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社區書記管好了一個9000人的大社區,2個月瘦了20斤

2020-12-13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劉迅 通訊員陳棟 袁滿芳 張晨

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豹澥街道九龍湖社區,是個有著近9000人的大社區。自疫情防控攻堅戰打響以來,社區、區城管局、街道、志願者等組成了一支防疫「生力軍」,一同守護這個「大塊頭」社區。

很多居民不知道,這支隊伍的「領頭雁」、社區黨支部書記範志望,是一位90後。因為他剛滿三十歲、一家三人齊抗疫、他常常一天三餐吃泡麵,大家送他一個「三好書記」的稱號。抗疫期間,他每天早出晚歸連軸轉,整個人瘦了20斤。

90後當好9000人社區的「管家人」

面對疫情來勢洶洶,作為社區書記,範志望從春節前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場戰鬥當中。由於九龍湖社區還建早、面積大、分布廣、人員結構複雜,疫情防控任務比較繁重。人員排查、封控管理、集中隔離、護送病人、物資保供……近9000人的社區,範志望家家都要顧,事事都要管。

大家調侃,他既是社區的「打鳴人」,每天最早抵達社區,接聽電話、統籌調度、布置任務,他又是社區的「挑燈人」,每天都工作到凌晨時分才回家,趕忙的時候顧不上吃飯,常常一日三餐吃泡麵填肚子。

在集中三天拉網式大排查中,範志望帶領工作人員們逐家逐戶敲門,每天排查到深夜11點以後,一定要做到「不漏一戶、不掉一人」。在社區封控管理中,他白天忙於巡邏勸導和查漏補缺,到了晚上就讓同事們先回家休息,自己則親自值守卡口,堅持到最後。

正是這份責任和擔當,他帶領九龍湖社區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截至目前,社區開展「四類人員」排查累計204000餘人次、慰問幫扶特殊困難群體累計4300餘次、代買代送各類物資及藥品累計7800餘次、勸返出行人員累計2100餘人次、消殺清潔累計16300餘單元樓、補漏封堵圍牆累計870餘次、指導居民註冊「健康碼」累計4000餘次,其中還建小區3期、4期已被認定為「無疫情小區」。

九龍湖社區的市管包保幹部、武漢體育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李秋萍稱讚:「小範書記雖然年輕,但工作認真、細緻、紮實,是社區的頂梁柱,也是我們的好戰友!」

父親、妻子一同堅守抗疫一線

為了支持兒子的工作,範志望的父親範明木,主動申請成為九龍湖社區志願者,每天忙碌在卡口值守、社區巡邏、宣傳宣導等崗位上。範志望的妻子、豹澥街桃花源社區工作人員鄧帆也全力支持丈夫,並且同樣堅守在自己的社區一線。

為了沒有後顧之憂、安心作戰,夫妻倆把3歲的女兒送到了母親家照顧。特別掛念孩子時,又擔心疫情風險,他們只能偶爾在晚上抽空回家,甚至不敢靠近臥室,就隔著房門遠遠看幾眼,然後匆匆離開。

一家三人奮鬥在防疫一線,但身處不同的崗位,早出晚歸,聚少離多,甚至沒有吃過一頓團圓飯。但他們表示:「先有大家,才有小家,一家人在防疫戰場上相聚,也是一種別樣的幸福。」

3月13日這天是範志望30周歲的生日。雖然沒有家人的陪伴,但是他和社區同事們一起,吃著簡單的手工蛋糕,唱著生日快樂歌。一片歡聲笑語,讓大家連續堅守了56天的疲憊和壓力,瞬間消散了許多。因為年紀剛滿三十歲,一家三人齊抗疫,常常一天三餐吃泡麵,於是社區群眾們也給範志望送上了一個「榮譽稱號」——「三好書記」。

「居民有需要,衝鋒在前不講條件」

在疫情防控前期,突發事件多,防疫風險大。但在群眾緊急求助的時候,範志望總能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身邊。

2月23日,社區收到一位居民的求救電話,反映他的父親在家出現發燒、乏力等症狀,請求社區安排送往醫院。範志望迅速聯繫T3志願車隊準備安排送診。不到5分鐘,居民再次致電,反映其父親已經癱瘓倒地、無法動彈。由於病人體重達160餘斤,家人無法挪動,情況尤為緊急。範志望聞訊心裡一緊,來不及多加思考,就穿上防護服趕到居民家中。簡單查看和收拾一番後,他連背帶扛地將這位胡先生送上轉運車輛。

3月14日一大早,社區一名租戶劉女士自報出現發熱症狀,要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範志望二話不說就陪同看診,連早飯都沒來得及吃。連軸轉一整天,他滴水未進。直到晚上7時多,範志望返回社區時已經飢腸轆轆。此時,社區一位老同志中午給他特地下了一碗補清湯麵,再次下鍋加熱之後,成為他一天下來的第一頓飯。

由於連續忙於疫情防控,加之營養跟不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範志望硬是「瘦身」近20斤。當社區志願者勸他不要這麼辛苦時,範志望堅定地回答道:「大家都很辛苦,但我作為『領頭雁』,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挺身而出,越是辛苦的時候越要衝鋒陷陣,讓大家安心,讓居民放心。」

相關焦點

  • 一個90後的青春之歌——記河池市鳳山縣鳳陽社區第一書記林丹丹
    她,90後,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校外輔導員,河池市第四屆十大傑出青年...這些引人矚目的的稱謂,在一個駐村第一書記身上閃現。她是林丹丹,鳳山縣鳳城鎮鳳陽社區第一書記,中共黨員。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身處骨瘤術後恢復期的林丹丹,免疫屏障低下,但危急時刻,她把社區當成「家」,把轄區群眾當成「家人」,把防控工作當做「家事」,主動放棄假期,大年初二晚上趕回鎮裡參加緊急會議之後,全天候在崗,組織成立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小組,帶領黨員幹部衝鋒在戰「疫」第一線、最前沿,走街入戶大排查、堅守卡點、聯防聯控,成為社區裡疫情防控一線的最美「逆行者」,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 一個月瘦了20斤!怎麼做到的|一個人為隔離單元居民配送5噸生活用品...
    一個月瘦了20斤! 42歲的張陽在民生尚都小區當社區書記已經7年了,這個小區居民多、面積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這個小區先後發現兩例確診病例,兩棟居民近200戶、400人需要隔離14天。保障他們的生活、安定大家的情緒成了張陽的重要工作。 2月2日,祥園一棟居民樓正式封閉,出於考慮樓內居民的心裡感受,政府只在單元門上張貼了「封閉告示」,兩名保安在樓下進行服務。
  • 社區書記抗洪暈倒被人說風涼話 社區居民直呼「心疼」
    相關連結: 防汛值守72小時 「80後」社區書記暈倒在河堤上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豔 長沙報導7月2日晚7時,長沙伍家嶺街道科大佳園社區女書記傅佳因過度疲勞和中暑,暈倒在抗洪一線,堤壩上的居民拍下現場一幕,媒體報導後,有人質疑「身穿白衣白鞋,沒有泥土痕跡」「多演穿幫」。
  • 如何在2個月內瘦20斤?
    一說到減肥,很多朋友都會問到,如果和2個月內科學減掉20斤,反正就是減重速度越快越好。那麼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聊一下關於如何2個月瘦20斤?當然,如果你能接受以上這些負面影響,那麼可以去追求一個月掉十幾斤。其實每周能瘦1~2斤對於普通人來說已經相當不錯了,變化也會非常明顯。
  • 最美新區人:長江路街道峨眉山路社區黨委書記兼社區主任薛新偉...
    2019年,峨眉山路社區黨委被評為青島市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今年又被確定為青島市委常委城市社區直接聯繫點,並作為全市5個街道社區之一,得到青島市管黨費直接定向補助。   早在2015年,薛新偉便牽頭成立了西海岸新區首家由社區自主培育孵化的社區社會組織——青島市黃島區七彩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 對話好美好生活奮鬥者周建玲:讓社區大變樣的社區書記
    在一個個小家的構建過程中,圍繞著許許多多為美好生活而付出的人,唱響大國夢,致敬每一位為美好生活而奮鬥、而付出的平凡人。2018年,美好生活品牌計劃誕生,三年來,伴隨著西安的發展,美好西安品牌計劃成為城市級品牌IP的同時,「美好西安」這個名詞已經深入人心,人人都是建造美好西安的一份子。
  • 90後女社區書記的「防疫一線」:每天工作15小時 午飯只有10分鐘時間
    疫情牽動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而在這場「戰疫」中,不少90後也在共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在不同領域貢獻著青春力量。90後劉麗英,是哈爾濱市松北區太陽島街道集樂社區的黨支部書記。每天早上簡單地吃完早飯後,劉麗英就匆匆奔赴自己的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
  • 黃石市海觀山社區葉元華:永不掉線的社區書記
    「非常好!」2 月 23 日凌晨 1 時,還在黃石市海觀山社區疫情 防控群裡給值班黨員點讚的社區黨委書記葉元華,怎麼也 不會想到幾個小時之後的自己會突然倒在為居民採購生活物 資的路上。「你們放心,我來!」
  • 《小巷大總理》將在寧波開拍,「90後」演員深入社區體驗「90後...
    這就是社區工作者的真實寫照。大到社區建設,小到鄰裡瑣事,他們事事操心,被大家親切地叫做「小巷總理」。8月16日,電視劇《小巷大總理》開機儀式暨「溫暖的力量」系列活動發布會將在寧波舉行。該部電視劇的主要演員將花一周時間深入寧波社區,體驗「小巷總理」的工作日常。「90後」演員史磊(左一)在更換消防安全記錄單。
  • 居民「動」起來了,大型社區如何管好
    浙江在線3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戴睿雲) 「請出示健康碼,測體溫。請登記下個人信息,並抽空到社區辦理下小區出入證。」3月6日上午,在杭州丁蘭街道楓景園3個出入口中唯一開放的北門,物業主任盧輝亞提醒拎著大包小包從富陽回小區的業主。
  • 王瑞:社區「小」書記肩扛大責任
    走進金鳳區長城中路街道寧安社區,總能看到寧安社區黨委書記王瑞繁忙的身影,她的臉上始終帶著笑容,盡心盡力幫助解決群眾問題。 2015年8月,寧安社區剛成立,一切工作都需要從頭開始。「能不能幹好?能不能讓人民群眾滿意?」面對複雜的社區環境,居民們在心中給王瑞打了很多問號。
  • 「讓社區各族同胞親如一家」——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黨委書記...
    新華社南寧6月29日電題:「讓社區各族同胞親如一家」——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黨委書記謝華娟架起各民族「連心橋」新華社記者黃慶剛為加強各民族居民溝通,她主動聯繫高校師生開展漢語培訓;為推動社區居民就業,她邀請職校老師開展營銷
  • 日行20000步 瘦了30斤!一名居民區書記的抗疫119天
    5月9日,上海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響應級別由二級響應調整為三級響應。當整個城市揪著的心緩緩落下,當我們可以走進自然大口呼吸,我們要感謝無數迎難而上,很多至今仍在一線的戰疫勇士。他們中包括數以十萬計的基層社區工作者。浦東新區花木街道花木苑小區居民區書記羅恂就是其中一個。
  • 社區書記堅守一線:腰部疼痛難忍 蹲著躺著繼續工作
    黃恆一邊接電話一邊和其他同事在確認工作 張踐 攝眼前的這位社區書記名叫黃恆,每天工作就是兩部手機不停接打電話,幫助社區居民解決各種問題。而他來到這個社區被任命為第一書記僅僅十天。記者7日下午在武漢市洪山區珞南街洪珞社區採訪了黃恆。
  • 「吃了一個月,胖了好幾斤!」老人點讚南城雅園社區「長者飯堂」
    「這裡又方便,菜又合我們胃口,我來吃了一個月就胖了好幾斤。」雅園社區的張婆婆,說起社區的「長者飯堂」,樂得合不攏嘴。長者飯堂方便又美味11月19日上午,不到11點,送餐的車就停在雅園社區綜合服務中心門口了。工作人員將裝有飯菜的器具抬進「長者飯堂」後,現場熱鬧起來。志願者將飯菜一份份分好端給老人,公公婆婆三三兩兩坐著吃飯聊天、分享菜餚,氣氛和樂。
  • 擔當作為好支書|社區女書記的「厲害」事
    即日起,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網信辦、市委黨史研究院聯合,組織對「擔當作為好支書」進行集中宣傳報導。擔當作為好支書 | 社區女書記的「厲害」事見到韓慧傑時,她剛邁進辦公室不久,有些風塵僕僕,狹小的辦公室緊湊而整潔,牆上掛著一面嶄新的錦旗,落款標註時間為:2020年6月。
  • 闞清子,1個月狂瘦20斤,坦言:有些人,戒掉2種食物就能瘦
    大家喜歡闞清子,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顏值高,身材好!除了之前因為分手導致發胖之外,幾乎從來沒有胖過!但是,現在才剛剛過去1個月,闞清子竟然就已經瘦身20斤,重新回到了90斤,曬出的照片,依舊美的一發不可收拾!
  • 朱一龍半個月瘦12斤,鄧超2個月瘦40斤,暴瘦真的好嗎?
    而在我們所熟知的一些明星裡面,也有很多因為角色需要,而減肥暴瘦的,比如因為《金粉世家》而被人們熟知的陳坤。為了拍新戲槍戰片《輸贏》,陳坤2個月瘦了20斤!同樣為了拍戲瘋狂瘦身的還有朱一龍。最近正在熱播的《重啟之極海聽雷》,看過的夥伴都會發現朱一龍瘦了很多。其實那是為了更符合角色形象,朱一龍半個月瘦了12斤!
  • 嘉興南湖區為村、社區書記上好廉政履職「第一課」
    作為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第一責任人』的村、社區書記,不但要以身作則、管好自己,而且要抓好班子、帶好隊伍。」嘉興南湖區村、社區黨組織換屆剛落幕,區委書記朱苗就在「南湖初心講堂」上圍繞如何「做一名有擔當的好支書」,對全區111名新上任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提出殷切希望和要求。而在新豐鎮,鎮黨委書記也面向全鎮村、社區黨組織和紀檢組織「一把手」,開展了集體廉政談話。
  • 一位90後菜販的創業記:社區團購火 我踩的卻全是坑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原標題:一位90後菜販的創業記:社區團購火,我踩的卻全是坑!導讀:今年6月,在成都做了八年蔬菜生意的劉坤倫嘗試了社區團購模式。但受限於團長分成比例高、訂單量低等原因,貨物積壓,以虧損告終,不得不回到菜市場,繼續擺攤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