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到崩潰!上海又發高溫橙色預警,浦東有人中暑送醫急救!「江浙滬...

2020-12-21 新聞晨報

來源:微信公眾號「青春上海」 綜合上觀新聞 新民晚報 上海發布 東方網 上海市氣象臺等

高溫天天見,熱得淌淌滴

今天,上海又雙叕發高溫橙色預警了

昨天上海一早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到了中午11點04分,高溫黃色預警升級成了高溫橙色預警...

而今天...這個升級的時間居!然!還!提!早!了!

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08月14日10時52分更新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為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目前本市氣溫正快速上升,預計中心城區、浦東、青浦、閔行、嘉定、寶山等地今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7℃,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更新為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今天白天,大家還會出門嗎?

此前,上海已有連續四天高溫天氣

10日 36.4℃

11日 35.2℃

12日 36.7℃

13日 38.6℃

這一波高溫熱浪真的是威力超大不玩虛的……

烈日直射南京路步行街,路人紛紛「繞陽」而行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大家都在關心,上海這輪要熱到啥時候?

小編要告訴大家,更扎心的是,未來8天熱浪滾滾,難見盡頭...

不只是溫度高,降雨基本上,沒有

最近熱浪襲人,大家出行千萬謹防中暑!

這幾天急診的就醫人數不斷上升,已經發生了多起中暑事件

乘客地鐵站暈倒,疑似中暑前天,上海地鐵3、4號線上海火車站一女乘客在站廳暈倒,唇色發白,疑似中暑。

幸好地鐵站工作人員及時發現,為她送來糖水。事後工作人員了解到,由於天氣炎熱,這位乘客出門沒帶錢無法買水喝,導致中暑脫水。

浦東18歲小夥中暑送醫急救本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18歲的中暑患者,當天這名小夥在高熱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至傍晚十分突然全身抽搐,隨後出現神志不清,伴發熱、嘔吐,大小便失禁,家屬立即叫了120將其送入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急診。

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主任萬健介紹,經幾個小時的搶救後,小夥體溫逐漸降至39℃以下,收入重症監護室進行進一步搶救治療。第二天下午,小夥甦醒過來,神志轉清,肌力也恢復,順利脫機拔管,目前還在繼續治療中。

江浙滬共「患難」...有人一跤摔成二級燙傷!

這兩天連中央氣象臺都說,「江浙滬」熱成了「工折戶」,(三點水都熱沒了)

在隔壁杭州,78歲的陳大伯躺在病床上,半邊手臂上都是被燙起的水泡。而受傷的原因,是他前幾天騎車摔了一跤,結果暴露的身體部位接觸到了路面。

陳大伯說,當天中午12點多,正是天最熱的時候,他騎著電動車從養老院出門準備去刮痧,沒想到車子騎到一半,感覺頭有點暈,控制不住車子結果就摔倒了。

陳大伯在地上躺了半個多小時,這才被經過的路人送到了醫院。

醫生告訴記者:「他這個相當於二級燙傷大概要70多度的水澆上去才會有這樣的傷。

那麼,炎炎夏季,應該如何預防中暑呢?專家也給出了詳細建議▽

●多喝水。

在高溫天氣,不論是否進行大量體力活動都應常飲水,而不要到口渴後再喝水。如運動量大,每小時至少要喝500--1000ml水。但不能飲冰水,也不要飲含酒精或大量糖的料,這些飲料會使體液丟失更明顯。

●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人體在大量出汗時,許多鹽分和礦物質會隨汗液排出體外,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因此必須及時補充。

●注意飲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飲食儘量清淡。

高溫環境下人們更需要攝取足夠的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

●注意防曬、避免室外或高溫環境高溫天裡應儘量在室內活動。

如果一定要進行室外活動,可以佩戴遮陽帽、太陽鏡,並塗抹防曬霜。外出儘量將時間安排在早晨或傍晚,並儘量在背陰處活動或休息。如發現心跳加重且胸悶,特別是頭暈、意識模糊、虛弱,甚至暈厥,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迅速找到背陰或涼爽通風的地方休息。在戶外,應當儘量選擇輕薄、寬鬆及淺色的服裝。

●關心高危人群嬰幼兒及兒童。

65歲以上的老年人,身體對溫度改變的感知和響應會變得遲緩。工作或運動強度過大的人,有可能脫水,更易中暑。病人,尤其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正在服用某種藥物的人。

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裡。

太陽照射下車內溫度會迅速升高並造成危險,即便在車窗留了縫隙,車內溫度還是可以在泊車後10分鐘內上升近7攝氏度。嬰幼兒和兒童若被獨自留在停放的車輛中無人看管時,導致嚴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風險最大。請一定注意永遠不要把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停放好的車裡。

相關焦點

  • 今天高溫橙色預警又發,上海已有人中暑昏迷了!120急救創下今年最高...
    昨天,經歷了三年來上海最熱一天,有地方上了40℃。剛剛,上海又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預計中心城區、浦東、青浦、閔行、嘉定、寶山等地今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7℃,未來8天熱浪滾滾、難見盡頭。請注意,還是有人中暑了!
  • 高溫來襲,「熱死人」不是誇張,這份防治中暑指南請收好
    加長版「三伏天」來勢洶洶,夏季高溫的熱浪持續不斷,氣溫一路走上坡。近期,廣東多地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預警更是持續生效中。高溫天氣,不少人仍堅持在戶外工作。有的人認為,中暑不過是口渴、頭暈,體溫高了些,只要休息一下就能好,其實不然。
  • 熱了阿噗阿噗!哈哈,果然是上海人在喊熱~看看哪句是你常說的
    昨天,上海最高溫飆到38.6度成為全國高溫第一名城市有人調侃:江浙滬直接熱成灴烲爐這是在烤肉啊!就差孜然了今天又繼續熱熱熱! 上午再次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預計中心城區、浦東、 青浦、閔行、嘉定、寶山等地 最高氣溫將達到37℃ 11點的時候,徐家匯站的氣溫 又開始制霸全國氣溫榜了 這個第一真心不想要啊~
  • 高溫橙色預警來了!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8月13日,江蘇升級發布今夏首個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吳江熱至38℃,刷新今年新高。未來三天,火力蔓延到全省,8月15日到16日全省最高氣溫集體升至36℃到37℃。降溫是不可能了,提醒小夥伴們儘量避免戶外活動,做好防暑降溫。  8月13日早上8時,全國高溫榜前十名江蘇就佔了九席!截至15時,江浙滬集體霸屏全國高溫榜,吳江以38℃代表江蘇上榜,為全國第5熱。
  • 高溫預警!江蘇疾控緊急提醒:中暑高發,做好防護,切莫掉以輕心!
    交匯點訊 近期,江蘇多地出現高溫天氣,高溫預警更是持續生效中。江蘇疾控提醒大家:千萬要做好預防,謹防中暑! 「熱死人」絕不是誇張! 可別輕視了中暑,中暑的危害超乎想像。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5月以來,海南各地氣溫不斷飆升,氣象臺持續拉響高溫預警。高溫環境不僅讓人體感不適,還很容易發生中暑,甚至發展成為熱射病,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輕度中暑拖成熱射病 七旬老人住進ICU5月9日下午,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突發意識障礙的77歲男性患者,入院時體溫高達40℃,還出現噁心嘔吐、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熱射病。急診科醫生採取吸氧、降溫、補水等急救後,老人被送進重症醫學科進一步搶救。
  • 日本酷熱萬人送醫數十人喪生 「中暑」並非小問題
    所以,往往在空氣溼度大的「桑拿天」裡,由於人的汗水蒸發緩慢,從身體帶走的熱量少,更易導致中暑。2、「中暑是小事,喝點冰水、綠豆湯就好了」雖然健康人群發生輕症中暑只要及時脫離高溫高溼環境,給予簡單處理大多能迅速好轉,但如果對重症中暑者不能及時識別和早期迅速降溫並送醫救治,往往會導致死亡病例的出現。
  • 兩暑相煎,持續高溫,黃色紅色高溫預警不斷,它們的英文你知道嗎
    熱熱熱熱到流淚熱到融化這是不是你今天的狀態?廣東:發出首個高溫紅色預警廣東2020年入夏後發出首個高溫紅色預警。7月13日11時26分,廣東省大埔縣發出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按照該信號預警含義,當地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達到39 ℃以上。
  • 日本人為何「不扛熱」?省電不開空調真熱死人:中暑送醫一萬多人...
    圖/人民視覺自2011年大地震以來,日本年年都熱死人。今年,由於高溫天氣持續,加上很多人不得不戴著口罩度過這個夏天,日本各地因中暑導致死亡的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目前,日本各地因為中暑送醫的有一萬多人,東京更是超百人中暑死亡,以至於為遏止「中暑送醫」的情況,日本政府、氣象部門、媒體,都反覆號召大家及時補充水分,適當開空調。 湖南人形容天氣太熱時,有時喜歡誇張地說「熱死人了!」。
  • 高溫天氣持續多人中暑 科學預防避免中暑有必要
    泉州連日的高溫天氣,導致市民中暑的情況時有發生。近期,我市公立醫院就連續接診了多名中暑患者。天氣預報顯示,高溫天氣仍將持續,那麼該如何科學預防中暑呢?記者進行了相關採訪。黃醫生說:「早在送醫前幾天,老人便已出現了中暑症狀。因為身體上的各方面原因,他無法清晰表達,加上家屬不夠重視,以為已經有風扇吹了,老人應該不會覺得熱,這才貽誤了病情。」  黃醫生提醒,老年人是夏季最易中暑人群之一,每年都會有很多老人因天氣太熱導致突發危險。如果老人身體狀況不佳,身上有基礎疾病或者年事已高,最好打開家中的空調避暑。
  • 夏日高溫如何科學預防中暑?
    這都七月份了,也沒見到連日的高溫,反而各地卻頻發暴雨,還出了不少由大水引發的地質災害。昨日百度熱榜的榜一如上,中國氣象局連發三個預警,每個都讓人看的十分揪心。① 中央氣象臺繼續發布暴雨橙色預警;② 水利部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山洪災害氣象預警;③ 自然資源部與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
  • 荊門發布高溫橙色預警!最高達39℃!
    08月05日荊門氣象臺再度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預計今天白天,我市大部地區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局部達39℃,請注意防範。高溫防禦指南: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落實防暑降溫保障措施;2.儘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工作時間;3.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並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 戶外勞作中暑如何急救?省職業病專家支招
    炎炎夏日中高溫作業的勞動者們如何預防中暑呢?讓我們聽聽安徽省第二人民醫院(安徽省職業病防治院)主任醫師陳葆春如何說。  中暑一般可分為三類:  先兆中暑,表現為大量出汗、頭暈、胸悶、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
  • 高溫橙色預警!未來幾天潮州天氣將……
    一不小心夏天就熱到一發不可收拾,如蒸籠一般的天氣,汗流浹背是常事。 除了室內有空調,到處是熱!熱!熱! 潮州發布高溫橙色預警 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預計這兩天我市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 中暑患者增多 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戴旭)近日,武漢市氣象臺接連發布高溫橙色預警。記者從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高溫中暑報告病例達200餘例,多為輕症中暑,暫無高溫中暑者申請職業病診斷。自今年5月到8月10日的統計數據顯示,6月、7月,隨著氣溫逐漸升高,每月出現幾十例中暑病例,8月以來,中暑人數增多,約有100例,約佔今年以來高溫中暑報告病例的半數,而其中,多數病例為輕症中暑。8月4日、5日,是單日中暑病例數最多的兩天。從年齡分布來看,中暑患者高發人群多為40至60歲左右。
  • 如何預防中暑?專家:不要飲用含大量糖分的飲料
    武漢晚報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戴旭)近日,武漢市氣象臺接連發布高溫橙色預警。記者從武漢市職業病防治院了解到,今年以來,全市高溫中暑報告病例達200餘例,多為輕症中暑,暫無高溫中暑者申請職業病診斷。
  • 中暑能致命?記住這3步急救措施,收藏以備不時之需
    中暑是在夏季比較容易出現的情況,因為到了夏季氣溫開始升高,如果沒有注重身體調節,經常進出空調房或者長時間呆在高溫的戶外,都可能會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功能無法保持正常而出現中暑現象。中暑嚴重時頭痛明顯會伴隨著噁心嘔吐,身體乏力等情況出現,可見夏季應該積極的預防中暑,重視身體的調養。
  • 高溫來襲,如何利用精油預防中暑?
    高溫中暑有哪些症狀?如何緊急處理?這篇文章告訴你~高溫中暑的類型根據症狀的輕重,高溫中暑可分為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同時應注意,在高溫天氣裡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體育運動,即使是健康的年輕人也可能發生高溫中暑,甚至死亡。
  • 最近港城中暑的人有點多 戶外工作者要注意防暑降溫
    8月以來,港城持續高溫,中暑險情頻發,市急救中心的急救人員忙碌不已。急救專家提醒,高溫天氣,室外暴曬和室內悶熱易引發中暑,市民要科學防範避免險情。高溫來襲中暑險情多發據市急救中心的急救專家張玉濤介紹,入伏以來,他們收治的中暑患者逐漸增多,其中包括買菜的居民、施工的工人、景區的遊客和一些小區的居民,中暑人群以老人、孩子和戶外工作者為主,高溫天氣下,人長時間暴露在戶外,容易出現頭暈、發熱等症狀。
  • 夏季來臨,怎樣是中暑了?如何急救?
    眼下又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高溫天氣下,千萬別把中暑當小事。中暑危害超乎想像中暑是指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在炎熱環境中進行體力活動,引起機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所致的一組臨床症候群,以高熱、皮膚乾燥及中樞神經系統症狀為特徵。中暑是小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