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華系帝國的崩塌:全時便利店關門 千億殘局待解

2020-12-22 網易財經

出品|網易清流工作室

作者|梁耀丹 主編|趙妍

爆料郵箱:

stoolpigeon@service.netease.com

全時便利店的關門風波,將舊東家復華系拉回到人們的視線前。

全時便利店誕生於2011年,曾是北京市場規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為復華控股旗下公司。2018年下半年,復華系資金危機爆發後,京津冀地區的大部分全時便利店被轉讓給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下稱「山海藍圖」),華東、重慶地區便利店資產則賣給羅森。

如今全時再次動蕩之際,昔日號稱規模千億的復華系,留下的殘局也浮出水面。

2018年下半年,復華系旗下海象理財、鳳凰錢包、瀚亞資本等金融平臺相繼發生爆雷。與此同時,復華號稱遍布「全球十個國家,十多個城市」的文旅項目也基本停擺。與此同時,復華系被曝出大規模的欠薪與裁員。兩年過去了,海象理財、瀚亞資本、鳳凰錢包等平臺的多位投資者目前向清流工作室表示,仍未得到兌付。一位已經離職了復華前員工也表示,欠薪至今仍未償清。

清流工作室梳理發現,在短短幾年內崛起的復華系,表面上雖然有著龐大的實業版圖,實則全部靠私募產品及P2P平臺自融輸血。在高槓桿模式下,在復華系旗下一個P2P平臺的倒下後,最終「牽一髮而動全身」,導致了整個復華系帝國的崩塌。

據清流工作室從執行信息公開網統計,復華集團及其旗下公司目前被執行次數至少達到1430次,執行標的總額合約12.7億元。

全時便利店往事

成立於2011年的全時便利店原是北京便利店的佼佼者,一度佔據京城最大的市場規模。雖然目前的新東家為山海藍圖,但復華系的留下的餘波,至今依然沒有止息。

2018年7月,出於對全時便利店盈利能力的看好,曾銘與朋友一起投資了北京全時叄陸伍連鎖超市有限公司(下稱「全時公司」)發行的一款名為「全時新零售定向融資計劃8號17期」的理財產品。當時,向其兜售產品的是復華系旗下的北京瀚亞世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

根據曾銘的說法,這款理財產品期限三個月,年化收益率達8%,資金用途為用於全時便利店的經營,還款來源則是全時便利店的盈利收入,擔保方為復華控股有限公司。

但三個月後,曾鳴卻再也沒能收回投資本金和收益。有類似遭遇的投資人還有很多。曾鳴稱,在他所加入的四五個、加起來約兩千人的全時投資人微信群裡,所有人都是至今仍未收到一分錢兌付。

更為關鍵的是,曾鳴表示,後來他通過復華員工了解到,這些名義上用於全時便利店經營的融資產品,資金卻並非真實投向全時。而此前媒體也曾報導,有投資人曾經到全時公司北京辦公室追問產品的兌付期限,卻被一位全時副總經理回應稱,根本不知道全時有發行融資產品,乃至拖欠供應商的貨款遲遲還不上,而全時的財務也由復華撥款。而根據復華系後來官方的披露,復華自2018年9月開始出現流動性困難的問題,便「缺少對全時支持」。

當時,復華系的資金危機已經爆發。2018年下半年開始,復華旗下金融平臺如海象理財、鳳凰錢包和瀚亞資本的多個私募基金接連出現無法提現或逾期,復華系被頻頻曝出欠薪、裁員、拖欠供應商款項等事件。不久後,當時全時在北京的部分門店也出現關閉的情況。

也正是從同一時期開始,北京的全時加盟商王曦再也沒有收到來自全時的分紅。

五年前,王曦加盟了北京的全時便利店。據其介紹,全時便利店加盟分為「A類加盟店」和「C類加盟店」。前者無需加盟商參與經營管理,作為「甩手掌柜」每個季度收一次分紅。分紅視營業額而定,如果營業額不理想則按照保底收益。C類加盟店則需要加盟商親自經營管理。王曦選擇的是「A類」。從籤約時起,王曦前後總共投資了約七十萬。

讓王曦更沒想到的是,在停止分紅之後,到了2019年初,復華系索性把全時的門店「拆分」。其中,華東、重慶約90家門店被羅森接手(後已改名羅森),北京、天津、廊坊、成都4個城市的500家門店被北京山海藍圖商業有限公司(下稱「山海藍圖」)接手。

不過,山海藍圖也向清流工作室表示,復華在2019年並沒有把京津冀地區所有的門店轉讓給山海藍圖,而是保留一部分,而如果全時加盟商當時沒有轉籤合同到山海藍圖,則意味著依然是復華旗下全時門店的加盟商。清流工作室了解到,復華僅僅是將全時的實體資產拱手相讓,並沒有把股權和債權做交割,復華系依然是全時公司的大股東。

一位復華前員工對清流工作室透露,很多買了全時相關理財產品的投資人,事實上通過基金形式入股了全時。「在投資人不知道情況下,直接把便利店資產轉移,只留下負債,那股東算什麼。」他表示。

王曦的情況屬於沒有轉籤。但據其介紹,無論是復華還是山海藍圖的全時加盟商,近期,在合同到期後都沒能拿回加盟費。王曦與全時的加盟合同是在今年3月到期,本來全時應該全額退還加盟費,但王曦卻遲遲沒能要回這筆資金。王曦告訴清流工作室,目前,全時公司給出的方案是,僅退還加盟商4.5折的加盟費用。王曦稱,這筆費用加上她在全時的所有收益,也遠遠達不到她當初約七十萬的投資金額。

此外,近期有許多全時便利店也遭遇了「關門危機」。王曦稱,有加盟商們發現,有的A類加盟店門店被直接關閉,有的C類加盟店設備則被全時拉走,門店經營無以為繼。

5月11日,全時便利店運營方——即山海藍圖在微信公號發布告知函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時便利店北京區域所有門店將於20日24時結束經營。

不過,該消息發出10分鐘之後便被刪除。第二天,山海藍圖將「結束經營」改口為「進行調整」,引發輿論猜測。

除了疫情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復華留下的負債影響或許也是掣肘全時發展的原因之一。

據媒體援引加盟商的說法,山海藍圖接手全時後,由於並不承擔老全時對供應商的欠款,所以很多供應商不敢再跟全時合作,有的直接斷供,有的只供應較少的量。很多加盟商被迫自己尋找貨源。但與老全時時期相比,進貨價格明顯貴了許多。

王曦對清流工作室表示,全時便利店發展到如今地步,無論是昔日的掌舵者復華,還是接盤後的山海都負有責任。

目前,全時便利店命運依然未卜。有傳言稱好鄰居將接盤,但好鄰居僅對外回應稱「協助友商運營」。對於傳聞,山海藍圖回應清流工作室稱不便告知。

據清流工作室統計,目前全時及旗下公司的被執行次數達275次,被執行金額達到2.2億。而裁判文書網顯示,公安機關已就全時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開展立案偵查,因此許多與全時公司相關的經濟糾紛案件均已被法院駁回起訴,移送刑事偵查。

復華系坍塌始末

事實上,全時便利店的多舛命運,僅僅是千億復華系走向覆滅的冰山一角。

復華控股成立於2013年。天眼查顯示,復華控股旗下具有實際控制權的公司多達196家。官網顯示,復華控股業務板塊主要集中在地產、環保、健康、零售、金融等領域,截止2017年,所控股企業員工超過5000人,資產管理規模近千億元。

復華系的版圖看似龐大,實際操作業務主要可分為零售、地產與金融三類。零售業務既包括全時便利店,也包括復華系打造的生鮮平臺「地球港」、咖啡連鎖店「布魯諾」等。文旅地產項目則遍布全球十個國家,十多個城市,包括北京、長春、濟南、九寨溝、黃山、長沙、澳大利亞黃金海岸等地,號稱「文旅投資版圖超過千億,項目規模超過5萬畝」。復華系的金融業務則主要包括復華旗下的私募基金與P2P平臺,主要有瀚亞資本、海象理財以及鳳凰錢包等。

不過,清流工作室發現,復華系所有業務實際均圍繞金融展開。在復華系編織的資本版圖中,一方面,復華系從旗下多家私募公司以及海象理財、鳳凰錢包等P2P平臺不斷募集巨額資金,另一方面,復華系又將這些資金源源不斷為激進擴張的實體業務隱蔽地輸送資金。與此同時,復華的文旅地產項目本身也通過「售後返租」的方式包裝成金融產品。

比如梳理鳳凰錢包的一百餘支產品後可發現,其借款企業多為復華控股旗下公司,如天津全時參陸伍商業有限公司、北京地球港卓越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麗江棲君臺民宿客棧有限公司、黃山徽街非遺文化有限公司、北京復華金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夢想工場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等等,擔保措施多為股東或控股股東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穿透上述公司股權,則上述產品的投資標的大多指向復華系旗下的全時便利店、生鮮平臺「地球港」以及位於麗江與黃山的文旅項目等。

而另一體量更大的P2P平臺海象理財,雖然沒有公布融資用途。但據媒體報導,復華文旅運營副總裁嚴春昊向海象理財投資人解釋兌付日期及方案的錄音中也表示:「海象理財平臺上的投資標的,主要的對應資產為復華文旅的文旅地產項目」。

此外,復華系的私募基金平臺瀚亞資本在2018年10月延期的14隻基金,媒體報導稱產品資金投向均為復華的文旅項目,包括九寨溝復華度假世界和麗江復華度假世界。

另一方面,這些資金所投向的標的,又都是為回報時間較長、重資產的零售及文旅地產項目。

與此同時,復華也一刻都沒有停下擴張的腳步。2017年11月,全時便利店激進地提出「百城百萬」計劃,投入100億資金,實現100個城市落地,鋪設100萬個終端。同年,復華推出對標盒馬生鮮的「地球港」生鮮平臺。2018年6月,復華旗下的「布魯諾咖啡」也宣布了啟動全國百店計劃。與此同時,在短短5年裡,復華的文旅地產項目也在全球各地開花,在國內的麗江、黃山、九寨溝、長春、南京等地推出度假村項目,並把項目布局到海外的澳洲、澳大利亞、紐約曼哈頓。

清流工作室發現,復華系不僅募集資金投向文旅項目,還把文旅地產項目本身打包成了金融產品。一位復華前員工向清流工作室表示,以復華麗江項目為例,復華先把房子賣給業主,然後與業主籤訂《委託經營合同》,復華承諾通過經營和收租給業主定期帶來分紅與返利,《委託經營合同》到期後,如業主不想持有房產,復華還承諾按原價回購。

值得一提的是,裁判文書網近期發布的多則文書顯示,有業主認購了復華的房產資產並轉讓了商業經營收益權益後,期滿後至今一直沒收到付款本金以及收益,只好將復華系相關項目公司告上法庭。

但法院則指出,「通過本院對受理的與本案同一被告同一類型60多件系列案件的審理,查明案涉的商業經營收益權益轉讓協議或份額認購協議雖然均冠以項目名稱,但實際並無該項目在實際經營運作,被告未能明確項目的具體位置、運營情況,原告也並不知曉項目的具體狀況,也未得到過被告關於經營狀況的情況或財務報表反饋。故被告存在在開發房地產項目過程中,虛構商業經營項目,以轉讓該項目商業經營收益權益份額的名義向社會公眾宣傳,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給予貨幣回報併到期返還本金的方式向社會公眾吸收大量資金的違法行為」。

在一位復華前員工看來,與近年來許多爆雷的資本派系一樣,復華系的崩盤源於此前的高槓桿,而在政策去槓桿的大環境下,企業利潤下滑,導致資金流緊張。最終一個平臺的爆雷,導致了復華的節節潰敗。

與此同時,復華系的零售版圖也在不斷收縮。2018年11月,剛剛開出5家門店的地球港宣告關閉。2018年底,全時便利店不時傳來關店的消息。2019年2月,復華系將全時便利店的資產轉讓給山海藍圖與羅森。2019年3月,據北京商報報導,復華旗下的布魯諾咖啡在北京連續關店。

與此同時,復華更是被屢屢爆出欠薪、裁員、拖款等問題。據財新2018年12月報導,當時北京人社局一位勞動保障督察員透露,被欠薪的員工數量已達2496人,涉及復華集團旗下復華文旅、復華文商等多個子公司或孫公司。一位復華文商的員工則稱,員工們被欠薪總金額已過億。

隨著資金鍊的斷裂,復華的文旅項目也逐漸停擺。據媒體報導,根據復華今年4月的披露情況,目前復華還在實際運作的項目,只有黃山、麗江、九寨溝、長春等幾個項目。一位投資人則向清流工作室表示,這些實際運作的項目大多也並未完工,真正建成的僅有復華在麗江的項目。

「估計是海象爆了後,復華搬錢補洞,最終補到垮下了。」一位投資人向清流工作室表示。

最終,在短短幾個月內,千億規模的復華系走向崩盤。

千億殘局待解

復華集團的實控人是王新,出生於1975年,內蒙古人。王新背景神秘,早年經歷鮮為人知。清流工作室梳理發現,其公開的商業經歷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

2003年,王新成立了康基恆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康基公司」),業務是售賣飲水機。在成立復華集團之前,王新旗下公司均與飲水機業務相關。不過,清流工作室發現,早在做飲水機時,王新便施展出了後來在復華常見的金融套路。

據經濟導報2012年報導,一家名為北京康基嘉華淨水科技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下稱「濟南康基」)的淨水器材銷售企業,經常以邀請參加推介會的形式,向濟南市民推銷「理財產品」。不僅承諾高額回報,而且還以母公司將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投資多可以分得原始股為誘惑,鼓動市民加大投資金額。比如,如果用7.1萬餘元認購公司24臺家用淨水機,濟南康基將對這24臺淨水機代為管理與銷售,市民便可以分別在半年、一年半、兩年半的時間段各獲得3萬元返款,投資收益率總計可達26.7%。經濟導報指出,濟南康基的做法涉嫌非法集資。

濟南康基正是當時王新旗下的公司,集資手法與後來復華系在文旅項目用到的「售後返租」幾乎如出一轍。

目前,復華系留下的千億殘局依然待解。

根據裁判文書網近期公布的文書,經審查,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經偵支隊發出通報,海象理財現約有6萬餘名投資人不能按期兌付,涉及資金46億餘元。而此前,王新曾就復華平臺負債情況介紹稱,鳳凰錢包大概有1億的負債規模。而此前瀚亞資本延期的14隻基金產品,每個項目整體金額不低於1億元,涉及金額至少10億元。

在危機發生後,復華將復華資產、瀚亞資本以及海象理財的還款集中到一個平臺,成立了瀚亞官方投委會。但據清流工作室接觸到的至少6位來自海象理財、鳳凰錢包以及瀚亞資本的投資人所述,其本人以及其接觸的所有其他投資人,從違約以來至今幾乎均從未收到一分錢兌付。一位投資了27萬的鳳凰錢包的投資人表示,其聽到的少數兌付的例子,也僅僅兌付了三千元。

一位今年56歲的農民工李安稱,2016年他經工友介紹,陸續在海象理財投入了7.8萬元。在平臺提現出現違約後,他一開始還耐心等待回款,但在去年檢查出心臟病後,他對這筆錢開始越發緊張。李安表示,他的兒子患有慢性病需要定期治療,目前他與妻子又都因為患上腰間盤突出無法工作,這筆錢幾乎是他目前僅存的積蓄。

從2019年9月開始,復華又試圖通過另一種方式還債,逐步向投資人推出債轉房產(即債權換成房產)、債轉RCI(即債權換成在RCI旗下全球酒店住)、債轉商城(即債權換成在線商城上的商品)、債轉股份等,不過依然引來許多投資人的詬病。

投資人向清流工作室表示,即便選擇了債轉商城,商品仍需要投資人支付一定比例的金額才可以兌現,而且商城的商品價格虛高,投資人支付的金額基本已等同於商品的真正價格。

以某品牌電飯煲為例。清流工作室從李安發來的截圖看到,復華商城上這款電飯煲的標價為2299元,抵扣比例為35%。這意味著,即便投資人在商城上兌換了這款電飯煲,仍要支付1494元。但清流工作室從其它多個電商平臺檢索發現,目前這款電飯煲售價僅為1299元。

另一名投資人向清流工作室表示,即便選擇了債轉房產,也會面臨房子爛尾的風險。清流工作室了解到,復華目前可債轉的房源為復華旗下「黃龍復華度假世界」項目的部分別墅和商鋪,根據瀚亞官方投委會披露的信息,截止上個月,該項目仍在復工籌備中。

去年8月,天津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發布公告表示,北京瀚亞世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以及北京復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已經被警方立案偵查。此外,根據裁判文書網透露的信息,目前海象理財也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立案偵查。清流工作室獲取的一份執行裁定書顯示,王新目前已經被限制高消費以及出入境。不過,據多位投資人與復華前員工透露,王新本人早已身處香港。

對於復華系償還債務進展、項目情況等問題,清流工作室致電並發郵件給復華控股目前對接債務事宜的北京總部,得到的口頭答覆是「不方便回應」。

(文中曾銘、王曦、李安為化名。)

梁耀丹是清流工作室高級作者,常駐廣州。(研究助理王嘉敏對本文亦有貢獻)

網易清流工作室(微信號:wangyiqingliu)出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清流工作室是網易財經旗下原創財經調查團隊,更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本文來源:清流 責任編輯:郭晨琦_NBJ9931

相關焦點

  • 全時京津門店月底全關背後:千億帝國復華系已崩盤
    全時便利店的營業並非毫無徵兆,據全時便利店供應商稱,約在半個月之前,全時便利店就已通知其停止對天津全時便利店供貨,5月9日,北京全時供應商也接到了停止供貨的通知。突然宣布停業,是新病所致,還是早有頑疾?
  • 「深度」復華控股陷入多米諾骨牌式困局
    「要相信公司,公司如果不想管了,完全可以關門。」鳳凰錢包的負責人俞浩在電話的另一頭回應道。近日,據多名知情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透露,2018年9月至今,P2P平臺鳳凰錢包旗下多款產品無法正常兌付提現,據俞浩向投資人解釋,逾期主要是借款企業等多方面的問題。界面新聞整理鳳凰錢包的一百餘支產品後發現,其投資標的均指向復華控股這家總資產超過千億的民營控股集團。
  • 地產界賈躍亭千億夢碎!復華控股王新5萬畝地產停擺
    樓市資本論發現,從一手打造出千億復華系帝國,旗下項目超30個、儲備土地超5萬畝;到旗下數個P2P金融募資平臺接連爆雷,陷入多米諾骨牌式困局,其董事長王新正在體驗生命裡的大起大落。如今,微博、知乎、貼吧上,到處都是向復華討薪的員工,或討債的投資人;而復華控股的官方微信最近一條更新,還是王新兩個月前的新年致辭。
  • 全時突然「二次死亡」,曾被指是復華圈錢工具
    股東被列為執行人, 全時「二次死亡 」全時便利店官網顯示,全時便利店成立於2011年,是復華控股旗下公司,復華控股業務涵蓋地產、金融、投資等領域,公司主要有包括全時便利店的實業資本,還有包括復華投資、復華文旅在內的金融資本。在成立早期,全時對標7-Eleven在北京發展。
  • 「深度」零售業敗退、文旅停工,「千億」復華難自救
    記者 | 孫梅欣1「全時應該是復華最好的資產,這都不行,其他更不用說了。」一位復華前員工對界面新聞表示。因宣布將於5月20日24點結束位於北京區域的所有門店,全時便利店及其曾經的母公司復華集團,再度被人們所關注。
  • 我家樓下的便利店怎麼關門了?
    北京街邊的某鄰家便利店大門緊鎖,並張貼著暫停營業的公告。 9月18日,北京131便利店發布通告稱,因資金緊張無法繼續正常運營。 此外,門店數量眾多的全時便利店也陷入因資金鍊緊張大量關店的傳聞,其「姐妹」品牌「全時生活」也相繼關停門店。 記者注意到,這些紛紛關閉門店的便利店品牌均開業僅僅幾年,這些便利店在資本簇擁下興起,又在資金斷裂後黯然「落幕」。
  • 微信歡樂鬥地主7月殘局怎麼過 7月殘局全關卡通關攻略大全
    微信上線了歡樂鬥地主七月殘局,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很關注如何過關吧,下面九遊小編就要分享下微信歡樂鬥地主7月殘局全關卡通關攻略大全,一起get起來吧。 微信歡樂鬥地主... 微信歡樂鬥地主7月殘局怎麼過?
  • 全時便利店「二度陣亡」幕後
    文|李曉光 石丹全時便利店的「閉店」危機似乎迎來了轉機。5月20日,有消息稱全時北京便利店或將被好鄰居收購。好鄰居CEO表示,目前好鄰居暫時幫全時把門店運營起來,收購事宜要後續再看。也因此,原定於5月21日關閉門店的全時現在確定繼續營業。
  • 北京全時突擊關店背後:部分單店日銷不足千元新舊加盟關係有待處理
    據全時便利店員工透露,有開在半封閉小區的門店,每日的銷售額僅1000元左右,有的甚至只有五六百元,連低銷店都算不上。隨著全時便利店北京直營店調整接近尾聲,加盟店的調整或將被推上日程。山海藍圖斥資近3億元,收購了原北京全時聯盟便利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全時聯盟)旗下的「全時」品牌及北京、成都、天津、廊坊四個城市約500家便利店門店。山海藍圖是通過「資產轉讓」模式,收購了「全時」商標、軟體系統及門店資產。就在5月16日,繼北京全時便利店宣布經營調整之後,見福便利店宣布正式與山海藍圖達成協議,接手全時成都全部門店,共106家。
  • 泰山會大佬遭「限高」,千億文旅帝國何去何從?
    剛剛,又一千億級民營企業吃到多元化的苦果!高管涉案被調查、交易違規、債務違約、股份被凍結、營收淨利雙雙下滑.....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千億文旅巨鱷新華聯因接連不斷的負面消息陷入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新華聯創始人傅軍依靠金融槓桿一手構築起的文旅帝國搖搖欲墜。
  • 2年蒸發4千億,李嘉誠老帝國已走下坡路,但他的科技帝國已崛起_騰訊網
    可以說李嘉誠的老帝國已走下坡路。目前長實利潤大跌,不過公司的資產還有4千多億,去年1千億左右的負債,淨資產還有3千多億。 目前長實的市值才1千億多一點點,顯然是大大被低估了。如果李嘉誠這個時候發起私有化邀約,顯然可以大賺一筆。當然不管私有化,還是繼續保持上市,長實的實際業務的發展動力都不足了,長實多年沒有在內地拿地,目前已經很難跟恆大、碧桂園等內地地產巨頭對抗了。
  • 羅森便利店計劃5年內將在華門店數量翻兩倍
    原標題:羅森便利店計劃5年內將在華門店數量翻兩倍
  • 【表哥夜話】「帝國華擊團」的風波
    今天,偶然聽到《櫻大戰》動畫版的OST,突然想起「帝國華擊團」這五個字在當年還引起過一段風波。當年剛正版引進PC版1&2的《櫻大戰》也不幸中了槍,「帝國華擊團」這五個字被有的人解讀出了「宣揚帝國主義」以及「華擊=向中華襲擊=侵華」這麼一套邏輯鏈,於是《櫻大戰》一時間被推到風口浪尖,系列玩家一夜間被冠上了「漢奸賣國賊」的名號,不免叫起撞天屈來,與「愛國青年」們在當時尚處於元祖形態的國內網絡論壇裡爭論不休。
  • 2年蒸發4千億,李嘉誠老帝國已走下坡路,但他的科技帝國已崛起
    2012年開始,李嘉誠陸續賣掉了廣州西城雲都薈、上海世紀匯、香港中環中心等等,總計套現2千億左右。當時很多人認為李嘉誠如此大規模套現,主要是為了去歐洲投資。不過如今李嘉誠卻開始賣掉歐美的資產了,這讓人就看不懂了。李嘉誠葫蘆裡面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 眼科用藥市場規模超千億,"缺醫少藥"仍待解
    申萬宏源研報預測,眼科市場總規模有望超千億元。 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也帶來企業的爭相加碼。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包括日本參天、瑞士諾華、美國愛爾康等外資製藥巨頭及正在快速崛起的國內眼科用藥企業,康弘藥業、眾生藥業、興齊眼藥、珠海億勝等均在加碼卡位。 不久前,恆瑞醫藥更是花費重金引進德國兩款創新眼科藥品,以進軍眼科用藥市場。
  • Rookie罕見打出超鬼戰績,帝國指令艾希0-11,全明星真娛樂
    隨著帝國指令這件裝備的開發,當前版本中帝國指令艾希的玩法也被開發了出來,根據國外某數據網站顯示,目前帝國指令艾希的玩法無論是作為ADC還是輔助都是T2級別的存在,而不少玩家也是沉迷進了這套玩法之中。然而現實很殘局,大多數玩家難以駕馭艾希的帝國指令這套玩法,小編在排位中遇到該玩法的艾希時基本上都是兇多吉少,十分頭疼。
  • 北京,便利店的荒漠
    深夜走進一家羅森,買了關東煮,自然會想到在冷凍櫃裡拿一瓶元氣森林氣泡水,也許還會想到第二天的早餐,賓格瑞香蕉牛奶、優格軟糖和網紅蛋糕就靜靜地在貨架上等著你。320個生活瞬間不復存在如網上流傳的北京全時關店傳聞所說,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附近步行街裡的一家全時便利店全場商品六折促銷。首經貿還未開學,周圍的白領也未全面復工,步行街的入口黑著燈,扶梯也停運了,往常還算熱鬧的餐廳、冷飲、美甲店只開了一半,鮮有人光顧。也就是說,六折恐怕也不能為這家便利店帶來往常的人流量。
  • 融中財經:北京全時將全面停業「最像7-11的本土便利店」黯然收場
    全時便利店方面表示,在此之前全時仍將盡力提供良好的服務,並對全場商品進行6折銷售(不含香菸、卡購產品),以此回饋廣大消費者。另外,還對全時便利店儲值卡、會員卡餘額及積分的處理方式進行了公示。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7月及11月,北京全時聯盟便利店有限公司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原因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繫。
  • 3M口罩賣到斷貨,背後的千億帝國卻要裁員1500人
    不過現在3M口罩背後的千億帝國--3M公司卻面臨著多重挑戰。3M公司,從一開始並不就是做醫藥用品的,而是挖礦的。3M的市值也因此從千億跌至900多億。3M股價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1月底3M發布2019年的業績公告:2019全年,3M總營收為321億美元,較2018年下跌1.9%;淨利潤9.7億,同比下跌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