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俄羅斯軍事愛好者組織了一場大型戰爭重演活動,地點在莫斯科郊外。了解歷史的小夥伴應該知道,蘇德戰爭初期蘇軍反擊不及,被德軍打穿了三路,首都莫斯科差點被德軍攻陷,而1941年12月5日爆發的莫斯科大反攻,無疑是戰爭轉折點。
對俄羅斯人來說,莫斯科大反攻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所以他們選在這個日子進行戰爭重演,緬懷先烈們的奉獻。
重演現場的布置由莫斯科勝利博物館負責,按照當年留下的照片與文字資料,儘可能還原79年前的戰場環境。
裝備分為兩種來源,一是博物館提供,二是軍迷自帶,蘇式武器的產量極大,留存下來的也多,不少軍迷都有收藏,正好可以用來參與戰爭重演。
當然,俄羅斯對重武器的管制比較嚴格,所以諸如重機槍、高射機槍、高射炮、炮擊炮等等,那都是博物館提供的。雖然只是擺擺樣子,但能親手摸到這些老古董,對軍迷來說也是一種幸運。
全場焦點是這輛四號中型坦克,當然,再往上的虎式重型坦克就別想了,現在全球已知的虎式只有七輛,其中兩輛在俄羅斯,但無一不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輕易不會外借。
DShK—38機槍,即「德什卡」,二戰時期蘇軍使用的主力高射武器,以性能可靠、操作簡便而著稱。即便早就退出了蘇軍的裝備序列,但在中東、非洲仍然受到歡迎,在武裝組織手上不時還能看到德什卡的身影。
戰爭重演並不是一股腦往前衝,軍迷們會事先制定劇本,每個陣地的攻擊、衝鋒都有順序,這就要求軍迷必須具備一定的紀律性,隨意行動只會影響整場重演。
「衝鋒」中的軍迷們,服裝還原的相當不錯,頭戴大簷帽的應該是政委或督軍,這也體現戰爭重演在考證歷史材料方面的嚴苛,盡最大可能還原當年的戰況。
其實歐洲很多國家的軍迷都組織過戰爭重演活動,但論次數、規模和專業性,俄羅斯軍迷當屬第一,這樣的活動不僅能滿足軍迷們的愛好,同時也是一種愛國主義活動,俄羅斯在這方面一直都做得很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