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陶瓷人,談談瓷磚應該有的說的。話說回來,估計一般人也不會在瓷磚上下多大的功夫,因為關注起來是在是太花功夫了,如果不裝修的話,估計普通人一輩子也不會關注瓷磚。從1999年開始做瓷磚的花色設計。算起來也有10多個年頭了。細數瓷磚的變化還是有一些的,其實普通的消費者不用了解的太多,按自己的需求挑選就可以了,目前的瓷磚應該是按照吸水率分的,所謂吸水率知道吧,其實磚的吸水率目前大概就分成3種。
第一種完全玻化,0.01-0.03.就是像玻璃一樣,玻璃不吸水嗎?錯,也是吸水的只是灰常灰常的小,一般低於0.01,神嗎,多少吸0.01,矮油,您別為難我了,我是做產品花色的,解釋起來一匹布那麼長,總之您記得」玻化「,這2個字就好了,一般來說,我們國內一般所說的拋光磚,全拋釉,微晶石基本都是玻化磚,第二種是介於瓷質和陶質之間,吸水率大概在0.03-1.0一般來說仿古磚(現在仿古磚基本也完全玻化,所以仿古船並不是說,就是吸水率高一些的括號內內容2019年10月更新),特別是進口的仿古磚,不磨邊的產品基本在這個範圍之內,你要問為什麼,這又是一匹布那麼長了,應為瓷磚是泥土做的你知道吧,那如果丟一塊泥土進爐子去燒,它會收縮還是會膨脹呢?。說膨脹的站出來。會收縮,你們可能不知道,一塊800mmx800mm的瓷質拋光磚在壓泥坯的時候是要壓到 870mm-890mm左右然後燒制,因為燒縮率不同燒出來的磚4邊大小都會不同,然後再進行冷加工,磨邊到800x800mm的標準尺寸。第三種就是陶製坯,一般瓷片,就是陶質的。一般吸水率在1.0以上,國內瓷片一般都採用2次燒成的,第一次叫做素燒,是燒坯,對了,就是瓷磚的底,第二次叫釉燒,這裡科普一下(大家對於素燒,或釉燒是有一些疑問的,或者1.0的吸水率估計也有疑問),這樣來說吧,素燒就是燒個模子、大概的形狀,釉燒嘛。。對了就是上面那層玻璃一樣的光滑帶花紋的圖案。至於1.0的吸水率嘛的大部分人都知道石膏吧,如果把水倒到石膏像上是是不是很快就被吸掉了,一般瓷片的背面基本就是這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