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廈門峰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文旅總裁曾佳欣表示,今年的疫情對文旅、會展行業產生衝擊,但也加速了行業的數位化進程,催生出新的產業運營模式。曾佳欣指出,疫後文旅復甦過程中
12月11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廈門峰會上,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文旅總裁曾佳欣表示,今年的疫情對文旅、會展行業產生衝擊,但也加速了行業的數位化進程,催生出新的產業運營模式。
曾佳欣指出,疫後文旅復甦過程中,防控和應急管理常態化、預約制推廣、旅遊消費形態多元化等趨勢為旅遊業帶來新任務、新挑戰——用戶端需要強化運營服務,提升用戶體驗感、獲得感;管理側需要精準高效的治理;產業端需要通過創新「再造」經濟動能,助力產業發展。
而騰訊基於微信和QQ強大社交平臺,以及海量C端用戶觸達能力,並依靠支付、安全、文化等經驗優勢,可以將消費網際網路所積累的能力向產業網際網路輸送,助力數字文旅發展,加速旅遊產業鏈G、B、C三端融合。
通過在文旅領域多年的經驗沉澱,騰訊文旅已經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數位化運營模式。曾佳欣表示,騰訊文旅以客戶為核心,通過「7合1」的生態服務戰略提供七大維度的服務,打造文旅產業「建設+運營」生態圈。
目前,在政府文旅、商旅會展、景區、樂園四個核心服務領域,騰訊已打造「一部手機遊雲南」、雲上廣交會、雲上文博會、成都天府智慧綠道、海珠生態溼地等上百個標杆案例,推動著產業發展與價值升級。其中,在政府文旅領域,「一部手機遊雲南」項目已建成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個旅遊綜合管理平臺和「遊雲南」App旅遊綜合服務平臺,助力雲南構建數字文旅新生態,探索文旅新體驗,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引領了全國「一機遊」模式創新發展。目前,包括雲南、福建平潭在內,全國已有超過40個「一機遊」智慧化項目。
針對文化大數據,曾佳欣透露,騰訊目前已經將文旅領域相關能力組建為文化雲平臺,服務文化機構做好文化數位化建設。
同時她表示,騰訊文旅的成長離不開合作夥伴的力量,未來也期待更多優秀合作夥伴加入,與騰訊一起推動文旅產業的數位化發展,共創有溫度、有品質、有力量的數字文旅時代。
以下為騰訊雲副總裁、騰訊文旅總裁曾佳欣演講原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今天來參加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廈門峰會,今天想借這樣的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在數字文旅的實踐和一些探索。
先來看一組數據,一個是今年的國慶黃金周,全國旅遊人次恢復率達到了79%,同時旅遊收入也恢復近70%,在龐大旅遊人群的背後,我們看到福建還是比較亮眼,它的旅遊收入同比增長超過10%,在全國也算是名列前茅。
數據是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文旅市場的需求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是防控,應急的管理常態化;同時預約制也得到了進一步推廣;還有旅遊消費的升級形態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這就引發了我們很多的思考。騰訊是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我們服務很多文化行業、文旅行業的客戶,也做了不少案例,常常跟一些合作夥伴去交流探討。我這裡提三個問題:文化旅遊是體驗經濟,為什麼要做智慧化、數位化?文旅行業的數位化投入最終會產生哪些價值?文旅行業的數位化升級,究竟是哪些能力、怎麼做?
騰訊有什麼能力可以支持文旅行業的發展?我們都知道,騰訊有非常龐大的社交平臺,基於微信、QQ可以觸達到海量的用戶,同時也有非常多優秀的網際網路產品,比如說在支付、安全、文化等等領域都有非常多的產品和實踐項目在積累,非常希望將我們消費網際網路所積累的能力向產業網際網路進行輸送。
在數字文旅發展的過程中,騰訊要發揮我們的優勢和行業夥伴一起做好三端的能力建設:用戶端、管理端、產業端。什麼是用戶端?我們都知道,在用戶的運營體驗上,其實發生了很多的升級和變化,強化在文旅行業的用戶運營體驗是我們必須要建立的能力;在管理端,治理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在產業端還要助力產業的經濟發展,創造產業的價值。
為此,我們總結了「7合1」的生態服務戰略,圍繞解決方案、產品、產應運營、產業生態、C端生態融合、產業園區、專家智庫、產業投資形成了七星服務模式,以客戶為核心,通過七大維度的服務來打造行業「建設+運營」的生態圈。
基於這個策略,我們也聚焦四個核心領域。有很多朋友問我,文旅這麼沒有邊界的行業你要怎麼做?我們應該將它的賽道更加清晰化,所以這四個核心領域應該說是共建成一張文旅產業網際網路。
政府文旅領域,比如大家熟知的「一機遊」。它不是簡單的文旅旅遊平臺,它是將我們剛才提到的三端進行打通,升級我們的服務流程和技術能力,讓背後形成了一套以技術為基石,以云為基石的體系化專業能力。這裡我們看到,安全、智能化的建設是需要持續地迭代服務。
在景區和樂園的數位化建設上,我們整合了很多合作夥伴,打造了一些新的體驗和應用。比如北京環球度假區、少林寺、廣州等一系列的智慧化建設和商業化運營的綜合實踐。
很多人說會展和文旅沒有關係,會展行業其實會帶動地方經濟和文旅經濟。今年的疫情對會展行業衝擊非常大,但同時也加速了行業數位化的進程。我們也非常幸運地抓住了一些機會,幫助會展行業突破了原有的商業模式、呈現模式,探索到了一些新的機會,包括展覽展示、網際網路營銷等等的新模式。
如何將我們會展的線上線下的能力服務於主辦方?我們建立了「1+3」的建設模式,推出了一會、一展和一館的中心平臺和能力,也希望能夠在廈門嫁接更多的服務。剛才那些案例裡面我們也看到有廣交會、深圳文博會,我們做了近百個會展的線上線下融合服務。
再提一下文化大數據。近些年國家不斷強調「文化自信」,提倡文旅融合,文化呈現的軟實力為旅遊帶來了大量的增值。在此基礎上,我們落地了很多項目,比如雲遊敦煌等。騰訊可以將我們的IP生態和當地的旅遊進行聯合,讓用戶更加喜愛我們的產品,體驗沉浸式線上線下服務。同時我們也為組建文化雲平臺提供能力,幫助更多的文化機構,幫助他們一起做好數位化建設。
還要講一下生態合作夥伴,我們是共建這個行業的發展。感謝我們的合作夥伴,也希望在未來彼此能夠提供更多的價值和能力,一起探索資源的融合、項目落地、商機合作,歡迎大家與我們共創行業新模式,將你們的能力和我們的能力進行融合,為行業的價值落地生根提供更多的服務。
最後我想總結一下,「向下融合」與「向上創新」,「向下融合」就是行業和地方一起去做產業融合,「向上創新」是在數位化的舉措上還有太多的機會等待我們一起去挖掘,將來在產品、安全、技術上也會有更多的服務,我們一起共創有溫度、有品質、有力量的數字文旅新時代,謝謝大家!
(本內容屬於網絡轉載,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請聯繫編輯刪除。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