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體重漲到了102斤,醫生說我可以為您捐獻骨髓了,我終於能救您了,等您病好了,我們一起回家。」
5月13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病房中,白血病患者趙紀超看著眼前懂事的兒子文皓泣不成聲。
小文皓從原來的80斤到如今的102斤,為了給他捐獻骨髓,小文皓通過暴飲暴食的方式迅速增加體重。
在短短60天內,體重暴增22斤。趙紀超哭著說:「有這麼孝順的兒子,就算死,也值了。
趙紀超是一家之主,也是家中的「頂梁柱」,來自山東省日照市莒縣,今年38歲,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
偏偏這個年齡他出事了,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2019年6月,趙紀超因身體乏力,邊出現大片淤青去往當地醫院檢查,醫生初步懷疑是「白血病」,建議儘快轉上級醫院治療。
隨後一家人來到山東省齊魯醫院就醫,經檢查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
趙紀超說:「確診時病情剛剛開始發展,為了提高康復機率,讓我們立刻開始化療。」
趙紀超的家境並不好,母親患白內障多年,本打算近期進行手術;父親也患有耳聾的毛病。
他與妻子育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文皓10歲,小兒子文碩剛滿2歲。
趙紀超是一位壓路機操作工,每月工資在4000元左右,是家中唯一的經濟來源。
醫生為其制定了6個療程的化療方案,預計治療費在30萬元左右,尚未開始治療,一家人已對巨額費用不寒而慄。
儘管日子艱難,但一家人還是想盡辦法陪趙紀超打贏這場「硬仗」,每個人分工明確。
妻子厲運菊在醫院陪他打化療,年邁的奶奶照顧正在上學的文皓和尚未斷奶的文碩,爺爺為補貼家用接替趙紀超的工作到工地開壓路機。
趙紀超說:「以前一直覺得自己是家裡的頂梁柱,家裡人都需要自己保護,但自從生病家裡人成了我堅實的後盾。」
很快6個療程的化療接近尾聲,就在一家人以為一切苦盡甘來時,悲劇又發生了。
2020年3月,趙紀超在一次檢查中發現病情加重,醫生告知趙紀超單純的化療已無法控制他的病情,建議他到北京進行骨髓移植。
趙紀超說:「想過放棄治療,但想到父母就我一個兒子,兩個孩子還這麼小,所以拼命告訴自己不能倒,我倒了這個家就完了。」
不久,趙紀超出現頭暈噁心的情況,經醫院檢查,隨時會有生命危險。
在醫生的建議下,一家人來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進行後續治療,此時趙紀超只剩骨髓移植這一條路可走,但一時卻無法找到合適的供者。
趙紀超說:「一直昏睡,每天醒來的時間越來越少。」就在一家人一籌莫展時,10歲的文皓勇敢的站了出來。
文皓強烈要求母親帶他為父親配型。
很幸運,文皓被選為最合適的骨髓供者。
得知小文皓要為自己進行骨髓移植,作為父親的趙紀超堅決不同意,他一度想出院放棄治療。
得知父親近況,文皓哭著勸說父親:「爸爸您就讓我為您移植吧,我不怕疼,只要您活著我就還有爸爸,還有家。」父子二人哭作一團。
在文皓的勸說下,趙紀超同意進行骨髓移植。
趙紀超的體重在180斤左右,10歲的文皓體重尚不足80斤,為避免發生意外,醫生建議文皓增重20斤再為父親移植。
文皓是一個內心通透的孩子,他深知父親的病情刻不容緩,從小挑食不愛吃肉的他主動要求母親為自己做肥肉補充營養,除此之外文皓還堅持每天鍛鍊身體。
趙紀超說:「孩子每次吃飯都特別積極,吃不下了還往嘴裡塞,想到這些心裡特別難受。」
短短60天的時間,文皓體重暴增22斤,從之前的80斤成了如今的102斤。
5月13日,醫生告知文皓,他已達到為父親骨髓移植的最佳體重,文皓開心的在病房內手舞足蹈。
5月18日,趙紀超進入移植倉。為湊進倉費用,一家人借遍鄰裡鄉親,欠下了近10萬元的高利貸。
趙紀超說:「終於要移植了,很期待可以帶兒子回家,一家人早日團圓。可接下來的治療費又難住了我,如果艙內欠費我就不得不提前出倉,後期抗排異治療也需一大筆費用,我到底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