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從2 月3 日起,每天深夜,馬鞍山市和縣多個疫情防控檢查卡點都會收到熱氣騰騰的愛心夜宵。這些夜宵是由市民馬飛和妻子烹製,從夜晚10 點多一直送到凌晨,每晚至少送出50 份,至今已經送出大約2000 份。馬飛夫婦有一對雙胞胎,今年上一年級。他說,送愛心夜宵,不僅是因為看到工作人員很辛苦,自己想盡一份愛心;另一個原因是,想給孩子樹立榜樣。
每天給檢查點送夜宵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馬鞍山市和縣在縣城、鄉鎮的高速道口等處設立了疫情防控檢查卡點。公安民警、交警、城管、路政等部門工作人員日夜值班,守護平安。
從2 月3 日深夜開始,多個疫情防控檢查點工作人員都會收到熱氣騰騰的愛心夜宵。這些夜宵都是由和縣市民馬飛和妻子送出的。
防疫檢查點收到馬飛的愛心夜宵。
「我一般早上6 點半去買菜,一天的菜錢要五六百元。」馬飛是當地的個體經營戶。3月11 日,他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每天他把菜買回來後,從下午5 點半開始,妻子就開始洗菜和燒菜,一直要忙到晚上9點半。
「有時是在家裡做,但是家裡沒有大灶具,我就找了朋友幫忙。」馬飛說,他找到一位開酒樓的朋友,請他提供場所支持。朋友很支持,很爽快地答應了他,酒樓的一切設施都免費提供。
「這些夜宵包含炒飯、燒菜,每天一個點要送兩個菜,以肉食為主,比如說蘿蔔燒肉、千張燒肉。」馬飛說,他會提前在超市買好打包盒,妻子做好飯菜後,兩個人就開始裝盒。深夜10 點多,他們便開著車帶著這些夜宵送到各個防疫檢查卡點。
想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我們縣南邊、北邊、西邊檢查卡點多,東邊是渡口,這些卡點主要是對進出和縣的車輛進行檢疫,保護我們和縣的安全。」馬飛說,前20 多天送的卡點要多些,常常從深夜10 點多送到凌晨12 點多。如今隨著防疫形勢轉好,撤銷了部分卡點,但是一趟來回也需要跑100多公裡。
「我們先把飯菜送過去,然後回來的時候再拿保溫盒。累,肯定累,但我覺得他們比我更辛苦。」馬飛告訴記者,之所以決定給防疫檢查卡點送免費夜宵,主要就是看到工作人員們日夜值守,非常不容易,「晚上氣溫很低,但是他們晚上也要在卡點值班,又冷又餓,很不容易。沒有他們的辛苦付出,哪來我們和縣人的健康安寧,我很感謝他們。」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我是和縣人,能盡一份心意,我覺得這是應該做的。」馬飛說,並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給兩個孩子樹立榜樣,「我家有一對雙胞胎,今年上一年級了。有時我也會帶著他們一起送夜宵,告訴他們,以後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孩子們說,『爸爸媽媽真棒』,我聽了也很高興。」
將一直送到疫情結束
馬飛告訴記者,當初他提出給防疫檢查卡點工作人員送夜宵時,妻子很驚訝,沒想到他會做這件事,也不是很支持,所以最開始他是一個人送夜宵,「2 月8 日那天,和縣下大雪。她幫我忙,一起送夜宵。那天晚上她看到工作人員那麼辛苦,覺得我做這件事很有意義,於是就開始和我一起送。」
從一個人到夫妻倆,漸漸地,馬飛的義舉也打動了周圍朋友,他們也加入了送愛心夜宵的隊伍。「前20多天送的比較多,一天送出七八十份。現在要少一些,四五十份。」馬飛說。
記者了解到,為了幫助馬飛夫婦的愛心活動順利進行,團和縣縣委還助他們一臂之力——幫忙辦了經縣應急指揮部籤發的「車輛通行證」。
「疫情發生後,我們發布了一個招募志願者的消息,馬飛看到後就報了名,加入了我們志願者隊伍。」團和縣縣委副書記戴青告訴記者,疫情防控非常嚴格,如果沒有通行證,馬飛就沒辦法把愛心餐送到檢查卡點,「他做這個事情非常好,所以我們就跟縣應急指揮部協調,給他辦了通行證。」
記者了解到,馬飛除了送愛心餐,在得知全縣用於防疫的口罩緊張後,還聯繫朋友代購了1300 只KN95 口罩送到了相關部門,併購買了40 箱方便麵和300 件餅乾,送到和縣桃花橋、太陽橋、西埠高速等防疫檢查卡點。
馬飛的義舉在當地傳開後,很多群眾都在誇讚。那麼,打算把愛心夜宵送到什麼時候?馬飛說:「我會一直送到疫情結束,等全部卡點撤銷。一想起工作人員們晚上值班時能吃著我們送的熱騰騰的飯菜,我心裡就很高興、安心。」
劉琴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鍾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