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曝光的是關於醫療垃圾的黑色產業鏈↓↓↓
國家對直接關係到人們身體健康、環境安全的醫療廢棄物有著嚴格監管,推行醫療廢物集中無害化處置,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轉讓、買賣醫療廢物。
但是,這個領域裡卻仍有一條黑色的產業鏈.
河南省濮陽縣子岸鄉一個廠房內,堆放著大量使用過的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不少醫療垃圾還殘留著藥水,上面的標籤顯示,這些醫療垃圾大都來自周邊的醫院。
除了輸液瓶、輸液袋,這裡還有少量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
按照我國《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以及相關規定,輸液瓶、輸液袋必須有相關資質的單位才能回收處理。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屬於醫療廢物,必須交由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集中焚燒等無害化處置,不能重複再利用。
對此,河南省濮陽市破碎料加工廠負責人史老闆承認,他這裡沒有相關資質。
滿地都是清洗醫療垃圾的汙水
老闆竟稱:滿了就澆地,不礙事
為了逃避檢查,史老闆將加工醫療垃圾的地點分散到了三四處,偷偷將這些醫療垃圾加工成業內所說的破碎料,然後賣給下遊企業。
清洗醫療垃圾所產生的汙水夾雜著各種藥物殘留,散發著刺鼻的味道,就這樣直接被排放到牆邊的大坑裡。
山東鄆城唐廟鎮前廠村,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小院裡,擺放著一捆捆的塑料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
這些醫療垃圾同樣被加工成破碎料,加工作坊的趙老闆坦誠,他也沒有任何資質,清洗破碎料的廢水,混合著藥水,順著這道水渠,直接被排放到地裡。
在陝西西安臨潼區零口鎮,一個廢棄的養豬場,不過這裡也是一家醫療廢物加工點,地上堆放著大量用過的輸液管,過道裡、院子裡,堆放著一袋袋使用過輸液管。
除了輸液管,這裡還有注射器、血包等多種醫療廢物。
這些本應該被集中無害化處置的醫療廢物,在這裡,卻同樣被加工成了破碎料等待出售,負責人告訴記者,附近村子裡有好幾家在加工輸液管破碎料,每月加工量二三十噸,差不多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醫療機構每月產生的廢舊輸液管總量。
為防止疾病傳播,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我國制定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多項規章制度,然而記者在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等多地調查發現,不少從業者都在偷偷加工處理塑料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甚至輸液管、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
從業者心裡非常清楚,清洗醫療垃圾的廢水混合著藥水,勢必汙染周邊環境乃至地下水。陝西省西安市破碎料經銷商李傳傑稱:「它是屬於醫療垃圾,各種藥都有, 流到地下就汙染了。」
明知有危害,但是由於每噸破碎料可以賺取千元左右的利潤,一些從業者仍然不惜鋌而走險。
醫療垃圾甚至醫療廢物加工成的破碎料,又會被做成什麼產品呢?
在河北,一家工廠大門緊鎖,走進廠房,裡面堆放著大量破碎料,老闆介紹,這些原料都是由輸液瓶、快餐盒等破碎料混合而成,中間還夾雜著一次性注射器碎片。
這些破碎料經過簡單加工,就變成了這種白色塑料顆粒,業內俗稱再生料。
據記者調查,不少地方都有專門用醫療垃圾破碎料加工再生料的工廠。
同樣,加工再生顆粒產生的汙水,不經任何處理,就直接被排放到地裡。
新料與廢舊醫療再生料對比
這些輸液瓶、輸液袋等醫療垃圾,甚至夾雜著一次性注射器等醫療廢物做成的再生料,由於藥物殘留無法徹底清洗乾淨,相比新料,再生料顏色會發黃、發灰,那麼,這些帶有藥物殘留的再生料,最終被做成什麼產品呢?記者繼續向這個黑色產業鏈的下遊追蹤。
河北幾家做再生顆粒的老闆告訴記者,他們這裡生產的再生顆粒,大部分被下遊企業加工成塑料網袋。
根據從業者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了河北省任丘一家專門生產蔬菜網袋的企業。
車間內正在忙碌地生產,角落裡堆放著用來生產網袋的原料。
負責人承認,他會根據客戶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再生料。他告訴記者,別看工廠規模不大,每天生產的蔬菜網袋數量高達10萬多隻,行銷全國各地。
由於這樣的再生料韌性好、價格便宜,除了蔬菜網袋,很多塑料製品都會用到,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謂五花八門。如洗臉盆、方便袋、一次性水杯,甚至是幼兒園裡的懸浮地板,一位再生顆粒加工廠負責人稱:「懸浮地板每天可用水衝,衝一遍之後小孩在上面爬,玩之類的。」
在山東臨沂,一家生產兒童玩具企業的負責人承認,這裡做兒童玩具經常會用到廢舊醫療再生料。
看到很多黑心商家用廢棄血包、注射器賺錢,不少網友的第一感受就是四個字——「觸目驚心」。
@我叫我不叫泡泡:觸目驚心!
@藍笨蛋:嚇死人
@小潤酥:這樣的老闆良心何在?
@我是你嫻哥:簡直喪心病狂
還有網友表示,把廢料做成兒童玩具,實在是太心黑了
@夢在深巷198605:天啊 小孩子們的玩具
@千淺0千曖:我覺得做成小孩玩具的,心真是黑了
@Keith科科:我能評論一下麼?喪盡天良
據央視新聞消息,之後記者與西安市環境監察大隊,趕到被曝光加工廠的位於西安臨潼區的出租房內。經勘察,加工廠是非法的,其行為是違法的。執法人員將連夜取締,對廢舊輸液管進行妥善處置;加強對此類加工行業的摸排、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