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標第GB/T4100-2105《陶瓷磚》,按吸水率將陶瓷磚分為五類:瓷質磚(吸水率≤0.5%)、炻瓷磚(0.5<吸水率≤3%)、細炻磚(3%<吸水率≤6%)、炻質磚(6%<吸水率≤10%)和陶質磚(吸水率>10%)。
冀仕豐小編想說的是:瓷磚吸水率和規格的大小,決定了選擇什麼級別的瓷磚膠。
那麼,它們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以這款C200為例,室內鋪貼時,廠家的建議是:1、吸水率<0.2%的磚,不適合;2、0.2<吸水率≤6%,適合的尺寸為≤300×600mm;吸水率>3%,適合的尺寸為600×600mm。如下圖這款:
當然了,上面的鋪貼標準只是建議,實際施工中,還可以採取一些輔助手段提升瓷磚膠的粘貼性能。比如在牆面抹灰打底的同時,再在牆磚背後抹灰打底,粘貼性能可以提升,如果在牆磚背後抹灰打底的同時再批刮出紋路,性能還可以進一步提升,如果用瓷磚伴侶代替水攪拌瓷磚膠的話,粘貼性能據說能提升3倍。
上面的提升手段理論上是可行的,但考慮到人和人工的複雜性,我們往往不如直接提升瓷磚膠的型號來得更可靠,比如把C200提升到C400,甚至提升到C500,提升到在牆上鋪貼1600×3200mm大板的程度也是沒有問題的。下圖是C400型號,可以看到粘貼性能比C200已經大大提高了。
但即使是這樣,截至目前,冀仕豐小編還沒見過哪個大的裝修公司採用過C500這個級別的瓷磚膠,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產品多是OEM的,定製時通常不會一款瓷磚膠定製多個型號,那樣成本太高了,往往是一款瓷磚膠貼遍天下磚,反正兩年保修期一過,萬事大吉。
有人說了,我可以讓裝修公司把瓷磚膠換掉啊。
理論上可行,但現實挺是很難辦到的,這是為什麼呢?
舉個例子,我們去年一個業主,原來計劃的是普通的300×600的牆磚,後來突然換成了600×1200,這對於我們來講,操作起來很容易,只需讓供應商把高規格的瓷磚膠送過來,把普通規格的拉回去就行了,但裝修公司操作起來就比較困難,一是他們倉庫裡沒有高規格的瓷磚膠,二是裝修給工長派單的時候,系統就自動把瓷磚膠的費用定額扣掉了,工長也是沒有辦法退貨的。
這就是冀仕豐小編突擊檢查工地的時候,瓦工師傅正在鋪貼600×1200的陶瓷大板呢:
所以在牆磚的問題上,冀仕豐小編給大家三個建議:
1、預算一般的話,儘可能選擇普通規格的磚,普通的瓷磚膠都能夠對付得了,除非是假冒偽劣;
2、預算充足的話,就可以盡情選擇自己喜歡的磚了,無關規格大小,業主只需把好材料關就行了。
3、業主收到報價單的時候,一定要留意一下,儘可能按照報價單裡的標準去選磚,如果換非常規磚的話,也儘量提前給工長說一聲,問問價格,問問工人能不能做,否則,300×600變成100×200,人工費翻番不止,變成900×1800,人工費和材料都雙雙翻番不止,產生的「增項」倒還好說,但萬一你家的瓦工師傅不會貼,卻又不得不硬著頭皮貼,才是最大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