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的這首詞裡就出現了端午帶五彩繩的習俗。
五彩繩,又稱五彩絲,具有闢邪作用,兼有祈福的寓意。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闢陰邪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諸多闢邪習俗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五色絲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小的時候每年臨近端午,我都會看見好多小夥伴手腕上繫著各種各樣的彩繩,我覺得很漂亮,回到家也讓爸媽給我安排一個。奶奶告訴我那是端午用來闢邪的彩繩,帶著可以帶來好運。小時候一遇到過節,可以有理由買新衣服,買各種各樣漂亮的飾品,吃各種節日美食,無論什麼節總會很開心。
童年的快樂仿佛很簡單,一顆甜甜的粽子,一條手工編織的五彩繩,就足以讓你感受到節日的氣氛,開心到飛起。看看現在,我們對於傳統節日的印象大都停留在放假和美食上了,粽子的種類越來越多,蛋黃粽子、水晶粽子、臘肉粽子、火腿粽子……市場上各式各樣的粽子眼花繚亂,但卻沒有以前蜜棗粽的香甜。五彩繩的蹤影更是罕見,很多小朋友都沒見過,更別說端午戴著它了。
今天打開抽屜,看見柜子裡的手鍊,想著端午快到了,突然開始懷念小時候的五彩繩,上午特地去街上逛了逛,試著能不能買到一條,結果竟然沒有發現它的蹤影,心情多多少少有點失落,童年的味道找不到了。不知道是節日變了,還是我們自己變了,原來一條彩繩就能開心一天,現在卻連過節都變成了一種奢侈。
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大家都能在端午那天回到親人身邊,跟家人一起品嘗今年的粽子,就算五彩繩的快樂體會不到了,也別放棄這個大家相聚的機會,不能浪費這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