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全球至少有54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論文發表

2020-12-13 紅星新聞

隨著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出反應,在世界範圍內,相關研究論文每天都在不斷出現。據《自然》雜誌統計,在過去的20天裡,全球至少已有54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研究論文發表,科學家們正急於了解這種病原體及其傳播方式。

新型冠狀病毒示意圖 圖據《自然》雜誌

新型冠狀病毒於去年12月首次被發現出現在人類身上。隨後,疫情形勢不斷變化,引發了全球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一系列研究活動。

通過搜索研究新型冠狀病毒使用的術語「coronavirus」或「ncov」,《自然》雜誌在預印本伺服器bioRxiv、medRxiv、ChemRxiv,谷歌學術網站virological.org,學術活動追蹤網站Altmetric,以及學術機構的網站搜索了已發表的相關研究報告。

截至1月30日,全球科學家至少發表了54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論文 圖據《自然》雜誌

結果顯示,截至1月30日,全球科學家至少發表了54篇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英文論文,其中超過一半是在過去7天內發表的。其中30餘篇發表在預印本伺服器上,還有一部分出現在包括《柳葉刀》(Lancet)和《醫學病毒學雜誌》(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等同行評審期刊上,搜索結果不包括中文期刊。

其中,一小部分論文估算了病毒傳播的速度、病毒潛伏期長度,即人們感染病毒後多久開始出現症狀。而其他的研究多側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結構或基因組成信息,這些信息可用於識別藥物靶點或開發疫苗。

除此外,研究人員還在GISAID或GenBank等在線平臺上發布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數據,但《自然》雜誌此次的分析並沒有統計這些上傳的數據。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徐緩 編譯報導

編輯 張莉

相關焦點

  • 武漢大學|讀完這篇「搜神記」,畢業論文有救了
    舉個例子,在中國知網中用「新型冠狀病毒」在主題欄位中查找,主要在期刊和報紙中有相關文獻。其中,關於2019年新型肺炎的期刊文獻有26篇。目前檢出的結果中,中文文獻主要是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預防、臨床特徵、治療等,外文文獻主要是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起源、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感染和免疫反應、傳播途徑、病毒結構或基因組數據等。由於本次新型冠狀肺炎2019年12月才有報導,如果希望查看最新的研究成果,將查出的結果,按照時間降序排列即可。
  • 科學家光寫論文不抗疫情?我幫大家解讀一下68篇新冠病毒論文
    作為科研狗,我每天一睜眼就會水水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的paper,看科學家們抗擊疫情又有啥新進展。然而這幾天我快要看吐了!看論文的速度根本跟不上發論文的速度啊!
  • 蝙蝠被中國學者推測新型冠狀病毒自然宿主
    除了今次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全球有六種已知會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中國多名學者聯合發表論文,指新病毒屬「沙士」近親,推測它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對人有很強的傳染能力。冠狀病毒是一種範圍廣大的病毒家族,絕大部分不危險。
  • 《柳葉刀》發布新型冠狀病毒研究論文,已出現第四代傳播者
    雷鋒網了解到,1月25日,《柳葉刀》(Lancet)在線發表了兩篇新型冠狀病毒研究論文,論文撰寫專家來自武漢金銀潭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協和醫科大學、武漢同濟醫院等。兩篇論文分別表達武漢首批41名感染者的臨床特徵,和遺傳角度分析一家七口感染案例。論文表明,大部分被感染的是青壯年和健康者,25-49歲感染者比例為49%;冠狀病毒已經出現第四代傳播,七口之家中已有六例感染;被2019-nCoV感染的危重患者,免疫系統已經出現致命的細胞因子風暴現象。
  • 茂楷7篇學術論文在全國知名期刊上發表!
    這已經是茂楷學術論文第7次在期刊上發表! ,據此撰寫的2篇論文:《用餐活動中如何提高嬰幼兒的參與性以獲得更加健康的身心營養》發表於2020年第3期《健康世界》,《託育機構在促進嬰幼兒認知學習能力中的作用——以自主探索為例》發表於2020年第41期《教育界》。
  • 近1個月來,南方科技大學在《科學》、《自然》連續發表多篇論文!
    近一個月以來,南科大教授在《科學》、《自然》連續發表多篇科研成果及評述文章。研究成果以First release的形式發表在頂級期刊《科學》(Science)上。論文第一作者為劉瑋書課題組博士後韓成功,共同第一作者、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錢鑫對於論文在協同效應的理論解釋上有重要貢獻。劉瑋書和陳剛為論文通訊作者,南方科技大學為論文第一通訊單位。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 多家公司緊急研製...
    華大基因:子公司緊急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1月14日晚間,國內基因測序龍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下屬子公司深圳華大因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前身為感染防控事業部)緊急組織科研及生產力量,第一時間研發成功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能夠有效提供給各級疾控部門和醫療機構檢測使用。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抗擊新冠肺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英文簡稱為「NCP」中新社北京2月8日電 (記者 李亞南)在8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通報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暫命名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2期)
    重要的是,Nature期刊在2020年1月20年收到這篇論文的手稿,1月29日就接受了這篇論文,並以「加快評審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的形式在線發表了這篇論文。論文通訊作者為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Zheng-Li Shi)研究員。
  • 研究生英文論文發表之路如何開啟?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不能硬性規定研究生必須發表論文,但筆者認為,發表論文只是一種形式,背後所包含的能力和素質訓練絕對是必要的,比如文獻閱讀和總結的能力、發現科學問題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材料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學術規範的訓練等。所以應該辯證地看待論文的作用,不宜過分誇大,或者簡單機械地根據論文數量和刊物級別進行評價,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全面否定。
  • 較真| 穿山甲真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中間宿主嗎?
    還需要搞清楚的事情有:排除這些穿山甲樣品並非從人身上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查明武漢及周邊是否出現過攜帶與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的穿山甲;查清早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是否接觸過帶毒的穿山甲;以及搞清楚穿山甲身上的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播到人身上的。國內其他團隊也在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可能的中間宿主,其中水貂的可能性比較大。
  • 英文潤色對論文的發表的關鍵性作用
    論文潤色對於一篇論文的發表可以說是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所以說,要想提高你文章投稿成功的機率,千萬不要忽略論文潤色這個步驟哦!無憂潤色是一家專業從事英文論文潤色、中文論文翻譯的公司,保證100%歐美母語編輯潤色英文,100%留學博士翻譯中文,已發展成為國內*的專業潤色翻譯公司之一。
  • 科學家解析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強,宿主可能是蝙蝠
    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9期)
    同一天,負責分類和命名病毒的的國際病毒分類學委員會的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在bioRxiv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出該研究小組已經決定,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導致2002-2003年爆發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的變種。
  • PLoS ONE期刊發表兩篇關於COVID-19疫情的論文
    2020年4月6日訊/生物谷BIOON/---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近期開放獲取期刊PLoS ONE發表了兩項有關COVID-19疫情爆發的研究。
  • 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定了:英文簡稱NCP
    2020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定了:英文簡稱NCP
  • 比起新型冠狀病毒,美國人更應該關注流感
    【文/ 丹·弗迦諾】 隨著出現在中國的新型冠狀病毒展現出對人類的巨大威脅,它已經成為各國媒體的關注焦點,而且全球股市也未能倖免。美國國家免疫與呼吸疾病研究中心主任、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南希·梅松尼耶(Nancy Messonnier),在1月27日進行的一場關於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簡報會上指出:「疫情正在向爆發的方向發展……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正在對現有數據進行分析,以得出有價值的信息」。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英文簡稱為「NCP」 世衛組織也將謹慎正名
    在8日舉行的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通報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暫命名、簡稱和英文簡稱。據宋樹立介紹,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事宜發布通知。
  • Lancet論文詳解!2期臨床試驗表明我國開發的新型新冠候選疫苗大有...
    相關研究結果於2020年7月20日在線發表在Lancet期刊上,論文標題為「Immunogenicity and safety of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type-5-vectored COVID-19 vaccine in healthy adults aged 18 years or older: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 《自然》網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元兇」不太可能是蛇
    《自然》網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元兇」不太可能是蛇 近日,由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引發的新型肺炎疫情加劇,國家衛健委已將這種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並啟動了甲類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