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是一個佛教國家,全國各地有很多寺廟,包括清邁,那裡有100多個大大小小的寺廟,清邁曾經是泰國的長期首都,現在仍然保留著許多珍貴的歷史文化遺蹟,這座城市有許多古代寺廟,代表了泰國北部燦爛的歷史和文化……因此,我們不能避免在這次旅行中選擇一些著名的寺廟來參觀,第一站是清邁最著名的大塔寺,也叫柴迪隆寺,位於清邁古城的中心,今天我們就聊一下經過600年滄桑,這座像山一樣的佛塔,現在還矗立在清邁古城中央。
大塔寺的大門,濃烈的泰國風格,在西方人的眼中,有著巴洛克風格,清邁的大佛寺,也被稱為「柴迪隆」寺,在泰語中的意思是「大塔」,是以寺廟中心的一座蘭納風格的方形寶塔命名的,和帕邢寺一起,是清邁最高貴的寺廟,該寺由蘭納王國薩孟瑪王興建於公元1411年,用於供奉其父的骨灰,因此又稱「隆聖骨寺」來到大塔寺,首先看到的是左邊的一個大殿,也就是供奉「城柱」的大殿,女性朋友不允許進入大廳。
據說這座城柱是眾神給清邁的,禁止婦女進入這個大廳,大廳中央矗立著一根城柱,這是一座美麗的小塔,上面有佛像,城柱深受清邁人的崇拜,每年五六月份清邁都會有「城市支柱節」,會開心五六天,廟外有一棵野生橡膠樹,幾百年來一直筆直,只能兩人合抱,在寺廟的另一邊,有一座小佛塔,據說比旁邊的大寶塔還小,顯然,它的風頭已經被大寶塔搶走了,但是,這座寶塔更神聖,金碧輝煌的主殿,主殿和其他的泰國寺廟差不多,金光閃閃,鑲嵌著各種各樣的飾品。
寺廟中心的大塔是寺廟的主要建築,融合了蘭納、印度、斯裡蘭卡的各種風格,反覆施工90米高,據說可以遠眺千裡,1447年,提洛卡拉王在此寺舉行了著名的第八屆世界佛教大會,從此日漸出名,1545年,清邁發生大地震,寶塔尖頂一夜之間坍塌,之後,在16世紀的泰緬戰爭中,士兵一次又一次被殺,最後,它只有60米高,但它仍然是清邁500年來最高的建築,據說建塔的初衷是因為國王的兒子要出去打仗,國王擔心兒子找不到回家的路,就建了這座高塔,因為千裡之外都能看到,這個說法的真實性無法驗證。
看到這一尊大塔的時候非常的震撼,很像一座大山一樣,看得出來,這座大塔,經歷過多年的風霜,也受過嚴重的損毀,儘管佛塔已損毀過半,殘留的部分也歷經滄桑,滿目瘡痍,但當你站在這座古塔的面前一睹它的芳容時,你仍然能夠感受到它的雄偉和莊嚴,讓你不由自主地對誕生它的那個年代以深沉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