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圖放大十倍後:發現一個神秘人物,網友:那是外賣小哥?

2021-01-15 讀文增益

若是問道在中國人人皆知的一個古畫,基本上都是說《清明上河圖》。但很少有人知道,《清明上河圖》之中其實有三個版本。最近的是清朝的版本,遠一點的是明代仇英版本的,而原圖就是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明朝和清朝的《清明上河圖》,按理來說其實都是北宋那一幅圖的摹本。描繪了各自朝代中生活的場景,但無不都延續了北宋那時候寫實的風格。為我們了解古代時期的社會生活提供了一個窗口。

因此我們將這些圖放大,其實就可以了解到古人當時是怎樣生活的。比如說明代仇英版本中放大十倍的這個圖,我們可以明確地看到圖中的百姓在蓋房子。注意中間有兩個人拉的那個鋸子。

這就是框架鋸,這種工字型的鋸子在古代十分的關鍵,各種木質物品都離不開它。如果沒有這個鋸子的話,就要靠木楔子打進去再劈開,這樣製造出來的木板就很是不平整。還要額外使用各種工具來進行加工,但有了框架鋸就方便許多。

而在《清明上河圖》中出現了最早的框架鋸形象,為我國歷史學家考證古代的物質文化史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而在宋代張擇端的原始版《清明上河圖》之中,我們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的東西。

比如這幅畫之中的店鋪,叫做「腳店」。這可不是什麼洗腳店,在古代這是一個專門公認短暫歇腳的店子,而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腳店是一個方形的。其中前面寫著「十千」,側面是腳店,所以聯合起來就是「十千腳店」。

到了晚上的時候,裡面就會點上蠟燭,這樣晚上路過的客人就不會錯過歇腳的地方了。這也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燈箱廣告了,而這家店另外的兩個招牌「天之美祿」,則是美酒的意思。歇個腳還要喝酒,可見北宋人民是有多愛喝酒啊。

而體現北宋人民愛喝酒特點的還有這一個角落,畫的是一家叫做「趙太丞家」的醫藥鋪子。吸引人的是左右兩邊的招牌,寫的是「太醫出丸醫腸胃藥」以及「治酒所傷真方集香丸」。又是腸胃又是酒傷的,想去和北宋人民拼個酒!

啊對了,還有這一角落比較奇特。這裡有個人,一手託著兩個碗一手拿著一雙筷子,看打扮像是酒店裡跑堂的。那拿碗的技術熟練的很,先是雜技。一看就是給顧客送餐的,這是北宋時期的「外賣小哥」啊。

宋代的餐飲業十分的發達,那時候也確實是衍生出了「外賣」業務。只不過那時候叫做「逐時施行索喚」或者是"咄嗟可辦",一樣也是足不出戶便可享受到送餐服務。若是要選一個穿越年代的話,選宋朝無疑是幸福得很的。

而通過以上這些,畫家所描繪的圖卷中。市井氣息撲面而來,在沒有攝影攝像技術的古代,我們要了解古代社會的生活方式,生產技術等等。這類寫實性極強的圖卷或是一些壁畫,才是我們領略那個世界的最佳途徑。

而這一本《張擇端和他的《清明上河圖》》從點到面系統解讀這一幅不可不知的中國名畫,不止可以給孩子原汁原味的中國古典藝術啟蒙,更是生動有趣的中國文化通識課!專業藝術教育團隊精心編撰,陳丹青、熊亮、王志安聯合推薦!

並且此本藝術繪本現在度小店打折價僅需66.8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後發現:現在很火的職業,在宋朝早已出現
    說到《清明上河圖》,歷史發燒友們一定非常的興奮。從表面上看,張擇端用美術手法描繪出了宋朝開封極其繁華的商業,但實際上,當我們把《清明上河圖》放大20倍,我們就會發現:張擇端通過一系列細節描繪極其隱晦了的表現出了北宋後期的朝政腐敗與社會亂象。
  • 外賣小哥在包裝上畫畫走紅,網友:給我一副清明上河圖
    不過畫畫也並非日本網友的專利,在國內有一個特別的群體,他們也可以做到有求必應。在日常生活中,雖處可以見到外賣小哥們的身影。對於當今的外賣小哥們而言,可都是多才多藝的人才。在日常的工作中,外賣小哥們除了要準時地將外賣送到客戶的手中之外,還要滿足客戶們的特色需求。
  • 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後,發現樹下一個男子在睡覺
    就拿書畫界來說,《清明上河圖》絕對算是一幅大作,由名人張擇端創作。該畫描繪了北宋的繁榮景象,對後世影響深遠,頗有研究價值和欣賞價值。在外行人眼裡,它就是一幅名畫,但是在內行人眼中,這是一個社會、一個國家、一個時代。如果你將整幅畫放大100倍,不會為之驚嘆,你會知道什麼叫做巧奪天工。放大到這個倍數之後,你會發現一個難言場景:這個在樹下睡覺的人正在幹什麼?
  • 專家將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後,有一個驚人的發現,這個人在幹嘛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大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這幅畫非常的龐大,將當時北宋的都城汴京的生活風貌展現了出來,裡面人物眾多,形態各異,實在是上乘之作,很難想像他是怎樣畫出來的。因為描述的場景很多,雖然都有所展示,但是他們可能無法清楚地分辨出來。
  • 一幅畫展現了一方小世界,清明上河圖放大了一百倍是什麼效果呢?
    一幅畫展現了一方小世界,清明上河圖放大了一百倍是什麼效果呢?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非常鮮明的藝術特色,作者以鳥瞰式的畫法將整個將汴京這一地區的景色和事物全都描繪了出來,清明上河圖相較其他的作品顯得更加的清新淡雅,整幅畫採用了傳統的手卷形式,組織畫面採用的是散點透視法。在畫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裡面的任何事物,大到山川河流,小到花花草草,沿街攤位裡面的人物描繪也是非常的清楚。
  • 他們用了6年,把《清明上河圖》做成了一本立體書
    但出於文物保護的目的,《清明上河圖》的真跡幾乎每隔十年才能公開展示一次,能親眼所見真跡並近距離觀賞的機會,實在難得。不過現在有一個機會,能讓你把《清明上河圖》帶回家慢慢欣賞!下單後,圖書套裝將於12月20日統一發貨。
  • 名畫《清明上河圖》中隱藏的殺局:暗藏24具屍體,還有間諜藏身
    其實如果你能夠把這張圖放大10倍,就會發現這幅畫不僅沒有描繪盛世的狀況,而且通過人物的細節,映射了深層次政治問題,裡面藏著驚天殺局!在小販的叫賣聲中,金、遼、西夏、高麗等國的間諜、刺客已經潛伏入畫,只待客船穿過虹橋,就一起拉開北宋帝國覆滅的序幕。
  • 它被譽為明版「清明上河圖」,放大10倍,卻發現有個戴眼鏡的男人
    和《清明上河圖》一樣,《南都繁會圖》也描繪了明朝舊都南京的市井繁榮景象,因此被譽為是南京的《清明上河圖》。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倘若你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會發現裡面竟然有一個戴眼鏡的人。那麼這就引起了人們的猜疑,這個人難道是個穿越之人嗎?
  • 90後玩家在虛擬世界神還原清明上河圖和故宮,網友:這也是匠心!
    日前,一個由90後組成的團隊「國家建築師Cthuwork」在《我的世界》中打造的《清明上河圖》登上了微博熱搜,閱讀量高達700多萬。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在視頻中看到,「國家建築師Cthuwork」在遊戲中,用一個又一個的方塊為元素組成了整幅《清明上河圖》,場面宏大,幾近於逼真。值得一提的是,在視頻中,除了《清明上河圖》中的基本建築外,還有在街道上穿梭走動的居民和運河中停靠的客船,讓繁華的北宋東京躍出畫卷,以動態的形式展現在玩家面前。
  • 《清明上河圖》並非清明時節的景色,那「清明」二字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想必大家都知道,就算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也會知道中國有這麼一幅規模宏偉的畫作。這幅畫長528釐米,寬24.8釐米,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一幅受人歡迎的巨作。畫中所描述的是北宋年間的都市生活,裡面的每一個景象,每一個角色都畫得非常細緻、清晰。
  • 500年前的古畫放大十倍後,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顛覆歷史
    然而,500年前的一幅古畫被放大十倍後,竟然在畫中發現了一位戴眼鏡的男子,這是不是意味著眼鏡在我國出現得更早? 他出身寒門,幼年失學,曾當過漆工,後靠自身努力成為我國美術歷史上少有的、平民出身的畫家。仇英生於1497年,卒於1552年。所以,《南都繁會圖》是他在這期間創作出來的。
  • 畫漫畫的外賣小哥
    畫漫畫的外賣小哥山石101「派你們店裡最有才的帥哥過來。」以前美團外賣最高要求也就停留在視覺審美上,隨著外賣行業成為了我們生活的習慣後,便發生了更多有趣的事情,現在外賣小哥不僅要會說話,還得會畫畫。廣東小夥@oooran就是這樣一個財技與才氣兼備的小夥子。
  • 價值100億的《清明上河圖》千年之謎揭曉,824個人物逐一「復活」
    《清明上河圖》千年之謎二《清明上河圖》的畫面中,乘轎、騎馬者帶著僕從的行列,土墳後面向城市一段,細細分析,這些人雖然有上墳掃墓的可能,倒不如說它是秋獵而歸更恰當些。《清明上河圖》千年之謎三上面對清明時節產生了之一,那如果不是描繪的清明景色,為何又以《清明上河圖》命名呢?
  • 「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將在新加坡展出
    新華網新加坡8月31日電(記者 陳濟朋)新加坡一家公司8月31日宣布,被譽為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鎮館之寶」的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據展覽活動主辦方新加坡華鼎集團和新加坡國際展覽集團介紹,這將是這一作品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以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展出後,首次在中國以外展出。主辦方對能夠爭取到這幅作品在新加坡展出感到高興。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以北宋畫家張擇端所繪《清明上河圖》為藍本,由水晶石數字科技公司耗時兩年完成,將原作放大30倍,投影在高6米、長約110米的巨幅屏幕上。
  • 用《清明上河圖》的書籍,帶孩子跨越時空,一覽大宋風華
    而清明上河圖有非常豐富的內容, 其中會有十分細緻入微的生活觀察,刻劃每一位人物、道具。每個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態,各有情節。房屋、橋梁等建築結構嚴謹,描繪一筆不苟。所以,它真的可以作為我們與孩子一起看名畫的首選。
  • 《清明上河圖》「清明」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清明上河圖》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張擇端所畫,描繪了當時都城東京的自然風光和繁華景象,這幅畫寬24.8釐米、長528.7釐米,畫中人物至少超過500人,還有房屋樓閣三十多棟,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隻,車轎有二十多件,內容極其豐富。
  • 他「篡改」了《清明上河圖》-虎嗅網
    最近,中國的傳世名作《清明上河圖》,被一位來自荷蘭的華裔藝術家篡改了!影響全球潮流文化的「大人物」,全都穿著一身潮服、潮鞋,出現在同一時代、同一幅畫卷中,引爆全球熱議。北宋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我的家人出現在《潮代》的每一個版本中。我有一對兒女,小兒子現在4個月大,所以家人的形象,在不同版本裡有所變化。最早,我太太拿著一顆「七龍珠」,我手裡抱著女兒,還拿著一個綠色的雷達,暗示作品裡還有6顆龍珠等待被發現。
  • 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是怎麼流傳到故宮博物院的?
    那時候,張擇端是宣和畫院的一名畫家。張擇端完成《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後,並沒有命名,而是獻給了宋徽宗。宋徽宗本身就是一位在繪畫、書法、詩詞、收藏等領域取得極高成就的藝術家,見到這幅繪畫作品後讚不絕口,揮筆用瘦金體在畫上題寫了「清明上河圖」5個字,並且加蓋雙龍小印。由此,這幅畫就被稱為《清明上河圖》。宋徽宗是《清明上河圖》的第一個收藏者。宋徽宗對《清明上河圖》極為欣賞。
  • 小說"清明上河圖密碼"推出 解讀名畫背後故事
    按理說,不應該臨到橋洞前才發現要撞到。而整幅《清明上河圖》處處寫實,生動逼真,沒有一處疏忽,但在「畫眼「處,偏偏有這麼一件不太合常理的意外事件,這是自己考證的起點。除了這隻船遇險,畫中還有一處事故,也在畫中央。虹橋上,一個坐轎人和一個騎馬者似乎為了爭路,正在對峙,兩邊的僕役們擼袖揮拳,劍拔弩張,一場毆鬥眼看就要開始。
  • 宋朝軼事: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現今遼寧省博物館就在這時,一個叫楊仁愷的研究員,在一批被同事認定為贗品的畫冊中,無意看到了一卷寫有清明上河圖字樣的殘破畫冊。清明上河圖歷來都被視為稀世珍品,出於嚴謹與珍惜的心,楊仁愷打開了這幅畫冊。畫卷展開,畫面是古色古香的淡褐色,畫中人物栩栩如生,內容氣勢恢宏,描畫手法與北宋繪畫特徵極為契合,楊仁愷內心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