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學強化課程思政建設紀實

2021-01-07 中國教育新聞網

「在課程思政建設中,學校秉持『只有打動學生,才能影響學生』『好的課程思政應該像鹽溶解到食物中自然吸收』等理念,在顯性與隱性教育上處理好『食材』與『食鹽』的關係,在拿捏好『火候、口味』的基礎上,用『中央廚房』烹調出『課程+思政』的育人大餐。」1月5日,談起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鄒友峰介紹說。

強化頂層設計:讓所有教師都挑起「思政擔」

為構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育人體系,河南理工大學積極做好課程思政的頂層設計,以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統領課程思政建設目標,以項目化為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構建「十大」育人體系;建立由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學院、基層教學單位、教師四級縱向聯動機制,加強部門橫向協同,形成了學校辦好、教務處管好、教師教好、學生學好的「四好」課程思政育人模式。

學校還通過舉辦培訓會、經驗交流會等方式,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政素養、思政意識和育人能力,形成了一批以教學名師為引領,年齡、專業、職稱等結構合理的課程思政教學團隊。材料學院「建築材料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入選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教學團隊,土木工程學院、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分別形成了以河南省教學名師王欽亭、姬玉榮和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幹教師鄭德順為核心的教學團隊。

強化樣板建設:讓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

為有效推動課程思政做到「如春在花、如鹽化水」,河南理工大學總結提煉了一系列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課程思政典型經驗和樣板做法。學校在公共基礎課中厚植愛國情懷、加強品德修養、培養奮鬥精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專業課中增加人文性、時代性、開放性,注重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在社會實踐課中弘揚勞動精神,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錘鍊意志品質。

學校著力讓所有課程都上出「思政味」。培育建設了一批蘊含思政功能、發揮育人實效的示範通識課和專業課,構建了「以思政理論課為核心、以素質拓展課為支撐、以專業課為輻射」的課程思政育人機制,形成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的「圈層效應」;堅持重點建設與鼓勵創新、示範帶動與全面推進相結合的原則,發揮傳統安全、地礦類專業優勢,以10門本科、9門研究生課程思政樣板為依託,在學科專業內部形成「有圈層」的課程思政課程群。其中,土木工程學院以核心基礎課《結構力學》為先導,輻射帶動相關專業進行課程思政教學,形成了《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鋼結構》等多門課程參與的課程思政課程群;資源環境學院以《地質學基礎》《水汙染控制》為基礎,典型引路,形成了地質學科中理論和應用相融合的課程思政建設群。

強化質量保障:讓所有課堂都綻放「思政彩」

「思政精彩一課,學生受益一生。」為打造高質量課程思政「金課」,讓所有課堂都綻放「思政彩」,河南理工大學把課程思政成效作為專業認證、院系考評和師德師風考核的「導航儀」和「指南針」,構建形成分類管理、多維評議的綜合評價體系;通過加強過程監管,構建形成「教學指揮決策、信息收集反饋、檢查評估評價和質量支持保障」四維聯動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通過推進教研教改項目研究、優秀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等,構建形成多層次課程思政研究體系等。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河南理工大學入選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示範高校,《建築學概論》《地圖學》等7門課程入選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樣板課程,《大學化學》課程入選河南省首批本科高校課程思政「戰疫類」樣板課程。學校在2015-2019年普通高校教師教學競賽分析報告中居全國第22位,在2019年學生學科競賽排行榜(本科)中居全國第84位。(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李見新 通訊員 徐春浩)

作者:李見新 徐春浩

相關焦點

  •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展暨課程思政教育教學...
    12月15日,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舉辦2020年課程思政建設成果展暨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大比武」選拔賽。本科生院院長、教務處處長甘屹、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副校長餘宇楠、黨委書記汪維、院長趙來軍、黨委副書記蒲瑩瑩、各系教學負責人、各系黨支部書記、各領航團隊負責人、領航課程負責人代表以及本科教務辦成員出席了活動。
  • 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調研推進會發言摘登
    今年8月,江蘇召開全省高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主題就是「聚焦根本任務,強化課程思政」,要求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立德樹人的主渠道作用。9月,舉辦了《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學習研討班,加快推進《講義》的課程建設和教學隊伍建設。二、出臺省級政策文件,落實落細實施要求。
  • 我校召開課程思政與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藍芳 攝影 宗琪琪)11月30日,南開大學在八裡臺校區召開課程思政與一流課程建設研討會,副校長王新生、教育部黨組派駐南開大學黨建工作聯絡員汪曣出席並講話。  會上,物理科學學院劉玉斌教授、化學學院邱曉航教授、公共英語教學部唐磊老師作為入選課程負責人代表分享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經驗,以「課程思政是一流課程的核心和靈魂」「點亮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大學英語類課程中的思政教學嘗試——以《思辨式英文寫作》系列課程為例」為題深入探討了如何以課程思政為抓手推動課堂教學改革、提升課堂育人效果。
  • 我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有了這些要求和任務~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強化課程育人功能,提升課程育人實效
  • 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舉行第二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
    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舉行第二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暨說課大賽 2020-12-14 2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推進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認識、策略與著力點
    強化課程思政的方向引領,提升課程思政的系統集成,深化三全育人的過程實效,要求開展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耦合育人,這也是專業、課程協同建設的應有之義和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內在需求。一方面,「雙萬計劃」統籌開展專業和課程建設,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加快推進一流本科教育振興計劃。同時強調兩手抓,兩手都要硬。這就為課程思政與專業思政耦合育人建設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
  • 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 高校打造「金課」有高招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進行全面部署。在日前舉辦的「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高等教育專場的圓桌論壇環節中,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鄭水泉、中央民族大學副校長宋敏、大連理工大學副校長朱泓、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鄔小撐圍繞《共建課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主題展開了討論。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關鍵詞]思政課程 課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 2020年6月,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強調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聚焦課程思政指南 助力學科專業發展
    活動旨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和上海市《關於深入推進上海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實施意見》文件要求,進一步聚焦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中的關鍵環節和實踐問題,深入推進高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培養一批課程思政管理核心骨幹和業務指導專家。
  • 生科院線上平臺探索「課程思政」建設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雪桐 王一涵)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推動「課程思政」實踐探索,生命科學學院通過「南開生科」微信平臺推出「課程思政」系列線上微視頻,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在探索三全育人新模式的同時,為大類學生提供了線上了解生物第一課堂的機會。
  • 合肥七中教科研處:敢為人先開思政課程先河、凝心聚力創課程思政高地
    加強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是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重要舉措。為認真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著力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合肥七中特於12月11日成立思政課程教學研究會。
  • 宋敏:課程思政建設需要從學校自身特點出發進行頂層設計
    新華網北京12月17日電 2020年,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對「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幹什麼、怎麼幹、誰來幹」進行全面部署。她認為,課程思政如何建設,需要學校進行頂層設計。「中央民族大學是黨和國家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培養少數民族幹部和高級專門人才而創建的一所具有鮮明特色的高等學校。學校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進行系統設計,打造了思政鑄魂工程、文化育人工程、實踐育人工程,希望通過這三個工程能夠使我們的思政鑄魂工程有人文情懷、有生動實踐。」
  • 【中國電力報】華北電力大學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課程思政建設...
    2018年開始,學院開啟了以課程思政帶動課程供給側改革,優化課程設置,修訂專業教材,更新教學模式,完善教學設計,推動課程思政體系建設。從課程思政改革之初老師們的無所適從、為難顧慮;到建設過程中的逐漸理解、自覺探索;再到現在更多老師主動融入,全面掀起建設熱潮……不僅最初遴選的15門試點課程形成了較好的示範引領作用;而且全課程育人的濃鬱氛圍正在逐步形成。該院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模式和經驗,構建了「一心五環」課程思政建設新機制。
  •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
    日前,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簡稱「廣東輕工」)成立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通過團隊協同攻關方式,聚焦標準研究、課程建設、教學指導、考核評價、教學質量診斷與改進等課程思政建設重難點問題,研究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新載體,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推動價值塑造、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深度融合。
  • 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召開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5月10日,《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倡議發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中國衛生法學會、國家人口健康科學數據中心(臨床醫學)、上海市醫學倫理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工會理論研究會等聯合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陝西中醫藥大學、鄭州大學醫學院、深圳大學醫學部共同承辦的「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
  • 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順利...
    中國教育在線訊 5月10日,禮讚祖國——抗疫與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會議召開。高春芳教授指出,人文護理在抗疫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抗擊疫情也給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機遇和新挑戰,本次會議必將更好地推動人文護理教育教學改革暨課程思政建設發展。李宗芳教授指出,此次會議以深化人文護理教育改革、總結抗疫經驗、傳承「西遷精神」為主線,必將對進一步營造良好的人文護理工作氛圍、提升人文護理職業素養、培養優秀醫護人員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 潤物細無聲是課程思政的應然樣式
    研討會期間,聯盟高校圍繞「應用型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主題,交流了各校在「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做法,並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現階段及「十四五」期間推進完善課程思政體系構建、特色凝練、質量引領,實現「潤物細無聲」育人效果的工作思路並形成共識。
  • 淺談我所理解的課程思政
    在這方面,上海市近年來推行的「課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價值、可推廣的「上海經驗」。目前全市「課程思政」整體試點校12所、重點培育校12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實現全市高校全覆蓋。各高校已建設「中國系列」課程近30門,綜合素養課程175門,近400門專業課程申報開展試點改革。本文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試論述一些關於課程思政的前要理解。
  •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安慶師範大學專題研討思政課建設
    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思政課教學工作成效、主要不足、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進行匯報交流發言;教務處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強化課程思政制度建設、構建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提高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意識、課程思政支持保障、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問題及未來建設思路作了匯報交流發言;體育學院主要負責同志圍繞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基本思路、基本情況、存在問題及下一步舉措作了匯報交流發言;團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公共藝術教育開展的主要工作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教師黨支部作為高校黨的最基層組織,要將支部活動與教育教學活動密切關聯起來,實現良性互動,有針對性地解決好課程思政建設初期教師有想法沒思路、想幹卻不知道如何切入的難題。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雖然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是直接的組織者,教師黨支部仍要發揮思想引領、組織協調、服務引導的作用,積極推動和保障課程思政建設,把相關育人要求融入黨支部活動,積極搭建平臺,著力提升教師開展課程思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