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對我而言是個突如而來的節日,是的,在我的世界裡,有一年突然就出現了,於是同學都開始討論要給母親買什麼禮物。
這是個外來的節日,1914年美國總統威爾遜宣布美國母親節就定在五月份的第二個基督教禮拜天。這個節日立意很簡單,就是要讓人們知道感謝自己的母親。那問題來了,作為持續至今的古文明的中國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母親節?答案很簡單,不需要。
可能有人會斥責說不需要是沒有情親不知道感恩,別急您聽我慢慢說。
中國古代有很多節日為什麼沒有母親節等這類的節日
母親節的意義是讓我們大家感恩母親,提醒我們去關愛自己的母親。單從這點上我們國家是真的沒有必要設立母親節,因為我們有「孝道」的存在,「孝道」一直在提醒著我們應該去照看自己的雙親,關愛老年人,甚至是照顧下陌生的年紀大的人。這是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一輩輩傳下來的思想。所以沒有必要去特意設立個節日去提醒大家,這些概念作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是根深蒂固的,如果還需要別人提醒,那有點可悲。
而更可悲的是,那些只在這一天給母親買禮物然後發朋友圈炫耀的人,對於這種人的無恥我很是佩服。
這種無恥的作秀行為,一是,覺得大家都發自己不發顯得有些落後有些格格不入,這種就是本身文化內涵不夠的原因,這種人很容易隨波逐流沒有自己的觀點。二是,覺得應該秀下自己的情親,表示出自己家庭關係的和諧敬愛父母等。如果與父母的這種本該是天底下最純的感情變成了謀求自身利益的手段,那還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叔可忍,你大爺也不忍了。
母親節存在的意義
這裡我舉個例子說明下,我昨天看到一個小視頻,UP主街上找到一位拾荒老人,詢問她是否每天都撿瓶子紙殼等廢品,老人說每天都撿,不然吃什麼。UP主驅車來到拾荒老人的家一看確實貧窮,然後給了物資給了錢。老人滿臉淚水一再跪地磕頭,UP主一再阻攔。
能看得出來,老人確實是窮苦人,在這個前提下,UP是否是作秀就已經不重要了,因為老人得到了幫助,在這個事實基礎上,我覺得哪怕是作秀,人越多越好,我一定點讚轉發。
雖然我前文批判了作秀的那些人,不過是在思想道德上批判。從事實來看,如今的母親節能夠讓大多數母親感受到情誼,能夠帶動經濟即使是作秀也算是個好事情。
總結
可能有人看完文章後覺得我心口不一,我覺得還是整理下我的想法以免產生誤會。
比起作秀,我更喜歡單純的關愛,有些情感不要添加什麼,比如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哪怕是作秀,只要是對面得到了實際的幫助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我上面舉得拾荒老人的例子,她確實是窮苦人,也確實得到了幫助。最後我想說些話
對於母親節要發朋友圈的人來說,如果你們平時能夠多發一些與母親的互動,也許今天的朋友圈在朋友眼中就沒有那麼尷尬。對於朋友圈總是發自己孩子的人,這種事很好很正能量,如今朋友圈發自己孩子的人無計其數,但是我很少看到發與自己父母互動的,不要因為各種原因忘記自己的父母。對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想說如果你是母親,你希望平時孩子和自己多互動說話,還是希望「母親節」得到一個禮包。是不是兩者皆有就完美了?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麼就去做吧。雖然我們祖先沒有給我們設立「母親節」但他們留下了很多話,比如「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