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副總裁吳祖榕:一個為5萬日活設計的系統,兩個月內如何扛下...

2020-12-21 i黑馬

騰訊雲副總裁吳祖榕:一個為5萬日活設計的系統,兩個月內如何扛下千萬日活

2020-12-20 17:44 騰訊雲

「作為原來只為5萬DAU設計的系統,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快速擴容、調整架構,快速支撐超過千萬日活躍用戶」, 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表示。

作為一款去年底剛發布的視頻會議產品,騰訊會議誕生2個月日活躍用戶就超過1000萬,發布245天用戶數突破1億,成為中國最多人使用的專業視頻會議產品,這背後是整個騰訊雲提供的技術演進和保障。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

吳祖榕表示,過去20年時間裡騰訊一直非常堅定的在通信技術上做了大量的投入,背後技術演進的路線最早可以追溯到QQ時代,早期的QQ音視頻技術到後來推到騰訊雲上,在雲端提供各種各樣的視頻解決方案,基於這種視頻解決方案才推出了騰訊會議。

談及騰訊會議的演進路徑,吳祖榕透露在產品孵化期只投了1.5個後臺開發,花了兩個月時間完成了整個騰訊會議的後臺體系搭建,背後的核心技術就來自於騰訊雲原生一系列的技術組件,包括基礎設施、比如存儲層、邏輯層、接入層,大量快速的使用這些基礎設施,極大的降低了後端的開銷,使得我們後臺開發人員只需要關注我們的業務邏輯,保障整個業務的推出,正因為我們在早期充分使用了一系列雲原生的組件,後續的擴容方便就得益於此。

「先扛住,再優化」,面對疫情期間龐大的用戶基數和並發量,騰訊會議迎來了日以繼夜的擴容,背後涉及到非常複雜的調度,因為騰訊雲儲存了大量的彈性資源,使得騰訊會議可以使用到騰訊雲的IP資源、技術資源、帶寬資源,一系列的資源都在為業務給予足夠的保障。於是,才有了騰訊會議8天擴容10萬臺雲主機,創造了中國雲計算的歷史記錄。

如今,隨著騰訊會議的業務步入穩定期,功能、安全、迭代升級變得越來越重要。騰訊會議也到了可以反哺開發者的時候,提供API和SDK,未來所有開發者可以在官網上申請使用,快速構建起多人通信的能力。同時騰訊會議已經和多家硬體廠商合作,推出會議室連接器和騰訊會議Rooms,希望提供更好的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

以下為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演講全文:

各位開發者,大家好!我是來自騰訊會議的吳祖榕,很高興在這裡跟大家分享騰訊會議在過去一年的研發歷程以及我們所經歷的整個過程,我的題目是叫做「生於雲、成長於雲」,這是騰訊會議一年時間裡迅速成長的原因,但回顧以往,我覺得更是得益於多年以前我們最堅定的投入,在今天換來的回報。

騰訊會議是在去年12月25日發布的,那個時候我們給自己定小小的目標是,希望年底的時候我們的DAU可以到5萬,就是一天有5萬個活躍用戶,我們覺得這是我們今年最好的成績,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我們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這個目標翻了幾百倍,作為原來只為5萬DAU設計的系統,我們怎麼保證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快速的擴容、調整整個架構,才能配合我們的客戶端,快速地支撐過千萬的用戶。

大家覺得說騰訊會議是去年年底才推出的,但騰訊會議的積累絕不是剛剛起步。過去20多年時間裡,騰訊一直非常堅定的在通信技術上做了大量的投入,所以背後技術演進的路線最早可以追溯到QQ時代,早期的QQ音視頻技術,到後來QQ的音視頻技術推到騰訊雲上,在雲端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視頻解決方案,基於這種視頻解決方案我們推出了騰訊會議,沿著實時音視頻的技術鏈路,騰訊耕耘了超過20年的時間。

我們大概看一看整個騰訊會議在過去一段時間的歷程,簡單的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來自孵化期。那時候我們要把最小的功能單元做出來,最大的壓力可能來自於團隊規模很小,最早的一個版本,整個騰訊會議的開發團隊加起來可能就7.5個人,到了真正的爆發期我們發現用戶海量的增長,如何提供最穩定的服務是最重要的事情。等到疫情受到控制的時候,我們如何結合用戶的實際需求提升我們的服務質量,把安全相關的工作做到極致,這就是我們在這個階段上面臨的挑戰,我簡單的闡述一下每個階段我們重點的工作。

我們可以看到在孵化期只投了1.5個後臺開發,花了兩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整個騰訊會議的後臺體系搭建,背後的核心技術就來自於騰訊雲原生一系列的技術組件,包括我們的基礎設施、比如存儲層、邏輯層、接入層,大量快速的使用這些基礎設施,極大的降低了我們後端的開銷,使得我們後臺開發人員只需要關注我們的業務邏輯,保障整個業務的推出,正因為我們在早期充分使用了一系列雲原生的組件,後續的擴容方便就得益於此。

第二階段,等到疫情來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1月23日的時候武漢開始封城,看到這個消息,當時整個團隊聚在一起說我們做點什麼,於是我們跟公司做一個請示,能不能快速地將面向全行業收費的會議能力放開,於是得到公司快速的肯定馬上放,1月24日的時候就在全網放開了,不到3天時間裡收到更多的反饋,就覺得100方遠遠不夠,開一個普通內部溝通會議都要兩三百人,於是這個時候我們做了另外一個重要的決定,我們春節前一個月時間裡研發了300方的視頻會議能力,我們果斷把這個功能也放開了。隨著通訊容量的增長,也來了大量用戶的湧入,所以短短的時間我們迎來了海量用戶的增長。

真正的挑戰發生在2月3日,是我們春節假期回來之後第一天,大家開始復工復學的第一天,我們就迎來了日以繼夜的擴容,背後涉及到非常複雜的調度,因為騰訊雲儲存了大量的彈性資源,使得我們大量時間裡可以使用到騰訊雲的IP資源、技術資源、帶寬資源,一系列的資源都在為我們的業務給予足夠的保障。也充分體現了我們在擴容過程中基礎設施層面提供了大量的保障,這段時間我印象最深得是,騰訊過去講海量服務「先扛住,再優化」,過去往往周期是一個月、兩個月,到了疫情的時候,這個時間縮短到了24小時,白天的時間裡我們在做大量的擴容,到了夜裡就開始對產品性能、部署中的跟蹤等問題,做大量的部署、開發,凌晨的時候我們可能開始對今天所做的所有變更、代碼優化做壓力測試,這樣日以繼夜循環了一兩周,我們完成了擴容、穩定了後臺服務,創造了整個中國雲計算的歷史。

第三階段,隨著我們的穩定性得到基礎保證之後,功能變得越來越重要,我們不僅在後端使用了騰訊雲自帶的雲原生的組件,我們客戶端也大量使用了雲端的SDK和雲PaaS,早期給我們帶來非常大便捷性的微信小程序的互通,是基於視頻雲的解決方案在提供服務,同時我們的直播,使得我們無需在軟體中設計IM系統,這樣的背景下我們100天時間裡迭代20多個版本,快速滿足行業需要。

隨著國內疫情慢慢得到控制,海外疫情又重新開始發酵、爆發,這個過程中我們又積極部署了我們國際版VooV Meeting,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也正是基於騰訊雲全球的部署,我們通過在全球各個關鍵節點部署我們的伺服器跟我們的服務進程,來保障了整個全球的通信,因為我們知道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是在網絡的世界裡兩點之間並不意味著直線最短,我們希望非常大的調度,比如一個歐洲的客戶,他直聯中國並不是很好,也許我們中轉新加坡、再轉香港,這樣的調動策略可能使得丟包、抖動大幅度降低,騰訊雲部署了非常多節點的大網,這個當中部署充分的路由和調度,使得我們得到極大的體驗優化。今天可以看到,我們每天有大量的全球會議在進行,也正是依託於我們這樣的全球部署。

於是等到所有的前期的基礎建設完成之後,我們也進入了整個產品迭代的穩定期了,整個過程中我想舉兩個例子跟大家分享,左邊是我們一直做的人像分割,疫情期間很多人在家裡開會的時候打開攝像頭,背後很多實際的畫面可能並不適合被攝像頭採集掉,所以我們會做虛擬背景,這個虛擬背景最常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如果你坐個椅子,椅子後面有個靠枕,經常會發現靠枕會時不時的從腦袋後面凸出來,這個感受是非常難受的,所以我們做了大量的採集,同步一個數據給大家,我們大概採集了6萬張椅子的數據,6萬張帶著頭枕椅子的數據,通過6萬張椅子數據做標註,能夠逐步的去影響我們在做虛擬背景的時候後腦部頭枕的露出。

在語音方面也依然是會議領域很重要的通信能力,前面還跟大家去講過,在我們今天騰訊會議還採集了很多噪聲,其中有的噪聲可能很多人都沒想到,我們花了很多力氣去採集,雨點打到玻璃窗上的採集,什麼樣的背景呢?因為有一天我們開會外邊下雨,遠端的人聽著非常嘈雜,他們說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們意識到雨點的噪聲,隨後我們採集了公交車、開門的聲音,我們採集了餐桌上吃盒飯的聲音、我們採集了關門的聲音,幾百種噪聲我們都在做採集,目的是讓我們能夠在整個環境中安靜地把聲音傳輸給對方,提升我們整體的溝通效率。所以整個階段,我們圍繞「聽得清、看得清、聽得真、看得真」做了大量的努力。

安全對於通信產品的重要性,便捷性和安全性往往是兩個很難彼此平衡的事情,我們如何保持簡潔產品體驗過程中,依然提供很好的安全體驗,就依賴於我們騰訊雲整體的智慧安全的體系,每天有非常多的人嘗試破解會議號,希望能夠闖入別人的會議或者爆破我們的會議連結,一系列爆破過程肯定有特徵,我們怎麼找到特徵攔截用戶,這是我們整套體系要做的不僅有業務安全,還有我們的設施安全、線路安全,在兩點之間通信的時候整個鏈路上如何保證他是安全的、不被竊聽的,也是依然需要我們投入很大精力努力做的事情。

與此同時,在穩定之後我們要提升我們的產品質量,我們需要非常細化的能夠看到每個節點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張圖使用了雲原生的組件,今年5月份我們經過這個分析快速找到某個節點中MTU設置有問題,使得我們在通信質量中能夠做到實時的跟蹤、實時的優化,這對於我們多維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前面看到基於騰訊雲提供的基礎組件做了非常多的雲原生的開發、使用,到今天我們覺得騰訊會議也到了可以反哺開發者的時候,我們提供整個API和SDK,未來所有開發者可以在我們官網上申請使用,可以快速構建起多人通信的能力。同時我們和廠商合作,我們推出了騰訊會議的Rooms,希望提供更好的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

最後我還是特別想感慨的一點就是,我們騰訊會議在最早非常堅定的選擇了雲原生的開發,才能保證在整個用戶大量增長、請求快速增長的時候我們能夠真正做到頻繁擴容,而整個疫情期間騰訊會議的背後最堅實的力量就來自騰訊雲的全力支持。

我的分享就是這些。謝謝大家!

[本文作者阿薩,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騰訊雲副總裁吳祖榕:一年期間,騰訊會議的三個關鍵階段
    「作為原來只為5萬DAU設計的系統,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快速擴容、調整架構,快速支撐超過千萬日活躍用戶」,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表示。
  • 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構建完整的開發者產品矩陣,助力企業高效上雲
    12月19日,在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表示,數位化技術正在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革,但同時也給作為支撐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需求。騰訊雲將圍繞成本、安全、創新、工具,以及智能等維度,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規模和自研技術創新力度,通過構建雲、邊、端一體化產品和服務體系,為千百萬開發者一站式提供設計、開發、測試、運維完整產品矩陣,助力開發者提升效率,快速上雲。
  • 上線245 天用戶數破億,騰訊制勝視頻會議時代的黑馬產品出現了?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吳祖榕說:「不同品牌的硬體終端都是部署在企業內網,仿佛一座座孤島,跨企業之間要使用這些設備開會,門檻很高,導致專業的硬體設備沒有發揮出最大的效能。騰訊會議要做的,就是讓這些硬體設備連上雲會議。」為了解決這個痛點,騰訊會議發布一項新功能——會議室連接器。
  • 免費開放 騰訊會議國際版上線國家和地區100+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3月20日,騰訊會議宣布,騰訊會議國際版目前已經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上線,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泰國、日本、香港、澳門等。騰訊會議目前免費向用戶開放,最高可支持300人在線會議。
  • 騰訊會議國際版緊急上線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
    為助力全球各地抗疫,騰訊會議緊急研發上線了國際版應用。截至3月20日,騰訊會議國際版已經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上線,包括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泰國、日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等。騰訊會議目前免費向用戶開放,最高可支持300人在線會議。
  • 騰訊雲副總裁曾佳欣:C端用戶洞察與觸達能力是騰訊在文旅產業獨特...
    12月11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廈門峰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文旅總裁曾佳欣表示,今年的疫情對文旅、會展行業產生衝擊,但也加速了行業的數位化進程,催生出新的產業運營模式。曾佳欣指出,疫後文旅復甦過程中 12月11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廈門峰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文旅總裁曾佳欣表示,今年的疫情對文旅、會展行業產生衝擊,但也加速了行業的數位化進程,催生出新的產業運營模式。
  • 蘇君會見騰訊雲副總裁張浩一行 張延保參加會見
    12月8日下午,市委書記蘇君會見了騰訊雲副總裁張浩一行,雙方就白銀市靜態交通綜合大數據及城市智慧泊車項目相關事宜交換了意見建議。市委書記 蘇君騰訊雲副總裁 張浩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張延保,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世林,市委常委、市委組織部部長杜健棠,市委秘書長蒙佔元參加會見。市委副書記、市委統戰部部長 張延保騰訊靜態交通總經理麼方,騰訊靜態交通總監張維參加會見。
  • 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構建完整的開發者產品矩陣 助力企業高效上雲
    在日前舉辦的騰訊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表示,數位化技術正在給各行各業帶來巨大的變革,但同時也給作為支撐的雲計算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需求。騰訊雲將圍繞成本、安全、創新、工具,以及智能等維度,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規模和自研技術創新力度,通過構建雲、邊、端一體化產品和服務體系,為千百萬開發者一站式提供設計、開發、測試、運維完整產品矩陣,助力開發者提升效率,快速上雲。  隨著數位化滲透率的逐年提升,不管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都正在加快數位化步伐,數位化技術也越來越成為疫情之下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 騰訊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召開在即,全球200多位專家共話雲計算
    作為一個專注於前沿技術研討的非商業大會,TechoPark開發者大會致力於為全球開發者搭建一個開放、中立、活躍的技術交流平臺。屆時在主論壇,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騰訊雲副總裁王慧星、Linux基金會執行董事Jim Zemlin、AWS Lambda 創始人&前總經理Tim Wagner,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紀榮嶸,騰訊傑出科學家、多媒體實驗室總經理劉杉,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會議負責人&多媒體實驗室聯合負責人吳祖榕,騰訊雲安全總經理、騰訊安全雲鼎實驗室負責人董志強
  • 騰訊雲十年新風向:雲原生與開源的未來
    與此同時,在業務層面也存在類似煙囪式的問題,各個業務從邏輯層、數據層到後端的容器或虛擬機,技術框架和體系各自獨立,重複造輪子現象明顯,用最近的流行詞「內捲化」來描述毫不為過。對此,騰訊針對自研業務上雲曾給到非常詳細的推動方案,根據騰訊雲資深運維專家周小軍披露的騰訊自研業務上雲歷程一文中所指出的:「騰訊自研業務上雲有三個階段,分別是直播類業務上雲、沙箱雲、整個業務上公有雲。」
  • 騰訊內部變化:合力!統一平臺進攻物聯網|騰訊雲|騰訊|騰訊雲iot|...
    直到現在,根據騰訊公司最新公布的2020第三季度業務報告數據,騰訊微信及WeChat月活躍用戶達12.1億,同比增長5.4%。現如今,關係到騰訊連連這款物聯網產品,騰訊雲IoT看待微信,就已經不只是一款即時通訊工具,而更是一個開放的基礎設施,助力其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往"連接一切"的戰略目標持續前進。
  • 騰訊雲2019年全年營收超170億元,騰訊會議上線兩個月日活破千萬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3月18日,騰訊發布2019年Q4及全年財報。2019年,騰訊雲全年營收超170億元,增速持續高於市場,付費客戶數突破100萬。這也是產業網際網路戰略升級後,騰訊公布的首份完整財年報告。財報指出,隨著騰訊雲優化供應鏈及擴大業務規模,毛利率有所改善。報告期內,騰訊雲成功擴大市場份額,並在網際網路服務、旅遊、民生服務及工業等垂直領域持續拓展業務,並發揮連接消費者的優勢,助力企業進行數位化升級。2019年年內,騰訊雲多項核心指標取得裡程碑式突破。
  • ...副總裁崔曉春:僅將遊戲雲化沒意義,原生雲遊戲引擎拉近虛擬跟現實
    會上,騰訊互娛副總裁崔曉春發表了「十年遊戲與玩家的選擇」的主題演講。騰訊遊戲成立於2003年,經過十七年的發展與沉澱,可歸納為兩方面的能力:研發和運營。在研發側,比如MPM物理引擎,每次雪崩和下雨,構建的場景都跟電影一樣,非常真實,而不是一筆筆畫上去的。
  • 小程序聯合騰訊雲推出「雲開發」 騰訊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而29日當天的峰會上,騰訊雲又推出僅需少量代碼甚至無需編碼就可快速生成應用程式的雲開發低代碼平臺,試圖進一步降低小程序等應用開發門檻。用騰訊雲副總裁劉穎的話來說,就是通過低代碼開發平臺,讓沒有技術背景的產品、運營(人員)也可以用雲開發做應用,人人都是可以成為「開發者」。
  • 「千帆」競發,騰訊雲打造教培行業增長新動能
    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教育副總裁王濤致辭,他表示,疫情阻隔了人與人的交互和社會化的聚合,不少線下教培機構面臨很大的壓力和挑戰。在後疫情時代,這些影響還會繼續,家長和學生的觀念正在發生著變化,行業的遊戲規則、行業運作模式也在發生變化。
  • 百度副總裁尹世明離職,曾負責百度智能雲
    他於 1997 年 5 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隨後加入了寶潔(中國)和聯合安達顧問公司;2000 年 4 月,尹世明正式加入 SAP 上海,並開始了他近 14 年的 SAP 職業生涯,從售前顧問一路擢升到 SAP 全球銷售總裁助理、SAP 高級副總裁。
  • 前海TBD 智享未來|廣興源·藍灣——騰訊雲5G智慧綜合體盛啟前海
    前海TBD門戶崛起城市格局再起巨變地產、科技、金融三強大咖聯手解密廣興源·藍灣騰訊雲5G智慧綜合體9月19日下午,「前海TBD 智享未來」|廣興源·藍灣品牌發布會暨騰訊雲籤約儀式在深圳前海JW萬豪酒店如期盛大舉行,廣興源集團董事長——黃耀文、騰訊雲副總裁——萬超、中國農業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三大領域大咖攜手登臺
  • Coremail副總裁:從傳統走向自主可控,金融行業郵件系統轉型升級
    從傳統走向自主可控「新的企業級郵件系統會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更安全、更全面的一個解決方案,對我們改善自身的產品穩定性,還有安全性的保障也有一個很大的幫助。」Coremail論客副總裁何園女士在採訪中提到。
  • 騰訊「雲梯計劃」正式發布,為高校學子提供免費雲認證培訓
    12月19日,在2020 Techo Park開發者大會上,騰訊雲針對高校開發者,發布了公益計劃「騰訊雲·未來開發者雲梯計劃」(以下簡稱「雲梯計劃」)。據悉,2020年「雲梯計劃」對接了全國62所高校,為3000名大學生提供免費的騰訊雲認證培訓和考試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