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時間,找飛媽
點擊上方藍字,設為星標⭐
進入北歐世界
寶貝們!!!!寶寶的牙一定要愛護愛護再愛護啊!
受罪的時候再來找我就晚啦。
所以,今天的東西,一定要先碼下來。
在上周二的文章裡,我們詳細介紹了蛀牙,可能給小盆友的口腔帶來牙痛、影響恆牙替換、牙齒不齊等等的嚴重後果👇
3歲孩子就全麻+捆綁,只是為了治蛀牙?
相信小仙女們也意識到了治療乳牙齲齒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呀~~
那麼,這周我就來詳細講講寶寶有了蛀牙,如何治療~~以及如何發現蛀牙(其實超級簡單)
01
早期的齲洞如何治療?
一上來先劃重點!!!
有了蛀牙,一定要儘早看牙,看牙越早,煩惱越少。
早期洞洞治療媽媽省錢,寶寶開心,醫生省心,飛媽比心~~~
面對早期蛀牙洞洞,醫生會用清潔工具清潔完牙齒後,再用鑽磨器械磨掉壞牙齒部分👇
再用跟牙齒顏色相近的樹脂材料填補起來,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補牙。
類似這個👇👇
但如果寶貝的洞洞很深,那鑽磨的時間會久一點,可能會有酸酸麻麻甚至輕微的痛感。(這時候可以局部麻醉,增加舒適感~)
反正記住,一有蛀牙就要去補,這個千萬不能拖!!!
02
補完牙還是覺得牙痛是怎麼回事?
小盆友在補完牙之後,還是嗷嗷叫說牙痛,這是怎麼一個令人凌亂的邏輯呢?
這其實是很常見的現象。
一般遇到比較深的洞洞,醫生會先補牙。
但是,蛀牙裡的細菌很可能已經滲入了牙齒的內核--牙神經~~所以光把牆面補好是沒用的。
無圖無真相!!上大圖!就是五顏六色那些,牙齒的內核---牙神經
這就到了牙神經和細菌相互博弈的階段。
如果牙神經功能較強,把感染清除了就沒什麼問題了,但牙神經也有可能被細菌打敗,徹底壞死,所以引起長久疼痛。
03
根管治療
靈魂拷問!
當蛀牙沒有被及時治療,會怎麼樣呢?
洞洞會越變越大,影響到內核--牙神經。
這個時候,就必須進行根管治療了——這是一波比補牙更騷的操作了
先來具體講講根管治療的原理和具體步驟吧~~~小仙女們可以先碼,後看
細菌一旦突破牙的外牆,進入內核,我們的牙髓(圖中五顏六色的牙神經)就會受到細菌的侵蝕出現感染。👇
感染尚淺的話是牙髓炎(嚴重),已深達牙齒最尖端的就是根尖炎(更嚴重)。
根管治療就是治療內核感染的,可以這麼簡單理解~~
那麼既然是感染,吃消炎藥可不可以緩解牙疼呢?
一般沒用。
吃消炎藥治標不治本。
內核已經感染,我們只能殺死內核裡的神經,才能瞬間止痛。
學霸看這裡👇
急性牙髓炎的原因是牙髓腔像高壓鍋受壓一樣的狀態,什麼物質都進不去也出不來。
所以只有鑽開牙髓(殺神經)才可以瞬間止痛。
那些吃消炎藥可以緩解疼痛的情況是已經出現了根尖的膿腫,抗生素可以輔助控制已經感染了的根管。
但是急性炎症消退之後,內核感染濤聲依舊。
它作為一個病灶長期潛伏在口腔裡,遇到身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時就會出來發作,這也是牙疼扛過去以後,可能還會反反覆覆發作的原因。
根管治療可以杜絕後患。
根管就是牙齒內部走行牙髓(牙神經)的通道,所以也有人把根管治療叫作「殺神經」。
根管治療的精髓在於感染控制~~炎症消失,牙疼自然就會消停。
根管治療需要三個步驟:開髓、根管預備、根管充填。
這幾個步驟大概需要去醫院複診3~4次,費時又費錢,價格也與單純補牙不是一個數量級。
科普完畢
Anyway,有蛀牙,越早看越好哇!!!!!!再劃一遍重點!!
如果到了這個內核感染階段還不去看牙,牙齒最後就會被細菌蛀空,剩下一個空殼。
牙齒就這樣過完了它的齒生,而你一直忍受反覆牙痛,我只能敬你是條漢子。
04
如何儘早發現蛀牙?
很簡單,真相只有一個。
定期去口腔醫院檢查牙齒!
寶寶出生後,第一次到口腔醫院檢查牙齒的時間一定不要晚於一歲。
ADA(美國牙醫學會)建議是從第一顆牙萌出開始,最遲也不要超過一歲,此後每三至六個月進行常規口腔檢查。
預防大於治療~~
05
如何讓孩子戰勝「看牙恐懼」?
想讓寶寶戰勝「看牙恐懼症」,我們當家長的首先要做好這幾點:
01 首先,你需要創造機會讓孩子「認識」牙醫
看牙之前,可以先和寶寶多看與牙齒保健或拜訪牙醫等相關題材的繪本,動畫片。
或在自己看牙醫時帶上孩子,給他傳遞一種「看牙並不可怕,很有趣哦」的感覺。
02 找一個孩子不怕的牙醫。
很多小仙女抱怨:一坐上牙科椅以後,我家娃準是整條gai哭得最兇的那個小孩!
所以,找個溫柔的吧,像我一樣溫柔的
03 一定記得提前預約!
看牙之前先預約,別讓孩子等太久,速戰速決才是王道!
寶寶的耐心是稀缺物質
飛飛看完牙齒,正在挑選醫院贈送的小禮物👇
06
孩子不配合看牙怎麼辦?
大家都知道,由於寶寶就是個寶寶,
所以兒童口腔治療最大的難點不在於治療本身,而在於ta不配合。
不用怕,我們口腔醫生當然會想到一些舒適化且安全的治療措施。
目前有三點~~
1
保護性固定下治療——拒不配合的孩子
國內比較常見的保護性固定下治療,即固定孩子肢體,限制其活動。
治療前不能給孩子吃東西,以免掙扎和哭泣引發嘔吐和誤吸。
束縛治療可能對孩子造成心理傷害,我極其不推薦,在歐洲很多國家也是被明確禁止的。
2
笑氣吸入鎮靜下治療——緊張焦慮的孩子
這種方法會讓孩子仍有意識,但能夠舒緩孩子焦慮、緊張的情緒,適用於有一定自主配合能力的孩子。
但由於需要口腔診室配備專用的吸入和安全裝置,醫生也要經過培訓,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這種方法尚未在大陸普遍使用。
如果有開展此項業務的專科醫院或高端診所,小仙女們也可以考慮一下。
3
全麻下的口腔治療
這種方法是用藥物讓孩子暫時失去意識,通過導管或插管維持呼吸道通暢,將整個口腔的齲齒一次性治好。
需要強調的是:
3歲以上的兒童使用局部麻藥時非常安全的,一般1~2個小時就可以代謝清除乾淨了;
全麻藥物僅僅抑制機體的知覺,不會造成大腦缺氧,也不會影響生長發育,目前也沒有報導或研究表明使用全麻對兒童智力或生長發育有影響,所以可以放心。
反正,早發現早治療,媽媽省錢,寶寶開心,醫生省心,飛媽比心~~~
為了不讓寶貝受這些罪,請帶孩子立刻馬上看牙醫。
答應我,好不好呀~~~
飛媽再聊五毛的:
上周六的保稅區直播結束,簡直就是夢一場
小仙女們那麼給力前來支持,小夥伴們從四面八方來到現場支援,簡直不要太感動~~
期待下一次的直播~~
爭取安排一個嘮嗑直播,不賣貨,只聊人生,可好?
飛媽 2020年6月
3歲孩子就全麻+捆綁,只是為了治蛀牙?
說來慚愧,我4歲兒子靠擺地攤日賺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