刁敏龍拍攝)

  「據我們所知,在鎮江是第一次發現白鶴!」 姚其淮說,志願者們爬高上低地到江灘上找了大概有半天時間,最後發現在江灘上有三隻白鶴,是一家人。觀測發現,這三隻白鶴身體狀況也很好,在江邊覓食。

  白鶴生性警覺,對棲息環境要求苛刻,而這次白鶴落腳的長江焦北灘,位於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範圍內。專家透露,白鶴之所以偏離航道來到這裡,是因為整改後的江豚保護區生態環境良好,讓野生鳥類有了合適的棲息環境。

  焦北灘的斑嘴鴨(姚其淮攝)

  焦北灘的大白鷺

  鎮江豚類保護區管理處工程師王召根介紹,保護區內一共有鳥類一百多種,除了這次新發現的白鶴以外,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國家二級的保護動物有白臉琵鷺、黑翅鳶、紅隼等。和幾年前相比,不管是鳥類的種類還是數量上面,都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從2020年12月30日至今,白鶴吉吉一家已經在鎮江停留超過一周,姚其淮和他的同伴每天都還在持續關注著國寶一家的動態。據專家透露,不排除白鶴一家選擇在焦北灘過冬的可能。

  (來源:江蘇廣電鎮江中心站/柳放 編輯/國正)

相關焦點

  • 鄱陽湖白鶴萬裡遷徙路線首次揭曉(圖)
    白鶴回鄱陽湖的遷徙路線圖。    為了研究白鶴遷徙路線,2015年初科學家給一隻在鄱陽湖南磯溼地發現的白鶴裝上衛星跟蹤器。送回管理局下屬的保護站後,在此地開展鳥類遷徙研究的專家們很快認出這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世界存量不到4000隻的白鶴,並決定在這隻白鶴身上安裝金屬腳環、彩色數字腳環和衛星跟蹤器。    「以前從沒有在白鶴身上安裝衛星跟蹤器,這是第一次嘗試。」全國鳥類環志中心主任錢法文教授表示,通過白鶴身上不斷發送的衛星信號,就能準確了解白鶴的遷徙路線,停留地點與時間段。
  • 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鳥中明星——白鶴
    眾多白鶴中,我們今天要隆重介紹的是一種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鶴中明星——白鶴。白鶴,屬於涉禽,體型碩大,成年白鶴體型可長達130-140釐米。它的名字是白鶴,顧名思義,大家一定認為它的羽毛顏色就是白色吧!
  • 鳥類「活化石」白鶴再次做客麗水
    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
  • 尋回生命的遷徙通道 候鳥南歸長江畔
    沙鷗翔集,錦鱗遊泳……隨著長江水域生態持續改善,越冬候鳥用翅膀為長江流域投票,一幅人鳥和諧新景象躍然展現在眼前。 尋回生命的遷徙通道 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長江中下遊,水草豐美的江西鄱陽湖,是亞洲最大的越冬候鳥棲息地,此刻正呈現這一生動景象。
  • 不滿1歲白鶴中「暗算」 獨自帶鐵夾子飛3天
    白鶴帶著鐵夾子飛行  「我們接到志願者反映,一隻遷徙的白鶴帶著鐵夾子飛行,情況非常危險。」瀋陽猛禽救助中心負責人王維彥昨日介紹,4月9日,瀋陽護鳥志願者楊先生在外地觀察鳥類遷徙時,意外拍攝到帶著鐵夾子飛行的白鶴。根據多年的護鳥經驗,楊先生判斷,這隻白鶴誤中了盜獵者的鐵夾子,但掙斷了固定在地面上的鐵絲後逃脫。
  • ...10萬斤食物迎接數百萬隻候鳥來越冬,鳥群囊括全球98%的珍稀種類
    攝影/上遊新聞記者 肖鵬上遊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從鄱陽縣委宣傳部獲悉,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世界98%的珍稀候鳥種群會相繼在鄱陽湖溼地公園越冬,繁衍生息。鄱陽官方人士介紹,每年冬季,全球數百萬隻候鳥聚集在鄱陽湖,共有3大鳥陣,分別為白鶴、大雁、天鵝。
  • 白鶴 2
    ​攝影:吳作人網名:相好光明、平平千千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是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
  • 赤麻鴨遷徙瀘州越冬 為冬日裡的沱江帶來生機活力
    赤麻鴨在天空翱翔(章懷安攝)「2006年的時候曾在龍馬潭區出現過,如今十多年過去了,赤麻鴨再次出現在龍馬潭越冬,說明我們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越來越適應各種野生動物的生長。」據龍馬潭區農業農村局動植物疫病蟲害防控站副站長李華蓉介紹,赤麻鴨又名大黃鴨,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遷徙性鳥類,主要繁殖於歐洲東南部、地中海沿岸等地,隨著季節的變化,它們會不斷遷徙。
  • 江西:尋鶴又遇老朋友,白鶴419和伴侶4197再聚鄱陽湖
    來源丨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若刪除來源必究「愛愛」是2018年在江西救助、江西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右腳上的紅色腳環編號為「S26」,後來,由於追蹤器失效,「愛愛」下落不明,成了許多江西愛鳥人士的牽掛。
  • 鶴舞高原 愜意越冬
    為了繁殖和越冬候鳥黑頸鶴每年都會進行兩次遷徙黑頸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語為「衝衝」被藏族人民譽為「吉祥鳥」
  • 還鳥遷徙的自由
    這是因為與中國人密切接觸的黃鶯、家燕、杜鵑等都屬於候鳥中夏候鳥的類型,春夏季飛到高緯度地區繁衍生息,到了冬季與成年的幼鳥一起飛到溫暖的熱帶越冬。(圖片:R. Gino Santa Maria / 圖蟲創意)▼
  • 遷徙期到來,大美常德成候鳥棲息天堂 - 市州精選 - 湖南在線...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鳥類367種,每年冬天,100餘只中華秋沙鴨都會來這裡越冬。今年入冬以來,保護區工作人員已在江坪河、南坪河、金家河、黃虎港河發現中華秋沙鴨51隻,另在仙陽湖國家溼地公園發現11隻、蒙泉水庫發現8隻,石門境內目前已觀測到中華秋沙鴨70隻。
  • 越冬環境好 鳥兒愛歇腳
    原標題:越冬環境好 鳥兒愛歇腳   隨著本市溼地生態環境的
  • 遼河生態環境變化有多大 讓美麗的白鶴告訴你答案
    作為亞洲東部鳥類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站,每年有上百萬隻鳥類在康平臥龍湖溼地停歇、棲息和繁殖。基於此,康平縣臥龍湖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生態環境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共同支持下,修建了這處集收藏、展示、宣教、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多功能科普展示場館。這裡也成為瀋陽市唯一的一座溼地類科普場館。
  • 動圖百科知識;鳥類為啥要遷徙
    鳥類遷徙是自然界最引人注目的生物學現象。人們在2000多年前就注意到了鳥類遷徙的現象,我國在戰國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孟春之月鴻雁北,孟秋之月鴻雁來」的記載。 鳥類為什麼每年都要不辭辛苦地往返於南北方呢?
  • 動物的遷徙,馴鹿:遷徙動物的冠軍
    文/張國雄動物的遷徙為尋找食物或追隨伴侶,或是受到環境的影響,這些動物,每年都會在異地間遷移,並樂此不疲。有的一生會遷徒兩次,有的會每年都浪跡天涯。但春天一到,小傢伙們,就要開始撒腿狂奔,離開賴以越冬的森林和草原,沿著幾百年不變的路線,往北進發。作為遷徙動物的冠軍,馴鹿每年,都會展示一次長途跋涉的壯舉。整個行程達好幾百公裡。大遷移那天,數萬隻馴鹿會聚集在一起,由雌鹿領頭,分成大小不同的群體。少,有數百上千;多,則成千上萬。秩序井然,日夜兼程。過程中,它們會脫下一身絨毛,並以此作為後序隊伍前行的路牌。
  • 雲南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成黑鸛國內最大越冬停歇地
    新華社昆明12月11日電(記者楊靜)記者從雲南納帕海省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獲悉,根據納帕海管護局和西南林業大學專家團隊監測記錄結果,今年已有400餘只黑鸛在香格裡拉市納帕海國際重要溼地越冬停歇,該溼地已成黑鸛種群在國內最大的越冬停歇地。
  • 為了不被渴死,一群魚竟在沒水的情況下,進行了「遷徙」之路!
    為了不被渴死,一群魚竟在沒水的情況下,進行了「遷徙」之路!水是生命之源,對於生活在水裡的魚兒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可有人卻在野外發現離奇一幕,一群魚為了不被渴死,竟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進行「遷徙」之路。面對骨感的現實時,為了生存,它們竟然在鬱鬱蔥蔥的草地上開闢出一條遷徙道路,魚群緊隨其後,場面極其壯觀,在這種情況下,可謂是一抓一個準,可人們並沒有這樣做。因為它們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人們對這些動物的行為敬佩至極,而下面這群等待洄遊的魚兒,竟然在漲水公路上遷徙,它們跋山涉水不遠千裡到來,怎麼可能被這條公路攔住呢?
  • 鎮江戴氏概況
    )渡江南下,鎮江便是他們落腳的第一站,有的最後就在鎮江境內結廬落籍,繁衍生息。這些人口的遷播,自然也就帶來了姓氏的增加。目前本市戴姓有29645人,佔了全市在籍人口的1.1%。 招隱寺是東晉藝術家戴顒隱居的地方,留下了不少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