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要由「心」定製,才有無窮力量
生活要從「心」出發,才能找回自己
《行走的苦行僧》
1994年4月20日,中國通過一條64K的國際專線接入國際網際網路,這一天,被公認為中國網際網路誕生日。在往後的25年裡,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從沉在海底的小蝦米,一點點浮遊奔上海面,成長為壯闊海洋裡的大魚。網際網路企業的佼佼者阿里巴巴則是海洋中體格最龐大、性格最兇猛的一類:鯨鯊。在網際網路浪潮席捲的25年裡,巨大的網絡連接著中國8.54億網民,網際網路從業人數高達1677萬,而張涼覺得他可能是屬於運氣較好的那一撥人。
從碼頭工人到成為阿里管理層。24年來,張涼不知疲倦地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丘,完成了從普通人到網際網路資深從業者的身份躍升。他的每一次進階都帶著濃厚的個人傳奇色彩。
從碼頭工人到小熊商城創始人
「什麼賺錢做什麼」
一米九三的個子,白皙的皮膚,走在海南的街道上,張涼(落木是他在阿里的花名,取自無邊落木蕭蕭下,後面簡稱落木)有點格格不入。曾經的經歷,隱藏在他雲淡風輕地談吐和斯文的外表下。
落木1980年生於遼寧營口,今年正好40歲。90年代趕上國企下崗潮,缺吃少穿成了落木對童年最深刻的記憶。但燒烤攤的存在很難讓人抑制對食肉的衝動,烤肉的香味隨風四下飄散,落木經常會去燒烤攤站在風下聞烤肉的味道。以至於後來初到北京時,遇上愛吃的東西,他能瘋狂吃到「扶牆」,這也是他後來對「吃」如此執著的根源。
中學畢業的時候,落木才16歲,但已經不得不面對獨自養活自己的難題。「剛出來工作的時候,什麼都做,碼頭工人、街邊發小報、在KTV裡放碟片、打字員……什麼賺錢做什麼。」1997年香港回歸前後,天生對計算機的興趣驅使,落木開始自學組裝超頻,算是國內最早的一批超頻玩家。正是由於這種強大的內心驅動,落木也早早地接觸了網際網路。
經過7年的工作後,2002年落木的生活已十分安順,那個時候的收入在老家已經早過了溫飽的水平,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打破了這種狀態,懷揣著對首都以及傳說中的IT勝地中關村的夢想,他決定到北京去闖一闖。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他後來的人生軌跡。
和所有北漂一樣,落木吃過許多北京的苦。為了節省租房開支,落木先是與人合租在客廳裡,後來錢不夠,就住到了地下室,每天通勤時間3小時,相當於現在北漂一族跨省上班的時間成本。因為沒文憑,在中關村也只能給別人組裝電腦。每天10小時的工作時間,至少要攢20臺以上的PC機子,才能領到800塊的工資,最困難的時候,兜裡只有13塊錢,但落木卻比同齡人走得更遠。從組裝電腦到重裝系統,落木接觸的面越來越廣,2003年非典期間他創建了小熊商城,主打3C配件。在網購還不普及的年代,小熊商城卻能快速在電商領域攻城略地,05年時市場份額就做到了行業TOP3。
自小熊商城以後,落木打開了人生的高光時刻。
阿里離職之後
「陷入焦慮,再次重返網際網路」
小熊商城一戰功成後,落木嶄露頭角,阿里頻頻向他遞出橄欖枝,直到2010年他才下定決心從北京到杭州,入職阿里。作為網際網路的頭部企業,阿里的工作節奏和強度都相當大。不過落木表示,他非常榮幸親身參與並見證了阿里這家公司的高速成長,他自己的三觀也通過在阿里的打磨逐漸成熟起來。工作忙的時候經常連軸轉,就連和孩子家人見面,大部分時間都依賴於FaceTime。不過落木的付出也很快有了回報。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日報收於93.89美元,較發行價上漲38.07%,以收盤價計算,市值破2300億美元,阿里也成為了國內市值最高的網際網路公司之一。
2016年落木帶著家人到海南任職阿里雲分公司總經理,一年後從阿里離職,徹底投入到面朝大海的新生活。緊張的生活節奏,戛然而止。
但這樣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離開阿里一年後,落木開始陷入焦慮。作為正當壯年的網際網路資深從業者,一年的空檔期,落木擔心自己與主流社會漸行漸遠。落木不甘於現狀的性子再一次跳了出來,為了保持對社會的覺察性和行業的敏銳性,2018年落木重返網際網路了。溫和的表象下,尖銳依舊,認識十年以上的同事評價他「完美主義,追求結果,使命必達。」但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是一個出色的領導者。
越過山丘後
「給自己買了人生中最昂貴的一件禮物」
2016年9月3日,落木始終記得這個時間,這是他帶著家人離開北京到海南任職阿里雲海南分公司總經理的日子,徹底為北京14年打拼生涯畫上句號。留戀、不舍、感傷,複雜的情緒在離別時淹沒了落木。當把這一天記錄下來時,落木總結道「從此北京少了一個知己,海口多了一個知音。」
海口和北京就像兩個極端,一個高速運轉,一個安逸樂活。直到今天,落木還處於適應這座城市的狀態中。「無論是節奏、步調、認知,都不在一個頻率,但依然不妨礙我喜歡海南。」
2017年離職阿里後,落木打算做些什麼。他玩笑性地總結了自己的前半生,「所有的欲望當中,吃喝是最容易實現且不會影響他人的欲望」,於是海口有了一家「山丘小館」。和李宗盛一樣,他們都善於傾聽內心真實的聲音,不同的是,李宗盛把想說卻沒說的話寫進了《山丘》,讓人輕輕地唱著,落木把想做卻沒做的事,放到了「山丘小館」,讓人歡愉地吃著。也許是40不惑,也許是看遍人生風景,越過山丘後,落木越發「崇尚真實,追求簡單」,但話的後半句卻戳了心,「可誰又天生願意演戲呢?」
不是每一件可以預見的事情都有意義,也不是每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都可以計算出來。這個寄託了落木童年「吃念」,中年情懷的酒館,開業第一天就出了「事故」。當天,死黨專程從北京、杭州趕來,開業花籃可以從屋裡擺到馬路上,落木意氣風發地宣布完開業後,點餐系統和網絡同時故障,後廚菜品堆成小山,前臺客戶遲遲上不了菜,現場亂成一團。
落木哭了。心裡冒出關店的念頭,他覺得辜負了朋友的期待,那天說得最多的就是對不起。但做餐飲行業的朋友勸服了他,「那個地方那麼偏僻竟然都能開業爆滿,而你竟然還要關店,你腦袋進水了嗎?」沒上戰場就準備當逃兵,落木顯然做不到。一個準備做百年老店的酒館就此逃過一劫。
雖然這是落木近年來做得最爛的一筆投資,但小館卻是落木的夢想,他希望這座城市至少有一個地方能讓人真正安心,無論是吃喝還是逃避世俗。看著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小館,喝酒吃肉侃大山,落木感慨,」這是我給人生買過最昂貴的一件禮物。」目前山丘小館已經成為海口知名的小酒館了,不少朋友慕名前來,小館已經完全能夠自負盈虧了。
來海南以前,落木腦海裡經常會浮現出這樣一副畫面:在湛藍的海邊,水天相接,妻子陪著兒子們在沙灘上堆沙戲浪,而自己則在一旁懶洋洋地曬著太陽,拿著kindle喝點啤酒,安靜幸福地度過一生。
這些場景,已經從夢想變成現實,鮮活地出現在落木生活的當下。
花絮
路痴認證蓋章
落木:我是一個路痴,我妻子說我每年花在走冤枉路上的時間超過240個小時,出門必須開導航。
原本以為這不過是誇大之詞,直到我們到他家拍攝的那一天,才真正確認了這個事實。他已經在海口住了3年,在引導我們穿過自家小區庭院時依然有過1秒以上的遲疑:哪邊才是回家的路來著?
我們共同探尋城市與生活,關注未來
亦不忘過去我們深度解讀人居,注重人文,也不忽視自然
我們實踐一個理念,表達一種追求
也期待聽見更多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