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發為血之餘」,意思是說頭髮的生長與脫落、潤澤與枯槁,主要依賴於腎臟精氣及肝臟血液的滋養。人到了老年時則精血多虛弱,頭髮變白而枯落,其直接原因是脾胃提供的營養不足造成的。
下面小編總結了幾種白髮的位置與健康的關係,希望對大家有用。
頭髮從頭皮毛囊中長出來,最初的顏色實際為灰白色,隨著頭髮的生長,黑色素逐漸增加,慢慢變黑。當人體變老的時候,產生這些色素的細胞開始凋亡,於是頭髮開始變為白色、銀色或灰白色。
人老鬢先白,兩鬢斑白是衰老的標誌,但也不是絕對的,皮膚科醫生有個「50-50-50規則」,即人口中50%的人到50歲時,可能有50%的白髮。頭髮變白,基因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吸菸、壓力、疾病和不良飲食習慣都可能會加速頭髮變白。因此,要想看上去更年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
白髮早生的一大主因是維生素B12缺乏,所以飲食中一定要包括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比如,動物肝臟、腎臟、牛肉、豬肉、雞肉、魚類、雞蛋、牛奶、乳酪等乳製品。
人們常說「白頭髮,拔一根,長三根」。事實上,這種說法純屬無稽之談。 每個毛囊只能長出一根毛髮,而拔掉一根白髮也不會產生更多的毛囊。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經常拔頭髮容易導致慢性毛囊炎,會增加脫髮危險。
當人體開始衰老的時候,全身黑色素細胞都會受到影響,自然會導致體毛花白。體毛變白與頭髮變白可能同步,也可能不同步。
頭髮的生長源於氣血。氣血旺,則頭發生長正常,氣血衰,則頭髮變白。但白髮生出的位置不同,暗示的身體狀況也不同。你的白髮長在哪裡?不妨對照看看。
兩鬢對應的臟腑反射區是肝膽,肝膽火偏盛的人,容易脾氣暴躁或者愛生悶氣,常伴有口乾、口苦、舌燥,眼睛酸澀等症狀。
這種情況,患者吃飯時要以清淡為主,可以多吃一點八寶粥、蓮子粥、山楂茶。如果口苦、口乾嚴重,可多吃蓮子心和苦瓜。當然,情緒不好也是引起上火的原因。所以,此類白髮人群要保持輕鬆心情。
前額對應的反射區是脾胃,調理好脾胃對防治前額白髮大有幫助。脾胃不好的人常常腹脹、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還有的人經常伴有口臭、食慾過旺,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這些都是脾胃虛寒的症狀。
脾胃虛寒的病人可每隔三五日煲一鍋薑絲粥。原料很簡單,就是鮮姜3克,粳米60克,煲粥的時候,把鮮姜切絲和粳米一起下鍋煮至稀爛,早晚飯時可趁溫熱喝上1~2小碗,吃的時候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撒些芝麻鹽。
鮮姜辛溫,具有散寒發汗、溫胃鎮痛、殺菌抗炎的功效,用它治療虛寒型胃炎、潰瘍型胃炎都有不錯的療效。
後腦勺對應的反射區是膀胱經。膀胱經虛弱的患者常伴有尿頻、遺尿或尿失禁、小便不暢等症狀。因為膀胱的主要功能是貯尿和排尿,所以,這類患者較之常人不易憋尿。而膀胱的排尿功能和腎氣的盛衰有密切關係。
益腎的飲食應男女分別對待。
男性宜食用動物腎、狗肉、羊肉、鹿肉、麻雀、黃鱔、泥鰍、蝦、公雞、核桃仁、黑豆等;
女性不妨食用乾貝、鱸魚、慄子、枸杞、首烏。當然,以上食譜,男女患者也要根據自己是腎陽虛還是腎陰虛有所選擇。
如果總是在固定部位長白頭髮,可能是不良生活習慣對這一部位頭皮產生刺激,導致活性氧產生,誘生白髮。建議女性不要經常扎馬尾,洗頭時不要用力搓揉頭髮。
中醫認為,頭髮的生理狀態依賴於腎中精氣以及血液的滋養,若白髮太過嚴重,則可能預示著氣血的虧損,需要適當調理了。但不同人群,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
多因腎精虧損導致,一般從幾根開始逐漸增多,常伴有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耳聾、腰膝酸軟、精神倦怠等症狀。
這類人群推薦常喝二黑粥:將黑芝麻50克、黑豆150克、枸杞子30克、核桃仁5個,米適量,煮粥食用,可補益腎之不足。
需要提醒的是,千萬不要經常染髮,中老年人,由於抵抗力低、免疫力下降,比年輕人更容易發生染髮後的毒性反應、接觸性皮炎,甚至腫瘤等疾病。
多因腎精虧損或肝氣瘀滯所致,應避免過度勞累或吸菸,可在醫師指導下酌情選用六味地黃丸、還少丹、左歸丸、龜鹿二仙膠等進行調理。
多因肝血不足而致,常伴有臉色晦暗、月經量少色淡等症狀,平時可以多吃一些補肝血的食物,如動物肝臟、阿膠、大棗、菠菜等。
此外,還可嘗試醋泡黑豆法:將黑豆洗淨裝於罐內,倒入米醋浸沒黑豆,放置陰涼處10天後即可使用。
黑豆全身漆黑,含有豐富的花青素,米醋能使有效成分溶出,此方內服或外用對白髮都有一定療效,還能避免染髮劑對肝臟的損害,尤其適合女性。
需要注意的是,白髮生成非一朝一夕,服藥補養、食療調理、按摩保健等法都需要時間,待氣血充盈方可恢復烏黑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