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黑川雅之《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3)

2021-02-07 清華美院家具設計

「微、並、氣、間、秘、素、假、破」的審美價值觀,應該是我們所有東方人原始情感被推演,轉化為智識的美學總結;同時它們與設計以及日常生活有著密切關聯。

【清美家具 • 第1519期】

本書是作者對於日本審美意識獨特性的思考。作者開篇就寫道「現在的日本人都已經淪為西方世界觀的奴隸了。」因為明治以來,西方近現代思想的湧入,日本迅速西化,連日本的審美意識,也有許多內容被近代西方思想和世界觀所替代。作者認為作為一個日本人,在敘述自身審美意識時,不得不基於西方的思維方式,這實在是一種悲哀。

日本傳統茶室(圖源網絡)

作者後來在日本傳統建築中悟出了傳統空間的至美,並大膽揭開了那個曾經蓋住自我意識的蓋子,實現了對自己的重新認知,開始了自我解剖。重要的是,作者能夠以坦率的心情去直面日本的審美意識,所以才有了此書。

作者總結的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分別是「微」、「並」、「氣」、「間」、「秘」、「素」、「假」、「破」。這主要是黑川雅之先生對於日本審美意識的個人理解,他認為這八個審美意識是不分主次的,屬於既並列又互補的關係。這類似於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

作者認為,世界已經進入了多維文化共存的時代,在面對不同的思想和審美觀念的差異時,我們也感受到了能夠求同存異的欣慰。只有對自我意識有更多的了解和把握,世界才有未來。


隱秘是花

世阿彌曾經寫道:「隱秘是花。」黑川雅之先生的理解是「不要表現全部,而要通過部分的隱秘來驅動對方的想像力」,而且「正是因為被隱去了,所以看的人才會參與到表現方的共創之中」。


 

世阿彌:日本室町時代初能樂集大成者。圖為《世阿彌》劇照(圖源網絡)


 

和服與身體(圖源網絡)


就像一位女子穿著和服行走時,她那裸露的雙腳會在裙擺之間時隱時現。試想一下,她每走一步的光景,都會讓人感到心動不已。因為看著她的人的想像力被激發了,這個人會在自己的腦海中進行想像和創作。

日本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應該是對立的,在對方的心目中應該有與自己相同的部分存在。在溝通的意義中,更多的是對對方參與的期待,期待讀者能夠產生帶有自身特色的解讀和參與共創的想像。作者像是在有意地引導讀者:請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我的作品吧。

 

非連續的連續


對於這樣的狀態,作者把它稱為非連續的連續,也可以稱為創造性的連續。他們彼此之間既保持著各自的獨立性,又能相互以共感的方式將心與心連接在一起。就像兩個人無須牽手,無須擁抱,在分離的狀態下依然能深深地相互吸引、尊重和理解。

 

戈壁晚霞(圖源網絡)


晚霞的美,是那種由連續陰影形成的、難以辨清細節的朦朧之美。雖然搞不清到底是怎麼個狀況,卻又被某種感動擁抱著。這種感覺和「隱秘是花」是相似的。大凡莫名的,往往就是一種絕美無比的感覺。

 

秘與間,或留白

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圖源網絡)


長谷川等伯的《松林圖》是在兩塊屏風上描繪了幾簇松林。仔細看其中的任何一簇松林,它的外沿都是虛化的,向周邊延伸著,沒有清晰的界限。但每一簇松林的中心部分都畫得清晰細緻,邊界部分則漸漸地暈化,在畫面中形成白色邊緣。兩塊屏風的畫面是被並排放著的,中間保留了一定的距離。這既涉及「並」的概念,也蘊藏了「間」的內涵。畫面的白色邊緣部分是能夠被「任意想像」的空間,有稱為「餘韻」的隱秘。用這樣的手法描繪出的松林,使看客能夠感受到畫面無限延展後的空靈。

 

逆光讓陰翳彰顯華麗

谷崎潤一郎在《陰翳禮讚》中這樣寫道:日本的房屋由於氣候、風土的緣故需要有相對寬大的屋簷,但這種寬大屋簷同時也造成了室內光線的相對暗淡。暗淡的光線孕育出了陰翳的審美情節與文化。在幽暗的空間裡,金色的屏風會捕捉到遠處的光線,反射出靜謐的蒼茫金翳。那種幽暗中的光感真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動人之美。


 

谷崎潤一郎


在光線暗淡處看到的漆器反光也是無可比擬的感覺。谷崎先生還批判性地告訴我們,金箔和漆器原本是誕生於日本陰翳美感下的產物,但隨著螢光燈的泛濫,被明晃晃的燈光照耀著的金箔製品,看起來顯得十分俗氣且欠缺品味。尤其是漆器,其光澤根本就無法體現出來。他的「金色的屏風會捕捉到遠處的光線,反射出靜謐的蒼茫金翳」,說明了能夠將陰翳演繹得如此華麗動人的介質,就是幽暗中的微光。


黑川雅之作品:金箔器皿(圖源網絡)

 

黑川雅之作品:《螢火蟲-between》(圖源網絡)


陰翳之所以讓人感到華麗,還因為有逆光的存在。能夠產生逆光效果是日本房屋的特質。日本的房屋都有寬大的屋簷,外牆一般由一層透光的隔扇代替。透光隔扇是用棉紙和木材做成的移動門窗,我們也許把它理解成能夠發光的牆體會更適合一些。受寬大屋簷的影響,房屋內的光線會變得比較暗淡,這時,透光隔扇從屋裡看起來就像是一面面會發光的幕牆了。如果人或物背對著透光的隔扇,就會呈現出逆光的狀態,人或物也就帶有了剪影般的美麗輪廓,此時被隱去的是熟悉的常態,看見的則是朦朧而曖昧的倩影。日本房屋的逆光和陰翳文化的背景,造就了「秘」的美感存在。

 

秘中期待

逆光還有另外一層含義。因為只有當那邊比這邊明亮時才會產生逆光,所以逆光蘊含了「這裡對那邊的嚮往」。

 

喬治·德·基裡科作品《一條街道的神秘與憂鬱》


喬治·德·基裡科有一幅描繪逆光場景的作品《一條街道的神秘與憂鬱》。畫面的下部分有一半以上都是陰影,剩餘的部分時光從前方射了過來。似乎是耶穌基督像的陰影在往這邊延伸,明亮處是一個少女滾動著鐵環在奔跑。

少女奔跑的前方寓意著基督的世界和新的時代,她正試圖奔向光明或是未來。如果未來是光明的,人們就會不顧一切地拼命向前奔跑。如果知道死後的世界也是光明的,那麼人們也會欣喜地去面對死亡。

對空間的想像也是一樣的。理解空間時會基於具體的某一點考量「這裡」和「那邊」的關係,而不是抽象出空間的概念。從「這裡」看向「那邊」時,相比之下「那邊」總是更明亮的空間。前方的空間越亮,越會讓人產生對那邊的期待感。

所以「秘」也是一種工具,它可以影響人們的內心,激起人豐富的想像,促發值得期待的狀態。重要的不是讓對方去明白,而是驅動想要明白的心態;不是準確的知會對方,而是讓對方自己進入那邊的世界,自己去發現……。

退而求進,隱而求知,默而求解,都是逆向思維的結果。在自我主張泛濫的今天,這種日本的審美意識也許是頗有成效的參考吧。


還原真我

「素」就是保持最樸實的本色之美,是不添加任何雜念的純真。信賴自然,將一切依託於更高層面的事物順勢而為,這就是存在於「素」背後的審美意識。或者說要活出本色,就莫要人為地破壞宇宙既有的平衡。






畏研吾作品(圖源網絡)


日本人喜歡並擅長使用泥土、木材、竹子和紙張來建造住宅。日本並不缺少石頭,即使易發生火災,人們仍然鍾情於由土、木、竹、紙建造的房屋。

日本人喜歡那些可以融入自然美景的、能夠在風化中逐漸還原本色的材料。他們並不想打造什麼「永遠的建築」。他們認為房屋與自然一同風化、荒蕪的過程是美麗的,我們生活在其中並深愛著這種變化。「本色最美」並非「本色不變」,而是將其視為生活中的一種樂趣,享受其自然變化的過程。

 

素材與造型

日本人是用整個身體來感受外部世界的,並且把與世界的協調感都濃縮、收斂在了對素材的開發和使用上,因此造型之類的變得不再重要。所謂造型,本來就是人工的東西,那種東西似乎不要也罷。素材一定是最值得關注的焦點,而造型只是為了將素材之美發揮到淋漓盡致的配角。也就是說,探尋最能體現素材鮮活感的、儘可能簡潔的造型,就是日本人對造型的態度。


黑川雅之作品(圖源網絡)


所謂「日本人喜愛簡潔的造型」這種簡單的理解其實是錯的。日本人所設計的簡潔造型背後,是對材質的追求,對素材的重視,否定的是刻意的設計製作,注重的是如何將人為的技術「無痕」地表現出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培育出了以「素」為核心的「單純造型的審美意識」。

 

一張摺紙

一張單純的正方形摺紙,因其可以折出許多美妙的造型而受到世界的矚目。無須裁剪,只是摺疊這張正方形的紙,就產生了各種各樣巧妙的動物形狀,這讓很多人感到吃驚。

 

摺紙藝術(圖源網絡)


同樣,只用一塊正方形的布包裹許許多多的東西,這就是日本的風呂敷,即包袱方巾。它與西方的包完全不同,可以放進去的東西不會受到限制,如果加上繩子,甚至可以攜帶個頭更大的物體。只要把包袱方巾的兩個對角打上一個結,袋子就產生了。



風呂敷方巾(圖源網絡)


三宅一生作品:一塊布系列(圖源網絡)


三宅一生就設計了一塊好像簡單的包袱方巾的禮服。這是三宅一生品牌以一塊布為名發布的最初的系列作品。在一塊布上先剪開一個口子,在切口處縫上袖子,就完成了一件製作工藝極其單純的衣服。這是完全用身體去穿的一件衣服,也是由身體的形態去決定其形式的設計。

 

原型

製作東西時將工序控制道最少,本著儘可能不添加人工製作痕跡的態度,這是原創造型的基本思路。日本的審美意識就是依然故我,發現本色原型的創作過程。

原型創作可以這樣來定義:它是從人類的無意識及潛意識範疇中誕生出來的一種東西。作為日本審美意識之一的「素」的思想,主張的是儘可能的避免刻意去進行設計、製作的想法,這種規避「刻意」的思想,就是原型創作。

綜上所述,日本「素」的審美意識不僅僅是傳統的,現代設計中也繼承了相關元素。日本的審美意識能夠如此受到世界關注,是因為今天正處於混沌時代的一個關口,而日本審美觀念也正是在這裡開始被發現的。如今、在日常生活不斷被西方化的背景下,我們可以進入曾漸漸被淡忘,卻又重新被發現的日本審美意識到最佳時代。

 

——未完待續——


➤CIFF上海虹橋 | 漫步銳馳空間,遇見大師設計➤義大利「復古未來主義」 設計大師——Joe Colombo


相關焦點

  • 黑川雅之設計,從日常生活開始
    出版)2004年:《設計的曼陀羅》(求龍堂)2006年:《八個日本的審美意識》(講談社)2006年:《設計的修辭法》(求龍堂)(將由山東人民出版社)2013年:《素材與身體》 (河北美術出版社)部分書籍日本高校設計專業學生的必讀書籍
  • 周日起 日本設計教父黑川雅之等近30位大咖齊聚鷺島 共御美學之風
    文化的源脈,如何影響審美意識?  審美的進化,能否引領時代進階?  且聽多位設計大咖觀點與作品的分享  在一年即將收官之時  聯發2019年文創產業與城市更新活動周  以設計審美與文化意識  凝聚時代創新原力  成就文創產業蓬勃生命力
  • 日本設計界達文西與他的中庸之道
    黑川雅之是一位非常喜歡探討人與自然的設計師,他習慣性的會從「原點」出發、立在古今縱軸的刻度尺上、重新思考個體與世界的關係。與其說他是一位設計大師,倒不如說他對生活、欲望以及生命看的透徹。在《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一書中,黑川雅之提出,19世紀開啟了歐洲文化,20世紀開啟了美洲文化,而在21世紀,亞洲文化即將開啟。西方的思想在於「填滿」,而東方的美學強調「留白」。空故納萬境,它是那麼曖昧,那麼的感動,而美就在這一瞬間誕生了。
  • 請關心身體底下的椅子,多跟它聊天,因為它是個哲學家
    在日本建築名家兼設計師黑川雅之看來,「椅子是家具的原點,家是建築的原點」。《椅子與身體》一書是黑川雅之所著,講述人體機理與椅子的設計哲學。看似是一本設計書,可最終指向是日式美學的深層探討。黑川雅之還寫道,自己喜歡與椅子玩遊戲,比如改變各種身體姿勢,嘗試與椅子的不同互動感受。椅子是人的朋友,坐在上面時可以完成許多事情,比如思考。椅子還有矛盾的一面,它既為人提供舒適感,也製造緊張感。
  • 人物|83歲的他用16把椅子,帶你走進日式審美與哲學!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黑川雅之開創了東方日式美學和西方工業設計思維融合的先河,並對後來原研哉和深澤直人等人的創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 日本人真是要把樸素與自然用到極致才甘心!
    最近,氧叔找到了一本從可知可感的日本建築設計美學、物件和生活常態的角度,分析日本美學的書——《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不僅通俗易懂,又可以窺到日本社會和人際關係的常態。被譽為「日本建築與工業設計教父」、「東方達·文西」的日本建築設計大家黑川雅之,從日本建築美學的角度提出日本的八個審美意識——素、假、並、氣、間、微、秘、破,既各自獨立、又相互影響。透過日本的審美觀念,對日本生活秩序做了獨特的闡述。
  • 設計教父黑川雅之:混沌與曖昧即是東方美的靈魂|一刻·思想
    黑川雅之  日本設計大師 一刻講者這是日本現今唯一跨全界設計大師,被譽為開創日本建築與工業造型設計新時代的教父級人物黑川雅之@一刻talks的演講,其設計橫跨建築、區域、室內、工業、家具及產品等領域,黑川先生榮獲「每日設計獎」、日本室內設計師協會「年度大獎」、GOOD DESIGN「金獎」、德國「iF獎」、日本G-MARK
  • 甘陽、侯旭東主編《新雅中國史八講》
    內容簡介清華大學新雅書院「中國史」通識課程講稿。孫慶偉、侯旭東、閻步克、張國剛、鄧小南、姚大力、劉志偉和楊念群等八位學者,依次對中國大的歷史時期與核心王朝的發展進程和時代特點進行綜括性的脈絡梳理和問題分析。
  • 雅,文雅,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雅是什麼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八雅」指的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它們每一個都代表著一種古代文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中華文化的一種符號。中國八雅: 1.善琴者通達從容,2.善棋者籌謀睿智;3.善書者至情至性,4.善畫者至善至美;5.善詩者韻至心聲,6.善酒者情逢知己;7.善茶者陶冶情操,8.善花者品性怡然。
  • 世界級設工業設計大師——日本篇
    日本工業設計是不少工業設計師研究和學習的對象,想要更好的知曉日本工業設計及特點,代表性設計師,以及他們的設計作品應該是最好的途徑之一,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十大日本工業設計大師及其代表作品,相信能夠讓你知曉日本工業設計!
  • 日本:布院、黑川溫泉、櫻井神社、豪斯登堡等九州景點行程
    導語:日本,布院、黑川溫泉、櫻井神社、豪斯登堡等九州景點行程大家好,我是本文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行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日本九州有哪裡好玩!整理了四個九州近郊一日遊的選項給大家參考,行程包含湯布院、黑川溫泉、太宰府、別府溫泉地獄、糸島牡蠣小屋、櫻井神社、一蘭之森、豪斯登堡光之國等必去九州景點,除了參考這些九州一日遊行程,也可以從中挑選出自己喜歡的景點加以安排喔!
  • [食八方]熊本阿蘇 意外之喜
    因為上錯了鬧鐘,在福岡錯過了去高千穗的班車,幸好身邊的阿姐沒有怪我,還把行程稍微動了動,於是立刻轉戰熊本。時間並不充裕,到底去熊本城還是去吃黑亭拉麵?愛吃的人不用選!在汽車站搭個公交車,竟然跟著地圖找到了這家店,而門口居然已經在排隊了。讀分讀秒地掐時間,正要放棄時被一個大嬸迎入店中,一股炒蒜的香味迎面撲來。
  • 鄭東新區規劃藍圖:日本的黑川紀章和磯崎新兩位大師共同完成
    經多方考察、談判,日本黑川紀章事務所、法國夏氏事務所、美國公司、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等家單位入圍。經過多位國內外專家組成的評審組的反覆評審,日本黑川紀章方案脫穎而出。生態、共生、新陳代謝,這些至今在國際城市規劃領域尚屬先進的理念,在當年進行的鄭東新區規劃中,就已經貫穿始終。科學的決策結出了豐碩的果實。
  • 八雅文化|花藝、插花、花道的區別
    八雅探尋:雅,在品之上,在藝之精,在德之求。 八雅境界:撫琴聽流水,閒坐觀春秋,品「琴、棋、書、畫、詩、酒、花、茶」人生之八雅,悟「雅、靜、寧、和、安、逸、儒、清」生命之大道。2、人生八雅——人生一大樂事3、中國的八雅文化你了解多少?
  • 日本民族的審美意識最初源於對自然美的體悟
    日本民族的審美意識最初源於對自然美的體悟對於日本工藝美術來說,工藝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日本民藝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柳宗悅先生,在《工藝之道》中提到:工藝源於大自然所給予的材料。沒有材料,就無工藝可言。工藝本無故鄉,因其不同的種類、變化與趣味,才產生了不同的故鄉。
  • 日本賞櫻必去之地 你知道幾個?
    又是一年櫻花季,被譽為櫻花之國的日本是最適合賞櫻花的城市,那麼,去日本賞櫻花哪裡最合適呢?下面,小編就跟您聊聊去日本觀賞櫻花的那些事兒。
  • 日本賞櫻必去之地 你知道幾個?
    賞櫻時間日本人很重視賞花,每年年初都會由專業的氣象網站預測各地櫻花的開花時間,然後以此繪製出「櫻花開花預測地圖」。在日本,衝繩由於氣候最為溫暖,在一月中旬櫻花便會開放。從3月下旬開始,櫻花由九州南部開始盛開,再經四國南部、九州北部、四國北部、瀨戶內海沿岸、關東地方、北陸地方、東北地方,直至5月上旬「櫻花前線」抵達北海道。
  • 他引領了三宅一生、山本耀司,日本真正的時尚教父——石津謙介
    而日本男裝的時尚文化,其實是來自二戰以後對美國文化的嚮往。日本時尚最初的發展深受美式時尚的影響,其中日本男裝受到的影響更為深遠。當你走進任意一間優衣庫門店的時候,很難忽視整面貨架上擺滿的高彈力牛仔褲、法蘭絨襯衫和格紋九分工裝褲,這些帶有強烈美式風格的服飾,是優衣庫創立之初的設計核心。
  • 大師之作 美學之合丨生活家地板「無界」系列驚豔面世
    雅意設計師:黑川雅之產品名字:風の映像藍天微微風,無際魚群漾秋空,露積霜意濃。黑川雅之是世界著名的建築與工業設計師,被譽為開創日本建築和工業設計新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他成功地將東西方審美理念融為一體,形成優雅的藝術風格。「生命與性」的哲學理念是他設計的永恆主題,他如同一個詩人,在時間與空間中不斷探索,尋找著人類靈魂的棲息地。
  • 「雅」的審美範式與價值重構 ——兼論民間手工藝的價值評判
    雅與文人、士大夫等意識與審美理想是不可分割的,俗與普通民眾的風尚習慣緊密相連。從階層表徵來看,一個代表上層貴族階層的審美理想,一個代表中下層普通民眾的審美理念。從審美層次的優劣來看,雅顯然處於較高的引導地位,俗則是較低的從屬地位,雅優於俗;從對立關係來看,雅代表的是少數上層,俗代表的是多數下層,二者表現為少與多、寡與眾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