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說話不隨意,舉止不輕佻,若遠若近,不親不疏

2020-12-07 亦然花開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厚重」兩個字倍受人們推崇。如果一個人說話隨意,舉止輕佻,是很容易被人輕視的。而一個人如果行動處世都能做到厚重,就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

一、說話舉止不可太輕易

曾國藩在《諭紀澤紀鴻·說話舉止不可太輕易》中,就對兒子曾紀澤、曾紀鴻進行了訓誡。

「澤兒看書天分高,而文筆不甚勁挺,又說話太易,舉止太輕,此次在祁門為日過淺,未將一輕字之弊除盡,以後須於說話走路時刻刻留心。鴻兒文筆勁健,可慰可喜。」

曾國藩認為兒子紀澤雖然天分很高,但是文筆不夠勁挺,而且在行事上有兩個毛病,即說話太易、舉止太輕。兒子紀鴻文筆頗有勁健之風,可喜可慰。

「銀錢、田產最易長驕氣逸氣,我家中斷不可積錢,斷不可買田,爾兄弟努力讀書,決不怕沒飯吃。」曾國藩時刻不忘教導兒子要多讀書,不可積攢錢財,不可買賣田地,不能有驕奢淫逸之氣。

這裡的「輕易」與「厚重」正好相反,因此受到了曾國藩的嚴厲批評。

說話太易,指的是說話語速太快、表達不夠妥帖、語氣不夠穩重等等。

舉止太輕,指的是走路速度比較快、小動作太多、眼神不夠篤定等等。

一個人如果本身就老成持重,那麼在行事上自然會較為「厚重」;而一個人如果性格活潑開朗,那麼在行事上就可能有些「輕易」。

這些言行舉止,其實與人的性格有關,有的人天生如此,是不可能強求的。

二、「輕易」和「厚重」真的能決定一個人的成功嗎?

從歷史上來看,行事的「輕易」和「厚重」,其實並不能成為評價一個人能否有所成就的標準。

例如,漢高祖劉邦出身低微,有著流氓習氣,而曹操生性灑脫隨意,他們在言行舉止方面都算不上「厚重」,但也成就了一番事業。

從不同的人群來看,藝術家、文學家往往情感細膩、思維跳躍性較大,因此大多數人舉止比較輕易,但這也不會阻礙他們取得成功,反而會因為思維跳躍而靈感迸發。

曾國藩對兒子提出這樣的批評,自然有他的良苦用心,更是為了兒子們好。

但是對於我們家長來說,其實不必太在意孩子這種外在的性格表現。如果孩子活潑好動,不一定非要讓他安靜下來;如果孩子是個急性子,也不必非要讓他慢慢來。

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性格,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習慣。只要孩子品行端正,這種外在的言行舉止還是順其自然地好,否則就會違背了孩子的天性。如果刻意求之,反而會適得其反。

三、正確處理與官員的關係

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果家裡有一個人有權有勢,其他人可能就會借著他的權勢做一些與自己身份不相符合的事情。

這種現象古時有,現在也有。「我的爸爸是李剛。」「我的爺爺是XX領導。」就是典型的代表。

曾國藩和曾國荃兩兄弟官位越來越高,權勢也越來越大。於是曾氏家族中的一些子弟開始仗著兩人的勢力,四處遊走,往來於省城和縣城的官衙之間,甚至還幹涉政事,曾國藩的四弟澄弟就是其中之一。

當地的官員知道曾家的勢力很大,也十分樂意巴結曾家的子弟。

但弟弟們的這些做法與曾國藩的為官處世哲學似乎不太相符。曾國藩做官最大的希望並不是家中能夠大富大貴,而是全家和順平安,因此他希望家人能夠遠離政事,不幹預地方事務。

當他知道了這些情況後,十分擔憂,擔心這樣的行為會損害曾家的名望,甚至會給曾家帶來災禍,於是寫信告誡澄弟。

在《致澄弟·與官相見以謙謹為主》這封家書中,就提到了此事。

「沅弟之才,不特吾族所少,即當世亦實不多見。然為兄者,總宜獎其所長,而兼規其短。若明知其錯,而一概不說,則非特沅一人之錯,而一家之錯也。」

曾國藩在信中對沅弟之才進行了肯定,同時也指出,作為兄長,有監督弟弟們成長的重任,如果明知弟弟們有過錯也不指出,就是一家人的過錯。

對於如何與地方官員相處,曾國藩也提出了他的處世原則。

「吾家於本縣父母官,不必力贊其賢,不可力詆其非,與之相處,宜在若遠若近,不親不疏之間。」

在信中,曾國藩並沒有直接批評澄弟的做法,而是委婉地說明了與地方父母官的相處之道,即「若遠若近,不親不疏」。

四、與官員交往的兩大原則

曾國藩在信中還列舉了一些具體的情況,說明在這些時候應該怎麼做。

「渠有慶弔,吾家必到;渠有公事,須紳士助力者,吾家不出頭,亦不躲避。渠於前後任之交代,上司衙門之請託,則吾家絲毫不可與聞。」

他認為地方官家中的紅白喜事,按情理是應該去的,而所有公務上面的事,則一概不能參與。「弟既如此,並告子侄輩常常如此。子侄若與官相見,總以謙謹二字為主。」

最後,他提出了與官員交往的兩大原則,那就是謙和和謹慎。不僅兄弟們要做到,子侄們更應該做到謙謹二字。

其實,曾國藩所說的這一交往原則,可以更廣泛地應用到我們的日常交往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一些品行不端、德行不良的人,然而出於種種原因,我們又不得不與他們交往。

對於這些人,我們就可以採用「若遠若近,不親不疏」的方法,既可以維持正常交往,又可以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受到他們的傷害。

這也是我們從曾國藩的家書中,可以學到的與人交往的原則。

相關焦點

  • 夜讀丨曾國藩: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四種富貴相
    曾國藩從做人、做事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兩大貴相和兩大富相。這道出了人生的四大福相。 端莊厚重 老子說:「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端莊厚重的人舉止不輕浮,做事沉穩不浮躁。
  • 曾國藩:為人謙虛不傲慢,凡事皆貴專,擇師交友應一心一意
    道光十九年,曾國藩離家進京之前,侍奉祖父於階前,向祖父請示:「此次進京,求公教訓。」祖父對他說:「你的官是做不盡的,你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滿招損,謙受益』,你若不傲,更好了。」這段話對曾國藩的影響很深,多年以後,每每想起,仍然如同「耳提面命」。
  • 曾國藩:說話囉嗦的人,心裡藏著3個性格弱點,不值得交往
    說話囉嗦的人,到底有怎樣的性格特點?對於說話囉嗦的人,我們無論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遇到過。可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去真正審視他們婆婆媽媽的原因。晚清名臣、湘軍統帥曾國藩在他200餘人的幕僚中,就很不喜歡使用說話囉嗦的人。因為,他覺得和這類人相處太過於麻煩,不值得交往。
  • 讀曾文正公《冰鑑》有感,恰逢曾國藩誕辰209周年,緬懷先賢
    「」鼻者面之山,不高則不靈「」口闊而方祿千鍾,齒多而圓不家食「曾國藩認為,人的容貌舉止是人的美醜善惡本性的外化體現。《冰鑑》原文:」飛鳥依人,情致婉轉,此弱態也「」不衫不履,旁若無人,此狂態也「」坐止自如,問答隨意,此疏懶態也「」不苟言笑,察言觀色,此周旋態也「精神是本質,情態就是現象,要知道一個人的本質,須從情態入手。
  • 曾國藩識人才秘籍
    一個人說話是否有條理,是否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打動對方,是曾國藩相人的秘籍之一。  《 曾氏湘鄉文獻 》還保留了曾國藩相人的具體記載,比如說看一個人的面,曾國藩會說什麼樣的臉是顢頇型。人們常說不能與顢頇的人交往,因為這類人講不清道理。曾國藩結也有「八交九不交」之說,說這種人避之唯恐不及。
  • 曾國藩獨創識人術:有無主見,看腳跟,快看看自己的腳跟長啥樣?
    比如說曾被後人評價為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曾國藩既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也沒有天賦異稟,甚至還被人說成愚鈍。但他卻能在晚清這個風雲多變,局勢複雜的朝廷之上擔任多個重要官位。這跟他的不信命,富貴天定的信念有著密切的關係。
  • 對人若近若離的性子,舉止端莊典雅的三大星座
    雙魚座雙魚座的女孩性格軟,長得漂亮,特別會撒嬌。再加上天性善良,特別熱心腸,有什麼需要幫忙的,雙魚女總是竭盡所能。因此被大家的喜歡一點也不奇怪。雙魚座女天生就有那麼一種吸引人的魅力,她們是迷人的。她表達能力強,自由開放。喜歡趕時髦,所以大方漂亮。同時雙魚座女有時也活潑甜美,像一隻甜甜的小貓,她的舉動受到人們的好評。所以她們就像美酒一樣,沾上了就戒不掉!
  • 曾國藩:一個人能否深交,關鍵看這4點
    《道德經》也說,大丈夫處其厚不處其薄。「厚」為根本,只有做事穩重,不輕佻冒失的人,才能在遇事的時候保持冷靜的頭腦,泰然處之。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從來沒有做過官,也沒有權利,但是在他的家鄉擁有絕對的威望。鄰裡之間發生糾紛,人們都來找曾玉屏調解,他說話從來「丁是丁,卯是卯」,處事公正,鄉鄰都心服口服。
  • 曾國藩:將來有出息之人,多半有這4種「福相」,看看你有沒有
    我們都知道曾國藩,能文能武,能手寫文章,也能武平戰亂。但你們知道嗎?曾國藩還會「看相」?相傳,他有一套獨家的識人秘技,一個人站在他面前,他能判斷出這個人是否有出息,能否擔當大用。一個再聰明的人,都有不知道的事情。懷著謙卑包容的態度向他人請教,受教的是自己。曾國藩和左宗棠一直「不對付」,經常鬧出一些爭端。但曾國藩一直很讚賞左宗棠,認為「論兵戰,吾不如他。」國家有這樣的人,實乃幸事。
  • 曾國藩一生智謀:聰明人有三不提,其越發不提,就越能積德積福
    曾國藩一生智謀:聰明人有三不提,其越發不提,就越能積德積福人際社交中,大家常常會碰到這種尷尬,便是不會說話。和人溝通交流的全過程中,不應該說的、說多了、說錯了等問題,都是會令你的個人形象受到影響。曾國藩被譽為「萬古第1完人」,他有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不但在政治、軍事上頗有作為,更是深得待人處世之道。曾國藩在給後人的家信中曾告誡過這大智慧:聰明人有三不提,越不提越積福積德,獲益一世!不提埋怨的話生活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假如都埋怨的話,生活簡直無法過了。
  • 曾國藩:真正狠毒的人,不看面相,3種特徵一抓一個準
    他們不喜形於色,內心城府很深,但一旦出現,可能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如果你身邊有這三種品質的人,一定要遠離他。第一種,權術主義,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曾國藩:「處大權位,推讓少許,減去幾成。」真正狠毒的人,他們會為了目的犧牲一切。只為自己的權利與地位。
  • 曾國藩: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4種富貴相
    端莊厚重的人舉止不輕浮,做事沉穩不浮躁。這樣的人作為領導讓人信賴,作為朋友讓人放心。《清史稿》記載,曾國藩「為人威重少言」,步履慢而沉重,說話少而沉穩。他在部下面前很有威嚴,沉穩的氣質讓人心生敬仰,不自覺地尊敬他。
  • 曾國藩: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面相決定命運!
    曾國藩曾說:「寧可不識字,不可不識人。」相由心生,一個人的一張臉,就是一張履歷表。有的人天庭飽滿、慈眉善目,一看就親近動人,而有的人劍眉薄唇,一看就兇神惡煞。邪正看眼鼻曾國藩認為:一個人的臉,對應是大自然的山和水,眼睛是流水,鼻子是高山。如果一個人眼睛不清、鼻子歪曲,那麼這個人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心術不正。《冰鑑》中說:「去掉谷的外殼,谷的精髓依然存在。」
  • 超超超性感的10件連衣裙,讓你性感而不輕佻!
    在絕大多數人印象裡,性感就是胸大,腰細,腿長,常常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兩個字,並且在我們父母輩「性感」二字諱莫如深90後,00後陸續長大,接受更多的想法,對「性感」的理解和包容度又在逐漸提高,喵嘰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怎麼穿,能顯得性感而不輕佻
  • 曾國藩的七步「面相術」,會識人才能成大事!
    曾國藩被譽為晚清「中興第一名臣」,他曾說「辦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知人」,在其成就一生功業的過程中,識人之術發揮了很大作用。曾國藩還曾根據觀人之法,作了一個口訣,「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氣概,富貴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風波看腳筋。若要看條理,全在語言中。」
  • 俗語: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老祖宗的經驗,在理嗎?
    俗語: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老祖宗的經驗,在理嗎?常言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是群居動物,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中不可避免的需要跟各色各樣的人打交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俗語說:「遠看臉,近看眼,不遠不近看眼窩」,這句話有道理嗎?遠看臉中醫學中有「望聞問切」這個說法,對待來看病之人,首先要望其氣色如何,再聞其味道。問其病痛所在,最後切脈(把脈)。
  • 曾國藩:心機深重的小人,說話都有3個特徵,聰明人看破不說破
    那麼,怎麼判斷一個人心機深不深呢?曾國藩作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混跡官場幾十年,見慣了各式各樣的人,也修得一身識人本領,在他看來,一個人的城府深淺,全在言談之間。曾國藩常言:「城府深淺,一聽便知」,如果身邊說話有這三個特徵的人,一定要提防著點,很多庸人看了,都長嘆:知道的太晚。
  • 記住曾國藩這兩個相人術
    第二:方有對談,神忽他往不論是現代還是古代,最尊重人的交談方式莫過於當別人說話的時候你能夠認真傾聽,與他對視,不打岔,不鄙夷,不不歡喜。當然,除了這兩步,事實上曾國藩還闡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判斷方法以觀其行相其面識其人,而對我們來說,在現實生活中若能一眼識別真誠與虛偽之人,一眼看清別人說話、舉止的真實目的,尤其是對職場小白、情場直男來說無疑會省下很多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