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信公眾號「青春上海」 綜合上觀新聞 新民晚報 上海發布 東方網 上海市氣象臺等
高溫天天見,熱得淌淌滴
今天,上海又雙叒叕發高溫橙色預警了
昨天上海一早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到了中午11點04分,高溫黃色預警升級成了高溫橙色預警...
而今天...這個升級的時間居!然!還!提!早!了!
上海中心氣象臺2020年08月14日10時52分更新高溫黃色預警信號為高溫橙色預警信號: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目前本市氣溫正快速上升,預計中心城區、浦東、青浦、閔行、嘉定、寶山等地今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7℃,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更新為高溫橙色預警信號。
今天白天,大家還會出門嗎?
此前,上海已有連續四天高溫天氣
10日 36.4℃
11日 35.2℃
12日 36.7℃
13日 38.6℃
這一波高溫熱浪真的是威力超大不玩虛的……
烈日直射南京路步行街,路人紛紛「繞陽」而行 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 攝
大家都在關心,上海這輪要熱到啥時候?
小編要告訴大家,更扎心的是,未來8天熱浪滾滾,難見盡頭...
不只是溫度高,降雨基本上,沒有
最近熱浪襲人,大家出行千萬謹防中暑!
這幾天急診的就醫人數不斷上升,已經發生了多起中暑事件▽
乘客地鐵站暈倒,疑似中暑前天,上海地鐵3、4號線上海火車站一女乘客在站廳暈倒,唇色發白,疑似中暑。
幸好地鐵站工作人員及時發現,為她送來糖水。事後工作人員了解到,由於天氣炎熱,這位乘客出門沒帶錢無法買水喝,導致中暑脫水。
浦東18歲小夥中暑送醫急救本周,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接診了一位18歲的中暑患者,當天這名小夥在高熱環境下進行體力勞動,至傍晚十分突然全身抽搐,隨後出現神志不清,伴發熱、嘔吐,大小便失禁,家屬立即叫了120將其送入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急診。
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主任萬健介紹,經幾個小時的搶救後,小夥體溫逐漸降至39℃以下,收入重症監護室進行進一步搶救治療。第二天下午,小夥甦醒過來,神志轉清,肌力也恢復,順利脫機拔管,目前還在繼續治療中。
江浙滬共「患難」...有人一跤摔成二級燙傷!
這兩天連中央氣象臺都說,「江浙滬」熱成了「工折戶」,(三點水都熱沒了)
在隔壁杭州,78歲的陳大伯躺在病床上,半邊手臂上都是被燙起的水泡。而受傷的原因,是他前幾天騎車摔了一跤,結果暴露的身體部位接觸到了路面。
陳大伯說,當天中午12點多,正是天最熱的時候,他騎著電動車從養老院出門準備去刮痧,沒想到車子騎到一半,感覺頭有點暈,控制不住車子結果就摔倒了。
陳大伯在地上躺了半個多小時,這才被經過的路人送到了醫院。
醫生告訴記者:「他這個相當於二級燙傷,大概要70多度的水澆上去才會有這樣的傷。」
那麼,炎炎夏季,應該如何預防中暑呢?專家也給出了詳細建議▽
●多喝水。
在高溫天氣,不論是否進行大量體力活動都應常飲水,而不要到口渴後再喝水。如運動量大,每小時至少要喝500--1000ml水。但不能飲冰水,也不要飲含酒精或大量糖的料,這些飲料會使體液丟失更明顯。
●注意補充鹽分和礦物質。
人體在大量出汗時,許多鹽分和礦物質會隨汗液排出體外,導致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因此必須及時補充。
●注意飲食及休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飲食儘量清淡。
高溫環境下人們更需要攝取足夠的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充足的睡眠。
●注意防曬、避免室外或高溫環境高溫天裡應儘量在室內活動。
如果一定要進行室外活動,可以佩戴遮陽帽、太陽鏡,並塗抹防曬霜。外出儘量將時間安排在早晨或傍晚,並儘量在背陰處活動或休息。如發現心跳加重且胸悶,特別是頭暈、意識模糊、虛弱,甚至暈厥,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動,迅速找到背陰或涼爽通風的地方休息。在戶外,應當儘量選擇輕薄、寬鬆及淺色的服裝。
●關心高危人群嬰幼兒及兒童。
65歲以上的老年人,身體對溫度改變的感知和響應會變得遲緩。工作或運動強度過大的人,有可能脫水,更易中暑。病人,尤其患有心臟病、高血壓,或正在服用某種藥物的人。
●不要將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車裡。
太陽照射下車內溫度會迅速升高並造成危險,即便在車窗留了縫隙,車內溫度還是可以在泊車後10分鐘內上升近7攝氏度。嬰幼兒和兒童若被獨自留在停放的車輛中無人看管時,導致嚴重中暑、甚至死亡的風險最大。請一定注意永遠不要把嬰幼兒或兒童單獨留在停放好的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