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師兄,共修佛法
微信號 : ddfu70
參與經書助印、免費結緣大隨求手環,楞嚴咒護身符等
【慈悲地藏懺法卷上】
【嚴淨壇場】
楊枝淨水。遍灑三千。性空八德利人天。餓鬼免針咽。滅罪除愆。火焰化紅蓮。
南無清涼地菩薩摩訶薩(三稱)
南無觀自在菩薩(三稱)
(眾持《大悲咒》《心經》畢舉)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云云)。
唵。捺摩巴葛瓦帝。阿巴囉密沓。阿優哩阿納。蘇必你。實執沓。牒左囉宰也。怛塔哿達也。阿囉訶帝。三藥三不達也。怛你也塔。唵。薩哩巴。桑斯葛哩。叭哩述沓。達囉馬帝。哿哿捺。桑馬兀哿帝。莎巴瓦。比述帝。馬喝捺也。叭哩瓦哩莎喝。
以此經咒功德。回向護法龍天。
三界嶽瀆靈聰。守護道場真宰。
祈福保安平善。莊嚴無上菩提。
普願法界眾生。共入毗盧性海。
【香贊】
爐香乍爇。法界蒙燻。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三稱)
【普賢王菩薩象駕光臨】
有一菩薩。結跏趺坐。名曰普賢。身白玉色。
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
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
以為眷屬。安庠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
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弦歌。
其聲微妙。讚嘆大乘。一實之道。行者見已。
歡喜敬禮。復更讀誦。甚深經典。遍禮十方。
無量諸佛。禮多寶佛塔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
諸大菩薩。發是誓願。若我宿福。應見普賢。
願尊者遍吉。示我色身。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三聲)
【一切恭敬】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佛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法
一心頂禮十方法界常住僧
(是諸眾等,各各胡跪,嚴持香華,如法供養。)
願此香華遍十方。以為微妙光明臺。
諸天音樂天寶香。諸天餚膳天寶衣。
不可思議妙法塵。一一塵出一切塵。
一一塵出一切法。旋轉無礙互莊嚴。
遍至十方三寶前。十方法界三寶前。
皆有我身修供養。一一皆悉遍法界。
彼彼無雜無障礙。盡未來際作佛事。
普燻法界諸眾生。蒙燻皆發菩提心。
同入無生證佛智。
願此香華雲。遍滿十方界。
供養一切佛。尊法諸菩薩。
緣覺聲聞眾。及一切天仙。
以起光明臺。過於無邊界。
無邊佛土中。受用作佛事。
普燻諸眾生。皆發菩提心。
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三稱)
【釋迦如來證明禮懺】
以此稱讚三寶功德。修行無上大乘善根。奉福上界天龍八部。梵王帝釋。護世四王。三十三天。閻羅五道。六齋八王。行利鬼神。天醫使者。護法星乾。各及眷屬。僧伽藍內。護正法者。祝延當今皇帝。統御萬年太子千秋。金枝玉葉。郡邑宰輔。土境士民。師僧父母。善惡知識。造寺檀那。十方信施。廣及法界。一切眾生。藉此善根。平等燻修。功德智慧。種種莊嚴。此世他生。同登樂地。
(舉贊佛偈)
佛智真如清淨月。無緣寂照朗虛空。
斯心盡處是菩提。是故志心歸命禮。
啟運慈悲地藏懺法
今當歸命三世諸佛
南無過去毗婆尸佛
南無尸棄佛
南無毗舍浮佛
南無拘留孫佛
南無拘那含牟尼佛
南無迦葉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當來彌勒尊佛
南無地藏王菩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建此地藏菩薩慈悲懺法者,為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成善法益,而興懺法。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生善益,而修懺法。復令一切眾生修世出世業,證第一義,八理益故,而行懺法。良以法界一切眾生,皆由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守真常,動轉業現,妄起無明。境界為緣,覺心凝寂,旋乖法性,相續遍計,取執自他,展轉相因,善惡果報,無記三性。苦樂迭奏,如谷隨聲,臨鏡現影。遂有凡倫,生起諸相,升沉輪替,羈鎖難離。法性元明,於是汩沒。
故曰三界惟心,萬法惟識。悟惟心之妙理,罪福同是空華。迷法性之圓明,善惡無非實果。所以輪迴三有,遠涅槃山。漩澓四生,入生死海。波波造業,岌岌為愆。垢如山積,易塞真空。惑似冰堅,難分俗諦。機感我佛,應入娑婆。地藏慈尊,雲臻大集。垂形月印,降跡星羅。運同體之慈仁,濟有情於苦海。垂無緣之悲仰,度六道於愛河。蕩滌塵緣,湔除惑垢。以是因緣,懺摩爰啟。
奈何(某)等,妄境迷心,幻緣翳識。自從曠劫報入娑婆,因無明而順業,愚分真俗親疏,稟有識以違仁,孰辯賢惡可否。縱酒昏迷,恆無智慧,縱慾敗度。每有愚痴,恃己聰明,陵人傲物。依他起見,自實愆疣。所有之過惡無窮,招報之年期不既。若不懺滌於身心,必致罪彌於宇宙。計招業報,定入三塗。盡未來時,何由解脫。
故(某)等今日,率諸淨信,廣具香華,普設供養。結水月之壇儀,行懺摩之法事。求哀悔過,發露披陳。已作之罪,悉冀消滅。未作之愆,不敢復造。是故。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一拜)
歸依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聖僧(一拜)
次復志誠歸敬。啟請梵王帝釋。護世四王。天龍八部。業道冥王。應現我前,證知懺悔。是故(某)等,宜各志誠,五體投地,如泰山崩,歸命頂禮,一切諸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尊佛
南無師子奮迅具足萬行佛
南無覺華定自在王佛
南無一切智成就佛
南無清淨蓮華目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自在力王佛
南無功德雲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王菩薩
南無財首菩薩
南無阿逸多菩薩
南無定自在王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某)等從無始以來,至於今日,皆由不信三世諸佛是歸依主,不信五時妙法是甘露食,不信六和聖賢是導迷師。所以輪迴三界,隨順妄習。往復四生,逆生死流。迷淪苦海,無解脫期。而我等雖復粗知三寶,曾未發心修行。尤與一切眾生,內計我我,外逐妄緣。稱三毒根,隨六塵境。遍造五逆十惡,廣興殺盜淫欺。乃至廣開八萬四千諸塵牢門,障閉八萬四千諸般若道。三善路截,四惡道通。無始至今,尚在凡夫。故大覺世尊,地藏菩薩,雲集忉利,深起哀憐,報本垂慈,教行懺悔。
夫論懺悔者,必先懺悔三毒五逆。元首消除,業無生起。則六根十惡,欲造無由。塵勞門閉,妙行斯前。勝境冥通,菩提可逮。故(某)等今日,生增上心,立堅固行,以為滅罪方便。則三毒六根,及緣生諸法,自然應念消忘,修行自在。是故今日,求哀懺悔。
然行懺者,當知惑業,各有元由。使我流轉,三毒是咎。於是先懺三毒惑因,次悔惡業苦果。何以故爾?苦因業有,業為惑成。生起連環,三世不息。生起元由,仍歸意地。意妄起故,身口業隨。而此意業,復有三名。一曰慳貪,二號嗔恚,三是疑痴。由疑痴故,頓起結使。
故知百千煩惱鹹根三毒,能令眾生常住三途。然有三途者,皆由三毒滋潤,故招生死輪迴。
若諸眾生縱脫泥犁得還人道,復受貧窮孤露之身,以酬慳貪不信佛故。
若有眾生餓鬼罪畢得還人倫,復受兇佷頑鈍之軀,以酬不信大乘之報。
若有眾生脫旁生道生人倫中,愚痴無智,如醉如痴,以酬不隨眾中修學之故。
以是因緣,郵傳三道。雖其受報千差,察其本源各從意地。意業既有如斯苦報,豈得安然而不懺悔。然此三種俱名為毒者,蓋能滅一切眾生法身慧命故。
亦名此煩惱以為無明昏亂,能以昏煩之法惱亂眾生故。
亦名此煩惱以為染汙無知,能蓋蘊真如清淨理故。
亦名此煩惱以為怨賊,能滅眾生五分法身與功德法財故。
亦名此煩惱以為愛河,汩沒眾生於生死海,不能到涅槃岸故。
亦名此煩惱以為牢獄,能桎梏眾生不得解脫自在故。
如是煩惱牽連六道,捆縛四生。造業無邊,輪迴不絕。皆由此煩惱以為賊媒,嫁禍千差,娶苦萬別。
是故(某)等今日,志誠求哀懺悔。如是三毒,應念屏除。又念(某)等,無始來今,身既人間受報,雖復修行善法,而於一止二觀。三因四緣。五蘊六蔽。七趣八倒。九有十境。十一遍使。十二重城。十六知見。十八界。二十隨。二十五我。六十二見。八十八見惑。九十一思惟。百八枝末塵勞。八萬四千煩惱。各隨本數,俱系無明。晝夜熾然,前逼識浪,局迫心源。開諸漏海,湧沒真如,惱亂聖賢。六道四生,迷惑三空,障蔽六度。如是煩惱,彌覆覺明。果報嬰心,身難逃逭。是故今日,哀懇慈尊,受我殷勤志心懺悔。煩惱結習,一念冰清。聞思修業,行解圓成。仰願十方三寶,十輪地藏能仁,以本慈力、以本悲力、誓願神通之力,攝受我等。求哀發露,一切煩惱皆悉伏斷。行願精明,菩提果熟。一切生因,永不復受。相與志信,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如大山崩。虔恭運想十方,頂禮一切諸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尊佛
南無無邊身佛
南無寶勝佛
南無波頭摩勝佛
南無寶相佛
南無師子吼佛
南無淨月佛
南無大通山王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定自在王菩薩
南無無盡意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夫懺悔者,蓋論改往修來,自新悔故。然現業易制、修行可達,宿習難除,必假懺法。今夫行人,好正而固邪,欲潔而偏染,不教而自能,不願而自為。稱然若有驅策而不能已者,宿習之所使也。德隆而行鄙,行善而身兇,多障多歉,數病數惱。綿然若有機緘而不能釋者,結業之所召也。
茲非一生一劫之緣,乃是無始以來念念受燻、種子異熟,現行牽成。故非懺悔,莫能釋之。
然欲懺已往之愆尤,必藉當來之行業,以致入聖超凡,鹹從斯舉。當從佛語,如法修行。而先須知止、正心、誠意、明德。知止定靜,則諸惡不作。正心安慮,則眾善必行。誠意格物,則已往之愆尤可釋。明德自新,則將來之福慧可期。
莫疑小善以為無福,小善不作何以成聖?莫疑小惡以為便行,小惡若積足以滅身。各宜努力,同懺愆尤。
經云:罪性本空,由心妄造。而福體無基,皆從心得。罪既從空以妄造,福亦自心以覓址。
而(某甲)等,既未離於凡地,觸向都迷。事非資於聖典,懺悔何崇?是故今日起勇猛心、發精勤心,懺悔夙愆。然懺悔功德,力不思議。何以故?天上五衰相現,懺之仍復天倫。人間弒逆報熟,悔之復還人道。能令行人得安隱樂。若能努力投誠、志心發露,三障愆由自然消滅。
是故(某)等求哀懺悔。
又復自從無始生死以來,因無明故,果報奚窮?由煩惱性造十惡業。
耽染愛著,貪慾奮馳,結色流愛,情慾煩惱。
嗔恚交爭,忿恨自他,懷害無過,殺業煩惱。
性識愚痴,不分善惡,惟色惟心,惛憒煩惱。
我及我所,陵人傲物,盜竊名器,上慢煩惱。
疑惑聖教,邪正不知,進止難決,猶豫煩惱。
撥無因果,著斷著常,永墮見坑,戒禁煩惱。
不識緣假,身受心法,執計四倒,迷於三世,誤人誤己,常在三途,邊見煩惱。
親近惡友,疏遠善人,不理正知,身見煩惱。
是二十隨,纏縛三界,遍受四生,展轉輪迴,無有罷期。今(某甲)等,發露求哀皆悉懺悔。
又復於中,隨煩惱性,無慚無愧,不畏鬼神。不知因果,造罪無邊,曾未懺悔。又復慳貪己物,吝不與人,見他財寶,枉取貪求。
奢誕五情,不懷六念,放逸身心,不攝煩惱。
心行弊惡,道違清規,偏行慘刻,不忍煩惱。
是法怠墮,非理精明,悠悠緩縱,不勤煩惱。
靜慮躁動,進止沉凝,縱心自恣,不勖煩惱。
觸境生意,不辯是非,掉舉失念,無知煩惱。
嗔譏苦樂,毀譽利衰,逐情奔逸,矯亂煩惱。
阿佞時態,謟曲紏紛,覆藏隱善,不直心煩惱。
易忿難悅,嫉妒良善,謟誑愛憍,害毒煩惱。
面是背非,乖經違典,非理蠆人,循情屈己。謂合時宜,乃至苦集滅道。世出世間,十二因緣。順觀生起,反觀還滅,輪轉煩惱。
致於塵沙,障乎化道。無知止於中途,構起六粗,動轉三細,皆由煩惱性惡,蓋覆心地秘藏。如是惑因,幻造業果。
如我今日,求哀懺悔,乘今精進之功,及諸佛神通之力。十使永息,三毒頓忘。三惑煩惱,令盡無餘。三途解脫於身心,一念無忘於智地。開七覺華,證十地果。於佛菩薩,同獲無生。廣及自他,入心地藏。懺悔發願已,歸命禮常住三寶。
【贊】
心地秘藏。煩惱糾纏。因之身口意相連。
造罪廣無邊。稽首金仙。眾惡一時蠲。
南無地藏王菩薩(三稱)
【慈悲地藏懺法卷中】
悲愍為莖智慧葉。三昧為須解脫敷。
菩薩蜂王食甘露。我今敬禮佛蓮華。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慈悲地藏懺法。
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當來彌勒佛
南無山王佛
南無智勝佛
南無淨名王佛
南無智成就佛
南無無上佛
南無妙聲佛
南無滿月佛
南無月面佛
南無三世諸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普廣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上來略懺煩惱障竟。惑障清淨,業因不繼。業無偶匹,造罪何由。
次當懺悔業障。業相雖多,有漏無漏,黑白撿之,收無不盡。然佛言五戒,儒說五常。常戒雖殊,體本元一。克己復仁,慈心不殺。見利思義,不與不取。非禮不視,寧許奸邪。言可翻覆,信則斷金。嗜酒滅身,妄言敗德。堅持常戒,人道無虧。此五善業,同名有漏。以不能超越同居界故。
復有勝倫,不惟慳己,以物慧他,不特不殺,性嗜好生。雖未離淫,進止有節,讚美十善,嘆護一乘。攝散精勤,修未到定,果感地居主小千界,報似勝人皆歸有漏。
更復有人,厭欲苦粗,欣色淨妙;修四種定,感十八種天;雖伏煩惱,尚未斷滅;色漏未除,復有深機;厭色牢籠,盡識歸空;觀空想滅,以無所處滅盡頂天。壽經沙劫,復墜輪迴,未獲無生,亦名有漏。
如向若人若天,雖修善業,不出輪迴,俱名黑業。
若修禪觀。依止觀空,始五停心。總別相境,身受心法。次第觀成,行三十七品之助道,觀一十六行之正修,破八十八之見使。得證見道,除九十一之思惟,身證無生,心境寂滅;以正遍空,離五蘊山;出生死海,居涅槃頂;於法無為不得度生,未名菩薩。
若於中乘因緣體法,從無明緣行,乃至憂悲苦惱,自無明滅,憂悲苦惱亦滅。如是逆順體法,惑寂智滅,疾證無為。病在無機,並收小果。
若夫菩薩名大乘者,自身未度,先度眾生。發僧那於始心,終大悲而赴難。廣行六度,功越三祇。修漏無漏之慧業,獲生無生之慈悲。開佛見知,證極自性。合本有之靈明,悟心地之秘藏。心佛眾生,同歸三德而已。
奈(某)等所以不能解脫者,皆由性識無定,逐境生心。染習結業,淨習結果,為善為惡,曾未暫停。輪迴五道,遍歷四生。動經塵劫,迷惑障難。如魚遊網,將逝長流。脫或暫出,又復遇網。但因妄見,妄習發生。郵傳三界,旅邸四生。出沒不停,自招劇咎。皆由十種妄習,不得解脫。
云何為十?一者淫習交接。二者貪習交吸。三者慢習交陵。四者嗔習交衝。五者詐習交誘。六者誑習交誣。七者怨習交嫌。八者見習交明。九者枉習交加。十者訟習交誼。
由斯十習造十惡果,皆由六根種種構造,致地獄報。六根交受。以是因緣,故當懺悔。
【第一先懺淫習者】
男女根境交接相磨,研磨不止搖動根塵。汝憐我色我愛汝心,日月歲深,轉復尪瘵。眠夢不安,身肢疼痛,慘悽不樂。臨欲令終,父母妻奴慟傷死別。亡者神識晝夜長行,去無遮止。即身應受業報鐵床,經劫受苦無量無邊。
是故諸佛色目行淫,同名慾火。菩薩見淫如避火坑。我與眾生無始來今,而元不知遠離色慾、避淫火坑,於內外境、男女身分,迷色迷心廣造醜業,自破淨戒、毀他性遮,恥他門戶,壞賢節名。不男不女五種非人,或比丘尼亦嗜欲習。造地獄因,受苦無量。
故於今日恭對聖賢剖露披陳,求哀懺悔。願十方佛、地藏能仁傾甘露水,湔除罪垢;使我無始欲習化為尸羅淨緣,究竟菩提,成就戒德;登歡喜地,永截輪迴。
【第二懺悔貪習者】
貪習業現發於相吸。吸引不止,滋蔓貪根。猶如磁石,鐵針同倫。知足之人雖貧亦樂,不知足者富更愈求。殊不知富招極禍,喪家失命、眷屬分離。更有三緣不求自至:或遭水火無妄橫羅、或生逆子弛法凋殘、消瘦家園苦等剜肉。縱能善御,耗散無期。
是故諸佛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全不知多求多苦,不離瘴海。輕重寶物、利祿公私,枉騁馳求。相吸惡取,劫奪剽掠,橫毒良民。於三寶財,混亂雜用,託公私益、偷越關津。盜竊銖錙,欺瞞圭合。以粗易好,以短換長,巧計百端。希望毫釐,益我貪心。貪得無厭,至受輪迴。
故我今日懇佛哀憐受我懺悔,所有貪業皆悉消除。乘斯禮懺功德,增伊檀度焚燻。以此勝因,滿波羅蜜。究獲淨心,登離垢地。
【第三懺悔慢習者】
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騰逸奔波。無明海闊,積水貪深。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生。彼此相鼓,累劫成仇。相攻辯駁,訟及經生;死有血湖、灰河、熱沙、洋銅灌口等報。
是故諸佛色目我慢,同名痴海,菩薩見慢如避巨溺。(某)及眾等無始至今而渾不知痴慢水溺,隨世八風波浪千疊。漂生死海,沉慢見河。張憍慢帆,入無明流。泳洋沉淪,無有出日。
又復或恃種性憍慢餘人,或以聰明輕欺後學。乃至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妄竊道器,訛述後生。如是等慢不可具說,恭對三寶悉皆懺悔。願(某)靜慮,圓成忍波羅蜜。越慢溺海,登涅槃山。發智光明,入一乘地。
【第四懺悔嗔習者】
嗔習交衝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為金,鬥生惡業。生有刀輪劍戟、斧鉞鋸槍,是生衝冤,殺氣飛動,嗔習相擊,則有宮劓斬刖、剉刺捶擊等報。
是故諸佛色目嗔恚,同名刀劍,菩薩見嗔如避誅戮。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曾不知嗔恚惡習攬斯交衝。師嗔弟子、弟子嗔師,父母六親、姻戚故舊、鄰裡鄉黨,更互相衝。紊然較計,誓不和諧。不念自無慧力,彼有福緣。妄爭高下,競結冤讎。自有愆尤多方文飾,他鮮過失廣為簸颺。如是嗔恚無量無邊。
故我今者恭對聖賢,所有嗔習悉皆懺悔。精進止觀,成波羅蜜。焰慧增明,證無上道。廣與眾生,同登四地。
【第五懺悔詐習者】
詐習交誘發於相掉,相嘲不住引起煩惱。如水浸田,稗莠生長,荒蕪良稼,善谷不生。詐習相延,是非空構,矯設異議,罔冒豪雄。彈壓彼此,欺詐自他。曲媚時宜,相加枉直。則有杻械枷鎖,杖笞棒撾等報。
是故諸佛色目奸偽,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我與眾等無始至今,而宛不知詐偽豺狼,讒人如是。反趁夙習,遍起謟伎。衙仗豪門,顛覆良第。不任忠信,偏詐無辜。遞相誘引,非作非為。舍於八正,邪命邪求。亡身喪命,俱系詐緣。如是等因造無量罪,終招苦果,無由出離。
故我今日恭對聖賢,求哀懺悔。惟願三寶、地藏慈尊哀憐攝受證我披陳,上來五習等一消除。三昧總持,入那伽定。禪波羅蜜,舉念具足,究竟菩提。發無礙辯樂說無盡,廣接有情出輪迴海。同登彼岸,過難勝地,證佛無為。
現前眾等相與志心,等一痛切。歸命敬禮一切諸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金剛不壞佛
南無金寶光佛
南無金龍尊佛
南無精進軍佛
南無精進喜佛
南無寶火光佛
南無寶月光佛
南無現無愚佛
南無寶月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師子幡菩薩
南無師子作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第六誑習交誣】
誣妄不止,心欺造奸,則有塵穢屎尿汙言。如塵隨風各無所見,沉溺騰躍、飛墜漂淪苦報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欺誑,如同劫賊,菩薩見誑猶踐蛇虺。我與眾等從無始來至於今日,而尤不知欺誑蛇虺,曾未遠離。或隨誑習,心計異端。口發誣言,見言不見、聞言不聞、知言不知、作言不作。面是背非,哄騙無知。背恩負義,而親不親。誑妄說法,瞞昧愚倫。
言己則高登聖位,毀他則墮在凡夫。而不知自入見坑,牽人入獄。將招苦報,無量無邊。若不懺悔,焉可滅除?
是故今日恭對諸佛,一一披陳,求哀懺悔。從今已往,真實修行。智慧現前,滿波羅蜜。真語實語,不誑不欺。精進菩提,悟心地藏。
【第七怨習交嫌】
發於銜恨。由忿為先,懷惡不怠。結怨為性,不能含忍。熱惱奮馳,則有投辭控訴、訟及公庭,故即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幞。如陰毒人懷抱畜惡。報有投擲擒捉、擊剚拋撮無間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怨恨,同違害鬼,菩薩見冤如飲鴆酒。我及眾生無始至今,而實不知冤恨鴆酒。醉無明家,怨習交嫌。相銜相恨,結怨結仇。或父母邊,忤逆不孝。兄弟姊妹、姑姨伯叔、眷屬良朋、師僧共住,違教弗訓。如是嫌恨,未得懺除。
故我今日仰對三寶、地藏慈尊,鑑我生來所有冤讎悉皆消滅。未結冤業,不敢復作。智慧遠行,應念成就。方便波羅蜜,真實證其中。具足神力,應化十方。度諸有漏,到涅槃山。
【第八見習交明】
發於相違。相違不止,便懷戒禁。邪悟諸見,相反出生,如是即有主吏官曹、辨正文詞、考諊邪偽,如行路人往來相見。是習相交,報有勘問權衡、推案察訪、對鏡照明、承認允伏,善惡判官及諸童子手執文劵,辯析謠訛、諊訊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邪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遍計遍執,如臨毒壑。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竟不知邪見交明真似毒壑。於諸諦理妄計博度,執我我所,起諸邪見;著斷著常,著空著有;戒取見取,隨事生心;撥無因果,妄舉邪緣,謂是正道。更有迷明投崖拔髮、嘗穢臥薪,捨身誤為無益苦行,乃至命終直墮無間。
如是見業曾或有之。故我今日恭對十方調御,歸命地藏慈尊,懺悔邪見邪思,頃成正知正見。(某)與眾等正心不動,八地高登。願波羅蜜一生成就,等與含生鹹階聖果,俱悟無為同歸秘藏。
【第九枉習者】
枉習交加,發於欺誑。由欺謗故,內無實心。譽人以善,惟恐不至於天。毀人以惡,尤慮不及於淵。譏毀良善,貶斥沙門。志不忠貞,心存虛偽。如是故有合山磕石、碾磑耕磨;如讒賊人逼枉賢良,枉習相排;以有捺捶按蹙衝度諸事。
是故諸佛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靂。我與眾等無始來今,而更不知枉習欺謗的如讒虎。或以枉法誣陷親朋、讒害師僧及餘人輩,心無慈忍。慘刻無辜,鰥寡孤獨橫羅奇殃,致死含冤難可由欣。如是怨謗,業相無邊。
故我今者正意誠心恭對聖筵發露懺悔,所有枉習悉使冰消。行願成就,力波羅蜜。不興惡念,更造三途。永攝人天,當修善慧。引導有情,同歸正覺。
【第十懺悔訟習者】
訟習交喧,發於藏覆。不能隱惡揚善,而反嫉善妒能。發宣隱惡,使彼難容。唯恐我不勝人,人便勝我。意氣剛愎,旁若無鄰。自作之罪,不使伊聞;他違常儀,恚類宣布。如是故有鑑證分明,不自藏影如人日中毛髮自露。故有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等事。
是故諸佛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見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我與眾等自從無始迄於今生,而終不知訟習妄緣藏護瑕玼、包含過失。言已則無德不歸,說他則何惡不有。氣質憍慠,目空無人。喧及公私,言詞巧構。經年累世,無有羆期。
又復發喧私忿、彰露惡形,不顧身命、何憐家室?心心相續,意在前人,念念無窮,唯圖快己。如是因緣,皆由掉舉,致成重喧,展轉相應,會無暫輟。
故我今日恭對世尊、地藏菩薩,始從淫習終至訟喧,是十習因,造百千業及至地獄。六受交報及與三途,無不由之。一一披陳,重重懺悔。願佛菩薩傾大甘露,沃滅習因,慧焰光明,爍破痴暗,行願成就。禪觀精深,智波羅蜜,皆悉圓滿。法雲遍界,普蔭群機。法雨滋沾,同明道種。修菩薩之願力,證無上之菩提,究竟圓成十地妙行。相與志心,等一痛切。五體投地,如泰山崩。歸命頂禮,一切諸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無量壽佛
南無無垢佛
南無離垢佛
南無勇施佛
南無清淨佛
南無清淨施佛
南無娑留那佛
南無水天佛
南無堅德佛
南無旃檀功德佛
南無無量掬光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金剛藏菩薩
南無無盡意菩薩
南無定自在王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向來已懺煩惱障竟,次悔業障,今當懺悔報障。經云:假使百千劫,善惡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故知習因業果,招感不差。所以世尊而示金槍馬麥、木槊頭疼,以斯令人灼然可式。何以知然?天上五衰相現,懺之即脫豬身;人間五逆報熟,悔之頓除獄報。如斯等類彌遍經文,故知懺悔實能滅禍。而我凡夫以無道眼,安辯因果唯逐六塵。勾引六識,趁外六境,起內六妄。遍造十惡,迷失一真。罪既憑六根而互造,苦還依六識以交嬰。云何名六?
一者眼根見業,招引惡果。斯見交報,是人將終先見猛火彌焰燒空,亡者神識乘煙飛墜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明見,遍見惡物。刀山岌岌、劍樹峨峨,亡者神識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亡者神識心生恐怖。
如是見火,燒見則為明暗恐怖之色,燒聽則為鑊湯融銅振響之聲,燒嗅則為黑煙紫霧之氣,燒舌則為焦丸鐵糜之味,燒身則為石灰爐炭之觸,燒心則為星火迸灑、鼓扇不息之思。如是六種,一時交受皆由昔者眼貪幻色,今報如是。伊不懺謝,何有出離?而我眾等無始來今,或貪幻色,心著妄塵。玄黃朱紫、紅緣鮫綃、珍奇寶玩、男女容顏,馳境好逑,起非法想,造惡無窮,招報如上。
故於今日恭對三寶、地藏慈尊懺悔往業,從今日去攝心內照,不逐外塵。實境現前,見淨妙色,發真觀智。不染習因,得如所願,滿菩提果。
二者懺悔聞報。由妄聞習招引惡愆,此聞業交,臨命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聞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寂然無聞,幽魄沉沒。
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為責為詰;注見則能為雷為吼;注息則能為雨為霧、灑諸毒蟲周遍滿身,注味則能為膿為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為畜為鬼、為屎為尿;注意則能為雹為霰摧碎心魄。如是皆由耳根造業招報而然。
我與眾等無始來今,或為音惑宮商弦管、吳歌鄭聲、檀板演劇、男女優伶、妖嬈曲調,種種淫詞。著境迷心,起非法想。造罪無邊,當報如上。
故於今日發露披陳求哀懺悔,乘此聞燻,俾我耳聞法身之妙理。仗今懺法,即成般若解說之圓音,普化有情同歸寂忍。
三者嗅報交時。嗅習業熟,其人命終先見毒氣充滿遠近。亡者神識從地湧出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通嗅。被諸惡氣,燻極心擾。二者塞嗅。氣掩不通,悶絕於地。
如是嗅氣,衝息則能為質為履;衝見則能為火為炬;衝聞則能為沒為溺為洋為沸;衝味則能為餒為爽;衝觸則能為綻為爛、為大肉山有百千蟲鹹來咂食;衝思則能為灰為瘴、為飛砂礫,擊碎身體。如是嗅業妄報如向。
我與眾等從無始來至於今日,或為鼻惑造眾過愆,或貪諸香沉檀降速、牛首蘇合、麝臍龍腦、雞舌馬蹄、男女身分、姿態嬌柔。遍逐幻塵,造諸觸業。果報熟時,將何可免?
是故今日恭對三寶求哀懺悔,從今已去盡未來時,安那般那常聞五分法身之香,捨生受生永離生死臭穢之氣。頓絕塵氛,長增法味。止觀定慧,十境圓明。一息無妄,潛通十地。
四者嗜味招引惡果。斯味報滿,其人命終,先見鐵網熾火交煎周幔世界。亡者神識下透鐵網倒掛其頭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冽身肉。二者吐氣。飛為猛火,焦爛骨髓。
如是味報,歷嘗則能為承為忍;歷見則能為然金石;歷聽則能為刀兵刃;歷息則能為大鐵籠彌覆國土;歷觸則能為弓為矢、為弩為剚;歷思則能為飛熱鐵從空雨下、頭入足出。
如是味報皆伊過去不信佛法,妄說聖言、貪食酒肉,感報而然。我與眾等無始來今,或貪眾生血肉、鮮美甘肥,妄資四大,更增苦本。">">黿染指,而興父子之仇;咶酒驚心,頓起君臣之絕。因味造業,如是愆尤。而我釋子沙門豈得貪味類爾。是故今日恭對聖賢盡情懺悔!
願從今去蔬食自節、羶穢遠離。禪悅恆餐,法喜飽滿。四辯宣揚,八音敷奏。應機說法,慧命延鴻。等與含生,同超味著。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觸業熟時,是人將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復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獅象虎狼、牛頭馬面手執鐵槊驅入城門。向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鋸身,心肝屠裂。
如是,合觸則能為道為觀、為廳為案;歷見則能為燒為然;歷聽則能為擊為撞、為刺為射;歷息則能為括為袋為拷為縛;歷嘗則能為耕為鉗、為斬為絕;歷思則能為墜為飛、為煎為炙。觸業招報,交受如是。
我與眾等自無始來,或貪華綺綿繡繪縠、獸毛蠶口、毳氎皮靴、吳綾蜀錦、椒繭孤裘、七珍麗服、細滑紬裳。觸境迷心,起非法想。如是罪惡,無量無邊。故於今辰恭對三寶一一披陳,求哀懺悔。從今已去,披忍辱鎧、踞法空座,入慈悲室,普化有情,同登覺岸。
六者意業招報。此意業交,其人命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乘風旋落入無間中。發明二相:一是不覺。迷極則慌,奔走不停。二是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
如是邪思,結想則能為方為所;結見則能為鐵鏡臺、為鑑為證;結聽則能為大合石為冰為霜、為土為霧;結息則為大火車輪、火船火檻;結嘗則為大叫喚、為悔為泣;結觸則能為大為小,為一日中萬死萬生、為偃為仰。
如是六種名曰交報,皆是眾生迷妄所起。三毒為因,十習為緣。因緣交遘,果報共成。則知虛妄造業,虛妄受報,皆是空華,亂翳實性。然於理境,曾未乖張。妄想發生,於菩提心,恆非本有。
是故(某)等既是凡夫,寧知聖道?或因三毒而起惑,或因十習以積愆,或從六根而造罪,必墮四趣以輪迴。
是故我今求哀懺悔,仰願十方三寶、十輪地藏慈尊放淨光明照燭我等,所有愆尤自他冰釋。願乘今之懺力,增道損生,究竟安樂。以金剛智照破無明,心地秘藏應念圓成。同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無量功德具足,六通三達洞明,廣宣四辯,度盡眾生。然後入滅志心懺悔發願已,歸命禮常住三寶。
【贊】
十因妄習。造罪如山。六根交報墮無間。
受苦有誰憐。頂禮慈顏。因果自酬還。
南無地藏王菩薩(三稱)
【慈悲地藏懺法卷下】
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
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諸方便成十力。
一切諸佛愍念眾生,為說慈悲地藏懺法。
今當歸命一切諸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無量壽尊佛
南無光明功德佛
南無無憂德佛
南無那羅延佛
南無功德華佛
南無蓮華光遊戲神通佛
南無德念佛
南無善名稱功德佛
南無紅焰帝幢王佛
南無善遊步功德佛
南無寶華遊步佛
南無寶蓮華善住娑羅樹王佛
南無鬥戰勝佛
南無善遊步佛
南無周匝莊嚴功德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大行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棄陰蓋菩薩
南無無盡意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上來已懺惑業報竟,三障清淨,三道停酸。今當懺悔鬼畜人道,三種餘愆。是諸眾生皆於過去無量劫時非毀律儀,破菩薩戒,汙涅槃性,壞菩提根。乘十習因,造無量罪。不孝父母,違逆師長。恣殺盜妄,美己惡人。姦淫邪汙,造種種業。報入無間,受苦萬端。歷劫燒然,受諸苦劇。獄報雖盡,還墮鬼倫。仍有十種,鬼趣出生。
若本淫習,貪色為因,男女相逐,放佚成風。罪在獄中以經塵劫,出生人間,遇風成魃。殺稿田禾,燒空雨氣,枯涸江河。欲習致焚於神廟,淫心累溺於子亡。如斯一類,名旱魃鬼。
貪財為因,盜竊成習。侵公益私,不舍吝心,損人利己。如是等業,報畢出獄得升人間。依然鬼道,附託金銀玉帛,或依草木成形,金精戲於竇義,樹神擊於曹瞞。如斯一類,名為怪鬼。
若其慢習,貪傲為因。發於相恃,高舉陵人。自強傲物,身謝命終,洎報地獄。已經沙劫,情畢想升。依然幽隱,遇氣成形。慠罔不息,常抱飢虛。縱遇水時,還能害己。五百年不聞漿水之名,千萬劫常受飢餒之苦。如斯一類,名曰餓鬼。
貪習憶業。由貪交衝,發於相忤,懷憶不忘,造心忿恨,展轉為嗔。嗔火燒空,然成地獄。情報罪畢想升人間,遇衰為患,猶依忿氣。毒厲傷寒,傅屍骨蒸,乃至生無能以滅賊,死有感而威神。如斯一類,名厲志鬼。
若本詐習,性自依奸。憑虛架妄,由調相牽。引起惡業,招地獄愆。沉潛億劫,受苦無窮。情畢想升,暫生人間。遇畜成形,詐言禍福。狐狸豬狗,鸚鵝鵠禽。公冶長於縲紲,裴生脫於羈縻。如斯一類,名為魅鬼。
若本誑習,貪妄成愆。多謀陰覆,利養自求。罔冒權英,令人情昧。凡其幹略,自落彀中。發於相妄,互為是非。因遭地獄,業報情枯。想升人世,遇幽成形。還依臥寐,畏其人。黃梁炊於頃刻,槐柯吏於終朝。如斯一類,名魘寐鬼。
若其夙習,貪恨為由。懷惡造業,結怨成仇。獄報累己,以經多劫。情畢想升,暫處人間。遇蠱成形,龜蛇怪異。災咎逆知,幽隱纏綿。餘習之報,智感夢於明王,身難脫於鼎鑊。如斯一類,名蠱毒鬼。
若本明習,覆心成業。內外正典,異見邪生。雖事經緯,出生常反。撥無因果,違拒戒常,墮在獄中。情畢想升,方為鬼道,遇明成形。日月薄蝕,山澤妖神。黃石符於秘術,青曩妙於玄箴。如斯一類,名魍魎鬼。
由因本習,貪成為緣。誑偽之業,枉狎巫">。舉枉措直,率己欺人。擾害無辜,證述其罪。而茲造惡,以報無間。情畢想升,出生人間。伶伻役卒、運石搬沙、塞澗填河、鞭山入海,錢王射於水鬼、秦始策於山靈。如斯一類,名役使鬼。
由因宿習,貪黨成群。攻發人之隱惡,樹黨己之兇倫。斯其造罪,獄治情枯想升人世。傳送成形,如世扶箕、巫祝、童戲、卜算吉兇休咎禍福,指顧陰陽。九流雖示於趨避,然皆墮落於偏邪。如斯一類,名傳送鬼。
如是十類鬼人,皆由迷真逐妄。幻作幻成,枉構是非。俱從情想,洎受獄愆,還依鬼趣,業火煎燒。報滋逮盡,餘波未竭,墮十類中。
故我今日恭對三寶、地藏慈尊,一一披陳、重重懺悔。過去十習一屏消除,未來鬼身永不復受。脫幽沉之苦趣,隨所願以遨遊。念念修行,心心善道。同得法忽乃至菩提,永絕情源,長泛覺海。我與眾等重複志誠,五體投地歸命敬禮一切諸佛。
南無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一切智成就佛
南無大光明佛
南無蓮華清淨目佛
南無定光明佛
南無智慧光明佛
南無功德光明佛
南無福德光明佛
南無袈裟幢佛
南無師子吼自在王佛
南無覺華自在王佛
南無師子奮迅具足萬行佛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無盡意菩薩
南無財首菩薩
南無本尊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向來以懺鬼道罪竟,今當懺悔畜道愆尤。所以然者,獄治情枯、鬼懲想竭,則情與想二妄俱空方出人間,便為畜道。與元負人,怨對相逢,酬償夙債,亦有十種旁生異類。而怪物之鬼,物銷形滅來生人間,多為梟類。未亡餘習,貪塊為兒,銜蟲作子,一概異怪。
是等畜生,我今為其發露懺悔,往習消除。乘地藏之慈力,脫苦類於梟禽。究竟本元,得心自在。
若風魃之鬼,風消鬼滅來生人間,多為咎徵。群雀知儉,眾鼠鳴荒,商羊致水,石燕應風,鶴舞多旱,虹架物消,其類匪一,總曰咎徵。乖今發露,願出迷倫。得法自在,隨願超登。
若其媚鬼畜死物亡來生人間。詐習成形,鬼仍謟媚。所依既滅,畜受狐身。貓狸太屬,乞濟依人。謟媚千求,統名狐畜。乘今懺悔感佛恩,消宿世習因,後不受果。
若其蠱類,毒銷形亡來生人間,還名畜類。蚖蛇蝮蠍、潛龍虎豹,螫蠆於人。如是怨習,展轉難忘。乘(某)等之懺力,脫異類之匪身。漸漸契真,不沈惑妄。
又復懺悔,衰癘之鬼脫生人間,名為蛔類。嗔習所使,鬼為衰癘。入人身中,還受畜生。復託身中,為蛔蟯屬。嗔習剛愎,畜報柔蟲。因果迭逢,翻覆間爾。如是等習,願懺消除。乘佛慈恩,即得心樂。
受氣之鬼,氣消物故來生人間,都為貪類。貪慢是因,飢虛其果。身供庖廚,故名食類。肌膚充饋,骨肉給餐。鱗甲毛禽、雞鵝魚鱉、牛羊豬屬,枉罹刀砧。慢習餘波,沉淪畜報。如是等眾,為其懺悔。所有枉業,罪悉冰清。
若綿幽之鬼,魂滅幽消來生人間,多為服類。鬼受幽纏,仍為魘魅。幽默既消,顯為服類。駝驢牛馬,蠶繭貂裘,幽隱不明,故墮異屬。誑習是因,故儔服果。承今懺力,滌昔因緣。仗地藏之洪恩,獲天倫之極樂。靜心綿密,照性無為。到菩提鄉,出生死海。
次復懺悔和精之鬼。見習夙因,今為畜類,節序猶知。春來紫燕,夏至黃鶯。秋返霜鴻而庠序,冬藏雪雀以徘徊。蛤鵲交形,蜻蜓異質。逐時變化,隨類易生。
若夫明靈之鬼,明滅魂消生於人世,多為休徵。因乘枉習,果託明生以為驅使。鬼道業盡,畜報休徵。祥瑞將至,預有徵明。鳳出周興,麟生聖產。林鵲報乎人喜,蜘蛛垂乎禧祺。如是一類,盡曰休徵。
我今頂禮懺法,為其洗滌宿因。頓復明心,旋歸性地。永依聖教,不墮輪迴。妙契無為,入心地藏。
依人之鬼。人亡鬼滅生在世間,多為馴類。訟習之因,鬼招傳送。今已為畜,報質黠慧。頻伽美韻,鸚鵡巧言;鵠能誦佛,獼猴學人。雖號靈禽,為人所畜。
然上十類皆因妄情冰結,習業劇招,枉逐三塗。無窮火業,情水燒枯,酬償夙債,尚作畜生。因人而畜故號畜生形旁,形旁行旁故曰旁生。皆由妄業之所招感,於心地秘藏總是空華。於空華體上,寧存實果?
是故今來(某)與眾等先懺鬼道、次悔畜生,企伊同悟十習妄因,即生同證一乘實果。又復應知如上鬼畜各償先債,報滿之時復還人道。就人道中,亦有十種差別。
若過去世曾負其財、或役其力,酬足自停。於先世時或殺彼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井輪互為高下,盡未來時莫能止遏。除斯懺悔,解脫何期?是故(某)等志心禮拜為其發露,求哀懺謝。宿業既淨,便升人道。
夫人道生者,蓋因常戒為正因緣,今三途盡亦得為人。而有愚者言,惡業苦儘自得為人,何須修善植福方作人天善路?如其想念罪真不輕。
然人道在世總報雖同,智愚迥異。故有貴賤十種分別。今者三途報盡故曰得升,乃是餘業旁受,誠非正因緣生,是故經雲「標名參合」。
眾等當知,彼梟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然因貪物,鬼託怪形、畜生土梟,今復人身其性顓蒙。參合頑嚚,心亡德義,志豈存仁?不孝不忠,無廉無恥,任意喧囂。貪習之故。
彼咎徵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蒙痴,宿習貪淫,鬼受魃精,上為畜生。災咎之應,業盡復人猶為愚痴,著淫慾故不修餘善,故招愚鈍,知善不從。教誨違戾,背條反律,如醉如痴,故曰愚魯。
彼狐倫者酬足復形,生人道中。參合兇狠,獄治詐習,鬼託媚倫,類八旁生。狐狸所攝,今為人趣,兇狠交參。剛愎自用,不受人諫。自專自用,真賤庸人。
彼毒蠱者報畢復形,生於人道。參合傭類,怨習是因,蠱毒為果。旁生畜道,蝮蛇是形。今復人身,雜充伻賤。為人驅使,自歷饑寒。是昔餘殃,今招卑賤。
彼蛔倫者生人道中。參合微類,貪為習。鬼報衰癘,蟯蛔成畜,柔弱為人。人不齒錄,不自寒暑,憑他飽餒。剛愎翻柔,因果迭奏。
彼食倫者。酬償自足,亦為復形生人道中。參合柔倫,貪慢習因,餓鬼感果。空腹高心,無實體性。畜報食彝,為人柔弱。蓋因貢高而招一懦,強弱歷然,誰肯信者?
君彼服倫,酬足復形出生人道。參合勞屬,虛妄誑因。鬼為幽魘,畜承服忍。人受勤劬,役力艱辛。百工技藝,諸務雜儔。寒暑策驅,故曰勞類。
復應倫者,酬足為人,參合文明。因從見習,鬼落和精,魍魎報終。畜召應物。參合人道。綽有文聲。非正因緣。故名參合。
若其休徵,亦復為人,參合明倫。枉習因由,明靈果報。驅馳役使,無暫停休。畜招黠慧,人受聰明。考古尋今,毫無差舛。
彼循倫者。酬足復人,參於達類。由因訟習,鬼報依人,符祝傳詞,咒彰禍福;畜報夙因,人達窮通。榮辱不驚,猶知進退。如辟穀於深山,或乘桴於滄海。如是一類,故曰達倫。
然上十種,皆過去劫未聞佛法,不假僧修。任十習之妄因,造十種之劇業,幻受泥犁。情竭想升,還為鬼道。鬼道報盡,復還畜生。畜道報終,旋復人身。
雖復人身,十種迥異,皆由妄執顛倒。十使為緣,致造十惡。汝負我命,我負汝財。相生相殺,妄作妄為。不遇佛乘,未聞善法。遠離僧修,偏任習因。於塵勞中法爾流轉,寧免佛言?深可憐愍。
故我今者遵三寶之垂教,依地藏之圓經,發等慈之願力,懺同分之習因。始從三惑六根,以至十惡五逆,與夫三道輪迴、三界險趣,升沉往復未獲出離,仰冀三寶聖賢,俯賜證明懺悔。使(某)等夙障消除,頓空三惑。三觀圓明,三諦頓顯。十身悉備於今生,十界同臻於常樂。隨諸菩薩,斷惑證真。懺悔已,歸命禮諸佛及地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彌勒尊佛
南無過去七佛
南無十方十佛
南無三十五佛
南無五十三佛
南無百七十佛
南無莊嚴劫千佛
南無賢劫千佛
南無星宿劫千佛
南無三世諸佛
南無地藏經中一切諸佛
南無十方諸大菩薩
南無文殊師利菩薩
南無普賢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南無無盡意菩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
南無無能勝菩薩
南無無邊身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禮諸佛已,次復懺悔。
上來已懺三障及與十惡、六根交報、鬼畜人道,種種餘報,乘斯懺力淨盡消除。惑業報果,永不復為。願令六道四生,各各具足功德智慧神通願力。同與菩薩,隨心自在。
地藏本願經云:若未來世,比丘比丘尼、善男子善女人、童男童女、諸不自在者,聞我名號、見我形像,燒香散華供養世尊、禮拜懺悔者,不唯滅除先世罪因苦果,即其現生之中獲得二十種勝妙善利。
一者天龍擁護,疾病不生。二者善果日增,福衍餘慶。三者深植信根,華敷果實。四者衣食豐足,不招貧乏。五者災難消除,身心舒暢。六者離水火災,居處常寧。七者盜賊不侵,烽煙殄滅。八者人見欽敬,遵道行仁。九者酬償夙負,安樂身心。十者先亡得度,奕葉芳馨。
十一女轉男身,不生邊鄙。十二報滿生天,志行十善。十三宿命智通,敏修正教。十四所求皆得,遂意圓成。十五眷屬康寧,憂虞屏息。十六諸枉消忘,履止貞吉。十七寤寐神安,身心猛利。十八自他壽命,躓蹶永離。十九菩提不退,道果漸成。二十等行慈善,畢竟成佛。
故我今日率諸淨信歸依三寶、地藏慈尊,證知我心,遂其成就,如上種種悉皆應現。又復無始以來至於今日,由愛見故,內計我人,外逐惡友;懈怠懶惰,不能精進修行;隨喜善法,事理沉疑。故今發心隨喜至善,慶己慶人。慶己,則於理無違;慶人,則造事修心。循理能契始本二覺,造事能融境智十如。
故我今日發心隨喜: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隨喜已。歸命禮三寶。及地藏慈尊。起禮一拜)
又復歸依十方三寶,誓生願生一切菩薩哀憐攝受。隨喜心已,次當勸請十方三寶、十地聖人常住在世。是諸聖賢教化我等,利益群品。故我今日至心勸請: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惟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勸請已同上)。
又復歸依如是三寶。上來懺悔隨喜、勸請已竟,今當發回向心。何以故爾?一切眾生不能優遊解脫者,皆由著於果報,所以不能舍離。凡有一毫之善能回向菩提,則所修善業不復繫著,輪迴事絕。經云:修行回向,成大福果。我今所修微善亦當回向,兼勸一切,莫復貪著。所有懺悔及與隨喜、勸請因緣,皆悉回向:性相佛法及僧伽,二諦融通三昧印,如是智慧功德海,回向眾生及佛道(回向已如前)。
又復歸依三寶聖賢。既發回向心竟,今當發無上菩提願心。經云:有願無行,其願必虛;有行無願,其行亦妄。虛妄行願,何能克果?
故我今日宜發大願。以願輔行,行助願成;行願圓修,契真妙果。以此願行功德因緣,各各具足智慧神通,諸佛行願從心滿足。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以佛慈悲拔諸眾生三塗之苦,與諸眾生二善之樂,究竟菩提成無上道。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令一切眾生所有無明煩惱令斷無餘,致顯三諦。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鹹令一切眾生從聞思修,一切法門無不深詣。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令諸眾生信解行證無上聖道,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究竟常樂我淨,顯明心地秘藏,證入其中。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應生國土每值有道國王,儲君宰職興顯佛法,尊敬大乘,獎導沙門,廣行教化。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令(某甲)等內外三術一念備足。三觀圓明、三諦頓顯,究極心地,竟登秘藏。
又願生生世世、在在處處,乘菩薩力誓生娑婆及與他方,上弘佛道、下化眾生,究竟圓常,等歸寂滅。
上來懺悔已至發願:廣大如法性,究竟等虛空。窮未來際,滿菩提願。同佛菩薩,入秘密藏。
【贊】
地藏懺法。三卷周圓。恩資九有與人天。
福利廣無邊。功德攸玄。惟願永流傳。
南無地藏王菩薩(三稱)
每日一善↓↓↓點擊下方
隨緣布施 廣種福田
功德無量
感恩眾佛友一直以來的關注,本平臺已建好倡印共修群供大家每日發願感恩,懺悔,行善!一人念佛不及萬人功德,掃下方↓↓↓二維碼添加師兄微信回復「進群」
戳閱讀原文,隨緣布施,廣種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