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段子,
如果在外國餐廳,聽到有人喊「hot water!(熱水)」
馬上就會有外國人心領神會——
這是Chinese(中國人)!
事實上,
世界那麼多國家,
真的只有中國人愛喝熱水,而外國人則更傾向於喝涼水,
比如在韓國飯店,
點不點飲品,老闆都會給你上一桶冰水,
那麼為何會有如此差異呢?
原來啊,最早從新石器時代開始,
我們的祖先,和「歪果仁」的祖先,
就先後學會使用了陶具,
但經過現代專家的研究發現,
各大博物館內的外國陶具,
都只是用來盛裝物品,
沒有一件是類似中國,
用來煮水的陶具,
可見,在幾千年前,
中國人就學會了喝熱水,
而外國人,則沒有這個習慣!
其實啊,最開始的古人,
是熱水和涼水都喜歡的,
並且能清楚區分,
什麼時候該喝熱水,什麼時候該喝涼水,
比如《孟子》中記載:
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
而湯,也就是古代的熱水。
再比如,明朝天啟年間,
大臣楊漣被九千歲魏忠賢所害,
在大牢中備受煎熬,
這個時候,他做了一個人無法理解的舉動——
「拼命喝涼水!」
史料是這麼記載的:
「楊漣每晨起多飲涼水,以求速死」,
可見,喝涼水在古人眼裡,
是一種很損害身體的做法!
古人雖然不知道,
熱水可以消滅細菌,
但在《黃帝內經》記載,
「病至而治之湯液」,
這也就證明了,中國人在幾千年前,
就已經知道喝熱水對身體好啦!
而外國人在喝熱水上,
卻幾乎沒有任何嘗試,
這也就導致了,在千百年前,
中外對熱水的喜好,
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到了清朝,
這種分歧在中外,就基本形成了習俗,
清朝有個著名詩人,叫袁枚,
袁枚有個孫子,叫袁祖志,
1883年,
他曾經去外國週遊了10個月,
這一去可了不得,他寫道:
「中土戒飲涼水,以防壞腹,泰西務飲冷水,以為除熱;
中土酒必溫而飲之,泰西則皆冷以嘗之。」
泰西,也就是外國,
他就看到啊,外國人普遍喜歡喝涼水,而中國人更偏愛熱水,
這也是中外,對熱水產生分歧的有力佐證!
除了歷史習慣導致外,
其實,
中外在水的問題上,也曾經歷過同樣的「考驗」,
但是選擇卻截然不同!
中國的轉折點是1862年,
當時,上海灘發生了一起十分嚴重的霍亂,
史料記載:「死者日以三千計!」
每天死3000多人,真是太可怕了,
有很長一段時間,
上海居民都籠罩在死亡的陰霾之中,
但人們發現個事,
那場霍亂,似乎沒有蔓延到南方,
後來就有人總結了:
也許是因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愛喝熱水,
所以才扛過了病患!
自此,人們潛意識裡開始喜歡喝熱水,
有事沒事都得整上兩口!
也就演變成,
如今有點小病,醫生就建議回去——
「多喝熱水!」
而面對同樣的考驗,
外國人卻選擇了另一種做法——
1817年,
印度也經歷了一場嚴重的霍亂,
死者以萬計,
因為當時航海工業異常繁榮,
在流通中就增加了感染的機會!
怎麼辦呢?
外國選擇將水煮沸,
而是提升了水源的淨化系統,
細菌減少,那場霍亂也就結束了!
漸漸地,水源的品質,
已經到了外國人可以直接飲用的地步,
所以我們看外國電影,
很多餐館都是直接從水龍頭放水,
因為對水絕對放心!
此後的100多年裡,
中國人就講究喝熱水好,
可以防病防災,
而外國人則選擇直飲水,
並不知道熱水的好處,
就是因為當初選擇出現了差異啊!
除此之外,飲食也產生了一點影響,
外國人的飲食偏好熱量,
因此需要喝涼水來降溫;
中國人的飲食偏好澱粉,
則需要飲用熱水來平衡;
由於篇幅關係,這期分享就到這裡了。各位看官,你們喜歡喝熱水還是喝涼水?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