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說起手足口病相信家中有孩子的都應該聽說過,手足口病近幾年的發病率有逐年提高的趨勢,而且手足口病一般多發於嬰幼兒身上,手足口病是具有一定的傳染性的,而且還容易引起一些其他的併發症,所以要及時做好預防。
FM103.4《天天健康》節目邀請常州市兒童醫院消化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史海燕走進直播室和大家談談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本
期
嘉
賓
史海燕:
常州市兒童醫院消化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從事臨床診療工作20餘年,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專業擅長:多系統綜合性疾病、兒童常見病多發病、感染、出疹性疾病、不明原因發熱等疑難疾病的診治。專家門診:周一上午、周日上午。
Q:
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的症狀以手足肌膚、口咽部發生皰疹為特徵。
主要表現為發熱,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個別病例可無皮疹,典型皮疹表現為斑丘疹、丘疹、皰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疹內液體較少,不疼不癢,皮疹恢復時不結痂、不留疤。不典型皮疹通常小、厚、硬、少,有時可見瘀點、瘀斑。某些型別腸道病毒,如柯薩奇病毒A組6型(CV-A6)和人柯薩奇病毒A10(CV-A10)所致皮損嚴重,皮疹可表現為大皰樣改變,伴疼痛及癢感,且不限於手、足、口部位。此期屬於手足口病普通型,絕大多數在此期痊癒。
Q::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直接接觸傳播。呼吸道傳播主要表現為患兒口腔的病毒因為打噴嚏或者咳嗽,通過飛沫傳播給其他的孩子。消化道傳播表現為糞口傳播,感染者或病毒攜帶者的糞便中有病毒,在飯前便後沒有及時洗手,通過糞口轉播給其他孩子。感染者的皰疹液也含有病毒,皰疹破潰後通過接觸傳染給其他孩子導致感染。
Q:
手足口病疫苗有必要打嗎?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多發於學齡前兒童,三歲以下嬰幼兒普遍易感。其中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除EV71外,柯薩奇A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手足口病。多數患者症狀較輕,但有些病例病情進展迅速,並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可致死亡,其中以EV71感染引起的病例尤為嚴重 。近年來,EV71引起手足口病,特別是其所致的重症和死亡病例,已經成為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引起社會和衛生部門的高度關注 。由於該病在兒童中普遍易感,且缺乏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接種安全、有效的針對性疫苗成為防控該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 。
Q:
手足口病的治療:
手足口病是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性疾病,一旦患有手足口病在初期都會出現一定症狀,需要進行及時的進行治療,很多人對於治療方法不是特別了解,那麼,手足口病的治療有哪些呢?
1、一般治療:手足口病可以進行一般的治療,因為手足口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傳染性的疾病,如果症狀比較的輕微,也沒有一些並發的症狀,也沒有皮膚病的症狀,這類症狀治療比較的簡單,及時的對症治療,一般在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痊癒,在進行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進行隔離,相關接觸者及時的進行消毒,避免出現交叉的感染,再對症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口腔的護理,對於潰瘍的患者,避免使用一些漱口藥物,可以用些藥物進行塗抹,治療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錯。
2、合併治療:手足口病一般也會產生一些其他的併發症狀,對於這些症狀可以進行合併的治療,這時候一定要密切的進行病情的變化,尤其是身體各部位器官功能進行檢測,一定要注意血壓血氣進行分析,注意對於手足口病引起的水、電解質平衡與維護,加強對於器官的保護。
手足口病是傳染性疾病,是一定要通過各類治療方法及時的進行治療,防止病情的惡化,讓身體更加的健康,防止病情細菌的感染,尤其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的現象,才有助於手足口病治療。
天天健康
周一 ~ 周五 14:00-15:00
主播:童蕾
FM103.4新聞綜合廣播
常州新聞綜合廣播
FM 103.4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