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確定要學藝術後,很多學生和家長有過這樣的疑惑,將來是上藝術類院校好,還是綜合類院校好呢?藝術類院校專門開設藝術及含有藝術性質各專業,專攻藝術,藝術氛圍濃厚。綜合類大學學科涵蓋哲、文、理、工、管、法、醫、農林、經濟、教育等,學習氛圍相對更多元。
大部分想要學藝術的同學都會把藝術院校列為第一志願,但也有一些同學偏愛綜合類院校,像之前PS-ONE就有一位畢業於南開大學的Yu同學就是。因為學生底子不錯,所以在初期擇校的時候,我有推薦她申請去倫藝或者格拉斯頓這樣的藝術院校,但是學生還是更偏向於Leeds、Loughborogh、Southampton這些綜合性的學校。
原因呢,是因為學生覺得相對於藝術院校,綜合類大學的學生對學習更嚴謹積極,比如數學系、化學系的同學,每天都花很長時間在自習室學習,自然也會被這樣的學習態度影響。其次,綜合類大學可以接觸更多專業的學生,擴寬視野,比如說Yu同學作品集中有一個項目是關於醫學的,就是因為平時在學校可以看到醫學院的學生們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狀態和學習狀態,然後就可以用在作品集中,多元的環境也是汲取靈感的一個方式。
藝術類院校好,還是綜合大學好?這個問題還是因人而異,不能以偏概全。那麼,要如何辨別自己更適合哪種院校?我們今天就從國外最受歡迎的CMU、NYU以及國內的同濟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為例來比較一下國內外綜合類大學中的藝術設計類專業
01
CMU / 卡內基梅隆大學
CMU(卡內基梅隆大學),是一所位於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的研究型私立大學。雖然在美國大學的排名中位於20多名,但是計算機和信息科學類專業非常突出,常年位於第一名,是全世界第一個推出機器人PHD項目的大學,也是第一個提供互動設計碩士學位的學校。所以一說到交互專業,公認的最厲害的學校就是CMU了。
歷年PS-ONE的學生中拿到CMU offer的,大多都是工業設計和互動設計專業的同學。
CMU的交互相關專業最受歡迎,一部分設置在Collage of Fine Arts的設計學院裡,通信、工業、人機等方向的互動設計分別設置在工程學院以及計算機學院。
其他的藝術設計專業幾乎都在Collage of Fine Arts,藝術學院下又設有五個分支,分別是建築、純藝、設計、戲劇、音樂。除了音樂學院,其他幾個學院都包含了藝術設計類專業。
雖然看上去是和藝術院校差不多的專業設置,但仔細看就會發現,每個專業都很有CMU自身的特點,由於CMU強大的理科背景和計算機專業的實力,每個藝術類專業都加入了很多科技的影子,以建築設計為例,CMU的建築專業本科課程中還加入了建築機器人的相關課程。
除了計算機和信息科學突出,CMU的另一大特點就是跨學科,不同於其他院校的專業內的跨學科,CMU是特設了一個多學科結合的跨學科項目。名為BXA,BXA將藝術與其他各種學科相結合,包括計算機與各種人文學科,比如計算機科學與藝術學士、人文與藝術學士、理學學士、工程與藝術。而且!學生還可以自己設計專業,比如藝術與心理學、藝術與醫學,只要能說服老師,無論是什麼樣的混搭,都能得到學校支持。
02
NYU / 紐約大學
NYU位於紐約曼哈頓,是全美排名TOP30的名校,被列為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和CMU不同,紐約大學較為偏重人文及社會科學類的專業,工科相對來說是短板。目前為止,NYU共擁有過37位諾貝爾獎得主。
其次,紐約市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NYU的商學院緊鄰金融中心華爾街,和數百家金融企業和金融研究機構有密切的聯繫,藉助著這個地理優勢,NYU的商學院不僅在學術理論方面還是金融實踐方面都非常傑出。NYU還緊鄰哥倫比亞大學,能和哥大共享很多的學術資源,所以不論是學校的地理位置還是院校排名都為NYU增添了很多人氣。
也因為NYU偏重人文社會科學和經濟,所以藝術設計專業中,最受歡迎也最強勢的,就是電影和藝術管理、時尚管理這類的專業了。
像著名的義大利品牌Salvatore Ferragamo的創始人薩瓦託·菲拉格慕就畢業於紐約大學商學院的奢侈品管理專業。它是全美第一所提供時尚管理專業的商學院,發展到現在,教學系統已經非常完善。
在這個專業中,學生會學到高階奢侈品市場營銷、奢侈品上市、市場規劃與策略、品牌策略、時尚法務與商務、銷售管理、定價、供應鏈管理等課程,同時還會有跨國的商務項目作為實踐。
紐約大學另一重要的學院是Tisch藝術學院,它是世界電影教育最重要的院校之一,被成為全美三大最佳電影學院之一,培養了很多奧斯卡獎得主,比如伍迪艾倫、李安等電影人才。
Tisch藝術學院被很多人誤以為是電影學院,但其實只是電影方向的專業光環太大,蓋住了其他專業,除了電影外,它包含了很多豐富的藝術專業,比如遊戲設計、攝影與圖像、舞臺設計、視覺傳達等。
03
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的藝術設計一直以來都是QS排行榜上的一匹黑馬,每年都在穩步前進。
同濟大學的藝術設計類專業設在設計創意學院,本科有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媒體與傳達設計三個方向。碩士有工業設計、環境設計、媒體與傳達設計、互動設計、產品服務體系設計、設計戰略與管理、人工智慧與數據設計、設計歷史與理論、創新設計與創業九個方向。
在同濟大學的藝術設計教學理念中,本科偏重「技」,也就是說,本科階段的學習更注重設計能力的培養,更多的是知識水平的積累和設計技能方法的養成,強調如何把設計思維和真實項目的落地聯繫起來。
一年級採取共同平臺教學,相當於國外藝術院校的基礎年,四個專業的學生會在一起上課,學習設計專業必備的常識,接受設計思維能力、形態創造能力、設計表達能力等基礎設計能力的訓練。
在學習基礎內容的同時,也會加入工業設計、產品設計、環境設計、媒體與傳達設計不同專業方向的基礎課程。讓學生在學科交叉中形成整體的設計觀念,同時也為第二年的選專業做好準備。
二年級開始各專業方向的學習,通過定向的專業學習,學生將逐步提升更有針對性的設計知識和方法。三年級中,課程重心將放在通過校企合作和國際合作來拓展學生的視野上,以此來讓學生了解設計實踐中將要遇到的問題,以及鍛鍊學生的合作能力。最後一年完成社會實踐和畢業設計。
碩士階段,教育的重點從能力向思維廣度拓展,特別強調跨學科知識、整合創新、設計方法和國際經驗的培養,設計中關注的重點從結合實際發展到更概念的層面,例如服務的設計、關係的設計、系統的設計和管理等。
從上面的課程設置和教學理念中,我們可以看出,同濟大學的教學模式和海外藝術院校幾乎一致,包括基礎年和實際商業項目實踐,都是在引導學生打好基礎,培養設計和創意思維,同時進一步在實踐中思考人、商業以及社會的關係。創造出協調人和環境之間複雜關係的設計。
04
北京師範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雖然是一所著名的綜合類大學,但其實提供藝術設計類專業已經有近一百年了。和NYU一樣,北京師範大學有著實力雄厚的文、史、哲文科為依託,所以藝術類專業中的美術史、藝術理論、中國畫、美術教育等專業相對強勢。
美術類開設的課程有中外美術史、素描、色彩、造型基礎、創意思維、設計概論、中國畫、油畫、美術教育學、創作實踐、專業考察、新媒體藝術等。
藝術設計類課程有中外美術史、素描、色彩、造型基礎、設計概論、創意思維、中外設計史、平面構成、立體構成、設計草圖、攝影、軟體基礎、字體設計、書籍設計、信息圖形設計、居住空間設計、展示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景觀設計等。
由於學校學術氛圍較重,注重文化與專業結合、理論與實踐並重。所以有很多理論類的課程,比如藝術原理、藝術史、藝術鑑賞與批評、工藝美術史、藝術社會學等等,即便是藝術類專業的學生,也會有很多通識課程和文化課需要去上,所以如果是對東方傳統文化很感興趣,或者是很擅長寫作的同學,那麼這所學校是比較合適的。但如果是非常專注於藝術創作的同學,那麼北京示範大學這類學術型的綜合大學就不是非常合適,會浪費很多用來創作時間。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的對比了。我分別列舉了美國偏向理工科的CMU,和偏向人文的NYU,以及國內偏工科的同濟大學,和偏文科的北京師範大學。
這些學校都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相信看完之後,同學們也能大概明白,綜合類大學相比藝術類大學的優勢,以及國內外綜合類大學的優劣勢。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對擇校有一個更清楚的認識。