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結石讓34歲男子失去滿口牙
胃結石、牙結石、眼結石……鮮為人知的「小石頭」藏著健康「大隱患」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放 通訊員 曾小利
說起膽結石、腎結石,不少人「中過招」,那種讓人齜牙咧嘴的疼痛提醒著患者趕緊治療。可是,你知道胃、眼睛、牙齒也會長結石嗎?專家提醒,這些結石鮮為人知,其實患病率不低,只是它們的早期症狀一般不明顯,常常不會引起患者的重視,如果任其發展,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
【典型病例】
牙結石不重視,年僅34歲失去滿口牙齒
34歲的周先生後悔莫及,近日,他因牙齒鬆動到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口腔科就診,才知道滿口牙齒都保不住了。
周先生牙齦出血、口腔異味有一段時間了,去年體檢時醫生就告知他有牙結石和牙周炎,他覺得這不是什麼大毛病,直到最近牙齦紅腫、牙齒鬆動了才去就醫,被診斷為侵襲性牙周炎,全口鬆動的牙齒已無法保留,只能全部拔除,接受鑲牙或種植牙。
湖南省人民醫院馬王堆院區口腔科主任張特介紹,侵襲性牙周炎多發生於青少年,一般病情發展較快,患者的牙周韌帶迅速被細菌破壞,並引起牙槽骨的破壞和吸收,導致牙齒鬆動、脫落。
【健康提醒】
早晚正確刷牙,每年潔牙一次
為什麼沒覺得痛,就會出現牙齦萎縮、紅腫出血,甚至牙齒鬆動、脫落?張特指出,每個人口腔中都有牙菌斑,附著在牙齒表面或口腔其他軟組織上,早期可以通過刷牙去除,如果刷牙不徹底,牙菌斑會大量堆積形成硬化的牙結石。如果牙結石達到一定程度,將不可避免刺激牙齦發炎、出血。當炎症持續進展,會出現牙周袋、牙槽骨吸收、口腔異味和牙齒鬆動,發展為牙周炎。
牙周炎早期症狀多為牙齦紅腫、偶爾刷牙及咬物出血、牙齦邊緣出現刷牙不能去除的黃色牙結石、牙縫增寬、牙齦萎縮、牙齒酸痛敏感等,很多人認為這些小毛病無關痛癢,沒有重視。當牙周炎發展到嚴重期,患者的牙齒將陸續鬆動,咬物無力直到最後無法進食,這時候再看醫生已無能為力。
張特提醒,牙結石、牙周炎的預防比治療更重要,一旦發生,其過程不可逆,只能通過治療控制病情,減緩牙周病的發展速度,儘量延長患牙的使用壽命,而不能恢復健康狀態。預防牙周炎,應做到早晚正確刷牙,養成每日使用牙線的習慣,每隔半年或一年潔牙一次,去除已有的牙菌斑、牙結石。如果牙結石已經發展為牙周炎,更應該積極接受系統治療,定期複查。
【典型病例】
環衛工眼睛畏光有異物感,竟是結石作祟
李先生是一名環衛工,很長一段時間出現眼睛畏光、流淚、異物感、疼痛,自行用了消炎的眼藥水仍不見好轉。近日,在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被診斷為眼結石。在麻醉下,醫生用針頭剔除結膜上的結石,滴上消炎眼藥水,並以無菌眼墊遮蓋,稍用力壓迫止血。治療完成後,李先生眼睛的不適症狀都消失了。
眼睛裡怎麼也會長結石呢?眼科副主任醫師譚樂娟介紹,眼結石又稱結膜結石,是結膜表面出現的小的堅硬、黃色點狀突起物。這是一種常見的眼病,多由結膜炎症引起。當結膜發炎時,脫落的上皮細胞和變性的白細胞等混合成黏性分泌物,堆積在結膜上皮凹陷處或深部陷窩內,慢慢形成凝集物,出現眼結石。眼結石開始無自覺症狀,當結石突出於結膜表面就會有異物感,病情嚴重時可導致角膜擦傷,繼發感染,引發潰瘍,損害視力。因此,發現眼部不適就要及時就診。
【健康提醒】 長期戴隱形眼鏡、化眼妝易引發眼結石
譚樂娟分析,李先生患上眼結石和他長期在灰塵較多的環境中工作有一定的關係。生活中還有多種因素會增加眼結石的患病風險,比如長期佩戴隱形眼鏡,隱形眼鏡和結膜、角膜接觸,刺激眼瞼分泌物增多,當空氣中的灰塵或其他小顆粒進入眼睛,與眼內物質及分泌物結合,長時間易形成眼結石;經常化眼妝,或卸妝時沒有清除乾淨,導致化妝品刺激眼結膜,也易誘髮結石。乾燥、大風天氣,淚液分泌不正常也可導致眼結石發生;還有研究發現,眼結石的形成與進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有關。
譚樂娟建議,預防眼睛結石應注意用眼衛生,平時勤洗手,避免用髒手揉眼睛;少化眼部濃妝,卸妝要徹底;儘量少戴隱形眼鏡;佩戴時注意清洗、消毒,定期更換;避免熬夜和過度用眼,儘量不要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家裡的棉布飾品應經常清洗、充分日曬,以減少細菌、塵蟎等過敏原的滋生;有風的季節,外出最好戴防風鏡;工作環境多煙塵時,也要做好防護。此外,沙眼、慢性結膜炎患者很容易患眼結石,應及時治療。
【典型病例】
老人一次吃下3個柿餅,胃結石造成腸梗阻
秋季是柿子上市的季節。不管是新鮮柿子還是柿餅,都是很多人的心頭好。記者在市內各醫院消化內科了解到,每年秋季,因為吃柿子、柿餅不當引發胃結石的患者不在少數。
81歲的劉娭毑牙齒不太好,甜糯的柿餅最合她胃口,前幾天她一次吃下了3個,不久後感到腹脹。她開始認為是消化不良,打算在家觀察觀察,誰知腹脹日益加重,被家人送往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經CT影像檢查,老人被確診為胃結石,結石下行至小腸時被梗阻。醫生經過手術幫老人取出一個雞蛋大的胃結石。
【健康提醒】
這三樣秋季水果不要空腹大量吃
「空腹進食或大量進食柿子、柿餅等富含鞣酸的食物,通過胃酸的作用,鞣酸會聚集成聚合分子,進而與食物中的蛋白形成不能溶於水的鞣酸蛋白,沉積於胃內。當胃動力障礙、胃排空能力下降時,這些沉積於胃內的鞣酸蛋白與胃酸接觸的時間增多,就容易形成胃結石。」據南華大學附屬長沙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曾亞介紹,當結石較小時,可通過排便排出,如果結石慢慢包裹食物中的粗纖維,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大到不能通過胃腸時,就引起腸梗阻。
胃結石患者大多表現為腹痛、腹脹、反酸、噯氣、噁心嘔吐等,部分患者可在上腹部觸及腹部移動性硬塊。胃結石形成後,不斷摩擦損傷胃黏膜,並壓迫胃壁影響血運,易引起胃黏膜糜爛、胃潰瘍,可出現上消化道出血、黑便等症狀,進入腸道則可引起腸梗阻。
秋季的時令水果中,容易形成胃結石的除柿子以外,還有山楂、黑棗等。曾亞提醒,不要空腹、過量食用這些水果,不要與魚、蝦、螃蟹、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同時吃,吃過後最好適量飲水、適度運動,幫助腸胃消化。小孩和老人消化功能弱,更應該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