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2020-12-18 尋歷史真相

01

「富人事華靡,彩繡光翻座。貧者愧不能,微摯出舂磨。」——蘇軾《饋歲》

說起民間文化,其中可是十分豐富多彩的,許多有意思的傳統文化都是深刻反映了人們的生活風貌,也成為了我們研究過去普世價值的重點對象。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無疑就是一些流傳至今的俗語了,其中「窮算命,富燒香」也是時常聽到的一個觀點,蘊含了隱藏的深意,在過去的時候可以說是十分超前的觀點了,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都很流行通過八字算命的方式去了解未知的事情,無論是遠行,婚娶,還是說對未來的命運做出預測,都是一個比較鍾愛的方法。由於古代生活環境比較惡劣,人們生活不美滿,這個時候就會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些玄學當中。

因此也誕生了許多的江湖術士,通過算命的方式,將人們渴望聽到的好話說出來,這個時候也會讓別人滿足心裡的寄託,如果知道自己是富貴命的話,更是會燃起對未來生活的希望。

02

說起富燒香,其實我們從一些影視作品也可以了解到,富人對於燒香拜佛都是十分鐘愛的,這個原因主要存在兩個情況。第一個情況是因為自己的財富不是那麼容易獲取的,而且在當時那個封建環境之中,財富也有可能遭遇到意外從而煙消雲散,因此為了讓自己的家族長久擁有財富,才需要燒香拜佛,企圖獲得保佑。

第二種情況就是因為財富的獲得方法不正當,暗地裡感到對人的虧欠,為了能夠彌補這份虧欠,所以就不斷的燒香拜佛,企圖讓自己做了虧心事也不至於沒有了財富。

03

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隱藏了一句,叫做「不窮不富心不慌」,這句話才是整個俗語的精髓所在,這句話正是道出了一些出世之人的思想,不僅說出了知足常樂的珍貴之處,更是表明了一個觀點,不窮的話就不用為了生存而煩惱有壓力,不富的話也不會因為擔心財富的流逝而感到不安寧,正是因為如此,才可以達到一個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人生境界。

通過這句俗語,我們可以深刻地了解到古人對於當時社會的深刻思考,同時為了警醒後代,不讓其陷入這個境遇,所以才說出這句話,其實只要我們做事無愧於心,踏踏實實工作賺錢,自然就可以擁有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國的俗語民諺都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在此小編向大家推薦一本《老話說的好》,想了解更多諺語俗語的朋友們可以直接點擊下方橫條進行購買~↓↓↓

04往期精彩文章

俗語:「頭西腳東,睡覺遭殃;3寸長壽,4寸無憂」,平時不妨留意

俗語:「不嫖莫轉,不賭莫看」,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家訓,不妨一看

俗語:「門前墳,房後水」,這句話可能並非迷信,生活中不妨留意

古人講:「腿長腳瘦,家財必漏」,啥意思?應該怎麼理解?

古人說:「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何意?老祖宗預測收成的辦法

05參考資料

《饋歲》、《老話說的好》、百科資料等

題/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文/鯨魚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道盡人間百態
    農村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道盡人間百態馬在古代作為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是很多遊子旅途中唯一的夥伴,在很長時間裡,馬不僅對個人來說是生活必須品,對國家而言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先人們總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各種膾炙人口的俗語和佳話,對於馬匹農村就有一句老話說:「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卻少有人知。首先從俗語的表面意識出發,為什麼說:好馬不會去吃回頭草呢?
  • 老祖宗經驗之談
    古人云「男女授受不親」下半句才是經典所在,古人說得有道理嗎?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古人云:「男娶五窮到哭,女嫁六要折壽」,老祖宗對年輕人的忠告農村俗語:「窮算命,富燒香」,下半句少有人知,老祖宗經驗之談
  • 俗語:「窮算命,富燒香」,為啥這麼說?有道理嗎?
    人生的際遇總是難以料定,但是大家都喜歡尋求個心理安慰,有句俗語叫「窮算命,富燒香」,說的就是這樣個道理。
  • 古人說:「勸賭不勸嫖」,殊不知下半句才是經典,道出人性險惡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二百二十》在我的眼中,最具智慧之人不是學者和教授,而是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勞動人民。他們雖然沒有什麼著作和論文發表,但是他們可以在生活中總結出很多經驗,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從這個角度來講,俗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文化知識。
  • 俗話說得好:「窮算命,富燒香」,你知道它的後半句講的是什麼?
    許多人一生都在為名利而奔波,為此,他們放棄了理想,放棄了追求,有人求仁得仁,也有人還在奮鬥不止。不得不說,錢的確是可以解決生活中絕大多數難題。而民間關於如何一夜暴富的傳言,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與富貴相對,貧窮幾乎是絕大多數人的真實寫照。正因為窮困,人們才會為此奔波,奮鬥不止。民間傳言:窮算命,富燒香。又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
  • 俗語:人過50,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所以在古人看來,三十而立與五十知天命同樣的重要,在這方面,老祖宗有著自己獨特的智慧,並在歷史的長河中,為了流傳下來,許多的事情都用俗語來總結,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人到五十一之後的事情。俗語:「人過50,窮不管2事,富不管2人」——人過了五十歲,如果生活貧困不富裕,那就有兩件事情不要管;如果富有,有兩種人就不要結交。是哪兩件事?哪兩種人呢?
  • 「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走水」是啥意思?老祖宗經驗之談
    在古代社會由於封建迷信的影響,所以很多人都特別敬畏鬼神之術,對於無法理解的現象都心存避諱。 賈母驚恐萬分地念佛燒香,並且將「失火」說成「走水」,實際上就是為了避火神的諱。 而俗語「窮走水則散,富涉淫則衰」,則說的是窮人不宜走水路外出謀生,否則就很容易因為人生地不熟而失散;富人如果想要維持富貴,那麼就不應該過於荒淫,實為老祖宗經驗之談。
  • 俗語:「寧可挨三刀,不與鷹鼻交」何意?下半句更是少有人知
    作為一種流傳在田間地頭、破屋陋巷的口頭禪,俗語以其平易近人的字眼,通俗易懂的語氣,歷來成為民間百姓所推崇的一種特有文化。時至今日,只要你有機會接觸到農村一些老人,就不難發現在他們眼裡,待人接物的標準往往來源於民間俗語,甚至與陌生人的初次交往,也用俗語作為參考。
  • 農村俗語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是句蘊含古人智慧的話語
    上千年,老祖宗傳下了不少朗朗上口的農村諺語,有些農村諺語,根據不同的時代,它們的所用的詞語也是不一樣的。不過多數的農村諺語,是引經據典可以從古詩文上面查證的,並不是空穴來風之談。窮不走水,富不涉淫,這句話講的是什麼意思?我想多數的人理解不了這句話說的意思,在於走水、涉淫這兩個詞所指的意思。
  • 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啥柴火窮水缸就富?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窮柴火,富水缸」,為啥柴火窮水缸就富?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最不缺少的就是每天都能聽到很多的俗語老話,在農村的一些路口、朝陽的地方,每天都會聚集著很多老人前來嘮嗑,聊著最近村子裡面發生的新鮮事,也會聊起一些俗語老話,所以也有人把農村稱之為最沒用隱私的地方,村東頭誰家有什麼事,不一會就能傳到村西頭去,至於誰家誰去打工了,誰家吵架了,更是毫無遮擋的被大家所知曉。透明性比較高也是農村的特點之一。
  • 俗語:「好馬不吃回頭草」,下半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道
    -----李漁 《憐香伴·議遷》01引言農村不比城市,娛樂遊玩場所少之又少,以至於我每次回農村老家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感覺——和老人們在一起交談能學到不少東西。簡單舉個例子來說,我每次回農村老家都會學到一兩句俗語,前兩天回家就學了這麼一句——「好馬不吃回頭草」。俗語作為文化遺產,雖然沒有史書典籍深奧,但是通俗易懂有趣味,能夠豐富人們的生活。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俗語:「男人無毛貴似金」,後半句更精闢,卻少有人知
    現實生活中,雖然很多人對俗語的了解比較少,但不可否認的是,俗語也是文化精髓。農村地區流傳的俗語,是農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生活經驗和智慧。雖然現在的適用性越來越低,但卻絕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 農村俗語「門前有馬非為富,家中有人不算窮」是啥意思?
    這是農村過去舊社會上流傳的一句俗語,是談論人家是窮是富的老俗語,是說農民看問題不要看表面現象,要看本質的一句老俗話。這句古老的俗語,在現在也非常適用,仍然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仍然經常在農村聽到有人說。~~「門前有馬非為富」,意思是說人家門前拴著有馬匹,不一定是富戶人家。過去舊社會農村養馬主要有兩種用途,一種是作為代步工具,騎馬代替走路,如現在開小車出行一樣,過去沒有汽車,只能騎馬出行,另一種幹農活兒,如馬犂田耕地,馬拉車。
  • 農村俗語「孤男窮寡女富,男過實,女過虛」,什麼意思?
    在農村生活,免不了要懂一些風俗習慣,比如說吃飯時筷子的講究,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惹家裡長輩生氣。在農村老話說「父子不同席,叔侄不對飲」,這裡面都是有故事的。然而,農村經濟在快速的發展,很多老農認為「根深蒂固」的老話,逐一被突破,有些流傳至今的俗語,或許也只有在老人口中能聽到了!
  • 俗話說:「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少越富」,是什麼意思?
    有些人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喜歡去找算命先生,以為這樣就可以找到好辦法,或者可以讓自己致富一樣,但往往都是越算越窮?有句話叫做:「窮人算命越算越窮,富人燒香越燒越富」,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 農村諺語「兩邊池塘中有路」,下半句更是精華,老祖宗的講究!
    在農村,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很多年輕勞動力進城打工了,留下了老人和年幼的孩子,閒暇的時光,能夠聚在一起聊天也成了老人們每人的「補修課」。當然,很多老人也是「文化人」,不僅能寫一手的毛筆字,也對流傳在農村的俗語頗有造詣,比如說,農村這句俗語「兩邊池塘中有路」,它的下半句更是精華,蘊含了老祖宗的講究!大家知道這是啥意思嗎?今天我們就討論一下!
  • 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人窮『三不往』,人富『三不想』」。雖然我對這句俗語認真思考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整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人窮「三不往」所謂的「人窮」,也就是指的窮困之人。在過去的時候,窮困之人容易遭人看不起,因此,他們會講究「三不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