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張越熙 崔江 易弋力
6月30日,由四川省商務廳和涼山州人民政府主辦、封面新聞協辦,淘寶直播、拼多多、快手、融e購等直播平臺助力的「萬商雲川·彝品i購」將為消費扶貧打Call,為大涼山產品點讚。
據阿里巴巴數據顯示,包括大涼山在內的深度貧困地區「三區三州」,這幾年在政府、電商平臺與生態合作夥伴推動下,「訂單農業」模式大範圍崛起,僅在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上銷售額在2019年已近20億元。2019年1至11月,涼山州整體電商交易額實現73.51億元,同比增長22.34%;網絡零售額22.91億元,同比增長24.27%.
今年,緊抓「春雷計劃」,在直播新農具加持下,四川脫貧攻堅效果持續爆發:根據今年3月阿里巴巴發布的數據,四川水果通過淘寶天貓平臺完成的銷量,在全國省份中排名第一。剛剛結束的天貓618,陳大媽香蔥醬、麻辣兔頭,一場場地域美食直播在四川專場開啟。最新數據顯示,618期間已經四川至少上百款農產品銷量同比翻倍,多各品類拿下銷量top1。而諸如苦蕎,在花草茶裡位居第一。
銷量增長的背後是電商對農產品的改造。近年來,包括大涼山在內的四川貧困地區搭乘電商「造血式」助農模式,大量農貨迅速走出大山實現品牌化。數據顯示,在剛剛結束的天貓618,大涼山的苦蕎茶拿下了花草茶類的銷量冠軍。短短幾年間,苦蕎在淘寶天貓迅速打開名氣,僅僅環太一家旗艦店,一年可賣超千萬元。
環太品牌負責人王俊介紹,2010年,環太苦蕎入駐淘寶開設天貓,電商之路帶著環太進入全產業鏈發展。除了零售數量的直接增長,大數據給產品帶來的精準發研發方向,天貓同時成為品牌對外展示的重要窗口,苦蕎迅速走進消費者。
「從零散交易到一年上千元萬的營業額,線上給了我們多一條腿,我們在貧困地區裡幾十萬畝的苦蕎籽原料供不應求,從80年代末期的0.2-0.3元/斤到現在的苦蕎籽原料增長十幾倍」環太電商總監程均介紹,其與政府一起發力,在大涼山昭覺等貧困縣,都有萬噸級的儲藏基地。
除了苦蕎茶,在蘇寧拼購平臺上,鹽源醜蘋果已經位居平臺生鮮品類銷售的前列,日均發貨量達到數萬件,曾經的「醜蘋果」變成脫貧標杆。
據熟悉涼山當地農產品市場的業內人士李鳳群介紹,早在六七年前,涼山所產苦蕎還多為自己食用,甚至不願意出售,隨著近年新農村建設推進,尤其淘寶、蘇寧等電商平臺下鄉讓農民意識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僅是苦蕎,彝家臘排骨、燕麥片、珍珠米等大量自用的農產品成為商品飛出大山。據其介紹,整個涼山地區農產品的商品化程度預計增長超過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