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乎|為何博士服是猩紅色?為何金色獨屬於校長?關於學位服的知識都在這了

2021-12-29 浙江大學研究生會

     畢業季,畢業的同學們每天在朋友圈曬著自己的畢業活動,感慨自己過往的求學生涯,憧憬即將奔赴的遠方世界,所作所為,極具儀式感。其中不可缺少的一個橋段就是穿著學位服和師友、家人、母校合影。

若是旁人看來,黑的、藍的、紅的,還有連頸帽上不同顏色的襯帶,顏色斑斕,仿佛在聲援同月各國舉辦的「驕傲節」活動。甚至有的畢業生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穿上這個款式、顏色的衣服。那麼,學位服是怎樣產生的?不同款式、顏色有什麼寓意?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著裝規定嗎?

    首先要承認,學位服與西方大學制度的形成有著深層聯繫。公元11世紀,在宗教極為發達的歐洲社會,學校中的教師多由教堂的教士來擔任,學位服與教士的僧侶服完全相同。實踐過程中,教師漸漸發現自己的社會地位並不穩固,便協同成立了教師行會,實行嚴格的入會標準,以此控制教師隊伍的質量和地位。

    當時,只有考試成績優異者方能成為行會的新會員,學習若干年,尚未結束學業的人被稱為學士,文理教師稱為碩士,神學、醫學和法學教師稱為博士。直到13世紀教會頒布法令開始區分僧侶服與學位服,與此同時,大學制度開始成形,在大學教育、世俗服裝與宗教服裝的三重影響下,獨特的學位服出現。

    值得一提的,是世俗服裝對學位服的影響。今天我們看到的學位服有披肩,它深受古歐洲連頸帽的影響。所謂連頸帽就是指掛在頸上的套頭帽,起初,它具有很強的實用功能:人們可以方便地將連頸帽戴上或摘下,必要時,通過一條長線把連頸帽纏在頸上防寒取暖,或繫於一處防止帽子脫落。有時,它還具備審美裝飾效果。這種來自世俗社會的需求漸漸融貫到學位服的設計中,成為我們今天所見的披肩。

    同時,15世紀的歐洲還十分流行敞露寬鬆的服飾風格,開襟式服裝十分時興,常常會在長袍的前方開一個非常大的尖口,讓襯裡顯露出來,袖口也非常寬大,在袖口的兩處會繡上花紋,這也奠定如今學士服的大體形態

    為什麼博士要穿猩紅色?為什麼金色獨屬於校長?學位服的等級區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誠如黑格爾所言:「象徵……不單是無謂的記號,而是已經在外部形成中包含著所要提示的那種觀念的內容的記號。」學位服的形態,是一個關於象徵的故事。

    在學士服形態確立之初,尚未有顏色的差異,以色彩作為一種等級標識,是文藝復興後才普遍出現的情況。據考證,如今博士學位猩紅色襯飾的確立,曾經歷過一番激烈抗爭:18世紀的巴黎大學,猩紅色襯飾是教授們享有的特權,顏色本身代表著聖子鮮血,博士只有在代替教授授課時,方能穿著該色服飾。然而,作為「教授候選人」,博士們對這樣的服裝等級十分不滿,頂著教授的譴責與批評,他們向學校提出抗議,雙方激烈爭執無法妥協,此案訴諸巴黎議會。最終,議會裁決博士可以穿戴猩紅色的學位服,這也成為今天博士服色彩的來源。至於校長的金色,自出現以來,尚未有爭議,它象徵著至上的神和冥冥天國,這一傳統一直流傳至今。

    除去金色與紅色的襯飾,目前在中國的學位服中,披肩上也有不同的顏色。中國目前按照哲學、法學、理學、工學等12個門類分別授予學位,在各個門類下又有十分龐雜的學科專業,為了進行區別,又防止門類過於繁多難以分清,1994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制訂了中國學位服標準,明確地將學科分為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對應在披肩上以粉、灰、黃、綠、白、紅六色進行修飾。

    例如,中國古代的「博士」,是作為一種官名出現,秦漢時期,「博士們」主要職責是保管圖書,通曉古今,以備查問,熟識經典者,才有可能被推舉為「博士」,因此,現代人在翻譯之時,選擇該詞作為Doctor的對應詞彙。對翻譯有所了解的讀者或許知道,博士、碩士、學士這樣的翻譯過程,實際上與「民主」、「共和」的概念相似,都是從英語引介,再從中國古典中尋找意義相近的詞語進行翻譯。

    隋唐的科舉制度興盛後,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中,實際上也存在著類似於博士、碩士、學士的不同等第,這些名頭今人也都十分熟悉:鄉試高中者稱為「秀才」,省試高中者為「舉人」,殿試高中者就是「進士」。

    隋唐的科舉制度興盛後,中國古代的讀書人中,實際上也存在著類似於博士、碩士、學士的不同等第,這些名頭今人也都十分熟悉:鄉試高中者稱為「秀才」,省試高中者為「舉人」,殿試高中者就是「進士」。

    一方水土一方傳統,與西方極為不同,中國古代的這些士人因不同等級也有不同服飾,但這些服飾與官服有著緊密的聯繫。

    《舊唐書·輿服志》中即載「國子、太學、四門學生」需要著「黑介幘,簪導,深衣,青襟、領,革帶,烏皮履」。秀才等級需要著「烏紗帽,白裙襦,青領」。到了明清時期,對狀元、舉人、秀才都有更為細緻的規定,以帽子為例,清代時,狀元需要佩「金頂,上銜水晶」,舉人級別要佩戴「頂鏤花銀座,上銜金雀」,等到秀才級別,則是「頂鏤花銀座,上銜銀雀」。

    以此來看,著裝等級與學識等級相配套的規定中國古已有之,但隨著社會、政治發展,特別是傳教活動的推廣,今天中國的學位服制度已然深受西方影響,史載當代中國學位服最早出現於1920年代,產生之初還有「美國派」與「歐洲派」之爭,由於當時中國傳教士多來自美國,中國最終歸入「美國派」。到了新中國成立,因為沒有建立實行學位制,中國長期沒有自己的學位服,直至198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新中國開始確立學位制度,配套的學位服問題也被提上議事日程。直至1994年,國務院正式統一規範學士服,其制沿用至今

來源:東方早報

編輯:浙江大學校研會新聞信息中心

玄曉旭 韓宇瑄 呂婷婷

相關焦點

  • 畢業典禮上,校長為啥要穿紅色的學位袍?
    這幾天,很多高校的畢業生陸續離開母校,開始了新的生活。畢業生也忙著拍畢業照,但是很多人會發現大家穿的學位服顏色不一樣,有黑色的,還有紅色的,這是為什麼呢?教會利用這些場所,對教士和僧侶進行讀、寫、算和教義基本知識的教育。所以,那個時候,男男女女為了學習,穿著和傳教士差不多的服裝,大多都穿長袍和頭巾。後來,長袍和頭巾演變成西方大學流行的禮服,不但學校畢業典禮的儀式上要穿,其他一些重大慶典也要穿。
  • 【我曬我曬】學位服的穿法
    學位服介紹:① 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① 每套學位服由學位帽、流蘇、學位袍、垂布等四部分組成;② 垂布按文、理、工、農、醫、軍事六大類,採用不同的飾邊顏色區分;
  • 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
    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 2019-09-20 11:52:15 來源:全球紡織網 學士服碩士服博士服的區別,學士服,碩士服和博士服的區別在於它們的顏色不同,主要體現在帽子的流蘇
  • ...蘇提達獲39個榮譽博士學位,大學校長們單膝跪地,為王后獻上博士服
    當地時間10月15日下午,泰國王后蘇提達(Suthida Vajiralongkorn Na Ayudhya),在清邁皇家大學(Rajabhat University)內接受了國王丈夫瑪哈·哇集拉隆功(King Maha Vajirlongkorn),頒發給她的證書,42歲的王后獲得了該學校公共行政專業的榮譽博士學位
  • 高校「畢業生的學位服」,在歷史上是怎麼由來的?背後原因是這樣
    在現代生活中,很多人都會經歷讀書時期的畢業,而畢業時總是會讓人依依不捨,而其中在大學或者高中,更會讓人印象深刻,而我們不管在讀大學或者博士、研究生師畢業都對穿一種特殊的服飾,而這種服飾則標誌著你即將畢業,踏上社會之路,而這種特殊服飾就叫做學位服。
  • 【山大畢業禮】畢業典禮學位服著裝規範(權威版本)
    笙歌起,且整理好彼此的服裝,讓我們一起奔赴這場畢業的盛典,唱響屬於我們的畢業頌歌。另外,「再見了,我的小樹林」2015屆畢業生告別母校青春歌會今晚19:30在中心校區小樹林精彩上演。畢業典禮學位服著裝規範 學位服是學位的有形的、可見的標誌之一。實行學位服,有利於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學位制度,有利於全社會進一步尊重知識和人才,有利於激發攻讀學位者的學習積極性,有利於加強學位授予工作的管理和國際交流。
  • 這些學位服秘密你知道嗎?
    畢業季即將拉開帷幕,各式各樣的學位服將為生機盎然的校園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關於學位服,你了解多少?跟隨小編一起了解,揭開學位服的「秘密」。好期待,穿上學士服,拍攝自己的畢業照,參加自己的畢業典禮!對呀對呀,人生第一次穿學士服,一定要最美!
  •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你對學位服了解多少呢?這篇圖文告訴你
    碩士服 碩士畢業獲得學位穿黑藍色碩士服 3.博士服 博士服為黑紅兩色,中間紅兩邊黑,袖子黑紅色 4.
  • 教你依據學位服辨識北大博士碩士學士
    畢業季走在北大校園內,到處可見穿著學位服的學生,在未名湖、博雅塔下、百年講堂、靜園、勺---一簇簇人穿著各色學位服在喜笑顏開拍照,這些美好瞬間將成為他們在校園裡最美好的定格。有的穿著紅色的,有的穿著藍色的,有的穿著黑色的學位服,而且上面搭配各色的垂布,有的上面配白色的,有的上面配灰色的,有的上面配黃色的,還有上面配紫色的。為什麼?它們各代表什麼意義呢?
  • 畢業季拍照不同學位服所代表的意思,進來了解一下
    又是一年畢業季,最高興的事情莫過於穿上有特色的學位服拍畢業照了。本科畢業獲得學位穿學士服純黑色2. 碩士服藍色是碩士服3. 博士服黑紅兩色,中間紅邊上黑,袖子黑紅色4. 導師服根據不同專業類別有6個垂邊可選以上是常見的幾種畢業學位服,你穿過哪個學位服呢?
  • 解密學位服,教你打領帶、穿學位袍,快來看!
    、繫上紅色領帶的畢業生們已然成為中大校道上最亮麗的風景線 面料選擇要求質地好、重量足、垂感佳;主體色彩方面,學位委員會主席袍、導師袍分別為大紅色、深紅色;博士袍、碩士袍、學士袍分別為棗紅色、深藍色、黑色。  「深翠綠」成為設計中的一道亮點。綠色作為中山大學的代表色,從學士服到導師服,正前方均有兩道縱向的綠色條帶,垂布向內翻開,也可見一片「深翠綠」。
  • 學位服顏色背後的含義,你知道嗎?
    馬上臨近又一年的畢業季了,很多同學在為畢業論文答辯焦急的同時,心理也期待著穿著學位服美美的拍畢業照的一天。學位服是學位獲得者在學位授予儀式上穿戴的表示學位的正式禮服,是其獲得學位的標誌之一。學生穿的學位服分別對應三種學位——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博士學位。學士學位的學位服為全黑色。碩士學位的學位服為深藍色。博士學位的學位服為紅色和黑色拼搭。雖然不同學位對應的學位服不同,但是有一點它們是共同的,那就是學位服上的垂布。
  • 大學畢業季穿的學士服你了解多少 為什麼披肩顏色不同呢
    說到學士服就得先說說學士服的起源,13世紀初才有了學位服,西方的整套學位服包含學位帽、流蘇、學位袍還有披肩又或者叫垂布,不同學科門類的披肩顏色是不同的,這就是為什麼學士服垂布顏色不同的原由。  中國的學位服樣式標準是1994年經國務院學委會審定通過的,這是屬於新中國自己的現代學位服樣式,  新中國標準的學位服介紹  ①:新中國的學位服分為:校長服、校長(導師)服、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每款都有不同,我想我是沒機會穿上校長服了。
  • 畢業季到來,那些五顏六色的學位服都代表什麼?
    也許兩者都有。今天我可不是來跟大家傾訴離別之苦的喲,說起畢業,你們知道有關國外大學的學位服的相關知識嗎?下面,小站君就來跟大家科普一下吧。一年一度的畢業季馬上就要來臨,一想到那天,就要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心中是不是已經湧起了深深的眷戀之情。
  • 浙大女博士穿學位服夜市賣鐵板炒飯走紅(圖)
    有人覺得這麼做無可厚非,漂亮、學歷高又能做飯、肯吃苦的是女神,年輕人要勇於展示自己,也有不少人認為穿博士學位服是件神聖的事情,不該將其庸俗化,而且從曬出的研究生證來看,該學生還是在讀博士,並未取得學位。
  • 畢業服為什麼長成現在這樣?丨壹讀百科
    作為一種特殊的儀式性服裝,學士服、碩士服以及博士服,以其獨特的造型搭配、遠離時尚潮流的姿態送走一批批社會新人。你可能難以想像,它的古老程度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甚至更遠。今天,壹讀君(yiduiread)就來說說看,垂布、流蘇、學位帽、學位袍這些標準配備為什麼會出現在學位服上?它們又都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 終於輪到學位服了!還是別人家的學校嗎?
    學位服是畢業季必不可少的元素。近日,#北航為畢業生郵寄學位服#、#2020版中央美院學位服#先後喜提微博熱搜。下面,一起來看看「雲畢業季」關於學位服的那些暖心操作吧!專屬學位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因疫情原因,2020年北航畢業典禮在線上舉行,學校決定送給未能返校的3681名畢業生一套學位服,邀請畢業生在「雲」畢業典禮上同撥穗,共同銘記這一溫馨時刻。
  • 【百科】畢業服為什麼長成現在這樣?
    又是一年畢業季,無論學霸學渣,都要一視同仁穿上學位服參加畢業典禮。
  • 大學畢業穿的「學位袍」你知道多少?
    網絡圖片學位袍最早源於歐洲的傳教士服,因為早期大學中的學者都是傳教士,後來哈佛大學美國大學將學位服的標準進行了統一,逐步形成了現在的學位服的標準。而我國的目前的學位服規範是在1994年統一確立的。我國最新的學位服主要分為校長服、導師服以及博士服、碩士服、學士服五種,每種學位服又包括了學位帽、學位袍以及流蘇和披肩四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不同的含義其中,學位帽均為方形黑色。
  • 清華大學 EMBA16秋的同學們,學位服穿戴指南送給你
    我們穿上學位服,戴上學位帽,在二校門、大禮堂前合影。這些美好的瞬間,註定將成為我們大學時光最美好的定格。但是,想像一下許多年後,當你重溫這些照片,發現你的學位服穿戴竟是不合規範的,豈不是追悔莫及?不要擔心,今天,就讓我們的六位清華學子,來教你怎麼穿對學位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