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只為回報這座溫暖的城市」
深大畢業生李湘竹病逝向母校捐獻遺體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5月23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曾逸敏)這是一個長達12年的心願。
2008年,深圳大學學生李湘竹到醫院看病,此前她因顱內腫瘤導致視力下降。那時,她便決定,將自己的器官和遺體捐贈出來。然而,因特殊原因沒能遞交捐獻志願書。
2014年,李湘竹逐漸失去意識。她最記掛的,是那份捐獻志願書。手術前,她在志願書上按下手印。
今年5月18日,李湘竹逝世。她的遺體,也將按她的心願,捐給母校用於教學和科研。湘竹媽媽說:「這是她最後的心願。深圳讓她的生命充滿希望,她要回饋這座給了她溫暖的城市。」
●預言半年生命卻堅持17年
1986年,李湘竹出生於吉林省通化市。2000年,李湘竹被診斷為腦脊膜膨出。2003年,她的聽力嚴重下降,專家診斷為多發性纖維瘤引發顱內腫瘤,最多只能活半年。
悲痛欲絕的父母想讓她休學靜養,可她不。她說她要讀大學,並且要讀到博士。在醫院和學校之間輾轉兩年後,湘竹以優異成績考上深圳大學文學院。為了方便照顧她,父母跟隨她來到了深圳。
2009年畢業時,李湘竹已完全失聰。深大為了照顧她,讓她留在文學院當圖書管理員,並讓她的父母分別擔任宿舍管理員。
無奈2014年,湘竹逐漸失去意識,癱瘓在床,直到今年5月18日逝世。
●「深圳是座很溫暖的城市」
湘竹跟病魔抗爭的17年,也是深圳愛心接力的17年。
深圳大學、深大社區工作站、前海社區工作站、南山區義工聯助老志願者協會、安達愛心車隊、南山區慢性病院、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雷嶺社區工作站、雷嶺社區服務中心……這是湘竹媽媽列出的,還遠沒有齊全的愛心接力名單。
2012年,粵海辦事處協調區建設局,在雷公嶺小區幫助李湘竹一家申請到了38.5平方米的公租房,桂廟新村發展部為他們免除了房租。
2014年後,李湘竹徹底失去了意識,但仍有很多人一直關心著她,守護著她。湘竹全家的收入只有湘竹媽媽微薄的一點退休金,但他們依然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維持生活。
湘竹媽媽說:「湘竹覺得深圳是一座很溫暖的城市,天氣溫暖,人也溫暖。深圳讓她的生命充滿希望,讓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她要回饋這座給了她溫暖的城市。」
●捐獻器官只為回報這座城
湘竹選擇的回饋方式,是將自己的器官捐獻出來。
器官捐獻調解員高敏記得,2008年,她在醫院遇到前去看病的湘竹。當湘竹得知她是器官捐獻調解員時,便提出要捐獻出自己的器官和遺體。高敏擔心,她是悲觀心理所致,便暫未答應。誰知,湘竹已經悄悄寫好捐獻器官志願書。湘竹爸媽也支持湘竹的做法,一家三口都在器官捐獻志願書上籤下名字。
2014年,湘竹病情惡化。手術前,她最記掛那份捐獻器官志願書,堅持讓媽媽給高敏打電話。高敏仍記得當時湘竹說過的話,「高老師,我是個幸福的人,有這麼多人幫助我。我希望我死後能發揮我的餘熱,把我的器官捐獻給需要的人,把我的遺體捐獻給母校。」
最終,湘竹如願在捐獻協議上按下了自己的紅手印。今年5月18日,這名深大畢業生在生命的最後一站,回到了她心心念念的校園。今後,她將成為一名「無語體師」,給師弟師妹們做進入醫學殿堂第一門課程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