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兩個被熟知的傣族村子,一個天天潑水節,一個因綜藝爆紅

2020-12-23 健康營養小課堂

對西雙版納,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一個充滿少數民族風情的地方。以泰國族為主體民族的13個少數民族生活著,其中約120萬人的常住人口中,少數民族為78萬人,是最多的。西雙版納是一個傣族自治州,也是雲南省八個自治州之一,境內有許多傣族村落。

在小學的教科書中,我們學習了關於西山班納水掛祭,多多少少調查西山班納塔族的風俗,如果想感受多姿多彩的泰國風情的話,就需要真正的泰國文化,直接感受西山班納西山班那質樸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自然村寨傣族搞一天傣族族,體驗他們的生活、習慣、韓國樸素、自然、熱情傣家生活。

在西雙版納的許多泰國村落裡,我們值得打卡有哪些,我們經歷了淳樸、自然、熱情的泰國家庭生活,感受到地之道正對的傣族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的傳統人氣和知名度高的傣族自然村。

莫景來,位於西山潘那·莫烏海縣境,距離昆洛公路的打洛口岸5公裡,與緬甸香洲第四特區的首府莫隔河相望。因為在邊境地帶,穆先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名氣。由於無名,長期不受外界幹擾,保留著泰國傳統的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這裡100多畝水田,有些畝魚塘,田園風光真實自然,寨子裡114戶泰國人家,仍然住著泰國特色的竹樓,保存著原來味道的泰國人家風情,「中國第一寨村」的美美。

莫因有泰國原汁原味的風情,成為湖南衛視人氣綜藝節目《爸爸去哪裡》第二季的外景地,一夜之間,這片位於中國和緬甸邊境的地理位置上相距甚遠的泰國村落爆發性地遍布全國,西雙版納的人氣很高成為了一個古老的泰國村落。

對於許多去西雙版納旅遊的遊客來說,交通是最大的問題,很多景點的位置都十分偏僻,帶來了莫爾景,人氣和知名度都很高,但距離太偏僻,所以很多遊客也被迫放棄行程。當然,在西雙版納州的首府也有很多人氣景點,是位於橄欖壩的傣族村落中保存狀態最好的傣族自然村。

西桑班納傣族園是保存最完好的五個自然村寨,分別由曼春滿聞、曼一、坎城、曼五個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村寨構成,共有326個村民、1536人、自然村寨西山班納內最大規模的傣族、民族歷史博物館是一個活的。泰國族園是西雙版納唯一集中展示泰國族歷史、文化、宗教、體育、建築、生活習慣、服飾、飲食、生產生活等的自然村。另外,這裡還有1萬人的防水廣場,來這裡的遊客都可以參加潑水活動。不能參加一年一度的傣族的潑水節。這裡可以體驗潑水節的盛大活動,也是西雙版納最受歡迎的潑水廣場。

當然西雙版納傣族園和莫爾景來了這兩個傣族自然村落,只是說他們的人氣和知名度比較高,除了西雙版納之外,我們還有如何值得刷卡好好保存的傣族風情和傣族文你知道去化自然村落嗎?

相關焦點

  • 澤·版納|西雙版納傣族園
    千古傣寨雲河彼岸,瀾滄江畔因江而生,依江而建歷經千年風雨,依然絕代風華西雙版納之魂——傣族園,即為本期「嚮往生活」目的地。西雙版納傣族園,一個民族的文化圖騰。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省級民族傳統文化保護區,省級文明風景旅遊區,有「中國第一自然生態村」之譽,是西雙版納唯一集中展示傣族歷史、文化、宗教、體育、建築、生活習俗、服飾、飲食、生產生活為一體的民俗生態旅遊精品景區。
  • 傣族潑水節的由來
    以示對客人的尊敬和歡迎,把友情傳給四面八方的朋友。傳統活動還有丟包求偶、跳孔雀舞和雄壯瀟灑的象腳鼓舞、文藝表演、體育競賽、商貿交易、物資交流等。國內外許多貴賓與遊人都曾到此與傣家人共度歡樂的潑水節並結下了長存的友情。一般在旅遊勝地景洪縣曼飛龍佛塔和勐海縣景真八角亭前歡度這一盛大節日。
  • 攝影:學會潑水節如何保護相機,拍驚豔的照片!
    美麗的西雙版納,、婀娜多姿的傣女,歡快的潑水節、迷人的村寨、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都是攝影家們魂牽夢繞的拍攝題材。潑水節即傣歷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一般為三到四天,潑水是潑水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人們相互潑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潑水錶達人們相互間的祝福,聖潔的水把人們一年的辛勞、煩惱、憂傷衝得乾乾淨淨。
  • 玩轉綜藝同款小泰國,滿滿東南亞異域風情,西雙版納有嚮往的生活
    最近綜藝《嚮往的生活》在雲南開播,西雙版納的熱度一直是居高不下,這裡真的是有嚮往的生活。最近疫情嚴重想去泰國旅遊的朋友們也紛紛望而卻步,那不妨就來西雙版納遊玩下吧,這裡的傣族風情也別有一番東南亞風味,人稱小泰國。
  • 西雙版納旅遊景點大全
    西雙版納傣族園眾所周知,潑水節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當日,泰國、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以及海外泰國人聚居地如香港九龍城、臺灣新北市中和區等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
  • 《妻子的浪漫旅行》熱播,吉娜主導西雙版納行,潑水節歡樂暢玩
    伴隨著綜藝節目的不斷出新,在近期的綜藝節目中《妻子的浪漫旅行》第四季正在火熱的播放當中,這檔節目是以夫妻情感觀察旅行真人秀為主題,並且邀請到了謝娜和金瀚擔任團長和小助手。金瀚穿搭被姐姐們吐槽,潑水節遊玩感受西雙版納異域風情在最新一期的《妻子的浪漫旅行》中,妻子團來到了西雙版納這個擁有異域風情的地方,而在這裡吉娜擔任了本次旅途的代班導遊,並且為大家準備了當地特色的長桌宴進行開始,在品嘗美食的階段當中嘉賓們可謂是鴉雀無聲,都在品嘗著當地美食帶來的味覺衝擊。
  • 西雙版納停止潑水節活動 禁放孔明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根據西雙版納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關於疫情期間停止舉辦民族節慶活動的通知(西疫防指發〔2020〕29號),在宣布疫情解除前,停止舉辦傣族潑水節、布朗族桑康節政府主辦的聚集性活動;民族節慶民間民俗活動應強化防控措施
  • 不能玩水狂歡的潑水節,我們能幹嘛!
    雲南作為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自然就有許許多多少數民族的節日,而在眾多節日中有兩個最出名的,一個與「火」有關,一個與「水」有關,前者是彝族的火把節,而後者是傣族的潑水節。
  •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知識點梳理,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深情厚誼
    《難忘的潑水節》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總理到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故事。文章體現了周總理親民、愛民、和人民心連心的情懷,表達了人民對周總理的崇敬與愛戴。1961年,傣族人民過了一個特別難忘的潑水節一一(補全課題)。認讀生字,感知大意這一年的潑水節為什麼令傣族人民難忘?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考。
  • 湖南衛視「妻子的浪漫旅行」西雙版納站,穿上傣族服飾的明星們
    由國際鋼琴大師郎朗的妻子吉娜做導遊,帶領謝娜、蔡少芬、胡可、張歆藝,一起到達雲南省西雙版納的曼聽公園。吉娜在國外長大,雖然普通話比較普通,還帶有濃濃的東北口音,但是這個姑娘很用心,還能簡單介紹傣族傳統節日,看來是下了苦心。
  • 茶馬古道的起點——西雙版納
    第一站愛伲山寨愛伲族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在西雙版納的12個世居民族中,人口數量僅次於傣族位居第二。原始森林的愛伲山寨,需要穿過一個吊橋,兩邊都掛滿了祈福的木牌。這裡原來是一個以種植橡膠、水稻為主的農場。1988年在西雙版納州政府策劃「旅遊興州」之下,農場引進資金,以當地的相對保留較好五個傣族村寨為基礎,圈地劃建了以傣族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為特色的「傣家園」。這就是後來的「傣族園」,它在1999年8月1日正式開園。
  • 為什麼很多綜藝節目都青睞西雙版納?讓人感動的一一等你歸來
    近幾年,各個平臺製作都嘗到了真人秀的甜頭,很多戶外真人秀五花八門,從親子到夫妻到婆媳,以及各種慢生活,漫遊類旅行節目,錄製目的地也成為各種網紅打卡地。但有一個目的地是眾多節目的首選打卡地,那就是雲南-西雙版納。
  • 傣族潑水節的風俗具體有哪些?
    傣族的潑水節是雲南省傣族人民的特定節日,這個節目的寓意特別的好,代表著福,已被我國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一般是在4月的中旬左右舉行,誰身上的水最多,那麼就代表誰最受歡迎。當地人特別重視這個節日,到時也會有非常多的風俗活動。
  • 傣族的潑水節並非只有傣族才有,是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說起潑水節,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傣族。但實際上,潑水節不是傣族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其他民族共同的節日。潑水習俗原本起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古老宗教儀式之一,後來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儀式。之後經過緬甸傳到雲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潑水的儀式逐漸成為了「潑水節」。目前,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也在舉行「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熱鬧、影響力最大的。
  • 跨越國際的「年」:人神共娛的「潑水節」,為何如此「歡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西雙版納與傣族,多會聯想到潑水節,但殊不知傣族的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新年。不但傣族人過潑水節,中國的德昂族,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也過潑水節,只是彼此的對其稱呼不一樣,泰國稱為「宋幹節」、緬甸則稱之為「浴佛節」。潑水節的發展根植於雲南南部以及中南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本土的創世文化,同時又受到了外來宗教的影響。
  • 西雙版納攻略丨玩轉冬天20°C的東南亞風情小城
    史上最冷的寒冬來了 全國斷崖式降溫 廣東北部都下了雪 連海南都發布了寒潮預警 而西雙版納還在天天潑水節
  • 傣歷新年歡慶活動豐富多彩,遊客:明年一定要到西雙版納潑水狂歡
    每年的陽曆4月13日至15日是傣族的新年,今天就是傣族新年的開端,在傣族新年裡有很多方式來慶祝,這過節的氣氛在西雙版納尤其隆重,當地居民將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潑水節是傣族新年最隆重的節日,潑水節,又稱「浴佛節」,當地的人們清早起來便沐浴禮佛,之後便開始連續幾日的慶祝活動,期間,大家用純淨的清水相互潑灑,祈求洗去過去一年的不順。很多遊客都會選擇在潑水節這幾天,到西雙版納旅行,去感受一下潑水節大戰。在這幾天,人們全都沉浸在熱鬧的狂歡中,不談工作,走在大街上,用水互相「攻擊」。
  • 關於傣族「潑水節」的神話傳說和由來
    潑水節,傣語稱「多桑利」。是居住在瀾滄江邊的傣族、布朗、阿昌、德昂等族的傳統節日。類似漢族的春節,時間在傣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公曆四月間)。相傳最初的潑水活動,傣族人民有著這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居住的地方,有個很大的惡魔,它做盡了壞事,百姓都很恨它。它還霸佔了7個美麗的姑娘做它的妻子,7個姑娘決心為民除害。 一天,在惡魔酒醉的時候,用話套出了殺死惡魔的秘訣,趁惡魔熟睡的時候,殺死了惡魔。不料,惡魔的頭一落地,大地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只有把惡魔的頭舉起來,大火才會熄滅。
  • 安納塔拉度假會帶您領略,超Nice的西雙版納旅遊景點
    #西雙版納旅遊#有一個地方值得一去再去,那是西雙版納,對於一個熱愛旅行的人來說,西雙版納幾乎有著對旅行的一切想像。這次安納塔拉度假會帶您一起領略不一樣的西雙版納。為北回歸線上的唯一綠洲,蔥鬱的熱帶雨林、滿大街的熱帶水果、各式風情的民俗建築,讓人一秒就沉浸到東南亞的異域風情裡。
  • 《傣族美食屋》:傣族香竹糯米飯,要用長在西雙版納的翠竹來製作
    製作「傣族香竹糯米飯」不僅用材用料較為簡單,就連製作的過程都是比較原始化的,會給人一種接近大自然的感覺。要製作一份正宗的香竹糯米飯,用到的食材分別有西雙版納特產的香竹、傣族香糯米,芭蕉葉。就這樣簡單的幾樣食材就可以製作出一份散發出淡淡竹子清香的糯米飯。製作這份「傣族香竹糯米飯」所用到的竹子是生長在西雙版納地區的一種翠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