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2月28日,奈及利亞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作為非洲第一人口大國的奈及利亞面臨巨大的防控壓力,中國毫不遲疑提供緊急幫助。奈及利亞駐華大使巴巴·艾哈邁德·吉達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患難真情來之不易,友好合作不容破壞。
今年2月28日,奈及利亞確診了首例新冠肺炎病例,因此奈及利亞成為撒哈拉以南非洲首個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的國家。巴巴·艾哈邁德·吉達介紹:「這場疫情大流行在2月下旬到達奈及利亞,一名義大利人到奈及利亞拉各斯時出現症狀最終確診。此後奈及利亞追蹤密切接觸者和啟動檢測機制,我們先後得到來自中國、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及馬雲基金會等中國公司『雪中送炭』般的大力支持。據我所知,在奈及利亞的社區中也會收到生活、工作在當地的中國朋友的捐款捐物,這種普通人之間的平凡互助讓人印象深刻……因此奈及利亞以及非洲國家得以盡最大努力控制疫情。我們珍惜並且正在善加使用從中國等國際社會得到的支持。」
4月13日,我國援助奈及利亞第一批醫療物資運抵拉各斯。4月16日,中國援助奈及利亞的第二批醫療急需物資抵達阿布賈。奈及利亞政府多次對中國表示感謝。巴巴·艾哈邁德·吉達介紹:「在外交關係中,中國、奈及利亞的友誼將近50年了。不管是作為奈及利亞的外交官還是作為中國的外交官,我們親眼見證的尼中關係建立在相互尊重、政治互信的堅實基礎上,多年來雙方視對方為戰略合作夥伴,雙方從合作中受益匪淺,事實證明,中國的疫情防控取得了巨大成功,而我們從中國得到的支持清楚地證明了我們之間真正的友誼和團結。」
吉達表示,在抗擊疫情過程中,奈及利亞始終堅定支持中國,提醒在華尼公民注意並配合當地政策。奈及利亞駐華大使館將繼續堅定促進尼中兩國人民相互了解。而作為駐華大使,吉達和他的夫人也在用行動踐行於此。他說:「當疫情在中國開始的時候,我和妻子在奈及利亞,而不是在中國,但我們決定回到中國,大家都很驚訝。中國是我們的第二故鄉,所以我們通過埃及航空到達,從開羅到北京,大約只有500名乘客,其他人都是中國人。我想在這裡我就像是一位船長,不能棄船離去,特別是在疫情暴發期間的武漢,我們有大約65名奈及利亞公民、留學生,我們鼓勵他們留下,我們要求人們保持冷靜,遵紀守法。就我個人來說,從奈及利亞回來的時候,我在山西隔離了14天,來北京之前,我在酒店住了14天,遵守所有的規章制度和國家規定,這是至關重要的。後來學生們和我說,我們哪兒也不去,我們有信心中國會控制和遏制這種流行病,所以現在他們祝賀中國,他們也祝賀我,說中國應對疫情的能力和現在提供給別人的幫助證明我當時是正確的。」
「夫唱婦隨」,吉達的夫人雅·扎赫拉·巴巴·吉達作為北京大英國協協會主席,在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非常時期,組織發起為中國人民抗擊疫情提供支持的活動,並於2月20日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人民幣20萬元,用於支援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建設,向武漢所有一線醫護人員致敬。吉達表示:「我們在這裡互相扶持,最終看到事情進展順利。中國駐外使領館、中資企業和民間機構對於奈及利亞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國家也積極行動,這些都是患難見真情的體現。因此我希望,為了中國和非洲國家之間良好關係的大局,那些散布有關局勢錯誤信息的人應該適可而止。」(記者邢斯嘉)
【來源:央廣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