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喝咖啡是喝習慣的,早上固定喝一杯,一定要哪個品牌的,下午必須喝一杯,一定要哪種品類的,或是晚上喝一杯的非要哪個人親手衝泡的。這種日積月累,將咖啡因子與身體分子逐漸合而為一的生活模式,不管美其名為養身治病,或是不負責任的說是小小的習慣當作放縱,是形塑現代咖啡人最主流的第一道大門。
有的人喝咖啡是喝調節的,下午三點,為工作來上一小段中斷與休息,調整躁進的壓力與忙碌,試 著挪動讓靈感停滯的隱形牆,為劍拔弩張的對峙找個下臺階,為進一步發展的關係啟動了可能性。這杯打破僵局的咖啡,在英文被稱為coffee break真的好有道理。
有的人喝咖啡是喝陪伴的,清晨起床的咖啡香提神醒腦,也是昨晚愛意延伸的證明。午餐後的咖啡一杯接一杯怎麼也喝不完,是對於現實生活的逃避,也是助長兩人關係深化的正當性藉口,簡稱談戀愛。而晚餐後來一杯副餐咖啡,是對於個人生活習慣的正式宣告,這個時間點的啜飲,說明了你的睡眠品質與習慣,真正的陪伴者才有資格在此時此刻現身,絕對不是三天兩天,而是行之有年。
有的人喝咖啡是喝環境的,哪裡開新店就要去體驗體驗,或是自己私房藏了好幾個秘密基地,只與重要的人共享,更甚者因為喜愛這樣的氛圍上了癮,不得不自己也開一家咖啡店,許下咖啡達人的自我心願,若一切順遂也可當成終身職志,更可發展成連鎖企業。
你的老闆喝咖啡嗎?你看懂了他的性格嗎?你看清楚了他所帶領的企業文化嗎?他是賺咖啡的錢還是喝咖啡的人呢?你是應該提一個有關咖啡的企劃案,還是買一杯咖啡適時地奉上呢?你總是喝咖啡被他看到,還是總有機會與他一起喝咖啡呢?
見微知著。嗜咖啡如命的上班族焉能不學習哉。
作者簡介
胡至宜 Ive Hu
《美國室內設計中文版》 聯合出版人
美國康乃狄克州州立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臺灣沛報國際有限公司(PPAPER International)創辦人,前身為臺灣知名的設計創意團隊。《PPAPER》、《PPAPER Business》、《PPAPER FASHION》、《PPAPER MAN》、《AANGEL》和《SHOP》雜誌發行人。並主導過英國創意團隊「TOMATO」的創意開發工作坊,與「明日博物館」(MUSEUM OF TOMORROW)等創意展覽。
曾經擔任 United-Asatsu、Leo Burnett、J.Walter Thompson 等國際廣告公司資深文案及副創意總監。作品多次出現在國際媒體上,並獲得如New York Art Director's Club、《IDN》、《Communication Arts》、《Graphis International》、《Prints》、《China Times》及《Lurzer's Archive》等國際性大獎。2015年成立全方位創意行銷集成顧問公司愛維至宜,並整沛報國際旗下的媒體內容,推出新世代數位媒體平臺PPAPER.NET。
兼具散文作家身份,出版過《椅子站起來》、《帶著獅子在沙漠行走》、《天使看報紙》、《愛情》、《十二星座男與女》、《胡至宜自選集》等作品。
相關連結:
【IVE】馬可的無用生活哲學
【IVE】管理者的三個不是
【IVE】5個icon組成的小宇宙
【IVE】名字與品牌
【IVE】從A點到B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