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市場上買的豆腐不衛生,切開或者吃到嘴裡有雜質?擔憂食品安全不如自己動手自製健康豆腐。不僅能在家人面前大顯身手,保證飲食健康,還能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化學實踐水平,真是一舉多得呢!
實驗原理:豆漿為膠體,在豆漿中加入電解質溶液(硫酸鈣溶液或者滷水等)能使得豆漿中的蛋白質產生聚沉。
實驗藥品:生石膏(二水硫酸鈣)或飽和硫酸鈣溶液、黃豆
實驗儀器:500ml燒杯、酒精燈
實驗步驟:(為節約時間,建議直接購置濃豆漿從步驟4開始製作)
浸泡:加300ml水浸泡黃豆24小時(像深圳氣溫較高的話,可以在中間更換一次水),使黃豆充分膨脹,然後倒掉浸泡的水。研磨:將泡好的黃豆放在家用粉碎機內,加入200ml的水,進行粉碎。製漿:將研磨好的豆漿和豆渣一併倒入放有雙層紗布的過濾器中過濾,另取100ml水,分多次衝洗濾餅,充分提取豆渣中的豆漿。濾液即為濃豆漿。凝固變性:將自製的濃豆漿(或者直接用市售的袋裝濃豆漿)倒入一個潔淨的500ml的燒杯中,用酒精燈加熱至80度左右,然後邊攪拌,邊向熱豆漿中加入飽和石膏水,直至有白色絮狀物產生。停止加熱,靜置片刻後,就會看到豆漿中有凝固的塊狀沉澱物析出。成型:將上述有塊狀沉澱物的豆漿靜置20分鐘後過濾,再將濾布上的沉澱物集中成一團,疊成長方形,放在潔淨的桌面上,用一個盛有冷水的小燒杯壓在包有豆腐團塊的濾布上,大約30分鐘後,即可製成一小塊豆腐。若用市售的濃豆漿為原料,製成的豆腐更為細嫩潔白。保存:為了使製成的豆腐保鮮而不變質,將新之城的豆腐浸於2%-5%的食鹽水中,放在陰涼處,可使豆腐數天內保鮮而不變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