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媽媽,【上學幫】的【首席學校分析師】+【二胎媽媽】。探訪過廣州近百所學校。
先說說我們家情況,大寶10歲,目前一顆蛀牙(已補),正在做牙齒矯正之前的準備工作;二寶6歲,目前處於換牙期,無蛀牙。
上一篇,我講了孩子刷牙的事情,點擊回顧:
7成孩子蛀牙!我家孩子沒蛀牙,老母親做對了哪些事情?
這一篇講看牙。
最近一年多,因為兩個孩子都處於換牙期,我帶著他們看了十多次醫生,一些心得,可以分享給大家。
我們看美劇,經常會聽到美國最吃香的職業就是「牙醫和律師」。在中國,牙醫也是處於醫療行業金字塔的頂層,所以有句順口溜「金眼科,銀外科,開著寶馬的口腔科」。
孩子看牙究竟有多貴呢?
怎麼讓孩子乖乖去看牙醫呢?
怎麼讓孩子儘量減少看牙的次數呢?
我以親身經歷來告訴你!
來自百度百科
《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是國際衛計委每隔十年公布一次的調查數據。
根據2017年公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孩子的蛀牙率,無論是5歲孩子,還是12歲孩子,都是在上升的。5歲孩子的蛀牙率,足足達到7成。
我的親身經歷也是如此,二寶大班時,老師發布了班裡的體檢結果,全班30個孩子,三分之一蛀牙了,而且有的孩子蛀牙達到10多顆。我家二寶當時是一顆蛀牙也沒有的,老母親拍了拍自己的肩膀,誇自己,這些年刷牙的工作沒有白做。
可能,家長會比較重視孩子的恆牙,發現恆牙蛀牙了,會及時帶孩子去補牙。但很多家長說:反正小孩子的乳牙會換成恆牙的,蛀牙了也沒有關係。
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的。乳牙蛀牙具體會有哪些影響呢?
我們大人都有類似的體驗,一旦牙齒疼,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好,必然是影響身體健康的。
而且,乳牙蛀牙,可能會引發牙髓炎、根尖周炎等口腔疾病,若不及時治療會逐漸影響牙根,進而感染牙根下面的恆牙胚,可能會影響替代的恆牙的形態、顏色和位置。
牙齒不好看,孩子可能不肯咧嘴笑。如果被小朋友嘲笑的話,會讓孩子心情很不好,甚至不願意去上學。
一口整齊的牙齒,對一個人的顏值影響有多大,相信每個人都有直觀的感受。
如果牙齒蛀牙,屬於醫療範疇的,就醫的話,醫保可以報銷一部分。但牙科很多治療,比如牙齒矯正、整牙等屬於美容範疇,就算孩子有醫保,也只能報銷其中非常少的部分。
我自己在幾年前,因為兩顆牙的根管治療,補牙,把醫保卡裡近萬元幾乎刷爆了;很多相熟家庭的孩子,已經花了好幾萬補牙和整牙。
所以,對孩子的牙齒務必非常注重。
美國的兒科協會建議,在孩子二歲之後,即使孩子牙齒沒有問題,也需要間隔半年或者一年,定期拜訪牙科醫生,確保孩子牙齒健康,是否做窩溝封閉或者塗氟等日常護理。
但實際生活中,孩子五歲前,只要能夠做好刷牙這一日常步驟的話, 孩子的牙齒一般沒啥大問題。在沒問題的情況下,我們一般是不想帶孩子去看醫生的,尤其是牙醫。
而到了孩子5-6歲,換牙期會出現很多問題,諸如該掉的牙齒搖晃著卻遲遲不掉,雙排牙,牙齒不齊,甚至蛀牙來湊熱鬧!就不得不頻繁拜訪牙醫了。
雖然我們家特別重視孩子的牙齒健康,這麼多年下來,孩子也因為各種牙齒問題,不得不去跑了很多牙科醫院。
那麼,有哪些情況是一定要去看牙醫的呢?
1、蛀牙,甚至懷疑蛀牙
2、牙齒有黑斑
3、牙齒受傷
4、窩溝封閉
5、塗氟
6、潔牙
7、牙齒矯正
以上,我家都遇到過!以下分享我的經驗,希望能讓家長們少走彎路!
牙齒是深藏在嘴巴裡的。如果老母親一時間沒有注意,蛀牙分分鐘就找上門了。
大寶8歲時,我已經放手讓她自己刷牙一段時間了。她的大牙裡卡了一顆番石榴的籽,因為籽是白色的,跟牙齒的顏色很接近,我就沒有留意到,一段時間後就蛀牙了。
幸好醫生看完拍片後,判斷說蛀牙不算嚴重,補一下就好,不需要根管治療。
治療截圖如下:
無論是恆牙或者乳牙,一旦有蛀牙,即醫學上說的齲齒,就得及時補牙,發現的早,一般就是清潔後補上樹脂即可,不算排隊時間,補牙幾分鐘搞定,不用打麻藥,孩子少受罪,價格也就是幾百塊的事情。
但是,如果蛀牙非常嚴重,就可能需要根管治療,需要上麻藥,需要幾千甚至上萬的花費,孩子要受的苦就更多。
所以,親媽多關注娃的牙齒,除了晚上刷牙時間,周末有空的時候,最好在亮光處檢查一下娃的牙齒,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有段時間,大寶的牙齒上出現一些黑斑,單憑刷牙很難刷掉。我們擔心是蛀牙。
牙醫看過後說是「牙齒著色」,即孩子吃了有色素的東西後沒有及時刷牙漱口引起的。
我們回憶了一下,大寶前段時間感冒咳嗽,喝藥後確實沒有及時漱口。
對於一個小女生來說,牙齒有黑斑很不好看。而且之後我們打算給大寶做牙齒矯正,是需要保持牙齒的乾淨的。在諮詢醫生建議後,我們選擇給孩子洗牙。
治療截圖如下:
兒童洗牙,因為孩子大部分沒有大人那麼嚴重的牙齒問題,所以,基本上20分鐘就可以了,孩子抗拒心理也沒有那麼強。我家大寶在洗牙完畢後,是開開心心地走出牙醫室的。
劃重點:
孩子吃糖、吃藥等後要即使刷牙、漱口,避免牙齒著色和蛀牙。
牙齒出現黑斑,如果刷牙一段時間後不能刷乾淨的,要及時看牙醫,如果是蛀牙要儘快處理。
二寶雖然沒有蛀牙,但男孩子經常上躥下跳的,有次門牙因為碰撞,門牙靠近牙齦的地方產生了個小缺口。當時去兒科醫院的口腔科看了,醫生表示並沒有什麼問題。
但過了半年左右,受傷牙齒上方的牙齦鼓起了一個小包,孩子也沒說疼。還是我幫他刷牙的時候才發現的。
一開始,我以為是上火造成的。後來整整一個星期,牙齦的鼓包都沒有消下去。我們去諮詢牙醫,發現是「牙齒屢管」,就是由於受傷的牙齒引起的。
醫生建議拔掉,但同時也說明,這顆乳牙還沒到換牙期,理論上替換的恆牙要到六歲多才能長出來,也就接近一年多,孩子會變成缺門牙的狀態,對顏值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我一開始沒捨得,好不容易天天刷牙,才得來這麼一排整整齊齊漂亮的牙,拔掉一顆多可惜,而且拔牙得多疼。
可是,各方搜索資料後,發現「牙齒屢管」可能影響後面的恆牙。再等了一個星期,牙齦的鼓包依然還是沒有消掉。
老母親沒有辦法,老老實實重新排隊掛號,忍痛拔了那顆受傷的牙齒。
治療截圖如下:
拔牙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恐怖。醫生給孩子牙齒注射了麻藥,再拿鉗子用力一拔,牙就掉了,也就幾分鐘的事情。孩子也沒哭沒鬧。過後醫生還囑咐我們可以給孩子買個冰淇淋吃,有助於消腫止血。
幾天後,牙齦上方的鼓包總算消掉了。
大寶的經歷更奇葩,某一天撞到了玻璃門,把大門牙撞掉了一個小小的角,醫生說沒辦法處理。
孩子在生長過程中難免磕磕碰碰,如果孩子牙齒有損傷的話,即使表面看,並沒有什麼大問題,但家長還是需要多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我們家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給孩子的食物太軟了。很長一段時間,肉都是剁碎的。
這導致孩子的牙齒缺乏足夠的鍛鍊。換牙的時候,二寶下門牙的恆牙長出來了,原先的乳牙卻沒掉。這就是醫學上所謂「乳牙滯留」,也叫雙排牙。
我等待了足足一個星期,每天幫他搖搖那顆該掉的乳牙,並且買甘蔗給他啃,但是,外頭的乳牙紋絲不動,為了不影響後面的恆牙,只能讓醫生幫他拔掉乳牙。
治療截圖如下:
在乳牙拔掉後,那顆長在後面的恆牙是會慢慢前移的。但因為乳牙小,恆牙大,前面空出來的位置不夠,孩子的牙還是沒有之前那麼整齊了。
醫生特別強調了,孩子的飲食最好不要太精細,需要給牙齒一定的鍛鍊。換牙期更要特別注意,如果牙齒不齊,將來矯正牙齒也是免不了的。
我帶二寶去醫院處理「乳牙滯留」的問題時,醫生建議我們順便做「窩溝封閉」。
窩溝其實就是大牙的咬合面,即咀嚼食物的那一面,如果用手指摸一下,可以感到凹凸不平。食物很容易卡在窩溝裡,引發齲齒。我從小學時候就蛀牙,蛀的就是這幾顆大牙。
窩溝封閉就是用高分子樹脂材料填滿這些大牙的窩溝,相當於給大牙穿了一層衣服。醫生在給牙齒做清潔後再塗上樹脂材料,過程比較簡單快速,孩子也不會覺得痛。
窩溝封閉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有效預防蛀牙的方法,國內各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廣州,都會免費讓小學二年級的孩子做窩溝封閉。
我家二寶當時六齡牙還沒長出,所以窩溝封閉的是乳磨牙。等到小學二年級時,再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第一恆磨牙的窩溝封閉。
如果二年級時,孩子的第一恆磨牙仍未長出的話,錯了學校統一組織的窩溝封閉,就得到醫院自費進行窩溝封閉了。我家大寶就是這種情況。
當然,不是說做了窩溝封閉後,孩子的大牙就不會蛀牙了。因為窩溝封閉的材料有一定的脫落概率,所以孩子還是堅持刷牙,定期去做牙科檢查,確定材料是否有脫落。
塗氟是指將氟化物塗在牙齒表面,增加牙齒對酸的抵抗力,降低蛀牙的可能性。塗氟需要一年多次才有良好的效果。目前我們的醫生沒有建議我們塗氟。
塗氟和窩溝封閉的區別是,第一,塗氟針對全部牙齒,而窩溝封閉針對大牙。第二:塗氟需要多次才有良好效果,而窩溝封閉如果材料沒有脫落,一般每顆牙處理一次即可。
簡單來講,塗氟和窩溝封閉都是一種日常的牙齒保健手段,但不可以代替刷牙。是否需要塗氟和窩溝封閉,都要聽從醫生的建議。
我家大寶的牙齒不齊,將來牙齒矯正是免不了的。
我們已經諮詢過牙醫,價格5萬起步。如果是隱形牙套,價格會更加貴。而且,矯正牙齒的前期,還是孩子要養成更好的刷牙習慣。
而且,牙齒不整齊程度越高,矯正周期就更漫長。
目前牙齒矯正有兩種觀點,一是等到孩子滿12歲,恆牙全部長齊再進行矯正,二是提前介入,在換牙期甚至乳牙期早期矯正,這樣孩子少受許多痛苦,時間短,風險小,效果好。
但具體孩子是否需要早期矯正,能否配合早期矯正,都是需要諮詢醫生的。
這些年,不管是帶著孩子做牙齒護理,還是治療,我看到的牙醫室裡,孩子大部分的反應,分為三種:
劇烈反抗,大聲哭鬧,試圖逃跑
心懷恐懼,默默掉淚
雖然有擔憂,但是比較配合
首先,必須承認,牙科治療過程,對孩子來說是比較不愉快的體驗,但是目前的治療技術,特別是局部麻醉,是能夠把疼痛和不適,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的。
那麼,怎麼挑選靠譜的醫生呢?
首先,孩子看牙科,有兩個選擇,一是綜合醫院的口腔科;二是專業口腔醫院。兩種醫院我都去過,綜合醫院口腔科一般比較小型,醫生最多兩三人,設備也不夠齊全;而專業口腔醫院的兒童牙科分類更細,針對孩子牙齒出現的不同問題,會有不同科室處理,專業程度更高,設備更齊全。
所以,後期我都會選擇專業口腔醫院的兒童牙科。
目前,我接觸到專科口腔醫院的醫生,尤其是兒童牙科的,因為都有一顆整齊的牙,顯得特別美,在哄孩子乖乖看牙上也特別有心得。
一次,二寶做完窩溝封閉後,醫生還特意拉開抽屜,讓他選一隻小小的恐龍,作為他乖乖配合的禮物。
他過後時不時拿出恐龍來玩,說這是醫生姐姐送給他的。
家長需要的做的是,在家提前把看牙科醫生可能會遇到的問題,通過繪本或者是玩cosplay醫生的遊戲方式,提前講給孩子聽,讓孩子有足夠的心理預期,到醫院後,全力配合醫生。
在看醫生之前,家長自己也要做足功課,才能跟醫生有效地溝通,要不然,醫生其實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跟你做科普。
目前,我家兩個娃去看牙醫,都是比較配合的狀態。
分享這麼多經驗,其實,最最重要的是,好好刷牙,才能儘量較少看牙醫的次數。
如果發現牙齒有問題,也不要諱病忌醫,儘早處理,大人和孩子都可以少受苦。
大家如果還有什麼關於孩子牙齒的問題,可以留言,我會回復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