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高震主的人,往往不得好死,為什麼他倆能夠善終?

2021-03-05 三千年讀史
寫在前面:

清代大詩人袁枚有一句詩:「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有白頭!」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詩在惜嘆紅顏薄命,說的是數千年以來竟沒有一個如花似玉的美人能夠平安地活著任由青絲變成白髮。

而從這一層意思我們向前稍微做一點反向引申,就很容易體會出作者的另一層意思:古往今來都道紅顏薄命,可是又有幾個名將能夠熬到白頭呢?

西漢著名將領、「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在自己獲罪後無可奈何地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無論是在此之前,還是從此之後,「兔死狗烹」.「鳥盡弓藏」似乎就是那些功臣們無法避免的宿命。

春秋時期越國的文種,戰國時期秦國的白起,趙國的李牧, 西漢初年的韓信、南宋的嶽飛、明中葉的于謙、明末的袁崇煥等等。

這些人都是國家棟梁,朝廷柱石。無論是由於何種原因,他們都難逃一死,而且是慘烈的一死。

而究其根本,他們的死僅僅是因為他們:「挾不賞之功,戴震主之威」。從本質上來說,越國的文種、秦國的白起以後的韓信、嶽飛、于謙、袁崇煥都是死於功高震主,

並不是他們真的居功自傲、挾威造反,想要取君主而代之,而是君主懷疑他們有可能造反!

在那個純粹靠個體心思進行統治的「人治」時代,如果說這些名將的悲劇命運是不可避免的,那麼以下兩位名將為什麼能夠得以善終呢?

一、王翦:為國先為已,皇帝才不疑

王翦,熟悉戰國歷史的人並不陌生,在戰國那個名將輩出的年代裡,獨有他能和白起、廉頗、李牧被後人譽為四大名將,

除了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之外,他顯赫的戰功也是在那裡明擺著的。在戰國的最後一段時間,是王翦給了趙、韓、魏致命的打擊,

如果沒有王翦,內史騰等人要想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分別滅掉韓、趙、魏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且戰國後期疆域最大的楚國,是由王翦親自領兵攻滅的,「力摧三晉,攻滅強楚」這樣的功勞不可謂不大,「一門兩元帥,祖孫三列侯。」

這樣的聲威不可謂不高,可王翦卻沒有像他的前輩將領白起一樣,在貶謫中冤死,也沒有像他的後輩將領韓信那樣在誣陷中冤死。

這是為什麼呢?我想,通過《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的一段記載,王翦能夠善終的原因就不言而喻:

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鄉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耳。」

始皇大笑。王翦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集解音。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於我,不多請田宅為子孫業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二、衛青:吸取教訓,樹大不招風

提起衛青,即使不熟悉歷史的人也一定不會陌生,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為傑出的民族英雄之一,

是他徹底解決了自從戰國中後期以來綿延數百年的匈奴之患,通過七次大規模的戰役給予了匈奴驅逐性的打擊。

看我弟為了表彰他的功績不僅封他本人為萬戶侯,就連他尚在襁褓之中的三個兒子,也都紛紛封了侯爵。

雖然由於種種原因,後來衛氏家族遭到了滅門慘禍,但是終衛青之一生,漢武帝都對他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漢武帝不僅把軍事大權全都放心的交給衛青,就是政治上,對衛青也是相當倚重,漢武帝在「內朝」做出的許多重大決策,

都是在為青的建議下敲定的。無論是從軍事上還是政治上而言,衛青的功勞都達到了「不賞」的地步,

但是向來獨行專斷的漢武帝對於他卻沒有任何猜忌,一如既往的信任衛青、重用衛青、為表彰衛青的功績,

漢武帝還專門設了原先漢朝官制中並不存在的「大司馬」,號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

為什麼衛青能夠在「苛殺臣子」的漢武帝一朝,居功而能夠善終?我們依舊是看《史記》中的一段記載:

蘇建語餘曰:「吾嘗責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大夫毋稱焉,【索隱】:謂不為賢士大夫所稱譽。

原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擇賢者,勉之哉。大將軍謝曰:『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附士大夫,招賢絀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索隱】:音預。招士!』」

三、總結:如何讓多餘的君主不懷疑自己,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我在上文中曾談到,那些冤死、屈死、橫死的將領絕大多數並不是真的想要造反謀朝篡位或者幹一些大逆不道的事,而是他們有能力謀朝篡位,惹起了君主們的懷疑!

如果說,漢高祖好懷疑人,恐怕他的多疑還比不上漢武帝,如果說崇禎皇帝多疑,而中了反間計殺袁崇煥,那麼從王翦和他人的對話來看,秦始皇的性格與崇禎皇帝的性格就懷疑人這方面來說倒很有相似之處。

同樣是功高不賞,韓信落得一個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下場,而衛青卻得以善終;同樣是對外國作戰,王翦最終功成名就,而袁崇煥卻身敗名裂。

這其間的區別究竟是漢高祖和漢武帝的區別,秦始皇與崇禎皇帝的區別,還是韓信與衛青的區別,王翦與袁崇煥的區別?

寫在最後:

同樣是再造唐室江山,郭子儀卻順風順水,而李光弼卻鬱鬱而終;同樣是再造清室江山,曾國藩一輩子只能作為地方封疆大吏,而李鴻章卻進入中樞成為軍政要員。這又是什麼和什麼的區別呢?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歷史上的忠臣良將都難以善終?
    歷史上不是沒有善終的忠臣與良將,比如類似諸葛亮、郭子儀這種還是有的,但數量相對較少就是了。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說,良將作為武將,掌控著兵權,所以常常受到皇帝的猜忌,在加上戰場上刀槍無眼,很多人馬革裹屍,所以良將無法善終的多有,這裡也就不一一細數了,畢竟每個良將之死都有不同的實際情況,討論也是很多的,舉個嶽飛出來就可以討論半天,但一般來說,往往都逃不脫手握兵權與功高震主這兩條。那麼忠臣呢?
  • 《鶴唳華亭》結尾,顧思林的死在意料之中,或許也是最好的安排
    「一千個讀者,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相信每個人對結局都有自己的理解。 意料之中的死亡 手握大軍 自古以來手握軍權的將軍很少有人能夠善終,尤其是在軍隊中威望甚高
  • 商鞅、白起、呂不韋下場都很慘,為何功高震主的魏冉,得以善終?
    魏冉為秦國的強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秦武王在23歲時因舉鼎而死,於是秦惠王的兒子們開始一場爭奪帝位的大戰。而其中又以公子壯和公子芾兩人的勢力最為強大。公子稷能夠登上王位全憑魏冉剛剛繼位登基的秦昭襄王因年齡較小,朝政大權基本被宣太后和魏冉把持著,因為宣太后和秦昭襄王的信任,一次次平定叛亂,逐漸集兵權與政權於一身
  • 推薦一部古言《善終》,女主前世悽苦,重生後守護丈夫,誓要善終
    曾經聽過最惡毒的詛咒,叫做不得好死。也曾經聽說,人這一生,最難得的是善終。仔細想想,的確如此,很多老人只求臨老不受罪,閉上眼睛一睡不醒,夢中走了最幸福。如此,便是善終。今天,花姐要為大家推薦一本,書名為《善終》的書,希望大家能喜歡,也能從書中得到一些啟示。
  • 歷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將,個個都是天才,無人能及
    官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身在官場的每一個人都如履薄冰,戰戰兢兢,一著不慎就有殺身之禍,所以歷朝歷代,很多人都在官場上丟了性命,即使曾經立過再大的功勞,有過無比輝煌的榮耀,只要君王一聲令下,最終還是淪為階下囚的角色,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中國歷史上功高震主的三大功臣,因為功勞太大,最終讓君王賞無可賞,只能將他們殺掉。
  • 古代變法者為何都沒有好下場?越急需改革,越要注意這3點
    改革一方面給當時的社會帶來了一些好的影響,緩解了人民和朝廷之間的矛盾,但是一方面也造成了很多血腥的結局,許多改革功臣,在改革之後,下場悽慘。那麼,古代的變法者為什麼大多都沒有好下場呢?我們在考慮改革時,應該注意什麼呢?
  • 大秦滅六國,王翦一人獨滅五國,如此功高震主為什麼會有好下場?
    這也是這部歷史正劇被人詬病最多的地方,但是有個人物沒出現的時候,彈幕裡無數人都在呼喊他的名字,都想知道他神秘時候上線。 而這這個人上線之後,國人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完全不用任何的緋聞和情感吸引觀眾,他靠的就是純粹的軍功和戰力,他就是大秦滅六國最大的戰將,王翦。
  • 他功高震主,妻子卻還不分尊卑與皇后交好,最後一隻烤鵝要了他命
    明初年間,死太多人了,其中就包括朱元璋打天下時期的很多功臣們,有一些是死的不明不白,而有一些確實是含冤而死,但是朱元璋並不管這些,他只關心自己的江山能不能夠傳下去,有誰能夠阻礙皇家,那就除掉他。本來有一個人不是在朱元璋的必殺名單上的,但是他的妻子卻持寵而嬌,最後導致了這個人的身亡。
  • 莆田市首發——寵物無害化火葬善終服務來了,你怎麼看?
    我們的一生就是在經歷一場漫長的告別人的壽命不算長而陪伴我們短短十幾年的寵物生命卻不過人的八分之一與它相伴的日子,對人類來說其實也不過彈指一揮間你的十幾年就是它的一輩子或許沒有養過小動物的人沒辦法體會主人因寵物去世或被安樂死時的心情,那種離別的痛,當它走的時候,我們應該給它一個善終,讓他們安詳的去往另一個世界。「生命不分貴賤,更無關物種,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應該體面的告別這個世界。
  • 莆田市首發——寵物無害化火葬善終服務來了,你怎麼看
    我們的一生就是在經歷一場漫長的告別人的壽命不算長
  • 功高震主以後,他為什麼能活下來?
    功高震主,是為官為將的一大禁忌。當唐肅宗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郭子儀的功名與危機,就像硬幣的兩面,同時顯現。至德二載(757),兩京收復在望,唐肅宗已經開始頭疼。讓他頭疼的,不是如何儘快平定安史之亂,而是如何安排朔方軍的兩名主將郭子儀、李光弼。他招來奇人李泌,私下詢問:郭子儀、李光弼已為宰相,若克兩京,平四海,則無官以賞之,奈何?
  • 功高震主的王翦為何能在秦始皇手下善終?他除了會打仗還善於自黑
    要知道,王翦碰到的可是地獄級別難度的君主秦始皇,他卻能夠讓秦始皇將全國兵馬盡數交給他統領,又能在功成後全身而退,這就需要用到政治智慧了,王翦在四大名將中政治智慧遠超其他三人,這也是他之所以能夠善終的原因。令王翦崛起的著名歷史事件是一次特殊叛亂。
  • 漢初唯一善終的異姓王:跟劉邦這樣的領導相處,我有我的方法
    那一年,劉邦死,盧綰嚇得逃亡匈奴,後死在匈奴。看,異姓王全都沒好下場,死的死,逃的逃,唯獨長沙王吳芮能夠善終,王位還傳了好幾代。吳芮說,我是與其他異姓王不同,我是主動投靠劉邦的。吳芮本是吳王夫差的後人,加上戰功卓著,因此,在項羽分封天下諸侯時,吳芮被封為衡山王。
  • 令人舒適的小說|老房子的春天,善終,風華
    《善終》玖拾陸文案小說關鍵詞元寶的碎碎念無意中看到這本小說,看設定很喜歡,讀完了覺得好幸運。每次看到好看的小說就覺得好開心啊,有一種滿足的感覺。這是一個女主重生升級打怪的故事,這也是一個女主重生,女配重生,女三重生升級打怪的故事。
  • 戰國四大名將中,為何只有王翦得到善終?真的是因為嬴政?
    然而這四大名將,除了王翦以外,無一善終。 白起、廉頗、李牧到底是因何而死呢?王翦又是憑什麼成了唯一善終者呢?我們不妨來回看三將的死因,從中來探尋王翦為何獨得善終的答案。
  • 《大秦賦》趙姬結局好不好?趙姬最後善終了嗎?
    那趙姬最終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她最後會善終嗎?1、趙姬是誰演的朱珠,1984年7月19日出生於北京市,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演員、歌手、MTV主持人。2020年,主演的超體驗影音劇《芯上人》將於12月4日至6日在上海上音歌劇院開演。2、趙姬的結局好不好趙姬是秦始皇嬴政的生母,後來嬴政坐上皇位後她就成為了趙太后,趙太后在歷史上是非常出名的人物,是因為她跟嫪毐的香豔故事。
  • 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4星座,嫉妒心太強,往往是因為缺乏自信
    但是嫉妒心太強了,往往給人的感覺很不好,也只會讓自己更加煩惱。嫉妒心太強的人,往往都不是很自信,看見別人比自己好了,就可能會做出錯誤的事情來,損人不利己。而今天我們主要聊的就是那些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的4星座,嫉妒心太強,往往是因為缺乏自信。摩羯座摩羯座的人有些是很有能力的,雖然嫉妒,但為人也算是光明磊落;但有些人卻不是這樣的,他們嫉妒心太強了,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
  • 《燕雲臺》裡最可憐的女人,一生愛而不得,最後抱憾而死
    除此之外,前面的喜哥小妃、翼王妃、先皇遺妃,這些女子要麼因為感情,要麼因為權力而不得善終.但是要說全劇中到底誰才是那個最可憐的女人,卻不是烏骨裡、蕭胡輦、更不是玉簫,而是韓德讓的妻子李思姑娘,此話怎講呢?
  • 為什麼在美國人販子一般都「不得好死」?
    只不過這樣的立法可能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比如說,一個人販子快落網的時候,如果發現孩子在他手裡不管是死還是活,他都要被判死刑,那他是不是會更傾向把孩子殺了,獨自逃亡?法律的修改和制定是一件太過複雜的事情,牽涉眾多,實在是不能一句「一律死刑」就可以決定的事兒。常爸不是法律專業人士,也就不多置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