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夜奶的孩子,是不是更容易蛀牙?#葉子口腔科普#

2021-02-13 葉子口腔科普

99%的孩子都經歷過夜奶,而絕大部分的媽媽,聽說「夜奶會蛀牙」這件事,也感到很糾結。昨天我碰到鄰居小怡也和大部分媽媽一樣,為斷夜奶而煩惱。

昨晚下樓遛娃的時候,碰到鄰居小怡抱著她家14個月的滿滿出來散步。我剛想逗滿滿玩,小怡就迫不及待地吐苦水,她說,「最近給孩子斷夜奶,孩子天天夜裡哭,太痛苦了」。

小怡說,自從上次我幫滿滿檢查牙齒發現有脫礦的情況後,她就立下心來要斷夜奶了。牙齒脫礦是蛀牙的前兆,她說,真害怕孩子長蛀牙。趁著現在可以彌補,趕緊快刀砍亂麻。

可是,小怡貌似「用力過猛」,孩子還是天天夜裡哭著要吃,情況越演越烈。

我問小怡 ,她是怎麼給孩子斷夜奶的?小怡很堅定地說,「我下了狠心了,就不給滿滿吃,絕!對!不!」

因為滿滿吵著要回家,小怡的話還沒講完,只好陪著孩子回去了。回到家後,我一直還在想著這事兒,覺得很有必要花點時間給小怡梳理一下「母乳和夜奶」這件事。

養育孩子,專家說要「科學育兒」、「愛和自由」、「要尊重孩子」、「用愛滋養孩子」……對的,我們大部分父母也在盡力做到。只是,有時候在育兒的道路上,會感覺到很迷茫。

比如,「母乳和夜奶」這件事。

母乳餵養對於孩子和母親的眾多好處,想必不用多說,連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都建議,「實行和堅持至少六個月的純母乳餵養」 [1]。

但是,夜奶這個問題卻一直備受爭議。如果把各領域的專家放在同一平臺來進行「夜奶」問題的討論,相信這是一場非常精彩的辯論賽。

我們來看一下對國人影響較大的育兒專家對於夜奶這件事的觀點:(採集自書籍與各專家的微博)

學步期幼兒的夜間斷奶:通過讓寶寶適應其他的哄睡模式、睡前把寶寶餵飽等方法,幫助寶寶戒掉夜奶的習慣。

當你的夜間斷奶計劃改變了寶寶白天的行為(寶寶變得依賴、煩躁),就要考慮減緩斷奶速度

一般孩子9個月以後家長就要給孩子斷夜奶,保證孩子能夠睡長覺,因為睡覺是大腦功能修復以及發育的時間,頻繁的夜奶使得孩子不能處於深度睡眠狀態,就會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

從嬰兒出生就應逐漸養成夜間睡整覺的好習慣——白天嬰兒睡覺時不要拉上窗簾,不需避免正常生活的聲音;晚上睡覺時最好不開夜燈,不刻意叫醒孩子餵奶,最好讓孩子獨立睡小床。

正常引導,夜奶餵養間隔時間會逐漸拉長,到自行夜間不吃奶。

7、8個月開始逐步減少夜奶奶量,花時間安撫使寶寶入睡,而不是靠餵夜奶,這個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逐步地達成。

良好的、有規律的餵養與睡眠時間安排是防止寶寶作息時間混亂的前提。

如果寶寶滿六個月,身體發育良好,就可以考慮給寶寶斷夜奶。

1. 孩子滿六個月,如果身體發育良好,可以考慮給寶寶斷夜奶。

2. 夜奶只是眾多哄睡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唯一。應該優先考慮除夜奶外的其他哄睡方法。

3. 頻繁夜奶影響孩子睡眠。

4.考慮斷夜奶的同時,也要關注孩子的情緒。 

小怡是由於上次我檢查到滿滿的牙齒有脫礦的現象,才開始下定決心要斷夜奶的。所以,我也從保護牙齒的角度上來說說,如何對待孩子的夜奶問題呢?

建議孩子長牙了就要考慮戒夜奶,特別是上前牙長出後,更應該戒斷夜奶。

因為上前牙位置的特殊性,能受到唾液自潔的能力比較差。這也是為什麼,一般奶瓶齲都在上前牙的位置。

支持」夜奶「的人,可能會誤以為牙科的「為了預防蛀牙,應該戒斷夜奶」的建議是和母乳組織搞對立。

但是,斷夜奶不等於斷奶,這是需要明確的一件事情。而且,站在為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上來說,我們應該是同一陣線上的人。

牙科對母乳餵養的建議,也如同世界衛生組織所說的,「純母乳餵養至少六個月」。而且也指出,「母乳本身並不是形成蛀牙的直接原因」。

既然,孩子蛀牙和母乳沒有關係,為什麼還要戒斷夜奶呢?

美國兒童牙科學會指出,12個月後的孩子,每天超過7次的母乳餵養可能增加蛀牙風險。[3]

雖然,這不是因為母乳餵養而引起的蛀牙。但是,孩子在長牙後,基本上已經開始添加輔食,加上小年齡段的孩子不能好好配合刷牙,引致牙齒上的牙菌斑並不能有效地被及時清除乾淨。

如果加上頻繁地餵養母乳,母乳的粘稠性就為牙菌斑的堆積提供了有利條件。有了堆積成山的牙菌斑,還怕輔食中的糖分不產酸來破壞牙齒嗎?

因此,在「孩子吃母乳但是有蛀牙 」這件事上的罪魁禍首,應該是「沒有好好清潔牙齒」。

我把建議給到了小怡,也和她分享了一些關於斷夜奶的方法。

當媽的我們,都曾經為夜奶的問題而煩惱過。不過,我們真的沒必要太糾結。

當你在反覆糾結夜奶是不是會給孩子牙齒帶來傷害的時候,當你用強行手段給孩子斷掉夜奶的時候,不如把「做好孩子的牙齒清潔」這件事情放在第一位

對於0-3歲的兒童,這些牙齒護理小TIPS家長應該知道:

1. 孩子長牙前就需要用乾淨的紗布來進行口腔清潔。

2. 孩子長牙後用普通的兒童牙刷,3歲以下的孩子每次使用大米粒大小的兒童含氟牙膏,由家長幫助孩子每天早晚進行刷牙。有挨著長的牙齒,就該使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牙縫。

3.定期看牙醫,進行專業的口腔護理。

4.有夜奶習慣的孩子,建議使用護牙素。

孩子在一天天長大,夜奶也終將會斷,

其實你真沒必要糾結。

但是,孩子的習慣也在一天天養成,

刷牙這事必須從現在做起

作者 | 牙醫麻麻Debbie

圖 | 繪畫師@鹿 / 網絡

參考文獻 | [1] http://www.who.int/  [2] http://m.raisingchildren.net.au/articles/phasing_out_night_feeds.html  [3]http://www.aapd.org/media/Policies_Guidelines/P_DietaryRec.pdf

分享   讓更多的媽媽擺脫夜奶的焦慮


投稿、合作、加入:dentalleaf@gmail.com

————  廣告  ————

葉子口腔科普創始人•葉子張野

如何養成孩子的一口好牙?

請關注張野博士的系列文章與書籍

葉子口腔科普•熱門課程

點擊閱讀原文馬上報名

相關焦點

  • 牙齒整齊有什麼好處​ 葉子口腔科普
    點擊上方「葉子口腔科普」訂閱;投稿、合作、加入科普團隊請 email至dentalleaf@gmail.com甜美的微笑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 塗氟是孩子的「專利」嗎?成年人是否能塗氟呢?#葉子口腔科普#
    我們一直以「預防大於治療」的理念作為科普的信條,也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塗氟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 這些攻略值得收藏#葉子口腔科普#
    酸性物質,可能本身並不是色素,但酸有助於腐蝕牙釉質使其變軟,更容易著色。以下是牙齒著色的常見原因:某些食物和飲料已經被公認為,會導致牙齒著色,它們當中含有使牙齒著色的物質,包括:沒錯,人老了牙齒也會沒年輕的時候白。
  • #葉子口腔科普#
    如果每天照鏡子時,看著牙齒表面一層層掉渣脫落,是不是覺得很恐怖?別以為這只是嚇人聽聞,真的有很多人牙齒表面掉渣,卻不知道怎麼回事,有的甚至認為這是缺鈣的表現。那麼,為什麼牙齒表面會掉渣了?該怎麼辦呢?牙齒表面為什麼會掉渣?
  • 天天刷牙孩子還是蛀牙了,如何防護才真正有效?
    最近也有朋友問我,小舒,妞妞母乳&夜奶到兩歲,有長蛀牙嗎?正好藉此機會跟大家聊聊,蛀牙和哪些因素有關?我們需要為奶睡&夜奶擔驚受怕嗎?蛀牙,學名齲齒,幾乎算得上各個年齡層最普遍的健康問題了。
  • 沒有蛀牙卻牙痛!當心牙隱裂作祟#葉子口腔科普#
    不少人的看牙思路是:牙痛=蛀牙=看牙,殊不知,不少的人出現了牙痛,看牙後卻發現牙齒看起來好好的
  • #葉子口腔科普#
    聽聽葉子口腔科普創始人、三葉兒童口腔董事長 葉子張野博士是怎麼說的。不方便看視頻的你可以點點→牙黃被嫌棄,朋友圈的牙齒美白是否靠譜?,查看文字解說版。針對美容院的「美白貼片」事件,葉子張野博士是這樣說的:在民間,有一些耳口相傳,尊稱「秘方」的牙齒美白方法,比如:使用草莓、檸檬、醋等酸性物質進行牙齒漂白。但是,這些未經酸度控制的酸性物質,會嚴重腐蝕牙釉質。
  • 兒童蛀牙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孩子形成蛀牙的原因主要有夜奶、刷牙不及時、牙釉質發育不全等原因。
  • 定期檢查牙齒是不是在浪費錢?#葉子口腔科普#
    從對比價格中可以看出,如果A君一年不看牙,一年後發現牙齒蛀牙嚴重而要去進行根管治療的話,治療成本是常規檢查後發現小蛀牙洞馬上填補的成本的至少2倍。1/ 口腔檢查在口腔檢查的過程中,醫生會檢查:牙齒是否有蛀牙有沒有壞掉的牙齒填充物有沒有破損或者裂開的牙齒檢查牙齦是否健康檢查整個口腔是否有癌變等異常2/ X光檢查儘管牙醫可以從牙齒的表面初步判斷是否有蛀牙
  • 葉子口腔科普
    看看是不是適合做漂白,看看有沒有蟲牙和牙周病再說吧!檢查的結果:輕度牙齦發炎——需要洗牙,清除牙石、色素和牙垢;兩顆蛀牙需要修復;一顆牙齒敏感,需要做脫敏處理。然後。。。幾個星期過去了,該補的都補好了,洗完牙齒沒有牙齦出血了,牙齒不敏感了。Now! 終於可以做漂白了!
  • 含氟產品對預防蛀牙有效嗎?#葉子口腔科普#
    美國牙科協會認為,任何年齡的孩子,只要其牙齒未接觸氟化物,就很可能發生蛀牙。全身攝入氟化物的方式有很多,通常包括飲水加氟和攝入氟補充劑。關於氟劑的補充,需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6歲以下的孩子,可以通過使用含氟牙膏和塗氟,對牙齒進行局部用氟。但是,含氟牙膏的使用量需要得到控制。
  • 孩子每天都刷牙,為什麼還是出現了蛀牙?
    因為只有這個姿勢,你才可能看到看清楚孩子所有的牙齒,也才有可能沒有遺漏的把所有牙齒都刷到。牙線,小小一根,千萬別忽視事實上,目前關於口腔衛生的知識科普還不夠,大多數人只知道保護牙齒需要「刷牙」,卻不知道「牙線」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 頻繁夜奶對寶寶健康危害大,父母使用這3招,輕鬆幫寶寶斷夜奶
    光餵奶一個晚上就要餵四五次,孩子爸爸還能到其他房間睡,可是我卻逃不了,搞得我現在每天都精神恍惚,脾氣也是異常暴躁……」的確,提起夜奶很多寶媽肯定都有話說,但是最要緊的其實不是訴苦,而是發現孩子的問題。為什麼孩子常常在半夜起來?發現原因才能更好的解決孩子夜奶問題。
  • 只戒夜奶不斷奶的秘訣,母乳媽媽千萬不要錯過!
    可我不想這麼早斷母乳,我想堅持餵到2歲。但是現在寶寶每晚兩三次夜奶,第二天我還要上班,真心受不了呀!有沒有隻戒夜奶不斷奶的方法呀?」也許很多育兒書籍都告訴你:很多嬰兒滿8個月後夜間就不需要再吃奶了,1歲以上的寶寶幾乎全部都不再因為飢餓而需要在夜間進食了。
  • 什麼時候戒夜奶?怎麼戒?這篇全都告訴你!
    調查顯示,母乳戒不掉夜奶的前四個主要原因分別是:第三大原因:"怕吵醒住在一起的家人、老人",佔16.5%;米粒媽看到的是深夜裡一個無助的媽媽和哭鬧的寶寶,怕吵到同住的老人或另一半,在身心俱疲的情況下,只能用夜奶來止住寶寶的哭泣。除了生理的疲累,還要面臨家人為什麼還不讓孩子戒夜奶的責備、自己也承受著孩子可能因為夜奶變成蛀牙的擔心。
  • 千萬不要等孩子蛀牙了才看這篇!早看不後悔!
    我的私人微信號:3986310上周四一大早,小尾巴起床就開始大哭,一直抱著奶奶喊牙疼,我也沒太當回事,就讓尾巴媽媽帶尾巴去附近的醫院看看,結果出來了,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要去做根管治療,要殺牙神經,老婆給我打電話說了這個情況,我也挺震驚的,仔細一想也是我們的過錯,孩子3歲的時候牙齒就不好了,我們帶著孩子去了佳美口腔醫院去補了6顆牙齒,後來也沒有太注意
  • #葉子口腔科普#
    每次小葉子想到這兒,真感覺到一種無力感:歲月真的是不可抵抗的大惡魔啊!不過,年齡並不是導致牙齦萎縮的唯一因素。你的牙齦萎縮,極有可能是因為你的一些「用牙」小細節出現了問題。牙齦萎縮的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只是一開始大家通常注意不到。導致牙齦萎縮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年齡因素以外,最常見的原因莫過於牙周炎症導致的牙齦萎縮、牙縫增大了,來看看下面這張圖吧。
  • 蛀牙蟲滾粗 7絕招保護小牙齒
    特別是一些媽媽喜歡在睡覺前給寶寶吃藥,就更容易讓寶寶的口腔內長時間積聚這些糖類,引起蛀牙。因此,服用止咳糖漿、咽喉含片後一定要督促寶寶漱口刷牙。每次喝完後我都讓寶寶先漱口再睡覺,所以寶寶也肯定不會患蛀牙啦。其實睡前喝奶對寶寶的牙齒會造成很大的傷害,牛奶乳糖含量大,果汁含糖量更是高,這些糖分在寶寶口腔裡面殘留是最容易引起齲齒。另外牛奶殘漬在口腔裡面滯留也容易生成細菌傷害牙齒,所以如果喝奶後不清潔直接睡覺,很容易因為糖分的長時間積聚而生成蛀牙。
  • #葉子口腔科普#
    1/ 口腔檢查在口腔檢查的過程中,醫生會檢查:牙齒是否有蛀牙有沒有壞掉的牙齒填充物有沒有破損或者裂開的牙齒檢查牙齦是否健康檢查整個口腔是否有癌變等異常2/ X光檢查儘管牙醫可以從牙齒的表面初步判斷是否有蛀牙
  • 孩子啥時候斷夜奶?當娃出現這幾個表現,寶媽該斷就斷別心軟
    夜奶好處不少,壞處也挺多,具體還得看夜奶的時間和頻率。如果過了時間還頻繁夜奶,反而影響孩子的健康。 那麼,孩子啥時候斷奶合適呢?之前一直不斷夜奶,主要是擔心發育問題,害怕孩子母乳不足影響發育,再加上我是全職媽媽,不上班不早起,晚上睡不夠白天可以繼續睡,就沒有提前斷夜奶。 後來發現,白天睡再多,也很難把晚上的損傷補回來,身體長期處於亞健康狀態。直到斷夜奶,才真正的放鬆下來,身體也逐漸健康了。 除了對寶媽的影響,過度夜奶對寶寶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