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溫保鮮技術是指通過測試確定不同食品的冰點溫度,從而確定其「冰溫帶」,然後將該食品放置在自身的冰溫帶範圍內的合適溫度點進行儲藏。它是繼冷藏和凍藏之後的第3代保鮮技術,是農產品儲藏保鮮技術上的一次革命。目前,冰溫技術在果蔬保鮮方面的研究較多。結果表明,利用冰溫技術儲藏果蔬,可以明顯降低果蔬細胞組織的新陳代謝,在色、香、味及口感方面都優於普通冷藏,可保持其良好的原有品質,新鮮度幾乎與剛採收的果蔬處於同等水平。
巨峰葡萄果皮較厚、果粉多、果肉較軟、味甜多汁,有香味,皮、肉和種子易分離是我國目前主要的鮮食葡萄品種之一。由於鮮食葡萄含水率較高,採摘後易腐爛變質,是漿果中最不耐貯藏的水果之一。巨峰葡萄打漿果肉冰點基本在-2.5℃以下,但果梗冰點只有-1.5℃左右,而在低於冰點以下的溫度下,容易發生皺縮、軟腐等凍害現象。
所以在實際生產中,冷藏溫度要保持在-1.5℃以上為宜。按冰溫儲藏的機理分析,0~-1.5℃的冰溫帶,果梗果實可以維持正常生理代謝,因而果梗的冰點是制約巨峰葡萄冰溫儲藏的關鍵。為防止冷庫溫度異常波動,無法達到滿足冰溫儲藏條件,所以應以保鮮袋內實際溫度為準,對庫溫進行精確合理調控。針對傳統保鮮庫乾耗現象,通過增溼器加溼、覆蓋保溼,增加保鮮庫溼度,實現巨峰葡萄保梗護綠;通過測定保鮮袋內溫度,調節保鮮庫溫度,實現保鮮袋內溫度控制在0~-1.5℃。
預冷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果實在冷庫貯藏期間的結露現象,即使庫內無結露,出庫時庫外溫度高,空氣中的水分凝結,而出現結露現象,嚴重的結露現象會加重果實運輸銷售過程中的腐爛現象,影響果實的商品性。特別是對於中轉還需再次入庫儲藏的果實,再次進行預冷處理的可能性小,對後繼的儲藏影響很大。隨著庫內外溫度差加大,保鮮袋的結露現象越為嚴重,其中以10~20℃結露量的增加最為快速,20~30℃再次平穩,所以實際應用過程中,出庫時儘量控制出庫內外溫差小於10℃,因而出庫時宜用階段升溫的方式,每階段升溫視果實溫度變化而定,防止出現結露現象。
新鮮巨峰葡萄果實色豔汁多,採後果實品質易腐爛,因而低溫儲運仍然是延長巨峰葡萄鮮果供應期的最有效的方法。冰溫是指從0℃起至各生物組織即將開始結冰時為止的溫度帶。冰溫貯藏與冷藏、凍藏相比,優點在於不破壞細胞、有害微生物的活動受到抑制、呼吸代謝強度低、保鮮時間長、能夠提高果蔬的品質。
巨峰葡萄的一般商業冷藏溫度是0℃,由於巨峰葡萄的結冰點在-3℃左右,-1℃有效地抑制了主要病原灰黴葡萄菌孢子的萌發,所以巨峰葡萄貯運的最佳溫度應控制在-1℃。
因此,在常規冷藏庫中貯藏葡萄果實時,考慮到庫溫的波動,可將冰溫儲藏的適宜溫度確定為-1℃,冰溫庫設定溫度為-1.5℃左右。巨峰葡萄果實的不耐貯性與其採後儲藏過程中的生理生化變化有密切關係,巨峰葡萄採用加溼差壓預冷處理後,在-1.5℃冷庫下儲藏,並通過增溼器加溼、覆蓋保溼,增加保鮮庫溼度,實現葡萄保梗護綠;通過調節保鮮袋內微環境和保鮮庫溫度,實現保鮮袋內溫度控制在0~-1.5℃。在出庫時儘量控制出庫庫風外溫差小於10℃,宜用階段升溫的方式,每階段升溫視果實溫度變化而定,防止出現結露現象。在儲藏90天時,巨峰葡萄的腐爛率可控制在8%以下,商品率達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