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有一種情感叫思鄉

2020-12-26 騰訊網

《我和我的家鄉》:有一種情感叫思鄉

山東師大新聞與傳媒學院戲劇影視文學2019級1班 張潤薇

有一個我們小的時候拼命想逃離,長大後卻拼命想回去的地方;它叫家鄉,有一種我們笑著回想,最終卻淚流滿面的情感,它叫思鄉;有一部讓我們開懷大笑而又感懷沉思的影片,叫《我和我的家鄉》。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通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神筆馬亮》五個故事單元講述了發生在中國五大不同地域的家鄉故事,抒發了人們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展現了近年來我國攻堅脫貧成果,是一部搞笑而又不失內涵的喜劇片。

群星薈萃,大咖雲集,成為近年來獻禮片的一種陣容形式。從導演到編劇再到演員,《我和我的家鄉》的製作班底配置可謂是豪華至極:由張藝謀擔任總監製,寧浩擔任總導演,張一白擔任總策劃,寧浩、徐崢、陳思誠、鄧超和俞白眉、閆非和彭大魔分別執導五個單元故事,演員陣容更是匯聚到了喜劇界的半壁江山:葛優,黃渤,沈騰,馬麗……就連隨便一個客串小角色也是頂流明星:楊紫,王俊凱,李易峰……從《建軍大業》到《我和我的祖國》再到《我和我的家鄉》,觀眾對"數星星"的模式已經習以為常,並逐漸形成了一種觀影期待。流量明星的加盟為影片票房提供一份助力,著名導演的聯手為影片口碑提供一份保障,這也是愛國題材獻禮影片一種較為成功的商業運營,並形成市場上其他影片無法比肩的競爭優勢。當然,明星的助力加盟絕對不是一部影片的定海神針,一部優秀的影片不僅需要優秀的演員與導演,更需要有內涵和共情力的內容與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影片將風格多樣的故事單元寓於同一主題背景中,以喜劇的形式從小人物的視角切入脫貧攻堅的宏大主題。影片的五個故事單元分別聚焦社會醫保問題,鄉村旅遊開發,教育基礎設施變遷,沙漠種樹和賣貨及書記回鄉扶貧歷程,多樣的故事內容風格融入了不同導演的個人印記特色。寧浩導演將《我和我的祖國》中「張北京」這一人物延續到本片中,其標誌性的帽子都未摘下,作為北京市裡一個普通小人物,為幫二舅報銷手術費讓其使用自己的醫保卡,二人在醫院裡上演了一場錯位動作表演和「追殺式逃亡」,令人捧腹大笑。寧浩對「錯位、追擊」敘事場景的熟練運用,不僅彰顯了自己獨特的電影風格,也為影片增分不少。而陳思誠導演則是將他執導的「唐人街探案」的人物、模式嵌套入本片,偵破了一起「天上掉下個UFO」的懸疑案件。邏輯嚴密,一波三折,真相反轉,引人入勝,為影片增添了懸疑的色彩,豐富了影片的題材形式,使該故事在喜劇的大氛圍中獨樹一幟,更具特色。此外,開心麻花團隊也對他們此前的影片有所致敬,影片中沈騰與馬麗在向日葵花海中浪漫合影兌現了此前《夏洛特煩惱》中夏洛對冬梅所許下的要送她一屋子向日葵的誓言。《神筆馬亮》這個多少有些超越現實可能的故事,表達的流暢自然,絲毫沒有違和感,可見開心麻花團隊製作喜劇的強大功底。相比之下,徐崢的故事明顯是打的溫情牌,煽情而感人。範偉飾演的老師為了學生的一管顏料在滂沱大雨中奮不顧身地奔跑,那份誠摯的育人之心隨著老師焦急而笨拙的奔跑身影表現得淋漓盡致,讓觀眾不禁潸然淚下。五個故事儘管形式風格各具特色,不盡相同,但主題敘事都緊緊圍繞家鄉的變化發展而展開,形散神不散。

「回歸」是影片人物所展現出的精神價值追求,契合了脫貧攻堅戰略中人民所展現出的高尚品質。《回鄉之路》故事中,鄧超飾演的喬樹林詮釋了什麼叫做「回歸」與「堅守」。他的童年在氣候條件惡劣的毛烏素沙漠中度過,在他的老師亦是養母的諄諄教誨中成長,長大後,他回到這片土地,開荒種樹,為了家鄉的果樹四處奔走,這是他對家鄉的回饋努力。而此次喬樹林的師姐,著名電商主播閆飛燕的「回歸」,不僅是對自己青春記憶的「回歸」,也是對家鄉建設的「回歸」。她發揮自己的專業本領,帶動家鄉產品的銷量,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二人的努力與回歸,完成了老師當年對他們的囑託,「用自己的本領知識讓家鄉變個樣兒」,老師的奉獻與付出也成為召喚他們回歸的力量。如果說《回鄉之路》是對家鄉經濟的建設回歸,那麼《最後一課》就是對家鄉情感的精神回歸。故事講述了在瑞典教書的範老師得了腦梗塞,記憶停留在了1992年在鄉村教書的時候,為了喚醒範老師失去的記憶,他的學生在家鄉重塑了當年上課場景的故事。這是一種深藏於心的掛念與牽絆,在範老師忘卻一切功名利祿,繁華榮譽時,卻依然記得家鄉的課堂與孩子。他記得當年上課的每個細枝末節,記得每個孩子的音容笑貌,然而,時代發展變遷的產物終究與過去的年代格格不入。他奔走在故鄉的大街小巷,腦海中的青磚綠瓦,狹窄小道與如今的霓虹光影,高樓大廈不斷交錯閃現,他踉踉蹌蹌,茫然無措。最終在熱鬧繁華的廣場前他再次見到了當年那個令他印象深刻,手握畫筆的學生小峰,他的記憶終於被喚醒。這是範老師記憶的回歸,也是他對家鄉情感的精神回歸。同樣,《神筆馬亮》故事中,主人公馬亮放棄出國進行藝術深造,投身於家鄉的扶貧工作建設也是一種回歸,他與夫人鬥智鬥勇最終取得她的理解與支持,夫妻二人在心靈與精神上取得了同步與共鳴。生活中,正是有無數像喬樹林,範老師,馬亮一樣「回歸」的人,我們的脫貧攻堅事業才會如此成功。

遊子思鄉,落葉歸根,無論何時,家鄉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深的牽掛。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雖存瑕疵,如故事深刻性仍有欠缺,人物轉折略顯生硬,但整體而言,瑕不掩瑜,是一部在藝術價值與商業價值上都較為成功的喜劇影片。其所展現出的精神風貌契合了當下社會生活的價值追求,寓教於樂,極具社會影響力。

END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曝推廣曲MV 鄭鈞陝西方言獻唱
    這是鄭鈞第一次用家鄉話陝西方言寫歌,以低沉磁性的嗓音唱出對父親和家鄉最深沉的眷念,並深情感言:「家鄉就是父親的樣子。」9月27日影片將舉辦《我和我的家鄉》電影首映活動,眾主創強勢集結,為家鄉助力!此外,還將進行全網同步直播,全景展現五城聯動首映盛況。影片現已開啟全面預售,預售首日票房突破2000萬,網友紛紛表示迫不及待看到電影上映。
  • 情感美文:凌晨蛙叫
    情感美文凌晨蛙叫 文/五令書生插圖:網絡那年離開家鄉,沒有向樹林中的小鳥告別,也沒有向田間裡的青蛙打招呼。爾後幾年,雖返鄉數次,卻也來去匆匆。在異鄉的凌晨,多是被汽笛聲或鬧鐘叫醒,我太久太久沒有過從鳥語中醒來的美妙感覺了。近幾日凌晨的鳥語蛙聲,真是讓我情緒萬千呀,我仿佛回到了家鄉的那座山嶺中。
  • 《我和我的家鄉》導演鄧超俞白眉講述思鄉情愁 鄭鈞催淚獻唱推廣曲...
    這是鄭鈞第一次用家鄉話陝西方言寫歌,以低沉磁性的嗓音唱出對父親和家鄉最深沉的眷念,並深情感言:「家鄉就是父親的樣子」。  海報 片方供圖  《我和我的家鄉》之《回鄉之路》由鄧超和俞白眉聯袂執導,鏡頭對準中國陝北,藉由「沙地蘋果」經銷商喬樹林(鄧超 飾)偶遇同校大師姐閆飛燕(閆妮 飾),共同踏上回鄉之旅的動人故事,向所有用堅守染綠荒漠的治沙英雄致敬
  • | 我和我回不去的家鄉
    我有一個非常理工屬性的朋友給我解釋過一次,說是人的腸道菌群是在小時候調教出來的,哪怕很久沒吃到家鄉菜了,會有一些轉變,但是只要有家鄉的口味,菌群立馬就會活躍起來,記起童年的質感。還有另外一個朋友說這是胡言亂語,真實的原因是因為大腦裡留下的不光是小時候東西的味道,還會牽連出那個無憂無慮的場景和生活狀態。
  •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有哪些經典臺詞?
    《我和我的家鄉》老師的故事有原型嗎?《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鄧超、沈騰的角色,在真實生活中也能找到原型。他們是鄉村教師、治沙英雄,還有扶貧幹部。他們堅守信念,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和奉獻,用自己的力量建設家鄉,成就了不朽壯舉。
  • 尋找上政的家鄉味道,緩解思鄉一步到「胃」
    點我查看全圖瓦罐湯是一種江西南昌漢族民間傳統的煨湯方法,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使其獨具特色。點我查看全圖刀削麵全憑刀削得名,其又稱駙馬面,是山西省的一種特色傳統美食,也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它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等特點,是山西人民日常喜愛的麵食。
  • 《我和我的家鄉》: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故事
    在《我和我的祖國》大獲成功後,同樣由5位不同導演聯合執導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光臨銀幕。曾幾何時,主旋律影片是被業內人員以及觀眾所排斥的類型。原因無非是影片質量低廉、故事平淡乏味、說教強迫性濃厚,用主旋律脅持著觀眾的審美選擇。但現在,我們看到的主旋律影片製作精美、故事編排極富特色、演員表演上乘、感情烘託自然,不自覺地就會代入其中。
  • 《鎮魔曲》X《我和我的家鄉》聯動決定! 重磅活動今日上線!
    家鄉,每個人都有一份最獨特的回憶。如果這份回憶充滿了喜劇色彩,會是怎樣?《鎮魔曲》攜手《我和我的家鄉》影遊聯動,送你國慶強檔電影票,在歡聲笑語裡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家鄉景色。
  • 《我和我的家鄉》|家鄉是一生的坐標
    想念家鄉、熱愛家鄉、讚美家鄉、扶助家鄉,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情感和主題。我的家鄉重慶是一個兩江環抱的半島城市,我從小就在這個城市裡長大,常言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對於我來說,家就是一條嘉陵江、一條長江,以及親人和美味。
  • 《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突破15億,神筆馬亮細節獲觀眾滿分好評
    10月6日,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實時顯示,截至10月6日19點45分23秒,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總票房成功突破15億! 票房大獲全勝的同時,由沈騰和馬麗主演的《我和我的家鄉》之《神筆》單元也收穫了細節滿分好評,其細節的到位程度直接引發了網友們的一波回憶熱潮,從《西虹市首富》到《夏洛特煩惱》,其隱藏的彩蛋細節滿滿
  • 小學生寫好家鄉特產美食作文的4個秘訣:顏值、來歷、味道和情感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每個人的家鄉都有特產美食,天津的大麻花,合肥的炊餅,新疆的大棗,北京的烤鴨,普陀山的海鮮,哈爾濱的紅腸,廣州的蝦餃等等,數不勝數。如果語文老師讓我們寫家鄉的特產美食作文,你該怎麼寫?麥田老師認為要寫寫好特產美食作文,就必須在特這個字上下功夫,家鄉特產美食的特別之處在哪裡,你要在作文裡寫清楚。具體來說,就是四個秘訣,分別是特別的來歷、特別的顏值、特別的味道、特別的情感,能把這四個方面寫好了,那就是一篇好作文。
  • 從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看長城汽車,為何說它是教科書級中國品牌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一經上映就好評如潮,喚起觀眾濃濃思鄉情的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中國鄉村日新月異的變化,而長城汽車的「參演」,也從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
  • 《我和我的家鄉》:共鳴於時代的新主流電影
    自10月1日上映以來,獻禮中國全面邁向小康社會,體現精準扶貧的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以下簡稱《家鄉》)票房已超26億,續寫了姊妹篇《我和我的祖國》(《祖國》)在去年國慶檔票房奪冠的佳績
  • 《我和我的家鄉》之所以感人,是因為人們心中那樸素的情感尚存
    在看《我和我的家鄉》這部劇時,一邊看一邊在心裡嘀咕著,那些自詡很高級、很有知識的人,會不會嗤笑我們?因為我們看這樣的電影竟然還會感動流淚,他們會認為我們的這種感動比較低級、比較農民。因為那些所謂高級、專業的觀眾,在當下太多了。因為他們都聲稱自己看片無數,比我們這些很LOW的觀眾視野要寬廣多了,所以他們就瞧不起我們這些看主旋律片子還要感動的人。
  • 抖音攜手《我和我的家鄉》,記錄美好家鄉見證故土情懷
    【天極網IT新聞頻道】在剛剛結束的國慶假期,抖音作為《我和我的家鄉》電影聯合出品方,在站內上線「我和我的家鄉在抖音」主題活動,通過家國主題短片、創意視頻拍攝、百城家鄉7×24小時直播等一系列玩法,在雙節同慶的假期中帶動用戶一起為「最美家鄉」花式call,記錄家鄉美好瞬間,感受別樣家國情感。
  • 賀知章回到家鄉寫下兩首詩,有情感的文字,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尤其是對於遠離故鄉的遊子來說,優美的文字牽動著他們的情感,溫暖著他們的心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尤其是詩詞中,羈旅行役、思念故鄉的題材是很常見的。人們用詩詞表達內心情感,是人之常情,是再平常不過的的事情了。如李白的《靜夜思》,這首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唐詩,寫的不就是一位漂泊在外的遊子在月夜思念故鄉的情懷嗎?月亮不僅成為情感的寄託,甚至成為思鄉的代名詞。
  • 濟南人辛棄疾的思鄉情②:他的600多首詞為何沒有一首直接寫家鄉濟南?
    事實上在南宋作為身份特殊的「歸正人」,辛棄疾在思鄉情緒的表達上難免有尷尬和為難之處。《滿江紅·點火櫻桃》這首詞的寫作確切年代現在無法考證,從意境推測,應該是辛棄疾中年政治失意後的思歸之作。詞的下闋寫道:「層樓望,春山疊。家何在,煙波隔。把古今遺恨,向他誰說。蝴蝶不傳千裡夢,子規叫斷三更月。聽聲聲、枕上勸人歸,歸難得。」
  • 我和我的家鄉
    編者的話對於家鄉的愛,很多人說不出口。對於家鄉的想念,很多時候都是離開家鄉之後,才在心中一點一點瀰漫開來,鄉愁的種子也隨之悄悄發芽。本期「五月」,把6位青年和自己家鄉的故事,講給你聽。土壇是家家必備的,我們那兒叫「酸水」罈子,老薑、紅蘿蔔、青花椒常年放在裡面,季節性的時蔬都可入壇,在炒菜時候放一點土壇酸水,炒出來的菜絕對是頂有味兒的。「黴豆腐」也是必備釀菜,黴豆腐其實就是一種腐乳,將豆腐切成方塊兒靜靜地讓其生黴,長出綠色的長毛,仿佛豆腐成了精。可是,你把這些「綠毛怪」在醬料裡面一滾,他們就變得老實,蘸料密封數月再開壇食用,能吃出時間感和獨特的壇味。
  • 《我和我的家鄉》和主旋律喜劇的笑中有淚|對話張苗
    但這一數字在《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張苗心裡,仍留有少許遺憾。《我和我的家鄉》總製片人、總發行人張苗此時的遺憾不關乎影片的具體盈利表現,而是「還有太多人沒看到《家鄉》」。 譬如,疫情還沒有消除,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大量的學校施行封閉式管理,一些地區的影院尚未復工。
  • 我和我的家鄉|小城卓尼 秋去冬來,憶鄉愁
    我和我的家鄉|小城卓尼 秋去冬來,憶鄉愁 2020-10-20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