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美國大選這部「肥皂劇」總算快演到了結尾,過程很「精彩」,甚至充滿了反轉情節,但是牽動人心的當選美國大選裡屢試不爽的「抗中」橋段。
尤其在美國進入權力過渡的階段,「印度牌」和「臺灣牌」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了,這尤其值得我們警惕。
「抗中」有賞!美國為印度頒發榮譽獎章
中印摩擦剛起的時候,川普曾直言想要參與調停,但被莫迪拒絕,然而莫迪嘴上說不要,行動上倒是很誠實。
這不,川普向印度總理莫迪頒發了榮譽勳章,以表彰莫迪在提升美印兩國戰略夥伴關係和印度崛起為全球大國方面所發揮的領導作用。
如此看來,川普都給莫迪頒獎了,看來印度在「抗中」上的表現的確還挺不錯。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在推特上說,莫迪的堅定領導和遠見卓識加速了印度作為一個全球大國的崛起,提升了美國和印度應對全球挑戰的戰略夥伴關係,他因此被授予該獎項。
只可惜莫迪並未親自出席頒獎儀式,要不然又得上演一出「印美情深」的戲碼。
對此印媒自然是大肆報導,有了美國的獎章認可,這心情應該是相當激動的。本來嘛,中印邊境對峙的背後的確是有美國在摻和,要不然印度哪裡會這麼有底氣和解放軍叫板,從夏季對抗到冬季。
即便川普下臺,拜登政府也會大概率延續支持印度的路子。再者,在拜登作為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副總統時期,確實是扮演了一個加深美印夥伴關係的重要角色,所以說拜登上臺後,勢必會把印美關係放在「優先」的位置上。
「臺灣牌」將成為川普手中的重要王牌
眼下,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臺灣保證法案」。
美國國會
據悉,美國參眾議院表決通過高達2.3萬億美元的2021財政年度撥款法案,且納入「臺灣保證法案」。這也意味著,美國政府會加大對臺軍售的砝碼。
另外,該法案還鼓吹協助臺灣當局發展及整合「不對稱戰力」;「支持臺灣有意義參與國際組織」,包括聯合國、世衛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美國務卿應檢視「對臺交往準則」擴展「美臺關係」,並說明「臺灣旅行法」的執行情形與改變等。
有專家表示,所謂「臺灣保證法案」是美國借「臺灣牌」獲取既得利益的體現,「是挑戰一中原則的危險信號」。
眼下,美軍艦「馬斯廷」號驅逐艦穿過航臺灣海峽,此舉挑釁意味十足,可以預測的是,在未來一段時間,美國會在軍事領域加大力度,指派更多軍艦軍機穿越臺灣海峽,挑動整個臺海局勢。
F-16V戰鬥機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也是美國政府的精心布局,針對最近出售給臺灣的66架F-16V戰鬥機。這一次美國還準備在臺灣建立一個F-16V的戰鬥機維修中心。
如果此舉成型,未來美國在韓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部署的同型戰鬥機就有可能到臺灣去維修。這將進一步地升級美臺軍事關係,也會同步升級美國和韓國、菲律賓以及新加坡等國的關係,這對於中國大陸是一個高度敏感的事情。
東臺灣,西印度,中國此刻不亮劍,更待何時?
印度如今已完全淪為了「機會主義者」,似乎完全忘了1962年那次慘敗,他們甚至認為他們可以像美國一樣同時打贏兩場半戰爭,在2017年洞郎事件之後,今年他們又將挑釁地點選在了加勒萬河谷和班公湖一線,企圖侵佔中國的阿克塞欽地區,他們視中國軍隊無為物,明目張胆地侵入中國領土,一而再再而三地進行軍事挑釁。
對印度的小算盤,中國有著清醒的認識,雖然中國在東部承受著美國的巨大壓力,但中國也絕不會在領土問題上對印度有任何的妥協退讓,雖然中國不願意跟印度發生一場戰爭,但如果印度執意要選擇對中國動武,中國能夠退讓嗎?中國是一個熱愛和平的國家,並不喜歡戰爭,但中國絕不懼怕戰爭。
對於不斷被臺美勾結抬升的臺海局勢,首先,大陸應該以靜制動,一方面穩住美國,另一方面要遏制島內的「臺獨」勢力,警惕其做出進一步的挑釁行為。
中國海軍陸戰隊(資料圖)
與此同時,當面對美國挑釁時,當民進黨當局刺激大陸時,中國大陸應該順水推舟。如民進黨當局一直誤認為兩岸之間有一個所謂的「海峽中線」,臺灣不可以越過來,大陸也不能越過去。
在過去一段時間,大陸為了維持臺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對這條所謂的「海峽中線」保持了相對的克制。但從近期解放軍方面的行動來說,的確有加大力度去證明這條所謂的「中線」是根本不存在的。
美國給中國出了很多難題,對中國發動了兇猛野蠻的打擊,中國一直在以強大的定力、高超的智慧和堅定的意志應對美國的挑戰。
不論是中印問題還是臺灣問題,「任你風起雲湧,我自巋然不動」,中國大陸對美政策保持著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也做好了兩國關係爬坡過坎、經歷風雨的準備!(李成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