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傣族「潑水節」的神話傳說和由來

2020-12-23 S鼠你最紅

潑水節,傣語稱「多桑利」。是居住在瀾滄江邊的傣族、布朗、阿昌、德昂等族的傳統節日。

類似漢族的春節,時間在傣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公曆四月間)。相傳最初的潑水活動,傣族人民有著這樣的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傣族居住的地方,有個很大的惡魔,它做盡了壞事,百姓都很恨它。它還霸佔了7個美麗的姑娘做它的妻子,7個姑娘決心為民除害。

一天,在惡魔酒醉的時候,用話套出了殺死惡魔的秘訣,趁惡魔熟睡的時候,殺死了惡魔。不料,惡魔的頭一落地,大地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只有把惡魔的頭舉起來,大火才會熄滅。於是7個姑娘不怕血汙和疲勞,輪流舉著惡魔的頭,並相約在每年傣歷新年這一天交換。傣族人民舉行潑水節儀式是為了洗去這7個婦女身上血汙,並表示對她們的感激和祝福。後又與宗教相聯繫,逐漸形成了節日。過節時人們互相潑水,表示以後的日子,吉祥如意,百事亨通。並有敬佛、浴佛、齋僧、放高升、賽龍舟、趕擺、丟包等活動。節日期問男女青年談情說愛,互贈禮物,唱歌、舞蹈、十分熱鬧。建國後增加了文藝匯演、物資交流等新內容。

崩龍族的「潑水節」更別致一格。在潑水節日裡,姑娘們都背著一個竹籃內裝有竹水筒,竹水筒刻有細眼,能射出水來。此時,小夥子們的眼睛都睜得圓圓的,緊盯著姑娘們身上背的那個神秘的竹籃。原來,崩龍族的潑水節,既是人民歡度新年的典禮,又是男女青年談情說愛的陪伴。每年的節日期間,都有小夥子編竹籃贈送給姑娘的風俗活動。以此表達愛情,探討雙方的態度。

節日到來之前,小夥子們都躲在僻靜的地方,精心地編制竹籃,少的編制一個,多則十幾個,在節日到來以前三天之內,乘夜深人靜時,悄悄地串到姑娘的居住處,先將最得意的竹籃送給自己看中的姑娘,依次再送給平日相處得好的其他姑娘。細細觀察,若哪位姑娘首先背上了是自己製作的籃子,就說明對自己有意,就算撒下了愛情的種子,籃子也就成為定情之物,否則就是得不到愛情。

潑水節的儀式開始了。老人從竹水筒裡拿出一束鮮花,將水輕輕地灑向周圍的人群。這時,節日氣氛進入高潮,人們的情緒燃燒起來了,男女老少興高採烈,載歌載舞,在象腳鼓的「伴奏」下,合著歌手歌聲的節拍,將竹水筒高高舉過頭頂,挨個將水滴到年邁老人的手上,祝願他們壽比南山,健康長壽。此時,老人們也同時伸出雙手,將水棒拿在手中,一邊念祝詞,一邊為年輕的人道喜,祝願男女雙方選擇自己理想的「對象」,接著,狂歡起來,以水作禮,相互潑灑。看誰潑得歡,潑得快,顯示各自的特色,討得對方「喜愛」。

儀式畢,人們便以象腳鼓為前導,排成長隊,翻山越嶺,來到泉邊、河邊,歡度佳節。

這時,人們又跳起了健美的象腳鼓舞,潑水活動達到最熱烈的新高潮,青年男女則忙著尋找自己合適的對象,把自己愛戀的心情付諸於潑出去的清水;天真活潑的少年兒童,如一群初飛的雛鷹,手握竹水槍,來回包圍新婚的情人,無限歡樂的情緒在心頭。

相關焦點

  • 傣族潑水節的由來
    精品貨 推薦 每天發布精品翡翠一口價商品 關注加入微信:①號微信why740249967 ②號微信H18145751幫你找到真正的一手翡翠貨源!潑水節一般為三至四天,第一天為除夕,是送舊歲的日子,常有划龍舟、放高升等傳統活動(放高升即燃放自製的土火箭)。第二天(或第三天)為空白,它不屬於舊的一年,也不屬新的一年,而是舊年和新年之間的空日子,所以,這一天(或兩天)人們可自由安排活動。第三天為傣歷的元旦,也是傣歷年中最熱鬧的一天。傳說是「日子王到來的一天」。這一天清晨人們便身著盛裝開始忙碌做一些佛事活動。
  • 潑水節的來歷:民間傳說有很多,也有說是跟佛教有關係的
    導語:潑水節是歡快而又富有民族特色的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年節……時間在傣歷的六月(公曆4月中旬),每次舉行三~五天,前幾天是送舊,最後一天就是迎新。在節日裡還進行放高升(用竹筒裝入火藥的大爆竹)、賽龍舟等盛大慶祝活動。
  • 不能玩水狂歡的潑水節,我們能幹嘛!
    潑水節的由來 潑水節,傣語稱為「桑堪比邁」,意為「新年」,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又稱為「尚罕」和「尚鍵」,均源於梵語,意為「周轉、變更和轉移」,是指太陽已經在黃道十二宮運轉一周開始向新的一年過渡,這也是傣族特有的紀年法,一般在傣歷六月中旬,即公曆四月中旬(2020年傣族潑水節為
  •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知識點梳理,體會總理和傣族人民深情厚誼
    《難忘的潑水節》講的是1961年敬愛的周總理到西雙版納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故事。文章體現了周總理親民、愛民、和人民心連心的情懷,表達了人民對周總理的崇敬與愛戴。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潑、族」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鋪、盛」,會寫「忘、潑」等8個字;練習用「象腳鼓」等詞語,描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積累描寫周總理樣子的句子,感受總理的平易近人。
  • 傣族的潑水節並非只有傣族才有,是其他幾個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
    說起潑水節,人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我們的少數民族傣族。但實際上,潑水節不是傣族一個民族的節日,而是其他民族共同的節日。潑水習俗原本起源於印度,是婆羅門教的古老宗教儀式之一,後來被佛教吸收,成為佛教儀式。之後經過緬甸傳到雲南地區,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潑水的儀式逐漸成為了「潑水節」。目前,我國的傣族、布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和柬埔寨、泰國、緬甸等國家也在舉行「潑水節」。傣族的「潑水節」是中國少數民族中歷史最悠久、最熱鬧、影響力最大的。
  • 傣族潑水節的風俗具體有哪些?
    傣族的潑水節是雲南省傣族人民的特定節日,這個節目的寓意特別的好,代表著福,已被我國國家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一般是在4月的中旬左右舉行,誰身上的水最多,那麼就代表誰最受歡迎。當地人特別重視這個節日,到時也會有非常多的風俗活動。
  • 西南民族節日文化,神話原型的表現,三月三
    這一層次上的西南少數民族節日,如壯族、布依族、苗族的「三月三」,傣族的「潑水節「,納西族的「三朵節」,白族的「三月街」等,其節日習俗和節日觀念明顯帶有後世社會生活影響的痕跡,有的甚至是晚近才形成。但受到神話制約節日習俗這一人類文化規律制約,在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心理定勢所造成的慣性支配下產生形成。
  • 2021雲南傣族潑水節最新通知,今年這樣過!
    想想看,炎炎春日,別人只能和太陽肩並肩,乾瞪眼,但是我們雲南人卻可以來一場酣暢淋漓的潑水大戰,邂逅美麗的傣族姑娘。但是,小編只能遺憾的告訴大家,今年的潑水節也過不成了...3月22日,西雙版納州潑水節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舉辦西雙版納「2021雲過潑水節」系列活動的公告》,決定以線上方式組織舉辦西雙版納「2021雲過潑水節」系列活動,屆時不再舉辦趕擺、潑水、放飛孔明燈、文藝演出等線下活動
  • 西雙版納兩個被熟知的傣族村子,一個天天潑水節,一個因綜藝爆紅
    西雙版納是一個傣族自治州,也是雲南省八個自治州之一,境內有許多傣族村落。在小學的教科書中,我們學習了關於西山班納水掛祭,多多少少調查西山班納塔族的風俗,如果想感受多姿多彩的泰國風情的話,就需要真正的泰國文化,直接感受西山班納西山班那質樸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自然村寨傣族搞一天傣族族,體驗他們的生活、習慣、韓國樸素、自然、熱情傣家生活。
  • 跨越國際的「年」:人神共娛的「潑水節」,為何如此「歡樂」?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提起西雙版納與傣族,多會聯想到潑水節,但殊不知傣族的潑水節就是傣族的新年。不但傣族人過潑水節,中國的德昂族,緬甸、泰國、寮國、柬埔寨等地也過潑水節,只是彼此的對其稱呼不一樣,泰國稱為「宋幹節」、緬甸則稱之為「浴佛節」。潑水節的發展根植於雲南南部以及中南半島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本土的創世文化,同時又受到了外來宗教的影響。
  • 對於傣族你了解嗎?——何雨春
    中國傣族主要聚居於雲南省,民族語言為傣語(泰語),視孔雀、大象為吉祥物。傣族人喜歡依水而居,愛潔淨、常沐浴、婦女愛洗髮,因此有「水的民族」的美稱。《傣族》180cmX98cm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傣語稱「桑勘比邁」或「楞賀桑勘」,意為六月新年。
  • 難忘的潑水節
    火紅火紅的鳳凰花開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1961年的潑水節,傣族人民特別高興,因為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他接過一隻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清清的水,潑啊,灑啊!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麼開心!
  • 澤·版納|西雙版納傣族園
    傣族園裡的建築都是典型的傣家竹樓,幹欄式的建築風格,在青樹綠竹的掩映中冉冉生輝;1400多年的曼春滿古佛寺,閃耀著瀾湄流域建築文明;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晨鐘暮鼓,洗淨世人的憂愁與煩惱。古色古香的佛塔、佛寺與旖旎風光相互掩映,形成了具有獨特佛教文化內涵的風景名勝和園林景觀,給人予以一種新奇、美妙和寄託美好願望的感受,素有「綠孔雀羽翎」的雅稱。
  • 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測試卷,既有溫度又有深度,難得的好卷!
    《難忘的潑水節》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課文。本文通過對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共同歡度潑水節的描寫,表達了傣族人民激動、幸福的心情,表現了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誼。好了,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看看周總理和傣族人民都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吧。文末,我為同學們精心挑選了一套測試題,與課文緊密結合,既有溫度又有深度,難得的好卷,趕快來練一練吧。
  • 2018泰國潑水節宋幹節哪裡最好玩?最熱鬧4個城市推薦
    在曼谷過潑水節,考山路是一定要去的。這裡不僅是曼谷繁華的商業街區,也是背包客的天堂。潑水節期間,考山路的商鋪大都停業,遊客和當地人一起加入潑水狂歡的行列,最誇張的是當地的消防車也會加入「潑水」活動。清邁  每逢潑水節,清邁各大寺廟、古城門及護城河四周都會舉辦以古蘭納王朝為主要特色的節慶活動,以此慶祝泰國新年。
  • 傣族剪紙:跨越15個世紀的古老技藝,通向傣族精神世界的最美橋梁
    傣族剪紙傣族剪紙是一種傳統美術,產於雲南傣族地區,最早見於1500年前,主要流行於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芒市,最早形式源於傣族祭祀儀式所用的紙幡。後來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充實發展,形成完善的剪紙並被廣泛應用於祭祀、賧佛、喪葬、喜慶及居家裝飾等方面。2006年5月20日,傣族剪紙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上允潑水節,溼身的誘惑
    ,溼身的誘惑           在北方的天氣還有些微寒的時候,南方的炎炎夏季已經到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誘惑著人們前往。西雙版納潑水節世界聞名,但是一個字:擠!飛機擠、住宿擠、人群擠,受不了擁擠的筆者從未想過去嘗試,而且版納潑水節時間也不夠長,沒有假期的小夥伴沒辦法參與。在普洱,有那麼一個地方,滿足了筆者所有的要求,潑水節7天,每天活動各不同,趣味、好玩、盡興又原生態。        抵擋不住溼身的誘惑,周末便前往瀾滄縣上允鎮過潑水節。
  • 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寫下了關於月亮的優美詩篇,也留下了許多傳說。帝俊是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天帝,他還有一個妻子羲和,「生十日」(《山海經·大荒南經》),被稱為太陽之神。在道教中,月亮之神是太陰星君、太陰皇君、太陰元君,誕辰為八月十五日。在佛教中,月亮之神中叫月光菩薩,與日光菩薩都是藥師如來的兒子。在古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是阿爾忒彌斯,與太陽神阿波羅是孿生姐弟。
  • 攝影:學會潑水節如何保護相機,拍驚豔的照片!
    美麗的西雙版納,、婀娜多姿的傣女,歡快的潑水節、迷人的村寨、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都是攝影家們魂牽夢繞的拍攝題材。潑水節即傣歷新年,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潑水節一般為三到四天,潑水是潑水節最重要的傳統活動,人們相互潑水相互祝福,傣家人常說「一年一度潑水節,看得起誰就潑誰。」潑水錶達人們相互間的祝福,聖潔的水把人們一年的辛勞、煩惱、憂傷衝得乾乾淨淨。
  • 吉娜化身傣族姑娘又美又俏!魔鬼身材嬌而不豔猶如仙子
    《妻子的浪漫旅行4》妻子團開啟西雙版納新副本,迎來潑水節大戰。吉娜穿粉色筒裙搭配紅寶石腰鏈精緻美麗,粉色頭花、嬌豔紅唇襯的皮膚更加的白皙。沒想到扮起「傣族姑娘」,她仍然一點不違和,非常漂亮。因為正趕上潑水節,所以吉娜也是裝備齊全,連水槍都備上啦。看著她認真拿著水槍的模樣,真的有被萌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